?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大學生心理問題
——基于工作中的案例分析

2016-11-29 04:02曾朝紅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402167
人間 2016年16期
關鍵詞:劉某心理咨詢輔導員

曾朝紅(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 402167)

?

高校輔導員如何處理大學生心理問題
——基于工作中的案例分析

曾朝紅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重慶402167)

摘要:面對大學生心理問題日趨嚴重的趨勢,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實施者,高校輔導員應學會處理大學生心理問題。從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在學生突發心理問題的情況下,高校輔導員不僅要認清問題,還要“識別病因”,采取科學、有效的措施制止其惡化,并進行轉介和后期的心理干預,最終使其心理問題得以解決。

關鍵字:高校輔導員;心理問題;案例分析

一、學生個案

(一)基本情況:劉某,男,山西人,大二在校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一般,父母在山西某煤礦工作,該生從小比較聽話,遵守紀律,性格內向,不愛說話,自我要求嚴格,聰明,學習成績優秀,無家族病史。

(二)事件經過:2013年9月的一天下午,王同學到輔導員辦公室反映:本學期開學近兩周,同寢室同學紛紛反映劉某變了,有時很興奮,不停地自言自語說著什么,但同學們又聽不懂他在說什么,說話前言不搭后語的。有時默默地坐著,一坐就是幾個小時。劉某常常躺在床上,有時晚上別人都睡了,他半夜起床,跑出寢室,四處溜達。

(三)學生自述:最近正在準備考試、考證,但看書總是看不進去,情緒很低落,耳邊總有三、四個同學說他的壞話,尤其是女同學的議論、嘲笑聲,打電話給父母或QQ聊天時也總感覺他的電話、電腦被人監聽,進而不敢打電話,發短信,玩電腦。晚上睡覺的時候,總聽見有人喊他出去,出寢室后,在走廊看見有人笑話他,說他膽小鬼,不愛笑等,劉某聽后,大聲訓斥,說:“你們不要再說了,我不是這樣的!”到教室上課時也發現后排總有些女生在嘰嘰喳喳地說他,笑話他不愛說話,不愛笑。輔導員認識到學生問題的嚴重性,再次談話確認學生問題的真實性。問及劉某現在和老師談話,有沒有人偷聽,劉某很激動地告知窗外就有,走廊上也有人偷聽,還在笑他,希望老師查出是誰在亂說,查到后不要求給她們處分,只希望讓她們別說了。

二、輔導員處理突發心理問題的步驟

(一)及時找相關人員談話,確定信息的真實性。輔導員立即分別找劉某及同寢室同學談話。通過談話,了解劉某的上述情況屬實:學生確實出現幻聽、幻視,且無自知力;談話中,及時安撫學生情緒,告訴他,老師會處理,查出亂說話的人是誰,如果解決不了,將上報領導,一起解決劉某的困難,希望劉某耐心等待,不要做過激行為;

(二)建立應急保護系統,對劉某進行看護,秘密地做好安全保護措施。安排王同學最近和劉某一起上課、吃飯、回寢,寢室同學密切注意劉某的情緒、行為,不能讓其獨來獨往,特別是晚上,任何情況都及時匯報給輔導員。做好保密工作,告誡同寢室學生一切秘密行動,不可大肆渲染、宣傳,給劉某造成困擾或壓力;

(三)通知劉某監護人及時到校,商討解決辦法。聯系家長,了解劉某以往病史,并告知家長學生在校情況,目前的情緒、行為狀態,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要求劉某父母立即到校;

(四)及時上報問題。輔導員立即將劉某情況上報二級學院書記,并將學生情況以書面形式匯報至學生處備案;

(五)向專業人士求助。請校心理咨詢室老師或心理咨詢師專業人士對學生心理問題進行進一步確認,看是否存在嚴重心理問題或精神疾病。經校心理咨詢室老師與學生交流,劉某是因近期以來,面對大二學習課程的增多和專業課程的嚴格要求,學校期末的考試安排和考證的學習壓力,害怕自己考不好,拿不到證書,擔心將來難就業;加上自己不善言語,不愛交際,與班級同學交往甚少,未能及時的與朋友、老師交流,特別是自己處在男少女多的專業,與女同學基本不交談,既害怕同學對自己都有看法,又不敢邁出第一步主動交往,從而自責、焦慮不安,內心長期壓抑的情緒而導致幻聽和幻視。學生確實存在嚴重心理問題,建議轉介;

(六)與家長商討解決辦法。家長及時到校后,輔導員告知學生具體情況及目前狀況,并轉告家長學生心理問題較嚴重,建議帶學生到專門的心理咨詢機構進行檢查,確認,治療。

(七)學生及家長辦理相關請假離校手續,回家確診、治療。家長以旅游散心方式帶學生回家檢查,經專門心理咨詢機構檢查,確診為嚴重心理問題。學生在家接受治療,輔導員經常與學生家長聯系,了解學生近況。

三、后期心理干預

案例中,學生因焦慮、壓力而出現了心理問題,雖經專業咨詢、治療,但返校后的疏導,仍需由輔導員進行。為此,已獲得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證的輔導員對劉某進行了后期的心理干預:古人語:“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心理輔導是一個助人自助的過程,針對劉某現狀,首先,引導他認識到壓力、焦慮情緒長期壓抑的危害,與他共同探討正確釋放壓力、焦慮情緒的方法,并實施;其次,與他共同尋找放松的方法,讓他學會善待自己,學會交流,保持心態平衡,放松自己;最后,鼓勵他與班級同學交流,告訴劉某,大家都喜歡他,都愿意與他交朋友,傾訴內心話。并且有意找幾個同學,故意和他接近,說一些小秘密,久而久之,他也主動找同學傾訴內心的喜與樂,悲與歡,心理負擔減輕不少,最終劉同學臉上露出了笑容,該生至今未再出現類似心理問題。

結語

從心理學角度來講,幻聽幻視是一種非正常的、特殊的、病態的心理現象,以下情況易產生幻聽幻視:一是,疑懼可以產生幻覺。我們都知道成語“風聲鶴唳”、“草木皆兵”,這其中包含著很深的心理學知識,是指人在極度疑懼的心理環境下,聽到風聲鶴叫聲,以為是追兵,野草和樹木都被當成敵人。二是,強烈的心理暗示作用可以產生幻覺。心理學研究認為,心理暗示是引起催眠、產生幻視幻聽的主要因素,人群中大約有20%的人容易接受心理暗示,這些人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種:迷信思想嚴重的人,精神空虛的人,體弱多病的人,懷才不遇的人,經歷坎坷的人,對社會不滿的人等。三是,長期、單調、機械地刺激也容易使人出現幻覺,心理學認為,長期單調、機械地刺激會使人進入一種白日夢的催眠狀態。四是,相對封閉的心理環境也是幻視幻聽出現的溫床[2]。

當然,高校輔導員并不是取代心理醫生的職能去解決專業的心理問題,也不是越俎代庖替學生解決問題,而是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發揮自己的潛能去解決問題,并盡可能的心理問題化解在萌芽狀態。如果心理問題已經形成,輔導員應及時發現,制止其繼續惡化,必要時進行專業,建議學生接受專業是心理咨詢或心理治療。

參考文獻

[1]李曼.淺談高校輔導員如何應對大學生心理健康問題[J].黑龍江:科教信息.2013.7(147)

[2]德瑞姆.變態心理學[M].上海社會科學.2005.7(421)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864X(2016)06-0173-01

猜你喜歡
劉某心理咨詢輔導員
“割韭菜”的心理咨詢行業亟待規范
和輔導員談談節日活動的策劃與組織
乘客被司機“遺棄”后死亡,司機是否擔責
競選作文輔導員發言稿
心理咨詢:架一座心靈的彩虹
配偶與他人同居,多久能追責
遲到罰款撞領導
高校學習型輔導員隊伍建設的時代訴求與角色定位
以人為本做好輔導員工作
心理咨詢廣播節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