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解決公共藝術(美術篇)教學中的常見問題

2016-11-29 12:22金曉楓
求知導刊 2016年29期
關鍵詞:公共藝術問題教學

金曉楓

摘 要:公共藝術(美術篇)被正式列為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一門必修的公共基礎課,課程是以提升學生的審美修養和審美情趣,建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為主要目的。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個性差異較大,因此,教師要上好公共藝術(美術篇),就必須面對、思考和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關鍵詞:公共藝術(美術篇);教學;問題

在校園里積極弘揚健康的美育理念,上好美術課,是每一位任課教師義不容辭的職責。如何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努力做到面向每一位學生,體現教學的有效性,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幫助學生認識美、感受美、體驗美、把握美直至能夠創造美,進而培養學生積極的審美認識,樹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為了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必須面對、思考和解決一系列的問題。

1.幫助學生正確認識公共藝術(美術篇)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在入學前經歷的主要是基礎教育,其中美術課所占的比重很少,經了解,僅有少數學生曾經接受過課外美術培訓,但為數眾多的學生缺乏美術和繪畫基礎。因此,學生面對美術課,總認為自己不具備繪畫的技巧和能力,因此會不知所措,甚至產生一種懼怕感,不知如何面對這門既熟悉又陌生的課程。

因此引導學生改變既有的觀念,公共藝術(美術篇)的主旨是通過教學提高學生的審美修養,通過欣賞古今中外各類優秀的藝術作品,提高審美能力和審美修養,從而建立健康、正確的審美觀。課程作業的形式也是多樣化的,包括分析作品、心得體會、課堂討論、動手嘗試和體驗等。美術課已經不再簡單地等同于繪畫課程,而是一個感受和表現美的過程,以此來幫助學生打消對美術課狹義的認識,引導學生從觀念上更新對課程的認識、打消學習顧慮,這是教師上好美術課的前提和保證。

2.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結合所學專業喚起學習潛能

在教學過程中經常發現,少數學生或多或少地接受過美術訓練,或者對美術課抱有興趣,表現為喜愛繪畫、DIY或動漫。但仍有相當數量的學生認為,美術課既不是重要的文化基礎課,也不是專業課程,學不學是無關緊要的。這部分學生對學習表現出懈怠和被動性。

讓美的理念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每一位學生意識到審美與自身的關聯。例如,讓每一位學生以拍攝照片的形式為自己選擇一套服飾,用于假期旅游,以作業的形式在課堂上進行展示,教師帶領學生通過課堂討論、評價,幫助學生在色彩、款式、風格等方面做出更好的選擇,由于人人參與審美討論,這樣就能夠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中等職業學校的公共藝術(美術篇)教學中,教師還應當始終引導學生結合自己所學的專業,努力嘗試,勇于突破。在具體的教學實踐中,公共藝術(美術篇)的教學可以直接或間接地與不同的專業學習產生聯系,如可以與平面設計專業形成關聯,學生可以在學習的過程中,進一步探究平面設計中點、線、面的形態及其構成規律,從而與專業學習融會貫通,形成知識鏈接。商貿專業中的商品包裝設計,運用圖案進行美化和裝飾,一方面能夠豐富商品包裝的藝術語言,另一方面將我國民間美術中的吉祥寓意融入包裝中,在美化商品的同時,為商品包裝注入了美好的情感和祝福。烹飪專業冷盤設計中的圍盤構成形式,和民間剪紙中的對稱式團花極為相似,因此,烹飪專業的學生可以著重學習團花的構成規律,把豐富的團花構思方案直接應用到圍盤設計中,教師一旦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就會主動學習、積極參與和自主探究,從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潛能。

3.合理運用教學方法,強化學生的審美感知與體驗

教師面對較為復雜的作業或任務,如果要求學生獨自完成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學生勉為其難提交的作業質量也會參差不齊,這樣教師在總體上就難以實現教學目標。

改變常規的教學方法,可以運用項目教學法和任務驅動法等,這樣就可以將相對復雜的任務模塊進行分解。例如,制作一張班級宣傳海報,學生可以由3~5人組成一個小組,組長負責總體構思設計,每個組員明確分工,各自發揮自己的特長。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進一步引導學生探索研究,加強學生對任務的感知和體驗,同時又促成了相互學習,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

4.營造寬松的課堂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教學中常會遇到不善言辭,個性相對怯懦的學生,他們很少或基本不發表自己的觀點,雖然課堂表現較好,但參與度較低。除此之外,有時也會遇到個別班級整體課堂氣氛沉悶、缺乏活力,面對這種現象,教師常常感到無奈和束手無策。

造成課堂氛圍低迷的原因有很多,或是教師在理論方面灌輸太多,或是教師過于嚴苛等,這對于美術課的課堂教學是極為不利的。教師只有營造出寬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才能促進學生的發散性思維得以開啟,只有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和創新精神。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發現學生的亮點,不論是思維方面的奇思妙想,還是設計制作過程中的新方法,哪怕只有一點一滴都應當及時發現,加以表揚、肯定和鼓勵。因此,教師只有打造一個積極、寬松的課堂環境,才能夠有效地調動起學生的學習熱情,進而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創新能力。

5.充分利用校內資源,有效延伸課堂教學

公共藝術(美術篇)通常只開設一個學期,課時總量一般為36學時,隨著學期的結束,絕大多數學生往往進入知識淡忘階段。其中許多學生通過學習對美術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總是表現出一些遺憾和失落感,因為他們非常希望美術課能夠繼續延續下去。教師同樣感到不舍。

解決方法:充分利用校內資源,有效拓展和延伸課堂教學。中等職業學校教學資源和實訓設施十分豐富,其中最為重要的課外學習平臺是社團。通過社團活動,可以把不同專業,不同班級中愛好美術的學生組織起來,有序地開美術教學活動。學生不再受到年級、專業的限制,只要他們有興趣,有學習熱情,都可以通過社團學習,使原本有限的課堂教學得到延展。由于社團活動定時、定點、有計劃、有目標,有理論,重實踐,因此,既是實施藝術教學的重要舞臺,也是進一步發現人才、培養人才的藝術實踐平臺。同時,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興趣廣泛,勤于實踐,樂于探索。社團的教學,不僅可以促進學生的專業學習,還能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帶來美好的藝術情感體驗。

6.信息化網絡平臺是公共藝術(美術篇)教學的強大支撐

傳統的美術教學過程通常受到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生離開教師面對面的指導和傳授,往往難以深入學習,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遇到困難,也常常不能及時與教師進行溝通。

隨著校園數字化、智慧化建設的迅猛發展,借助信息化網絡平臺實施教學逐步趨于常態化。指導教師可以通過微課、網絡教學等全新的手段實施教學,包括布置學習任務、及時答疑解惑、在線欣賞豐富多樣的美術作品、共同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加以及時解決,共享學習和創作心得,等等。信息化網絡平臺的運用,可以極大地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學可以無時無刻、無所不在,使美術教學的空間得到更加寬廣的延伸。

參考文獻:

[1]劉五華.公共藝術(美術篇)[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丁 濤.江蘇美術史論家文叢《藝林探徑》[M].南京:江蘇文藝出版社,2010.

猜你喜歡
公共藝術問題教學
“自我診斷表”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
在遺憾的教學中前行
中國古建筑色彩研究
公共藝術與城市設計的協調與同步
演員出“問題”,電影怎么辦(聊天室)
計算教學要做到“五個重視”
韓媒稱中俄冷對朝鮮“問題”貨船
教育教學
“問題”干部“回爐”再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