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論社區矯正檢察監督

2016-11-30 11:58滕盛山
職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檢察監督完善建議社區矯正

滕盛山

摘 要:在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正確行使檢察權,有利于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促使矯正主體依法積極、主動、正確履行職責,有助于遏制權力濫用,保護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有利于解決矯正對象的脫管、失控問題,減少再犯罪,對保障社會穩定,促進檢察機關參與社區管理創新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完善建議

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提出,要“健全社區矯正制度”。2014年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聽取司法部工作匯報時明確指出,社區矯正已在試點的基礎上全面推開,新情況新問題會不斷出現。要持續跟蹤完善社區矯正制度,加快推進立法,理順工作體制機制,加強矯正機構和隊伍建設,切實提高社區矯正工作水平。社區矯正是對罪行較輕、主觀惡性較小、社會危害性不大的罪犯或者經過監管改造、確有悔改表現、不致再危害社會的罪犯在社區中進行有針對性的管理、教育和改造工作,是當今世界各國刑罰制度發展的趨勢。我國《刑事訴訟法》第258條、25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對執行機關執行刑罰的活動是否合法實行監督,《人民檢察院刑事訴訟規則(試行)》第659條規定:“人民檢察院依法對社區矯正執法活動進行監督,發現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當依法向社區矯正機構提出糾正意見:……”?!渡鐓^矯正實施辦法》第二條第三款明確規定“人民檢察院對社區矯正各執法環節依法實行法律監督”,這對檢察機關的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形勢下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正確行使檢察權,有利于貫徹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促使矯正主體依法積極、主動、正確履行職責,有助于遏制權力濫用,保護矯正對象的合法權益,有利于解決矯正對象的脫管、失控問題,減少再犯罪,對保障社會穩定,促進檢察機關參與社區管理創新起著重要作用。

一、加強社區矯正檢察監督的意義

孟德斯鳩在《論法的精神》中說過“權力沒有受到限制,必將導致腐敗”。社區矯正機構實際上擁有一定的自由裁量權。如果缺乏相應的監督,作為非監禁型行刑方式的社區矯正制度同樣會被“異化”為罪犯“合法”逃避法律制裁的途徑。加強檢察機關對社區矯正工作的法律監督,尤其是在矯正對象的確定、交付環節,加強對法院、監獄等機關的訴訟活動進行監督,有助于遏制濫用權力者尋租,防止在社區矯正工作中出現腐敗現象。社區矯正是當今世界各國刑罰執行理論和實踐中發展最快的領域,也是以非監禁刑逐步取代監禁刑占主導地位的國際行刑趨勢的重要標志之一,是刑罰執行方式的一種新的監管制度,是指將符合社區矯正條件的罪犯置于社區內,由專門的國家機關,在相關社會團體和民間組織以及社會志愿者的協助下,在判決、裁定或決定確定的期限內,矯正其犯罪心理和行為惡習,并促進其順利回歸社會的非監禁刑罰執行活動。實施對社區矯正的法律監督,是檢察機關的一項重要任務。檢察機關充分發揮社區矯正檢察監督職能,對促進嚴格執法和公正司法,保障刑罰的依法執,維護社會和諧穩定,促進社會長治久安具有重要的意義。

社區矯正是與監禁矯正相對應的行刑方式。近年來,隨著世界行刑社會化趨勢的發展和我國與社區矯正相關的法律法規相繼出臺,社區矯正在實踐中的適用比例將逐漸增大。做為代表國家進行法律監督的檢察機關,其在將來的社區矯正工作中也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F代社區矯正不是一個單純的刑罰,而是一種建立在刑事法律基礎之上、以一套制度為保障的行刑方式。社區矯正在實踐中探索了監護制度、報到制度、走訪制度、學習制度、遷居制度、外出請銷假制度、會客制度、懲戒制度等對犯罪人進行限制的制度。加強檢察機關對矯正主體貫徹落實法律法規及相關矯正制度的監督力度,通過制度設置,由檢察機關行使檢察監督權來制衡司法行政機關的行刑權,有助防止權力濫用以及加強矯正對象人權保護力度,進一步體現法律的公平、公正。

二、矯正工作機構監督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的社區矯正實踐中,檢察機關監督手段較為單一,如果發現執行違法的情況,應當通知執行機關糾正,其方式無非是發出檢察建議或者糾正違法通知書,且沒有相應的法律執行力,被監督單位可執行也可不執行,因沒有賦予檢察機關以相應的處置權以追究相關單位或責任人的責任。在現實操作中,依據最高人民檢察院《人民檢察院監外執行檢察辦法》(2008年版),如果被監督單位不糾正違法,對違法糾正通知書或者檢察建議置之不理,可以向上一級人民檢察院報告,由上級人民檢察院向同級被監督單位提出,但這只是將矛盾轉移到上級部門之間,問題仍然有可能不能解決。根據上述《檢察辦法》,社區矯正檢察手段有書面檢察、實地考察,與有關人員或組織談話三種。無論是到實地去考察,還是依靠寄送書面材料等都需要比較長的一段“等待”時間,這就造成檢察機關不能及時掌握罪犯是否報到,是否存在脫管、漏管等現象,使檢察監督滯后于執法需求。另外,有些材料如果外地沒寄或者其它情況,就無法全面掌握社區矯正執法情況。同時,《人民檢察院監外執行檢察辦法》只規定每半年至少展開一次全面大檢察,發現的問題只是少量的且時間滯后。在實務中,發現最多的監督事項是不作為行為和不當管理行為,大多屬于輕微違法或不盡合理性質;較為嚴重的諸如交付脫節、監外罪犯脫管失控等受到諸多因素限制,夠不上職務犯罪。因此,檢察監督職權的有限性和事后性,影響了檢察機關及時、全面掌握社區矯正工作信息,影響了法律監督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同時也影響了檢察機關的形象和權威。建議檢察機關建立社區矯正信息系統,并依托該系統向地方黨委、上級機關通報執行情況,對執行態勢進行評估和預警,為黨委和上級機關決策提供依據。

三、社區矯正檢察監督創新發展的路徑設計

1.加強對監督管理環節的檢察

監外執行是刑罰執行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是懲罰與教育改造的辨證統一,因此監外執行檢察重點是加強對公安機關或司法行政機關監管執行活動的監督而不是對具體監外罪犯的活動進行監督。一是加大對監外執行的監督考察力度,督促執行機關更好地落實監管措施。要監督執行機關對監外罪犯檔案管理是否規范、執行措施是否落實,幫教組織是否建立并發揮作用,促使執行機關嚴格執法,切實履行監管職責。對監管活動中的違法行為,及時向執行機關提出糾正意見。

2.賦予檢察機關調查知情權

檢察機關對檢察權所及范圍內的事項進行調查,了解事實真相,是行使檢察權的先決條件。在執行程序中,真正擁有處分權、變更權、裁決權的是審判機關和執行機關,檢察機關只有建議權、意見權,即使發現問題,法律也沒有賦予其調查的權力。因此,從實現刑事訴訟的目的出發,法律應賦予檢察機關社區矯正監督的調查知情權。通過行使調查知情權,檢察機關可隨時介入到社區矯正運行當中,相關機關和個人應給予支持和配合,不能無故阻止。檢察機關在此權力行使中,有權調閱相關案卷,相關矯正材料,有權約談社區矯正對象,有權查閱矯正機構矯正臺賬,聽取相關機關和個人的匯報等,并視情況進行一定的調查。

3.賦予檢察機關社區矯正建議權

社區矯正建議權是人民檢察院量刑建議權的延伸,是指檢察官依據已經查明的被告人的犯罪事實、情節、后果、悔罪表現及相關證據,就被告人是否適用社區矯正向法官提出的具體意見。賦予檢察機關社區矯正量刑建議權,就可以把監督的觸角延伸至社區矯正的決定過程。檢察機關根據事前掌握的情況,可就犯罪嫌疑人是否適用社區矯正向法庭提交書面檢察建議,該建議涵蓋對犯罪嫌疑人的人身危險性、社會調查綜合評估材料等。人民法院可以參照此建議決定是否適用社區矯正刑。

4.積極探索新形勢下的監督方法

當前,檢察機關要以新刑訴法為依據,改變目前事后監督的機制,主動做到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后監督“三個同步”,拓寬監督范圍,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加強對暫予監外執行全過程和各環節的監督,進一步增強監督的實效性。檢察機關可以通過在訴訟階段提出量刑建議試點,將有條件適用非監禁刑的案件盡量適用非監禁刑,從而保證審判機關判決非監禁刑的合法性與合理性;檢察機關應當對假釋和暫予監外執行活動進行監督,建立審查機制,通過查閱案件材料、審查罪犯病歷資料和傷殘鑒定,向在押人員及醫務人員了解情況等措施,審查暫予監外執行的實體和程序合法性,防止違法假釋、暫予監外執行情況的發生,保證司法資源的合理利用。同時,還要加大查處執行和監管環節職務犯罪的力度,擴大監督成效,增強監督權威,完善社區矯正法律監督機制,制定與刑事訴訟法相配套的實施細則。

參考文獻:

[1]李川.從特殊預防到風險管控:社區矯正之理論嬗變與進路選擇[J].法律科學(西北政法大學學報),2012(03).

[2]劉紅巖.社區矯正的困境與出路[J].學術交流,2012(05).

[3]魏建文.檢察權運行內部監督制約機制的構建[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04).

[4]徐俊馳.社區矯正的刑事政策意義:兼論恢復性司法進路的局限[J].中國刑事法雜志,2012(03).

猜你喜歡
檢察監督完善建議社區矯正
罪犯社會適應性心理輔導之展望
對司法確認程序實施檢察監督之實踐分析
淺析民事保全和先于執行程序中協助執行人異議
基層民事檢察監督工作的困境與出路
我國消費者冷靜期制度的不足與完善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