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研究

2016-11-30 22:18吳偉梅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6年10期
關鍵詞:有效提問新課改初中語文

吳偉梅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基礎的學科,在生活中對于我們每個人的影響都非常大。初中階段正是學生向高中過渡的時期,也正是培養良好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因此,在這么重要的一個階段,必須加強初中生對語文這門學科的學習。而在語文學習中,語文閱讀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但是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普遍不高,在語文學習當中,閱讀成為障礙性的難點學習問題。同時,在語文考試中,閱讀丟分的情況也比較嚴重。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實施有效的提問,能夠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本文就在新課改下,針對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初中生的語文閱讀水平。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有效提問;策略

閱讀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在語文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必須要逐步培養學生探究性閱讀和創造性閱讀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創意的閱讀,利用閱讀設計、閱讀反思等環節,拓展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庇纱丝梢?,在新課改環境下,倡導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確定學生主體地位,希望教師能夠通過引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進行閱讀思考,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

一、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的益處

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就是指在教學過程當中,語文教師擔當啟發者的角色,主要是圍繞初中語文的學習目標和相關的教材內容,對學生進行提問,讓學生進行的獨立的思考和分析,從而自己獲得體會和理解。在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同時還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具體來說,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進行有效提問有以下兩個益處:

1.擴大了學生的參與性

傳統的閱讀教學方法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學生只要聽好教學內容,記好筆記就可以,學生的參與性不強,甚至很多學生在語文閱讀學習的過程中都存在頻繁“溜神”的現象,在這一學習過程中,學生在其中扮演著被動接受者的角色。學生是主動學習還是被動接受,導致的教學效果有很大不同。而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能夠集初中生的注意力,讓學生主動的參與到了語文閱讀教學當中來。

2.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在課改環境下,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有效提問,可以改變學生以往“坐等吃食”的學習狀態。在傳統的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對于閱讀教學都是通常采取以下幾個步驟:第一步,讓學生自行閱讀文章,充分理解其文章大概意思;第二步,教師選擇學生進行總結和表達這篇閱讀理解的大意;第三步,教師根據文章內容,為學生講授生字詞、語法等知識,學生記好課堂筆記;第四步,語文教師為學生仔細的分析文章大意和所表達的中心思想以及在這篇語文閱讀中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思路和寫作手法。在這樣的四個閱讀教學步驟下,學生并沒有時間去進行獨立的思考,只是單一的隨著語文教師的教學思路在學習。長此以往,學生養成了依賴的習慣,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作為語文教師如果能對學生進行有效的提問,并為學生留下思考的時間,然后選擇學生進行回答,這無疑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的大腦處于高速運轉之中,積極尋找問題答案,培養了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

1.精心設計語文閱讀預習問題

在新課改的不斷深入和改革之下,初中語文學習越來越強調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我國的大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一定要帶著問題去讀書”。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應該在課前預習階段,就為學生留下問題,讓他們帶著語文教師留下的問題去讀書。這種在課前就對學生進行提問,留下預習問題的方式有以下幾個好處:首先,當學生針對教師的提問,自己思考出答案之后,在課堂上如果與教師給出的正確答案不謀而合,就能夠讓學生獲得成就感,為學生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增加動力。其次,對于教師提出問題,如果學生在自行思索之后毫無所獲,那么當教師在語文課堂上解答這個問題時,學生一定會集中注意力去聽取正確答案。由此可見,這種方式能夠提高學生的預讀水平。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課前進行提問設計時,應該根據學生的個體水平差異,抓住閱讀文章中的重點和難點,設計一些具有針對性和層次性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和研究。

根據閱讀文章題目設置有效提問。對于每篇閱讀文章而言,文章題目往往是一篇文章的畫龍點睛之筆,簡單的幾個字濃縮了整篇課文的精華。因此,作為初中語文教師可以從文章題目開始入手,抓住題目中的關鍵字或者關鍵詞進行有效的課前提問。例如初中語文八年級下冊中有一篇閱讀詩文《鄉愁》,這是海外詩人余光中漂泊異鄉,海外回歸中國后所做的一首詩文,表達了他對故鄉,對祖國的戀戀不舍的一種情懷。在對這首詩文布置預習任務時,教師就可以圍繞文章題目“鄉愁”二字,設置有效的提問:①《鄉愁》中的“鄉愁”具體指的是什么?作者為什么會有這么濃烈的鄉愁?②他運用了什么樣的表達手法來表達自己的鄉愁?為學生布置這樣的預習任務,學生就可以帶著問題去進行詩文的閱讀,能夠促進學生在初中語文閱讀中進行積極的思考。

根據閱讀文章內容設置有效提問。對于語文文章的閱讀,首先在瀏覽閱讀中要對文章有一個總體印象,大致明白文章所要表達的感情。其次在仔細閱讀文章的過程中,要理清文章的脈絡,掌握文章的整體思路,對文章進行具體分析。在這一過程中,可以根據閱讀文章的內容設置提問。在這里我們還是以著名詩人余光中所做的詩文《鄉愁》為例,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進行這樣的提問:①在《鄉愁》這篇詩文中,作者借用了怎樣的四個形象來表達鄉愁?②《鄉愁》這首詩文共分為四小節,每一節分別以“小時候”、“長大后”、“后來啊”、“而現在”開頭,這四個表達時間的詞語,在詩文中有什么作用?③在詩文中“一枚”、“一張”、“一方”、“一灣”四個數量詞的運用,在表達上具有什么好處?④《鄉愁》這首詩在結構上的特點是什么?這些問題的設置都緊緊圍繞著文章的內容核心,根據這些問題,學生展開對詩文的閱讀,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2.課堂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提問

在初中語文閱讀學習中,課堂教學作為主要陣地,所發揮的作用不可估量。因此,在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語文教師在課堂閱讀教學中,要進行有效的提問,這有利于初中生語文閱讀水平的提高。同時語文教師也可以通過美讀的閱讀方式,培養學生語感,加深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在新課改深入和實施之后,初中語文閱讀教學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良好預感和對閱讀文章的整體把握能力。而通過美讀的閱讀方式,能夠讓學生更好地感知文章,獲得文章中的情感體驗。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美讀,就是將作者在文章中所表達的情感在讀的時候表達出來”。例如在學習初中課文朱自清的《背影》這篇文章時,文章以:“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边@一句話開頭,讓學生圍繞“背影”二字展開全文閱讀,并且提出問題:這句話奠定了全文怎樣的情感基調?在教學中,應該以怎樣的語氣進行文章閱讀?以此來加深對閱讀文章的理解。

參考文獻:

[1]韋芳.新課改下初中語文閱讀教學的有效提問策略[J].科教文匯(上旬刊),2008,02:56+58.

[2]焦雪婷.初中語文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研究及對策[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5:188-189.

猜你喜歡
有效提問新課改初中語文
如何打造初中語文高效課堂
新課改下的幼兒教育策略初探
小學數學課堂有效提問的策略
小學英語課堂有效提問的研究
基于新課程改革的高中數學課程有效提問研究
新課改對立德樹人的思考與實踐
也談新課改下的課外活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