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境圖志,魅力部落

2016-12-01 18:16邵捷
藝術與設計 2016年8期
關鍵詞:立體主義畢加索部落

邵捷

說起部落藝術,大家可能知之不多,也沒有很多的機會去接觸和體驗,貌似他們離我們很遙遠。維也納列奧波多博物館即將展開的《秘境圖志,魅力部落》(Foreign Gods——Fascination Afrlca and Oceania)大展系統、完整地展出魯道夫·列奧波多收藏的非洲和大洋洲部落藝術品,包括稀有珍貴的圖繪、面具、武器、雕塑等。眾所周知,由于部落藝術對現代藝術流派產生過極大影響,曾是諸多現代藝術家創作的靈感繆斯,因而此次展覽也將展出杰出的現代藝術家如畢加索、安德烈·德蘭、阿梅代奧·莫迪利亞尼、埃米爾·諾爾德、馬克斯·恩斯特等人的作品,在部落藝術和現代藝術之間展開一次跨越時空的對話。部落藝術作為一種古老的藝術,對于現代人而言,帶有濃郁的神秘詭麗的色彩,希望我們一起通過這篇報道追根溯源,探尋這種古老綺麗的部落藝術。

部落藝術,其實就是存在于人類社會中的原始民族部落創作的藝術,這些民族生活遠離人類文明活動地帶的區域,不曾遭遇現代文明的撞擊,至今仍舊過著類似原始社會的生存形態,如非洲、大洋洲等地的某些區域至今仍然如此。對于生活文明社會中的現代人來說,這些地區異域風情濃郁,充滿詭麗神秘的魅力。關于部落藝術的起源,我們可以認為它是古老原始藝術的一種自然延伸和發展。從它起源至今,雖然在形式上有所發展演進,但藝術的內涵和功用仍舊與原始藝術大致相同,在部落藝術品中有大量關于生產勞動的內容,反映著人類潛意識中對于生存的渴望。

此外,在原始社會中,人類的意識處于懵懂時期,生存狀況中充滿了未知和不確定的因素,對自然充滿恐懼、敬畏心理,祈求延續后代也成為原始人類強烈的渴望。由此生殖崇拜成為原始人群普遍的風習,生殖崇拜的印記表現在原始藝術中。部落藝術延續著原始藝術,也承襲了生殖崇拜的傳統,表達部落民族對于繁衍后代的渴望。部落藝術也和原始部落民族的宗教生活息息相關,某種程度上它是部落民族宗教生活的外化。部落藝術品中大量呈現著部落民族對于神祗、靈媒的信仰,部落人群將對神靈的形象的想象刻畫、雕塑出來,以便部落民族共同崇拜這些神靈,祈求護佑。

現代藝術與部落藝術的深厚淵源,可以從印象派、立體主義、表現主義直至超現實主義尋得例證,這些現代藝術流派無不受到部落藝術的影響和烙印。部落藝術對于現代藝術有重要的啟發和調節作用,只要對現代藝術細細追尋,便能找出部落藝術的蹤跡。作為后印象派大師,保羅·高更是一位個性不羈的藝術家,在他藝術生涯中相當數量作品的靈感便來源于部落藝術。也許是高更性格中的與生俱來的野性使然,他的內心總是眷顧著異國的月亮,暢想著原始的自然氣息。高更所展現出的是對于現代文明喧嘩嘈雜的厭惡,以及對古典文化亙古不變的不滿,從而試圖回歸到更為簡單的生活中去。他的這種情感需求最終在有濃郁的部落藝術文化的塔希提島得以具體化。

高更最終明確了他的藝術觀念:“我想擺脫文明的影響,我只想從事非常質樸的藝術,為此我需要沉浸在未開發的大自然之中,除了野人什么也看不見,過著野人的生活,無憂無慮,像孩童一樣,借助于原始藝術提供的唯一方法描繪我大腦中的一切觀念,這才是獨一無二的美好真實的藝術”。1891年,帶著這樣的信念,高更來到塔希提島。在這里,高更迎來他繪畫事業的最高峰,帶著極大的創作熱情,他真誠描繪了當地的土著民族及其生活,創作了一系列反應當地土著民族的繪畫作品,如《塔希提島少女》、《塔希提島婦女》等。至此高更的作品開始具有了濃厚的原始主義美感和強烈的神秘色彩。正是塔希提島的圣像讓高更開創了一種新的藝術形式,即將野蠻人藝術中的天真與歐洲文明的傳統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對之后的立體主義、野獸派等藝術流派也產生一定影響。

畢加索是另一位廣為人知的現代藝術大師,開創立體主義先河。畢加索與部落藝術的真正接觸始于1907年6月參觀特魯卡德羅美術館間,這次參觀帶給畢加索很大的震撼,使他意識到以前尚未認識到的部落藝術的豐富內涵和重要性,也直接為畢加索立體主義繪畫風格的開創提供了靈感。畢加索在30年后回憶起那次震撼的參觀時說:“我獨自一人在那家美術館內,里面放滿了各種面具、印第安人制作的娃娃和滿是灰塵的模特兒?!栋⒕S尼翁的少女》的構思就是在那天形成的……當我來到特魯卡德羅美術館時,那里的一切是那樣令人惡心……我孤身一人,想馬上離開。但我他沒有那樣做,而是留了下來……這對我極為重要,我的身上正在萌發一種東西,那里的面具已不再是一般的雕塑品,而是一些神奇之物?!碑吋铀魉f的“神奇之物”,正是指部落藝術,對其他人來說,特魯卡德羅美術館中的“面具”、“黑人藝術品”可能和其他藝術品一樣,是“很好的雕塑品”。然而,畢加索卻慧眼識珠,從這些藝術品中發現了“神奇的東西”,是“人與冥冥世界中邪惡勢力的調停者、說情者,與世間的精靈一樣強大”,也是把自己從各種危險和煩惱中解脫出來的“工具”和“武器”。正是在部落藝術獨特神秘的魅力感召下,畢加索創作了第一幅立體主義畫作。

除印象派和立體主義外,達達主義藝術家們也從部落藝術中汲取靈感,他們帶著部落藝術中的野性的面具,以他們一貫的風格否定傳統,對現代歐洲文化習俗極盡冷嘲熱諷。超現實主義藝術家們則宣稱,他們看到了非洲和大洋洲的部落藝術是揭示人類的潛意識領域的媒介??偠灾?,現代藝術對于部落藝術的興趣轉換了自文藝復興以來形成的傳統的藝術品位,也使歐洲藝術家開始思考在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之外,為其他生活形式的可能性尋找根基。

部落藝術對現代藝術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現代藝術從部落藝術中汲取靈感,發展出新的藝術形式和藝術流派,也使大眾形成新的藝術趣味。然而部落藝術終究不同于現代藝術,現代藝術是以理性為主導文明社會的產物,部落藝術恰恰相反,它根源于理性缺席的原始藝術,存在于非洲、大洋洲和其他遠離文明社會的土著民族部落中。部落藝術與部落民族的生存形態密切相連,也是部落民族潛意識的呈現。因而在欣賞部落藝術的時候,不能以欣賞現代藝術的眼光來觀賞部落藝術中的詭麗夸張的作品。

部落藝術本身是人的想象力的呈現,是具象化了的想象,就像是原始人類的圖騰崇拜一樣,部落藝術品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潛意識的映現。如果對弗洛伊德的潛意識學說有所了解,那么在欣賞部落藝術時也有更加直接的感受。部落藝術作品凝結著非理性時代人類對于自然世界的認知和感受,那些部落藝術創造者們將宗教、自然、以及人的心理、欲望表達在這些藝術品。因此在欣賞部落藝術作品時,需要暫時放下長期以來習慣性的理l生思維,直接面對藝術品,靜靜觀賞藝術品奇妙的形式形態,細細感受部落藝術品帶給人的心理張力。

欣賞部落藝術也可以將這些藝術品與部落民族的生活聯系在一起。這些作品中有很多是部落民族集體欲望的表達,如祈求神靈保佑平安、生產豐盛、捕獲獵物等,以及對自然的敬畏。還有些部落藝術用來祭祀,和用來感謝自然賜予食物等,如果從這些基本的物質生活層面嘗試解讀的話,也許可以更容易進入這一詭麗奇妙的藝術世界中。往往看似古老傳統的東西,有時候離我們很遠,但其實他們離我們很近,那是人類的歷史,積年的成果,先不說如何欣賞,留住他們,才是我們最應該做的。這份責任,不只是藝術大家和藝術從業者的重擔,也是每一個藝術欣賞者應該努力的方向。希望我們能在這一普通又不普遍的藝術形態中尋找到精神刺激。(編輯:王蕊)

猜你喜歡
立體主義畢加索部落
立體主義繪畫的先驅
《夢》和畢加索
立體主義迷宮
意林(兒童繪本)(2018年10期)2018-11-08
看不懂沒關系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畢加索的藝術風格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