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貨膨脹的福利成本城鄉差異分析

2016-12-01 14:15岳遠賀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城鄉差異通貨膨脹

岳遠賀

【摘 要】通貨膨脹會影響社會的福利水平,產生福利成本。但對于城鄉不同的收入群體,它有著不同的福利成本,本文闡釋了產生這種成本差異的原因,以及針對該問題提出的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通貨膨脹;福利成本;城鄉差異

通貨膨脹會對價格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功能產生影響,由此可產生福利成本,基本已是學術界的共識。經濟學家們用不同的方法對通貨膨脹進行了研究,發現貨幣可能是造成通貨膨脹的一個重要因素,如果我們問一個普通人什么是通貨膨脹?他可能會說通貨膨脹使他變得更窮。通貨膨脹確實和貨幣息息相關,通貨膨脹常常伴隨著物價的上漲,貨幣的貶值,貨幣實際購買力的下降。[1]從而實際社會福利沒有達到應有的水平,就是發生了福利損失,這種福利水平的下降就可以看做通貨膨脹的福利成本。但是這種通脹造成的實際購買力下降的福利成本,對于不同的收入群體,造成的效果是不同的。我國城鄉二元經濟結構使得收入存在明顯差異,相應的福利成本也有所不同。

一、通貨膨脹福利成本差異的原因

總體上說,城鄉之間不同的實際利率水平和不同的居民消費市場環境是產生福利成本差異的主要原因。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我國的城鄉二元結構產生的CPI指數的差異導致城鄉面臨不同通貨膨脹,進而通過利率的傳導機制影響社會福利,產生不同的通脹成本。從微觀個體上看,我國實行的農產品低價和工業品高價造成的剪刀差,造成城鄉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惡化了農村市場消費環境,也加大了這種差異水平。

(一)通貨膨脹預期的推動

較高的通貨膨脹預期,會對下一期的實際通貨膨脹水平造成影響,進而通過利率傳導機制,影響福利成本。我國城鄉居民受教育程度不同,農村人口受教育程度遠遠低于城市人口。農村居民受教育程度低,感知和判斷通脹水平的能力有限,使得他們往往根據消費支出的增加來預期通貨膨脹,而較低的收入使得他們又產生比城市居民更高的通脹預期。此外,面對國家宏觀經濟政策的調整,他們吸收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差,即使國家出臺了一些反通脹的措施,城市居民對此的反應要比農村居民快,這些能力的限制,導致他們不能降低通貨膨脹的預期。

(二)持有資產的結構不同

相對來說,農村居民持有的資產結構單一,而城市居民受教育程度較高,當形成通貨膨脹預期時,他們會分散投資,如投資于房地產、證券市場、股票市場等,形成多樣的資產形式,通過這些收益抵消通脹帶來的部分福利損失。而農民因為資產結構單一無法規避風險,缺乏政策的靈活性和自主性,最終承擔更大比例的福利成本。

另一方面,城市居民有著更多的儲蓄動機,通過其他資產儲蓄方式,有著更高的儲蓄流動性。而農業生產本身具有高風險性,農民往往只選擇預防性儲蓄來抵御風險,這一單一儲蓄,當通脹來臨時,農民的實際儲蓄會降低。所以實際收入的降低,造成實際貨幣購買力下降,產生更大的福利成本。

(三)面臨的通貨膨脹水平不同

根據貝利(Bailey,1956)剩余三角形模型,度量福利成本大小的辦法,在面臨相同的名義利率和各異的通脹水平時,城鄉居民是在不同的實際利率水平下進行經濟活動。[2]城鄉居民面臨的兩種不同市場環境差異導致各自實際利率水平的不同,從而承擔不同比例的福利成本。自我國加入WTO以后,農村經濟得以快速發展,物價上漲速度開始快于城市,而且這一通脹的差異在一定時期還呈現出長期一致性。經濟中心的轉移,效率優先發展的戰略,城市里占據大規模的基礎設施投資和政府支出,由此產生的城鄉二元經濟結構對農村居民產生重大影響,無論是社會保障體系還是資本市場結構都不同,實際面臨的通脹水平也不同。

(四)消費結構的差異

居民消費結構可以從長期貨幣需求函數表現出來,并通過福利成本模型影響福利成本參數,造成通貨膨脹福利損失差異。1999-2012年間,農村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的均值為47.69%,城市居民的恩格爾系數約為29.02%,明顯低于農村的水平。[3]當通脹發生時,首先受到沖擊的是食品等生活必須品,農村的恩格爾系數高,說明農村食品消費支出占得比重大,所以對食品價格上漲比較敏感,通脹帶來的福利損失也就越大。

另一方面,我國的宏觀經濟政策調控,實際上都向城市保持傾斜,使得農村居民被迫替城市居民承擔了一部分福利損失。比如,政府調控了教育、交通、通訊等方面,降低了他們的消費價格。但這些在農村消費支出占得比例很小,不但沒有縮小居民的福利水平,反而加大了城鄉之間的差距。

二、政策與建議

(一)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收入差距

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較高,食品支出所占比例大,而通脹發生時會首先影響食品價格上漲。提高農村居民收入,縮小城鄉居民收入差距,將非常有利于農村居民抵御通貨膨脹的影響,降低通脹帶來的福利成本。根據通貨膨脹的補償思想,政府可以采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增加政府轉移支付,對農民進行收入補貼,降低通脹的沖擊。同時,政府可以提高征稅起點,變相的減少農村居民稅收,增加城市居民稅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進而減小福利成本分擔比例。

(二)完善金融市場體系,豐富農村資產結構

實際利率水平影響著人們的福利水平,深化利率體制改革,使其能夠真實的反映農村和城市資本市場不同的供需狀況,真實的指標才能縮小城鄉通貨膨脹成本。一方面要完善金融市場體系,目前我國金融體系不完善,投資的方式極其有限,特別農村居民的資產持有方式單一,沒有有效的投資渠道。傳統的銀行儲蓄和現金持有都很容易受到通貨膨脹的沖擊,所以要加大金融市場發展力度,豐富投資渠道和品種,降低農村居民銀行存款的比例。

(三)提高文化素質水平,完善消費層次

提高農村居民文化水平,使得他們對通貨膨脹形成一個有效預期,對國家采取的宏觀經濟政策有一個明晰的認識,進而做出正確的反應,降低通貨膨脹的沖擊。另外政府要豐富農村消費環境,滿足人民的消費需求。努力發展小額信貸業務,提高農村居民的貸款信心,促進農村居民的消費支出。再者就,政府基礎設施投資要開始向農村地區傾斜。

(四)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醫療保險體系

我國的社會保障和醫療保障體系不完善,導致農村居民選擇銀行儲蓄來規避風險,甚至在負利率的情況下仍然選擇銀行儲蓄。如果醫療和社會保障體系能完善,居民就能夠把這些資產投資到其他地方,來增加自己的收入,降低儲蓄所承擔的通脹福利水平損失。

【參考文獻】

[1]N格里高利·曼昆.宏觀經濟學(第七版)[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90-99.

[2]龔六堂,鄒恒甫,葉海云,2005《通貨膨脹與社會福利損失》[J],《財經問題研究》第8期(總第261期):3-10.

[3]張志龍.我國城鎮不同收入階層通脹福利成本差異的測度研究[D].江西財經大學2015

猜你喜歡
城鄉差異通貨膨脹
對通貨膨脹的幾點反思
基于公平視角的城鄉學前教育差異分析
大學生的內隱人際信任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