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公共服務對我國服務型政府的啟示

2016-12-01 16:11王飛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啟示政府服務

王飛

【摘 要】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西方國家的政府重塑運動開始迅速的興起和發展起來,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實踐越來越顯示出它的主導地位,但是它在被積極推廣的同時,遭到了來自多方面的質疑和批評。聲勢浩大的的新公共管理運動影響了新公共服務的理論機制的提出。新公共服務理論是指在公共行政的方面,在以公民為中心的治理系統中扮演著一定的角色的一套理念。

目前,我國政府的建設還面臨著很多問題,作為人民的公仆,而不是國家主人的中國,服務人民是政府的義務,新公共服務理念的借鑒為我國帶來了新的建議和意義。本文通過對新公共服務內容的介紹、意義的研究,從中找到對我國服務型政府建立的可借鑒之處。

【關鍵詞】新公共服務理論;服務;政府;啟示

一、新公共服務的產生背景

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以后,西方國家的政府重塑運動開始迅速的興起和發展起來,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的反思和批判中新公共服務應運而生。

(一)時代背景

時代背景: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和各國之間密切的合作。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快速發展,各國之間的密切合作,新的思想、新的理念不斷涌現,為了使國家在日益激烈的競爭中求得生存和發展,政府要在國家的繁盛中扮演著領導人的角色,各方專家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開拓自己的視野,都在尋求新的理論機制改變已有的政府現狀。

(二)理論背景

理論背景:新公共服務理論受到理論先驅的影響頗深

其中,主要的理論來自于:

1.民主公民權的理論

在工業革命時代,各方專家都在追求企業、國家勞動效率的提高,以節省時間、獲得最多的經濟利益。但是,隨著資本的積累和知識的豐富,對民主和公民權越來越受到重視和關注,這種理論使人們的目光轉向了自己,爭取自身應有的權利。公民權應該成為一種合法的權利和義務,在某一政治共同體中,具有參與和選舉以及表達自己想法的話語權。還有一些觀點認為,通過政治利他主義,也就是在民主公民權中,人們積極的參與與治理,共同擴大公共利益。

2.社區與公民社會的理論

關于社區和公民社會的討論也可以視為新公共服務理論的重要理論基礎和思想來源。自從泰勒的科學管理的提出,美國大部分都在致力于工廠的效率提高,經濟的積累。已經成為生產線或者機器的縮影,在強大的技術力量的社會中,人們試圖轉向關注“更具人性化的”社團。人們期待著具有同情心的社會,社區已經成為美國人生活中的一個主題,一個健康的社區可以消除沖突,成為一種有效溝通的工具。公民社會更是一種民主的本質,在這個地方可以進行一種個人對話和評議。人們在社區中感到了榮譽感和存在感,激發了自我的參與性,積極的為社區做出貢獻。同時,政府對于社區和公民社會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許多有遠見的領導者和專家學者也越來越重視到了這種形式的重要性。政府領導人也在以多種形式聽到公民心中的聲音。

3.組織人本主義與新公共行政

組織人本主義是新公共服務倡導的重要思想。在過去的十幾年中,許多學者都在對傳統等級制度進行研究。美國長期的、殘暴的奴隸制度,使公民忽視了人之所以為人的意識形態。隨著人們對官僚制的批評,開拓了對人類行為的認識。在對組織的研究中,會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人們在工作中做到事情,很多都是有限的、順從的和應付上級的。在新公共行政學中,提出了另外一些與主流公共行政理論不太相同的觀點,對新公共服務理論提出了可參考性的思想。

4.后現代公共行政

在20世紀60年代末、70年代初,一些研究公共行政的學者們開始對當代政府行政模式的批判,從中獲得了新的知識方法。他們認為,對實證主義的依賴將導致嚴重的非人格化和客觀化。實證主義根本不允許人們對作為人類生活中具有有充分和完備的認識的意義和價值觀。運用后現代主義觀點的公共行政理論專家們,對理性主義和技術統治領域方面提出了批評。這些專家更專注“會話”的理念,認為通過會話解決公共問題要比通過客觀測量和分析更能解決問題。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基本內涵和特征

登哈特通過對美國風靡一時的包括企業家政府在內的新公共管理理論和傳統管理理論進行總結和批評,認為新公共服務理論是一種全新的、服務性的現代公共行政理論。它定位于服務型的宗旨,而不是成為“掌舵”的新政府的企業家。新公共服務理論的核心特征是:

(一)服務是政府的首要職能。

政府作為國家的方向標,國家的治理需要政府為核心,政府也是國家政治意志的執行者。但是新公共服務任務政府的職能要定位于服務,成為公民的仆人,而不是主人翁的地位?,F今的政府的作用在于,與私營和非營利組織一起,為社區面臨的實際問題找到解決的辦法。政府的新角色不是控制管理,而是公民在社會中所需要的調停者、中介人或者是裁判員。

(二)政府的服務對象是公民。

政府不是代表著少數私人的利益,不是個人的自我利益聚焦而成的。作為政府中的行政人員,不能對“顧客”的要求作出相應的回應。而是要與公民之間建立信任和合作關系。政府不應該考慮的是少數“顧客”的自私的短期利益,而是從整個公民的長期利益分析。政府必須關注公民的真正的需要和切身利益,服務于公民。

三、新公共服務的重要性

(一)對傳統理念的批判和超越

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對傳統公共行政理論和新公共管理理論,進行了反思和批評基礎上提出和建立的。批評基于經濟理論和自我利益的主導行政模式,它提出了一種基于公民權、民主和公共利益服務的新公共服務模式。但新公共服務不是對傳統理念的全盤否定,而是取其精華。對傳統的超越,以更好的適應當下社會的發展。從整個社會、公民的整體利益出發,以發展的、全面的、利民的眼光看待問題。

(二)新公共服務對政府進行了新的定位

新公共管理強調企業家精神,強調政府對顧客負責。而新公共服務提出政府的職責是服務。服務對象為全體公民。通過定位于服務,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官僚的腐敗現象。從價值考量,主張公正、公平、民主的價值觀。政府不再至于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地位,而是公民的服務人員,公民成為國家的主人。替代了以暴力鞏固政權,維護階級統治的手段。

(三)社會生產力發展到一定歷史階段的產物

任何的理論都不是憑空出現的,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在傳統理念基礎上的創新,是適應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必然產物。進入二十世紀以后,政府經歷了量變到質變的制度變革,政府一方面對市場進行監控,另一方面關注與公民的公共利益,服務于社區公民。從長遠的角度看,只注重生產率的提高,試圖控制人類的行為,忽視民生很可能失敗。另一個主要問題,政府機構經過數次改革,經歷精簡、膨脹、再精簡、在膨脹的惡性循環過程,仍然沒有解決實際問題,為了達到經濟和公民精神共同建設,政府以及社會公民都在迫切的尋找的科學的理論指導和價值取向,新公共服務的提出,要求公務員將公民帶到“桌子旁邊”,真正的了解民生,做到為人民服務。

四、新公共服務對我國政府建設的啟示

(一)政府的職能要定位于服務

隨著國家資本的積累,對政府來說,政府的職能不僅要控制社會的發展方向,要兼顧滿足公民的社會需求。 父權和王權的傳統統治理念思想已經不在適用于中國的國情,國家公務人員要時刻圍繞著“為人民服務”為主旨,使公民安居樂業,才能更快的加速國家發展。作為國家意志的執行者——政府,所獲得權力要取之于民而用于民。政府的責任是服務,而不是掌舵。

(二)政府的目標是公共利益

公共利益是公共行政官員應建立的共同目標,這種目標不是要求行政官員犧牲自己以及公民的個人利益去實現公共利益,而是盡最大的努力使個人目標與公共利益相一致,創造共享利益和共同的責任。建立社會的遠景目標并不是幾個行政官員可以建立和實現,事實上,確立的過程是與公民溝通與對話的共同結果。

(三)在思想上具有戰略性,在行動上具有民主性

為了實現集體意識、公共利益,下一步應該規定出具體的角色和責任,確定具體的實現步伐。要求所有部門、行政官員、公民的共同參與,使人們了解到實現預期目標的長遠的、具體的方案和執行的過程。在行動上,維護公民應有的權利,發動公民的積極參與性和能力,具有民主性的公民參與,讓公民有自豪感和強烈的責任心,共同攜手實現利益最大化。人們將逐漸認識到,政府是更接近公民,更有利于公眾的機構。

(四)強化政府的責任心意識

政府要對許多方面進行關注,如:市場、憲法、法律、社區價值觀、政治規范、職業標準和公民利益等。中國傳統的官僚制思想認為,政府官員所做的工作是上級要求的,只要對上級負責就是自己的責任。但這樣的理論模式不能適用于當今的社會需求和服務理念。政府人員在執行公務時要考慮到公民的公共利益、是否合法、公民是否需要等,受多種制度和標準約束和影響,將權力關在制度的牢籠中,政府起到宏觀調控的主導作用,而不是亂用私權。

(五)注重人才的選拔

自古以來,人才是行業興旺的良藥,新公共服務理念要求政府具有優秀的人才去執行。對于政府中人員的任用,要從多方面考核。這種綜合包括文化水平、道德素質、工作能力、崗位勝任等。加大政府機構人才的鼓勵,同時對在其位而不謀其政者進行警告、懲罰等措施。防止貪污腐敗,亂用職權,滿足少數顧客利益而犧牲公共整體利益。

(六)建立政府愿景,理論付諸實踐

愿景是人們為之努力的希望。服務型政府愿景的構建,明確了政府發展的目標。愿景的建立,使公務人員和公民都看到這種愿景是可以通過努力實現的,激發了工作的積極性,穩定社會秩序,得到公民的擁護。政府以服務為核心,使群眾的聲音得到回應,公民的合理需求得到滿足。

雖然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政府定位有一定指導,但政府只有理論原理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理論要通過實踐去檢驗。政府公務人員要走入基層,了解民生,參與到公民的社會生活,維護公民的合法權益。指導并服務于全社會的物質生產和公民的精神生活,做到為人們服務,政府是公民權利的保護者和辦事員。

五、結論

隨著中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中國政治階級斗爭的時代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文明時代走向了政治舞臺,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引人到政府,更符合國家提倡的民權和民生,是政府的職能定位于服務。但是,登哈特提出的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在美國的政治環境背景下,不能成為“拿來主義”,對新公共服務的引用要取其精華,結合我國國情,使未來的公共服務以公民對話協商和公民利益為基礎,體現民主價值,促進社會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和精神文明的建設問題

【參考文獻】

[1]金蓮.新公共管理理論與新公共服務理論對我國政府改革的啟示[J].綜合研究,2011(8).

[2]吳傳龍.新公共服務理論及其對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啟示[J].山東大學,2012.

[3] 李德志.對科學發展觀中“以人為本”理念的理解[J]. 黨政干部學刊. 2005(7).

[4]王麗莉,田凱.新公共服務:對新公共管理的批判與超越[J].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4.

[5]孫旭.我國服務型政府建設的現狀及構建途徑研究[J].廣東海洋大學,2011.

[6]段黎.淺談新公共服務理論下的政府責任[J]. 阿壩師范高等??茖W校學報. 2006(01).

[7]丁煌.西方行政學說史[M].武漢大學出版社,1999.

[8]登哈特.新公共服務[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9]王惠巖.政治學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 羅伯特·B·丹哈特,珍妮特·V·丹哈特,劉俊生. 新公共服務:服務而非掌舵[J]. 中國行政管理. 2002(10)

猜你喜歡
啟示政府服務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知法犯法的政府副秘書長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服務在身邊 健康每一天
依靠政府,我們才能有所作為
政府手里有三種工具
完形填空三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