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計本科教育課程改革問題探討

2016-12-01 16:34李沐楠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國際化課程體系

李沐楠

【摘 要】經濟發展,會計地位很重要,會計要隨著經濟的發展而發展或者變革,教育是重中之重。學校需對會計本科教育進行一些改革,以培養出能適應環境的會計人員和繼續進行科研的相關人才。本文介紹了當前環境對本科會計教育的影響,然后通過分析我國本科會計教育的現狀,試圖從會計本科教育的目標、會計本科課程體系及會計教育國際化等角度提出在現代的社會環境和經濟下我國本科會計教育的改革思路。

【關鍵詞】會計教育目標;課程體系;國際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經濟全球化及國內市場的進一步開放,中國的會計環境發生了變化。會計教育的環境變化要求對會計教育進行重大改革,而會計本科教育是我國會計教育的重點。本文首先介紹了國內發展歷程和國內發展現狀;其次,提出了我國會計本科專業教育和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最后,在會計本科教育課程改革問題上提出自己的意見和看法。

一、國內本科會計教學研究

(一)我國會計學本科教育的發展歷程

1.新中國成立到20世紀80年代初期

我國高等會計教育模式從建國后到改革開放前,基本按照前蘇聯會計教育理念和經驗建立。這一時期本科會計教育,位于我國高等教育起步階段,此時我國的會計教育還屬于封閉式教育。1978年后,我國會計教育經多次改革,才取得一定成就。

2.20世紀80年代初期到20世紀90年代初期

十一屆三中全會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以來,我國部分高校會計學專業逐步引入了西方會計理論和會計準則等。中國的會計教育逐漸形成一個完整的教育和在職教育體系。這一時期是我國會計教育、會計實務放棄封閉狀態,嘗試與國際接軌的萌芽階段。

3.20世紀90年代初期至今

1992年11月30日,財政部發布了《企業會計準則》和《企業財務通則》。這標志著我國會計準則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型的會計制度邁出了關鍵一步。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全球化進一步深化,我國需要一批通曉國內外會計規則的人才。在這一階段,會計國際化與會計教育國際化的特征逐步顯現出來,使得會計人才培養得到進一步發展。

4.21世紀新環境對會計工作的新挑戰和新要求

21世紀之初,人類社會步入知識經濟時代,經濟發展日益呈現出市場化、知識化、信息化和全球化的趨勢,技術環境和經濟環境的瞬息變化讓會計工作充滿挑戰??梢钥朔鹘y經濟模式的時間和地域缺點的信息的作用凸顯出來,同時會計的國際趨向促進了各類資源的全球性范圍內的流動和分享,也同時帶來了全球化的競爭。這就要求會計職業做出相應的變革,也就要求會計人員在面臨新挑戰時具備相關專業知識、職業判斷、熟悉國際會計規則和跨文化的溝通能力。

(二)國內本科會計教學發展現狀

以下是國內本科會計人才培養的目標舉例: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會計學專業培養具有經濟學、管理學、法學、財務管理知識,熟練掌握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能勝任大中型單位會計工作的高級管理人才。本科畢業生的主要去向是大中型工商及金融企業、事業單位、政府部門及會計師事務所等。

廈門大學嘉庚學院以培養具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和學習能力的人才作為辦學目標。在滿足專業培養目標的同時,為學生建立個性化培養方案;在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的同時,更注重動手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在依托廈門大學辦學資源的同時,為學生打造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平臺;在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技能的同時,最大限度地縮短課堂教學與上崗實踐的距離。

從可以查找到的資料來看,我國高校在本科會計教育的培養目標方面情況差別較大。有的學校較為詳實、具體,有的學校比較籠統、含糊,有的學校側重“專門化”而有的學校未有明確的培養目標的具體闡述。

二、我國會計本科專業教育和課程改革中出現的問題

(一)思維方式變革上的忽視

經濟全球化的氛圍下,信息流動性非常大,既要保持本土特色的同時也要具有國際視野,將這看似互相獨立的兩者變成相輔相成的關系,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汲取更適合發展的理論和行動,也許這是一種站不穩腳跟的不與實際相聯系的理想主義。我們要符合世界的潮流,而不是關上門求穩定?,F實和未來不是對立的,而是可以在一些時點將變和不變結合起來。在沒有決心開始尋找這些節點時,請不要問這些節點是什么,誰都不能在腦袋里畫好一張完美的圖紙然后百分百搭建出實體。多方面的限制,不能夠成為不進行變革的理由,而這些正是我們在思維上需要克服掉的膽怯。

(二)缺乏所需的社會輿論環境和相關經費的支持

社會輿論有非常重要的影響力,會計教育的改革和發展不能離開社會輿論。觀察改革開放這三十幾年教育上的改革,成果非常值得我們肯定和再堅持,而那些不足更應引起我們的注意和反思。大眾媒體考慮的問題會引導社會參與者的注意力,所以輿論導向很重要。

我們很早就意識到投資教育才是對國家未來真正的投入,只是口號很響亮,號召很鼓舞人心。何時才有穩健的投資預算,何時才能擺脫經費束縛真正走上會計教育課程改革的路上?

(三)因考核標準的固化未能達到會計本科教育目的

會計教育的最終目標是培養具有實踐能力且能滿足社會需求的會計人才,能否滿足社會需要一個評價標準。對一個本科會計專業的學生,課程考試成為了最重要的評價機制。而這樣的評價機制與用人單位所需的實踐性強、交際能力優秀、適應能力強、有創新能力的要求背道而馳。僅僅通過考試分數,顯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四)改革過程中出現的困惑

應試教育存在必然有很多合適的理由,但是對其中存在的問題的反思和糾偏才能讓我們的會計教育更上一層臺階。改革過程面臨的艱難和困惑不是改革本身帶來的,是新機制和舊機制相互碰撞產生的問題。任何關于改革的問題都是大問題,正是因為這些問題重要,才決定了發展的方向和前進的速度??匆粤暯娇倳泿ьI的新一任的領導班子在改革上的大刀闊斧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我們就應該知道信心比黃金更重要。

三、面對研究發現問題提出的改進策略和局限性

(一)提升改革思維方式的基礎性地位

思想和行為同樣重要。改革不是純粹的對過去的破除,更不是讓我們抨擊現實的易事。大膽給思維留下空間,我們要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結合歷史數據和現實大膽猜測改革方向,不要將對會計教育上的改革當做是微調。思維方式的改革是各項改革的基石,只有思維方式首先改革成功,才能助力改革全過程。

(二)鼓勵各方共同提供輿論環境和政策支持經費

改革和新課程的實施在呼喚良好的輿論環境。反之,好的輿論環境又能加快改革和新課程實施的效率。經費上,重要的是相關部門要制定出合理且符合各自情況的經費劃撥計劃,加強后續經費使用上的監督和檢查。

(三)在成績考核形式上百花爭鳴

為提高本科會計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質,在考試評價體系上要進行改革,主要從考試內容和考試形式入手。增加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處理問題能力的試題??己四J奖仨氃诂F實基礎上超前改變,才能引導學生向更適合社會發展的方向進步。

(四)參與改革各方都要積極貢獻力量

從精神力量上看,作為改革的主體的學校要有自信給學生提供更加全面成長的環境,同時也要給予教育工作者適當的鼓舞來進行多次試驗。要不怕改革初期的阻力,要貼近現實大膽的嘗試。作為改革最大受益者的同學們,要批判的去支持學校的改革舉措。

【參考文獻】

[1]劉永澤,孫光國.我國會計教育及會計教育研究的現狀與對策[J].會計研究,2004.

[2] 王慧璞.會計國際化背景下的我國本科會計人才培養方案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3.

[3]劉少雪,張應強.高等教育改革:理念與實踐[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

[4]張曉亮.英美高校本科會計教育對我國會計教育的啟示[A].中國科教創新導論,2010.

[5]邁克爾.查特菲爾德.會計思想史[M].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77.

猜你喜歡
國際化課程體系
聚焦港口國際化
人民幣國際化十年紀
以創新課程體系引領學生發展
民法課程體系的改進和完善思路*——以中國政法大學的民法課程體系為例
直銷企業國際化并不難
人民幣國際化回顧與新常態初期展望
加強青少年中醫傳統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課程體系構建
陌陌唐巖:以新品提速國際化
論普通高校國防教育課程體系的構建
英國大學課程體系特色借鑒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