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威廉二世“世界政策”

2016-12-01 16:57張志剛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影響

張志剛

【摘 要】威廉二世在位期間,德國正從自由資本主義向壟斷資本主義過渡階段。他對內實行個人專治主義。他將各種權利集中于他一身上,制造“帝權神授論”,排擠和壓制一切與之相對抗的國會以及政黨和各種有利于資本主義政治制度發展的民主主義。在對外政策上,他一改老宰相俾斯麥時期確立的“歐洲大陸政策”,實行新的“世界帝國計劃”計劃征服全世界,在世界范圍內,推行外交上的霸權主義和民族主義,參與了列強瓜分世界的競爭,并且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戰?!笆澜缯摺笔堑聡罆r期最重要的政策之一,它改變了原先俾斯麥謀求德國歐洲霸主的政策,開始謀求世界霸權,積極進行殖民擴張和海軍擴建。

【關鍵詞】威廉二世;“世界政策”;影響

一、世界政策出臺的背景

威廉二世時期所推行的“世界政策”的一個重要特點是,放棄了傅期麥時代對殖民地擴張的有節制的政策,轉而采取一種積極的,更富侵略性的殖民地擴張政策,以此滿足日益強大的德國工業尋求新的原料來源、新的產品銷售市場以及資本投放的新途徑的要求。

首先,德國經濟工業化的迅速發展是外交政策轉變的根本動因。19 世紀中期以來,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德國經濟呈跳躍性發展。

其次,德國外交政策的轉變是一個國家力量的自然發展趨勢。如果說俾斯麥的“大陸政策”的目的是為了維護和鞏固德國統一后的現狀和地位,維護德國統一的成果。那么經過二十年的發展與鞏固,德國已在歐洲確立和鞏固其大陸強國地位后,必然謀求一種新的發展,通過向外發展、擴張來進一步顯示其力量、提高其國際地位。

第三,彌漫于德國的極端民族主義思想對德國外交政策的轉變也產生了重要影響,甚至可以說是精神動力。近代以來,德意志受長期分裂、外國入侵的苦難歷史及德國統一的過程中屢戰屢勝的軍功,使其形成了一種強烈的民族主義思想;再加上19世紀70年代以來德國在經濟、科學技術等領域所取得的一系列舉世矚目的成就;這一切使德國人認為他們是“世界精神”的集大成者,負有開化全世界的使命,他們的民族主義開始畸形膨脹,迅速變形為民族沙文主義。

二、“世界政策”的內容

在德國歷史上,從1890年稗斯麥被免職,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這段時期,被稱作“威廉二世時期”。在這一時期,德國對外所追求的是,把德國從一個大陸強國變成世界強國的“世界政策”。本文擬就這一政策的特征、實質,及其形成的經濟、思想因素進行粗淺探討。

俾斯麥執政時期,他從地緣政治出發,深知德國被法、俄、奧三個大國包圍的險惡處境,一直為“兩線作戰”和“聯盟的夢魔”所困擾。為了在這三個大國之間保存并發展德國,他全神貫注,不遺余力地推行一種把德國的精神力限制在歐洲大陸,以防止歐洲出現反德大聯盟的政策。與此同時,他還力圖通過建立一個聯盟體系來維護德國的安全并孤立法國。俾斯麥精心構筑了德國、奧地利、意大利三國同盟,以此作為其聯盟體系的核心。他與俄國保持友好關系,設法改善同英國的關系,同時又鼓勵和支持各列強向亞洲、非洲擴張,以便把他們的注意力和矛盾引向殖民地事務中去。他還憑借自己豐富的政治經驗、機警的外交手段和在國內政治集團與軍事集團中的聲望,連貫地貫徹他的基本外交意圖和方針。

在壟斷寡頭成了德國“新的工業政府里的部長”的時代,威廉二世雖然宣稱照舊執行俾斯麥的外交路線,但人們很快就發現,此時的德國外交政策缺乏明確、統一和一貫的指導,失去了俾斯麥時代的穩定性。這實際上是皇帝、宰相、外交部國務秘書和參事荷爾斯泰因、軍部和壟斷集團各種意見相互妥協的結果。威廉二世開始致力于追求一條新的路線,這條“新路線”的最好代名詞就是“世界政策”,即把德國從一個大陸強國變成世界強國。1900年,比洛明確表達了這種稱雄世界的觀點:“我們不會放棄使自己與其他大國平起平坐的機會;我們不會迫使自己否認像他們在世界上所擁有的那樣的權利。有一段時間,德國只是個地理名詞,她不被視為一個大國。此后,我們已成為一個大國;在上帝幫助下,我們希望始終如此。

三、影響

19世紀末20世紀初的資本主義大國,一方面是經濟高速發展,另一方面是經濟危機頻頻。

各國大肆向外擴張,爭奪世界市場與謀求世界霸權斗爭日趨激烈。德國“世界政策”的實施猶如給這場斗爭傾注燃料,這個后起的經濟實力在歐洲居于首位、在世界僅次于美國的國家,其挑戰性愈來愈強烈。中日戰爭、美西戰爭爆發后,德國唯恐掉在再瓜分“世界市場”的后面,“世界政策”很快在德國外交界占據絕對優勢。軍國主義、海軍主義、殖民主義彌漫著決策層,國內和平主義者活動被極端的民族主義所淹沒,成為最富侵略性的國家。德國在非洲、中近東、遠東太平洋地區瘋狂搶奪殖民地。在陸上已偏離俾斯麥所構建的國家安全體系,樹立了東西兩側勁敵俄國和法國。在海上,尤其是海軍政策,直接威脅到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海上盟主的地位。英德矛盾成為國際政治的主要矛盾,以英德為核心的兩大軍事集團針鋒相對,致使狂熱的軍備競賽籠罩著整個歐洲。1899、1907年兩次海牙和平會議,沒有一個國家愿意接受被認為是干涉別國主權安全的軍備限制。因此,兩次會議對普遍裁軍問題從來沒有討論過,尤其是德國在會議上堅決反對限制軍事力量。和平主義思想遭到摧殘,軍國主義思想在世界蔓延開來,戰爭危機頻頻發生,歐洲均勢最終被戰爭所破壞。19世紀90年代后,德國推行“世界政策”,成為國際政治力量中最具挑戰性的國家并非偶然,是國內外諸多因素所決定的,但其最根本的原因是它的實力。在無道義、無和平力量制約下,德國建立在實力基礎上的強權外交,難以避免軍備競賽,容易走上以戰爭解決“世界市場”的平衡道路。這說明,越是競爭激烈,越是發展不平衡,越需要形成一種國際共識——和平。

【參考文獻】

[1]周培佩.試析威廉德國外交政策的“新路線”.華中師范大學研究生學報.2006年3月

第13卷第1期

[2]田永琴.論威廉二世的內外政策.和田師范??茖W校學報》(漢文綜合版)2011 年第30 卷第二期 總第70期

[3]周小粒.德皇威廉二世建立世界帝國的計劃和策略.歷史教學問題,1995年,第2期

[4]方家,張士昌.威廉二世時期德國對外政策析論.蘭州工業學院學報.2013年12月第20卷第6 期.

[5]劉鑫.威廉二世研究.華東師范大學.2008屆碩士學位論文

猜你喜歡
影響
不同上蔟蔟具對繭絲質影響
影響大師
I Have the Right to Be a Child
Say 'No'Because It's Your Life
沒錯,痛經有時也會影響懷孕
擴鏈劑聯用對PETG擴鏈反應與流變性能的影響
基于Simulink的跟蹤干擾對跳頻通信的影響
如何影響他人
APRIL siRNA對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響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