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疆地區反擊作戰后勤保障發展趨勢探析

2016-12-01 17:38閆姿彤
智富時代 2016年12期
關鍵詞:后勤保障

閆姿彤

【摘 要】隨著中印邊境沖突不斷,中印地區環境復雜,左后該地區的后勤保障對我軍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從南疆地區機械化步兵旅邊境反擊作戰后勤保障的主要任務,南疆邊境地區地理特點及對后勤保障的影響兩個方向入手,分析了該地區后勤保障的各種任務和困難所在,因學識水平有限,沒能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反擊作戰;南疆地區;后勤保障

一、南疆地區機械化步兵旅邊境反擊作戰后勤保障的主要任務

(一)軍需保障

南疆地區中印邊境西(中)段地區作戰,由于受特殊地理環境影響,對傳統的軍需保障提出了嚴峻挑戰,積極研究該地區軍需保障重難點問題、摸清保障現狀、確定解決方案,探索中印邊境西(中)段地區作戰軍需保障的方法路子,對推進軍需斗爭軍需物資準備具有重要意義。

(二)油料保障

南疆地區邊境反擊作戰,是在邊境地區爆發局部戰爭的征候十分明顯或者戰爭已經爆發的情況下組織實施的。此種作戰行動,根據統帥部和戰區指令,按照西北方向聯合指揮部的統一部署和要求,在其他軍種部隊的支援下,達成殲滅、驅逐入侵之敵,恢復邊境地區領土主權的戰役行動。這對油料保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要突出保障的精確性,又要具備保障的持久性。

(三)衛勤保障

南疆邊境地區地處高原高寒地域,自然地理、氣候環境獨特。未來高技術條件下高原寒區作戰的作戰形態、作戰樣式,聯勤保障方式及其相應的衛勤保障模式與以往作戰相比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深入分析集團軍衛勤能力現狀和存在問題,了解和掌握未來高原作戰衛勤保障的重難點、組織方式和下一步建設的重點對做好高原作戰衛勤準備,保障打贏高技術條件下的中印邊境地區戰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四)宿營保障

高原高寒地區具有自然條件惡劣、晝夜溫差大、水源稀缺、可依托社會資源較少等特點,野外宿營期間解決防寒保暖、供電、給水、防災避險等問題的難度大大增加,對部隊的野營保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隨著軍事斗爭準備的不斷深入,部隊赴“兩高”地區執行兵力預置、開展適應性訓練、組織實兵演習等將逐步成為常態化工作,搞好部隊“兩高”條件下野營保障,將成為部隊能否順利完成各項任務的基礎。

二、南疆邊境地區地理特點及對后勤保障的影響

(一)信息化物資器材和防潮防寒裝備物資需求多,作戰地區資源匱乏,物資儲備困難

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交戰雙方都將集中精銳部隊和大量信息化兵器進行激烈,各種作戰物資特別是信息化含量大的物資消耗會明顯增多。據有關資料介紹,作戰對象近年來武器裝備發展較快,空軍裝備有俄、美、法等國,制造的多種性能先進的戰斗機,陸軍裝備的火炮、坦克、裝甲車性能也有很大提高,各部隊裝備有一定數量的精確制導武器。為取得反擊作戰的勝利,我將調集精銳戰役軍團和可能投入的信息化武器裝備,對敵實施高強度的打擊,信息化含量大的物資消耗量將會大大增加。在南疆高原寒區、沙漠、戈壁、叢林地區作戰,從人員武器裝備都需要大量的防寒保暖或防潮物資,由于作戰地區經濟落后,物資匱乏,就地取給困難,部隊所需生活和作戰物資,從糧、油、彈和防寒、防潮、防滑物資器材,到日用百貨等,絕大部分都需在內地籌措后再運到作戰地區。因此,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的物資供應,是后勤保障中的有力支援。

(二)保障距離遠,道路量少質差,運輸保障極其困難

在不通鐵路,沒有水運,空運又不十分發達的條件下,主要靠公路運輸。這一地區公路交通也不發達,不僅道路密度小,每百平方公里僅1.7公里,而且質量差,多數道路依山傍水,跨谷越嶺,常受嚴寒、風沙、冰川、凍土、泥石流、雪崩、塌方等自然災害威脅,易毀難修;運輸季節性強,有時年通車時間只有5個月左右,限制了運輸效能的發揮。在作戰地區內,還有不少地方(段)不通公路,只有靠人背馬馱。因此,在作戰部隊緊急調動,物資需求量劇增和敵人可能對我后方運輸線實施封鎖的情況下,交通運輸極其困難,很容易成為我后勤保障的“瓶頸”。

(三)武器裝備故障率高,技術保障難度增大

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我將盡可能地投入較多信息化武器裝備與敵較量,雙方技術裝備的數質量對抗都將十分激烈,技術裝備的損壞數量、種類、機理增多,技術保障范圍擴大,難度增大,從而給技術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且,部隊在邊境地區作戰,武器裝備和維修人員都將受到自然環境的影響。比如,在潮濕的熱帶山岳叢林地區,武器裝備容易銹蝕、發霉;在沙漠、戈壁地區,易受風沙、鹽堿鋟蝕,增大摩擦系數,降低武器裝備的使用壽命;在高原嚴寒地區,由于空氣稀薄,機動車輛不易發動,時速減慢,載重量減少,火炮及裝甲車輛機動十分困難,機械機件易損壞、皮革制品易老化變形,飛機升力減小、波動增大,導彈受低氣壓和復雜地形影響,控制飛行的難度增大、命中精度低等,從而使武器裝備的故障率增高。據外軍資料介紹,在高寒、熱帶山岳叢林、沙漠、戈壁等特殊地區作戰,武器、車輛和其它技術裝備故障損壞率要比一般地區高1-2倍。由于止述原因的影響,使邊境反擊作戰中的技術保障難度顯著增大。

(四)保障空間跨度大,保障力量多元化,后勤組織指揮復雜

南疆邊境反擊作戰保障空間跨度大,作戰地區邊境線長達幾千公里。同時,邊境反擊作戰部隊構成復雜,加強數量超常,加強力量來自多個不同建制單位,保障力量單元也隨之增多。后勤既要保障建制內的部隊又要保障眾多的加強和支援部(分)隊;既要指揮建制內的后勤力量,又要指揮臨時抽組和加強(支援)的各種后勤之間、加強部(分)隊之間、作戰各階段和各種作戰行動后勤保障的協調,又要組織與地方支前機構的協調;負責加強軍兵種部隊的通用物資保障,也要組織特殊物資器材保障。加之作戰樣式轉換,作戰情況變化急劇,而后勤通信裝備相對落后,手段單一,聯絡困難,致使戰場情況的變化和部隊物資消耗、人員傷亡、武器裝備損壞情況等保障信息難以及時掌握。因此,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的后勤組織指揮和協調控制非常復雜、困難。

(五)敵情嚴重,社情復雜,后勤防衛與防護任務加重

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交戰雙方都十分重視打擊對方后勤,斷其物資補給來源。無論是我國周邊作戰對象,還是世界強敵,都十分強調縱深立體火力突擊,并把我后方倉庫(基地)和后方供應線作為襲擊的重要目標,戰時很可能采取地面與空中突擊特別是運用信息化兵器遠距離襲擊等方式,對我后方目標實施毀滅重點打擊,使我戰役戰術后勤均面臨敵直接威脅。同時,邊境地區社情復雜,長期以來境外的分裂主義分子,利用民族宗教問題煽動騷亂,戰時很可能配合外敵派遣人員潛入我境內進行武裝暴亂;境內的分裂主義分子也可能會在國際敵對勢力的支持、慫恿下,與境外分裂主義分子遙相呼應,或是趁機滋事,或是襲擊我后方,破壞我倉庫、道路、兵站、通信線路、橋梁等設施,對我后勤的安全構成極大威脅。如果是出境作戰,隨著交通運輸線向敵縱深延伸,不僅我后勤前運后送遣敵航空兵和地面炮火襲擊更加嚴重,而且還可能遭敵地面部隊的襲擊破壞。此外,邊境地區的地形復雜,氣候多變,自然災害頻繁,對后勤保障影響也極大。1962年中的中印邊境自衛反擊作戰中,就曾發生過雪崩造成后勤人員傷亡,道路泥濘造成翻車、陷車、堵車,森林火災幾乎燒毀彈藥倉庫等現象。由此可見,信息化條件下邊境反擊作戰后勤防衛、防護任務較一般地區更加繁重艱巨。

猜你喜歡
后勤保障
事業單位后勤保障管理的創新與發展
扎實做好疫情防控檔案工作強化疫情防控后勤保障
兵馬未動 糧草先行 后勤保障裝備走向智能化
兩棲登陸作戰后勤保障研究
武警部隊搶險救援后勤保障應重點把握的問題
思想政治工作對做好事業單位后勤保障工作的作用
民族高校實驗室后勤保障之管見
金門島登陸作戰后勤保障的主要教訓及啟示
歷史上重要登陸戰役后勤保障的經驗教訓
平津戰役中人民解放軍的后勤保障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