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優化實驗提高效率

2016-12-01 13:50陳定卿
新課程·中學 2016年9期
關鍵詞:實驗改進課堂效率實驗教學

陳定卿

摘 要:科學是一門以觀察和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是學習科學的基礎,科學規律的得出都是從實驗開始的,優化實驗能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學習科學的興趣,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習效率。通過課堂體驗,對一些實驗進行改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進了學生對科學規律和現象的理解。

關鍵詞:實驗教學;實驗改進;課堂效率

在學習物質的比熱容,有兩個重要的量:熱量(熱傳遞)和比熱容,特別是比熱容是一個比較抽象的概念,而且比熱容又與物質的質量、物質溫度的變化量、物體的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有關。所以教材安排了兩個活動,分別是物體的吸熱和放熱(熱傳遞)、加熱質量相同的水和沙石(物質的比熱容)的實驗。這兩個實驗存在一些缺陷,特別是比熱容的實驗中,材料的選擇和實驗裝置存在很大的缺點,經過本人實踐,對上面兩個實驗進行了一些改進,取得良好的效果,提高了課堂效率。

一、熱傳遞實驗的改進

教科書中的實驗(如圖1),用熱水和冷水之間的熱傳遞的一些缺點是:實驗所需的器材相對比較多,而且需要溫度較高的熱水,熱水需要保溫,上課時把熱水分發給學生就需要較長的時間,造成實驗時間較長,而且有一定的安全問題。同時由于沒有親身的體驗,沒有感受到能量的傳遞,學生往往會得出錯誤的結論:熱傳遞傳遞的是溫度。

科學規律的得出一般經過實驗─現象─分析─規律的過程,如果在過程中如果增加親身體驗的過程,即實驗─親身體驗─現象─分析─規律的過程,親身體驗自己就是實驗的一部分,人的感覺器官就是測量工具,由于直接的親身體驗,使實驗現象更為直觀,這樣不僅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而且使規律得出會直接、容易。

在上課時,我把實驗改為手和鐵板之間熱傳遞,請全班學生把手放在書桌的鐵板上,讓學生親身感受到熱傳遞,這時手就是測量工具,手就會有冰的感覺,手把能量給了鐵板,手的溫度下降了等感覺(如圖2)。

分析手為什么有冰的感覺的原因,因為手的溫度高于鐵板的溫度,就會得出熱傳遞的條件是由于溫度不同的結論。分析手能量減少的感覺,會進一步得出熱傳遞傳遞的是能量,我們把這種能量叫熱量,熱傳遞方向是從溫度高傳向溫度低的結論。分析手為什么有溫度下降的感覺,會得出放熱的物體溫度下降,吸熱的物體溫度上升。

與教材的實驗比較,改正后實驗不需要實驗器材的準備。完成教材上實驗所用的時間較長,而改正后實驗所用時間較短,節約了時間,改正后實驗方便、經濟、安全。更重要的是有親身體驗,有良好的情境,上面實驗結論的得出變得非常簡單、直接、容易,從而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還能使科學教學生活化,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

通過親身體驗使實驗現象顯化,使看不見變得簡單、容易、形象、直觀例子很多,如聲波,教材用水波類比的方法得出聲波的存在。我們知道這兩種波都是機械波,原理相同。由于水波看得見,而聲波看不見,初中生很難把這兩種波聯系在一起。上課時我用土電話,就能使學生親身體驗到聲波的存在,聲音由聲波傳播。如甲圖,甲同學發出聲音,乙同學會聽到聲音。分析這個現象,得出聲音由棉線傳播的結論。

接著請丙同學用手握住棉線中間,丙同學會感覺到棉線在振動,也就是媒介物在振動。分析棉線為什么有振動現象,會得出聲波和水波一樣,聲源振動帶動媒介振動,振動沿著媒介傳播,這就是聲波。

利用親身體驗把一些抽象、難以理解的現象演變為直接、直觀的感覺,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如力的存在、壓強、物質的氣

味等。

二、比熱容的實驗改進

1.教材上比熱容實驗的缺陷

(1)選擇材料存在缺陷

教材用河灘上的沙石和水溫的不同情境引入很好,但在比熱容的實驗的材料用沙石和水存在嚴重缺陷。沙石靠傳導的方式傳遞熱,而且沙石是熱的不良導體,傳熱能力差,造成沙石的溫度不均勻。水主要靠對流傳熱,傳熱能力強。所以水要比沙吸熱快,這也造成相同的時間水和沙石吸收熱量不同。沙石如果潮濕,加熱時水會蒸發吸熱,會影響實驗,實驗時要準備非常干燥的沙這也比較麻煩。

(2)難以保證水和沙相同的時間吸收相同的熱量

實驗時控制酒精燈火焰相同,控制酒精燈火焰距燒杯底部的距離相同,這些操作難以做到,而且用上述的方法使水和沙石吸收熱量相同,誤差較大,可能會影響實驗結果。

(3)沙的溫度難以測量準確

沙子的各部分溫度不同,底部溫度高于中間的溫度。實驗時,沙子底部的溫度確實高于水的溫度,這不僅違背實驗室溫度計使用規則,也不代表沙的溫度。所以測量時溫度計的玻璃泡應放在沙的中間,而沙子中間的溫度低于水的溫度!這與我們想要的實驗結果恰好相反。

(4)實驗時間比較長

實驗時為了使燒杯受熱均勻,隔著石棉網加熱導致吸熱減慢。所用的水和沙子質量比較大,升高較高的溫度需吸收較多的熱量。為了使沙子的溫度均勻,要不斷進行攪拌。一般完成這個實驗需要15分鐘。

2.比熱容實驗改進措施

(1)實驗材料選擇煤油和水,煤油和水都是液態,它們流動性差不多,熱傳遞能力基本一樣。我曾選用食用油,由于食用油的流動性差,實驗效果不好。水的比熱容是4.2×103J/(kg℃),而煤油的比熱容是2.1×103J/(kg℃),煤油的比熱容只有水的比熱容一半,實驗時吸收相同的熱量煤油溫度升高大很多,實驗現象明顯。

(2)減少煤油和水的質量,原來實驗需要200g,改進后實驗用20g水和煤油加到相同的試管中,用減少質量的方法減少吸收熱量以縮短實驗時間。

(3)水浴加熱

(如圖3)在加蓋大燒杯(這個裝置就是實驗室中研究熔點的裝置)中加適量的70℃至80℃熱水,把兩支裝有相同質量煤油和水的試管同時固定在燒杯里,試管浸入水中的深度要相同。利用同一熱源水浴加熱能保證兩支試管相同的時間吸收相同的熱量,而且不用酒精燈加熱,不用攪拌,可操作性強。

改進的實驗由于實驗材料的改變,選擇了同一熱源,能確保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相同的熱量,實驗操作方便,相對簡單。實驗時間大大縮短,只需5分鐘左右,大大提高了課堂

效率。

實驗后,請學生比較改進后的實驗和教材中實驗的差別,找出優點和缺點,為什么要這么改,這樣不僅提高了科學素養,而且培養了創新能力。

實驗教學是創造性工作,新課程需要創新型教師。我們要不斷地學習提高實驗教學能力,提高實驗設計能力,提高實驗操作能力,提高實驗改進能力。提高課堂效率,提高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在生活中尋找實驗資源以實現科學知識的應用,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創新人才,做個有心人。

參考文獻:

[1]李煥珍.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的探索[J].中學教學參考,2001.

[2]耀能.談中學物理實驗的思維目標[J].教學與管理,2001.

猜你喜歡
實驗改進課堂效率實驗教學
電容器的實驗教學
對初中生物《呼吸作用產生二氧化碳》實驗的改進和創新
“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教學設計
幾何體在高中數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
二氧化硫性質實驗改進
提升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策略與方法
提高高中語文課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