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背景下傳統廣播的發展策略

2016-12-02 19:46王德輝
新媒體研究 2016年20期
關鍵詞:傳統廣播沖擊新媒體

王德輝

摘 要 目前,各種新媒體對傳統廣播業形成了一定的沖擊,但這并不只意味著負面作用,只要利用得當,新媒體的出現同樣可以成為傳統廣播業進一步發展的契機。媒體融合似乎已經成為未來傳統媒體生存發展的主流共識,但融合不只是廣播的升級,而是用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去創造一個新的行業生態,新媒體對傳統廣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市場要素在發生在角色上的轉變。

關鍵詞 新媒體;傳統廣播;沖擊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0-0092-02

1 傳統廣播也要“履新”

面對“互聯網+廣播”,傳統廣播首先在形式上要做的就是傳播途徑和社交方式的改變。具體表現在收聽終端和互動平臺的建設。模擬信號變數字信號,聽眾變用戶。微信公眾平臺、App、大型的音頻直播平臺,無論是合作還是自己建設,廣播這種傳統的模擬媒體形式,都要兼容,并將收聽終端逐步轉移至大音頻平臺。

2 新媒體的市場情況倒逼全國廣播市場主流標準方向發生改變

之前,廣播業內的一個主流標準方向為“內容為王,終端制勝”。如今,收聽的無形擠壓和創收的巨大壓力,倒逼廣播向著融媒體的方向轉變。

在傳統方式中,廣播收聽不再產生增量,所以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提升標準,創新增量”。

3 融合不只是廣播的升級

以前,我們做廣播,做手機收聽終端,這是復合,不是融合?,F在我們要將廣播做成音頻,做成全音頻的媒體,音頻是載體,服務是理念,社交是市場新秩序。當然,這個過程需要創新,需要構建一個新的行業生態。融媒體絕不是簡單地打造一個客戶端,不是運用一種新的節目互動途徑,不是多一個收聽終端,而是用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去創造一個新的行業生態。

4 移動電臺來時兇猛

目前移動電臺是音頻領域中傳統廣播的最大競爭者。但廣播也有著新媒體基因下,自身固有的一些優勢,比如直播、得天獨厚的地域性、良好的互動性。不過,新媒體也在不斷的強化自身優勢,并且努力挖掘社交平臺的潛力。

5 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市場要素在角色上的

轉變

節目、聽眾、廣告這是傳統意義上的媒介市場三要素,在融合傳播的概念下,他們的角色要發生質量上的變化。節目,是廣播輸出的產品,是市場營銷的第一個環節,既然是產品,就要讓我們的節目,具備產品的要素,推銷產品既要賣實物產品、還要賣服務、最終賣思想;要明確自己的服務人群,哪些人和我們產品的思想對榫,在市場中尋求差異化,尋找創新的基因和體系。最終形成,具有完整體系和思想的產品。聽眾演變為用戶,在融合傳播的氛圍下,聽眾不應再是只貢獻到達率而沒有收聽率的部分廣播推及人口,而是廣播節目產品的用戶,社交平臺的粉絲,營銷的對象,服務的用戶。而連接產品和用戶的是大數據,大數據是服務的基礎,也是廣告的驅動。融合傳播就是建立這樣一個產品、用戶、大數據三要素之間的新秩序。

6 PUGC概念

眾所周知的PGC是“專業生產內容”(Professional Generated Content),眾所周知的UGC是“用戶生成內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PUGC”(Professional User Generated Content),是以UGC形式,產出的相對接近PGC的專業音頻內容。PUGC生態戰略,內容生產以UGC+PGC+獨家版權組成,同時打通產業上下游形成完整的音頻生態鏈。上游內容生產由UGC+PGC+獨家版權組成,同時為主播提供了一整套孵化系統;中游手機、車聯網車載平臺,利用大數據技術形成用戶“畫像”,進行個性化智能推薦;下游手機用戶、汽車、智能硬件多線布局。PUGC生態戰略集合了UGC、PGC的雙重優勢,有了UGC的廣度,通過PGC產生的專業化的內容能更好的吸引、沉淀用戶。通過首創PUGC生態模式,引領音頻行業的創新,幫助平臺上的主播實現“微創業”。目前平臺上已擁有數百萬名主播,這其中既有羅振宇、郭德綱、王自健、韓寒等自媒體大咖投身音頻“微創業”,也有諸多草根主播通過平臺孵化成為聲音大咖,他們共同創造了平臺內的有聲內容。

7 移動音頻時代對傳統廣播來說,是挑戰也是機會

1)首先守住傳統廣播的三大優勢:地域性、互動性、及時性。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地域文化的差異,地緣性格的不同,對廣播的影響非常大。因為廣播不僅是一個媒體終端,本身就是一個最早且大的社交平臺。故事廣播評書節目,在北方火得一塌糊涂,到了南方幾乎無法生存,就是這個道理。同時,本地人也更加關心本地的新聞事、熱點事,生活信息、交通信息,包括商業信息。守住自己的本身優勢,再去發展外緣終端。

2)建設外緣“硬件”。App、微電臺、微信公眾平臺、視頻直播平臺等等收聽和社交的客戶端,都已經一片火熱,隨之而來的節目生產和粉絲經濟也在嘗試中頻結碩果。

3)建設外緣“軟件”。硬件建設起來了,不能成為擺設,有的電臺頻率為了建設而建設。砸了錢,收效卻甚微。下載量小、粉絲不多、活躍度低等,就是欠缺軟實力的表現。新媒體終端要和傳統媒體終端形成形式和內容上的全面互補,宣傳上和功能上都要互相借力??梢岳眯旅襟w的終端做“第二頻率”,比如在客戶端提供直播流的基礎上,開設類型化的音頻內容,彌補線上的類型缺失,展現主持人的不同側面;為主持人設計制作點播節目,做自己的PUGC;還可以二次編輯線上節目,制作成碎片化的點播,提高節目利用效率,二次“榨取”節目價值。

4)借雞生蛋。我們是傳統媒體傳播,由于行業限制,就算我們把新媒體做的再響,也無法在理念、人力成本、時間成本、市場推廣上超越專業行業先導。目前,傳統媒體開發移動音頻客戶端做得比較好的,比如上海的阿基米德、湖南的荔枝FM、北京的聽聽FM等,但其用戶滲透率相比蜻蜓FM、喜馬拉雅FM,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傳統媒體在自身與新媒體手段融合的同時,也要發展與新媒體先導的合作關系,借以發展自己的品牌優勢。比如,河南電臺就與蜻蜓FM聯手打造了蜻蜓河南。無論其未來發展結果如何,也是一次融合的嘗試,并且是積極的嘗試。

5)向創新要增量。近年來各地廣播在節目上的創新乏善可陳,從業者更多的是熱衷于在收聽和社交平臺上的“履新”,而忽略了在節目內容和社交形式上的“創新”。如果能以創新的內容和形式,向“移動”要增量,向“藍?!蓖谠隽?,再進一步挖掘數字化的柔性優勢,通過建立互動化的聽眾族群社區,向跨平臺應用延伸。最終形成融媒體廣播,收音機廣播—多終端音頻—社交化圈層—消費化入口的轉變。

參考文獻

[1]“PUGC”概念或將開啟網絡直播行業新紀元[EB/OL].人民網,2016-05-18.

猜你喜歡
傳統廣播沖擊新媒體
外出就餐對英國餐飲業的沖擊
色彩沖擊
閱讀理解
新媒體時代下傳統廣播的發展趨勢
把聲音的魅力發揮到極致
車載網絡廣播對傳統廣播的影響
新媒體背景下黨報的轉型探析
對農廣播節目的媒體融合之路
新媒體語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話語研究綜述
完形填空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