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如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2016-12-02 22:07陳德波
職業·下旬 2016年10期
關鍵詞:入學教育興趣培養

陳德波

摘 要:中職學生普遍學習基礎薄弱、學習方法不當、學習習慣不好,這些原因造成其厭學問題異常突出。怎樣培養學習興趣、改變學習習慣,成了中職學校培養學生健康成長的關鍵。本文對如何培養中職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興趣培養 入學教育 理想教育 人才觀教育

高爾基說:天才是由于對事業的熱愛而發展起來的。簡直可以說,天才就其本質而論只不過是對事業、對工作的熱愛而已。從中我們可以看出,熱愛對個人的成長、對事業的成功是決定性的;而熱愛的根源是什么?是興趣。

法布爾從對昆蟲感興趣到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自然;居里夫婦從對放射性元素感興趣到“像小孩愛玩具”那樣熱衷于科學事業;華羅庚從對數學感興趣到培育出一代又一代的數學人才。

中職學生學習成績后進、厭學,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熱愛學習。因此如何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其不厭學,是擺在每個中職學校目前的難題。

一、中職學生厭學原因分析

1.受社會傳統觀念影響

一是社會對中職教育的評價存在偏見,特別是人們還普遍固守從“初中→高中→大學”的人才成長模式,認為這才是正道。而選擇中職學校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決定,只有學習成績后進或類似情況的學生才選擇就讀中職學校。

二是“職教無用論”思想仍然存在,這與“目前最缺的是技能型人才”的現狀是相悖的。

2.學校培養模式帶來的問題

一是在義務教育階段,為追求教學成績,往往忽略了“后進生”的閃光點,使學生喪失其應有的信心和學習積極性,覺得自己沒有了希望,認為就讀中職學校是無奈的選擇。

二是中職學校的實訓條件受限,專業課教師不足,基礎課程開設較多,學生的無奈再延續,認為自己即使就讀中職學校也沒有希望,于是產生了“混”的念頭。

3.受家庭教育的影響

一是一些家長注重眼前既得利益,固守“職教無用論”觀點,認為既然上不了普通高中,就讀職業學校和直接外出打工所從事的工作相差無幾,或者眼見別人家的子女中途輟學,也能掙錢養家,更加堅信了職教無用的觀點,受其影響,學生也產生了懷疑心理。

二是部分家長把中職學校當成“大托兒所”, 家庭情況較好的家長既不愿孩子過早地外出打工受累,又不想其待在家里無所事事,所以中職學校便成了他們最理想的去處。

三是部分家長認為大學畢業都找不到工作,讀中職學校就更不用說了;還有的家長對學校的期望值過高,認為自己的孩子學了幾年一定就能找到一份稱心如意的工作,結果卻事與愿違,于是把責任全歸于學校。

4.自身存在問題

一是大多數中職學生學業水平測試成績較低,自卑心理重,自信心不強,對自我的認識模糊。

二是思想上不夠進取,學習上得過且過,職業理想模糊,職業目標不明,對學習沒有興趣,時間觀念淡薄,不能準確理解社會道德準則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作用和意義,缺少獨立的道德評價能力,很容易受外界影響,做出有違準則和他人權益的行為。

三是由于義務教育階段的后進經歷,讓他們感覺幾年讀下來,很多知識沒學好。就業后,由于對自身的目標要求過高,不能正確定位自己,敬業心不足、責任感不強,擔當意識薄弱,造成頻繁跳槽,過程中多是想自己該得到多少,很少問自己能做多少、應該付出多少。部分學生一開始放不下架子,不愿到待遇較低、規模較小的企業工作,進而得不到工作經驗的積累。

自身原因是內因,是所有問題的關鍵,嚴重影響和制約著中職學生的成長、就業和創業。

二、培養中職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

1.抓實入學教育

以認知專業為起點,讓學生了解專業并產生學習動力。思想是行動的先導。一個人形成了什么樣的思想,從長遠發展來講,影響到目標確定、規劃實施;從短期行為來講,決定著為人態度、處事方法。

中職學校的新生,大多為十五六歲的未成年人,處世不深,對事物的認知較片面和感觀,填報志愿時雖有家長參與,但大部分來自農村,對產業轉型升級、專業發展趨勢認識不足。

鑒于此,在新生入學時,應抓住家長送孩子入學的大好時機,開展家長座談會和新生入學教育。把專業的培養目標,業務規格及職業崗位群,知識、能力、素質結構,教學實施方法及步驟,課程設置,實訓實習,取證要求,畢業標準,就業去向等一一向家長、新生講解和說明,引導他們結合自身實際準確選擇所學專業;組織觀摩實訓室和實習車間;邀請畢業生代表回校作就業、創業經歷教育;以此提高他們對學校開設專業的認識,讓家長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專業選擇工作,使學生知道什么適合自己、要學什么、為何學、怎樣學等,最終達到明確學習目的,端正學習態度,產生學習動力的目標。真正做到“由家長要求學到我要學”的思想轉變,為以后的學習行動奠定思想基礎。

2.抓實職業理想教育

在抓好入學教育,結合自身實際選擇了適合自己的專業后,抓實職業理想教育,制定職業生涯規劃,讓學生了解自我、確定目標、規劃發展就順理成章了。

不能回避的是,近年來,雖然中職畢業生的就業率很高,但就業不穩定、質量不高等問題也是不爭的事實。究其原因,主要是中職學生在專業選擇、就業定位和未來發展等方面普遍存在著較大的盲目性,很多學生對自己未來的職業發展缺少規劃,不知道將來要做什么,怎樣做。因此,做好職業理想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是十分必要的。

一是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的全面認識。從職業需要的角度去分析自我,明確自己適合做什么、能做什么,充分認識自我個性、自身條件,對自己有一個準確的定位,這對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

二是幫助學生確定自我的職業目標。對自我的認識完成后,接下來就是給自己一個合理的定位——確定職業目標。只有確定了職業目標,才能理性地選擇專業和職業,這是一個“知己知彼”的過程。

三是啟發學生規劃自我的發展目標。做規劃時,既應該有遠期的目標(職業理想),也要有近期的具體目標,畢竟規劃的實現,是由一個個具體階段目標的實現組成的,正真把規劃做成“擇己所愛、擇己所長、擇世所需、擇己所利”。

四是教育學生加強自我管理,實現規劃美好藍圖。過程中指導學生定期檢查職業生涯規劃具體階段目標的落實情況,監督職業生涯設計實施的進度,適時調整具體的階段目標。

3.抓實人才觀教育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專業知識或專門技能,進行創造性勞動并對社會做出貢獻的人。人才觀是關于人才的本質及其發展成長規律的基本觀點。伴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社會發展的速度空前加快,傳統的行業受到新技術的沖擊,分工越來越細,新的領域、新的行業不斷涌現。

因此,在教育和培養的過程中,加強人才觀教育,讓學生知曉,無論從事什么行業,只要具備了做人的品質和專業的技能,都可以成才。

一是加強人才和人才觀教育。讓學生理解什么是人才,并樹立正確人才觀。

二是引導學生認識社會分工,明確自身定位,樹立實現事業有成的人生目標并非只有從“初中→高中→大學”這一條路可走,真正建立“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的理念。

三是強化“敬業”價值觀培育。讓學生理解敬業就是用敬畏、敬重的態度對待自己的工作,認真負責、一心一意、精益求精;理解一個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擔任什么職務,都應該用辛勤的勞動和扎實的工作踐行敬業這一樸素而崇高的美德;并從忠于職守的工作態度,干一行愛一行的職業情感,勤業、精業的業務素養三方面來培育學生的“敬業”價值觀。

4.抓實一體化教學

在培養過程中,將校內的一體化教學作為基礎,將過程中的工學結合作為保障,以此達到理論教學和實訓教學的平衡,激發學生知行合一的學習興趣。

一體化教學就是為達到理論與實踐銜接的目的,打破傳統的學科體系和教學模式,將理論教學與實訓教學融為一體。一體化教學的最大優勢是理論與實訓相融合,讓學生在教中做、做中學,“教、學、做”一體化。實現教師一體化,專業理論課教師與實習指導課教師融為一體;實現教材一體化,理論課教材與實訓實習課教材融為一體;實現教室一體化,理論課教室與實訓室融為一體;實現訓學一體化,理論課學習與實訓學習融為一體的“四位一體”培養模式。

在校內一體化教學培養的同時,大力實施校企合作的“工學結合”和企業新型學徒制培養模式。按照“合作共贏、職責共擔”原則,校企雙方根據企業用人需求和崗位資格標準,共同完成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教學計劃、教學大綱的制定和課程體系的開發,合作進行人才培養。

以4年制高級技工培養為例,按照“學生→學徒→準員工→員工”四位一體的人才培養總體思路,實行“2(學生)+1(學徒)+0.5(準員工)+0.5(員工)”的四段式育人機制,第1—2學年在學校完成公共課程教學和專業課一體化教學的學習任務,掌握專業所需各項基本技能。

第3學年實行現代學徒制培養模式,讓學徒真刀真槍實踐企業工作和認同企業文化;實施企業班組化管理模式,1個導師帶4~5個學徒,按“任務驅動、小組學習”的方式組成學習小組,開展模塊(項目)課程教學,確保學徒切實掌握實習崗位所需的技能。

第4學年上學期回校完成核心課程和素質拓展課程的學習,使學生專業技能水平和素質修養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第4學年下學期進入企業頂崗實習,實踐崗位核心技能,參加職業技能鑒定,取得高級工以上職業資格證書,完成學生到員工的角色轉變。

5.抓實教學載體建設

一是利用生活實例,引入專業課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現實生活中,大家熟悉的生活實例著手,創設輕松的學生易學易懂的學習情境,自然轉入專業課題的學習,把枯燥、抽象的知識融化在多姿多彩的現實生活情境中,化抽象為直觀,化呆板為生動,讓學生在歡樂、活躍的氛圍中學習,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二是利用動態、直觀的仿真軟件,引起學生的好奇,引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實現教學目的。

三是利用實例分析教學法,將抽象的理論知識寓于實例教學,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實例分析”為載體,采用典型實例進行分析,把教學目標要求的一些理論知識和要求學生必須掌握的技能融入到實例中去,通過分析實例,教會學生相關的理論知識、方法和專業技能。

四是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成功感,增強學習興趣。成功感是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在一個模塊(項目)學完后,讓學生在課堂上完成一些實際操作任務,檢驗學習效果,讓學生在檢驗自己的過程中,有成就感,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

6.抓實課堂教學方法改革

課堂教學方法的優劣,直接決定著教學質量的高低。因此改進課堂教學方法,將“任務驅動、小組學習、模塊(項目)教學”等方法運用于教學。

一是改變以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式教學模式;創造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模式;達到方法多、課堂活、學生動、教師變、效果佳的目的,全面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二是在方法上體現一個“放”字。不要求統一的方式方法,教師在結合大綱、教材、學生實際的基礎上,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多法并舉、兼容吸納、自成一家。

三是在教學過程中體現一個“導”字。教師主導、學生主體,能力本位、學生中心,為學生搭建學習、協作、交流的平臺,做到講、演多少結合實際,學生課前有任務、上課有興趣、過程能互動;做到課堂的主動權還給學生,教師下講臺、學生上講臺。

四是在訓練過程中體現一個“輔”字。啟發學生,培養思維和方法。

五是在目標上要求一個“效”字。達到培養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自我探索意識、自我解決問題的信心,改變學生的心智模式。

六是提高教師對課堂的控制力,即“氣場”。一個教師有滿滿一桶水,倘若他控制不了課堂,感染不了學生,氣氛沉悶,學生沒有學習興趣,那這桶水再滿也是自己的,達不到傳道、授業、培養的目的。

參考文獻:

[1]林江明.中職生學習愿望現狀調查[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3(35).

[2]劉景忠.如何幫助中職學生找回久違的動力[N].中國教育報,2012-9-12.

(作者單位:云南省臨滄市臨滄高級技工學校)

猜你喜歡
入學教育興趣培養
中職新生入學教育工作
民辦高校新生入學教育現狀及對策研究
高中生物學習興趣培養方法探討
靈動指尖的藝術
擴展閱讀在小學高段語文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