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散文閱讀教學內容選擇與反饋話語分析

2016-12-03 09:58劉婷婷
求知導刊 2016年30期
關鍵詞:閱讀教學

劉婷婷

摘 要:《老王》是楊絳寫于 1984 年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本文以黃厚江執教《老王》為課例,解析散文閱讀教學內容選擇的問題與困惑,并分析教師反饋內容,以期揭示在師生對話中教師語言運用的規律。

關鍵詞:閱讀教學;反饋話語;《老王》

一、散文教學內容選擇

黃厚江老師執教的《老王》為一篇描寫人物的散文,《老王》是楊絳寫于 1984 年的一篇回憶性敘事散文。黃厚江老師執教的對象為蘇州中學的高中生,黃厚江老師將該文設計為指向“體驗”的閱讀,獨辟蹊徑,突破以往,把教學重點聚焦在散文的作者的解讀上,通過對散文中字詞句的細細揣摩品位,不僅解讀散文中“老王”的形象,更深入一層透過字里行間去解讀文字背后的作者楊絳這一人物。

先看黃厚江老師的教學目標:①揣摩語言,讀懂老王。②轉換視角,讀懂楊絳。很多教師將教學目標定在理解老王這個小人物的悲哀上,感受作者楊絳對老王的同情之情。對比這些老師的教學目標,黃厚江老師的教學目標更為深入,學生的感悟也會更深一層。

然后是教學內容。黃厚江老師指出:“作為現代散文或者說作為寫人的現代散文,它的教學內容應該重點關注什么呢?這就首先要把握現代散文的個性特點?,F代散文的特點是一個比較復雜的話題,簡單來說,現代散文,最主要的特點就是個性化地抒寫作者的心靈和性靈,表達作者內心的個我。和小說相比,寫人的現代散文不能或者說不能主要關注作品中作者所寫的人物,而應該更多地關注藏在字里行間的那個‘我?!?/p>

黃厚江老師解讀視角比較獨特, 由“讀老王”轉向“讀楊絳”。楊絳是不幸的,但和老王相比,她太幸運了。她經濟還過得去,她還有錢鐘書先生。當寫下這篇文章的時候,作者認識到,在我們這個社會中,最不幸的是老王這樣一類人,雖然楊絳和老王的交往關系是不對等的,但是楊絳先生在文中敢于深刻剖析自己,反思與老王的交往,帶有一種文化人的清高,楊絳先生勇敢地將自己的內心剖析敞開在世人面前,并為此感到深深的愧怍。這種知識分子的自我反省,是對靈魂進行拷問后的精神升華。

教學內容應該少而精,黃厚江老師的課程擅長抓住課文中的細節,帶著學生摳字眼,揣摩心理活動,最終達到其教學目標,過程看起來比較散,但正如散文一樣,形散神不散。

黃厚江老師從文學作品的作家解讀視角來解讀楊絳先生的《老王》,運用的是知人論世、讀文論人以及作品解讀視角里的文本細讀解讀方法,“形散而神聚”是散文內容與形式方面的基本特征,“形散”主要指散文形式上的自由靈活,“神聚”是就散文立意而言,即散文所要表達的主題必須明確而集中。散文教學時,應通過咀嚼關鍵的詞句及標點來品味語言深意。

二、教師反饋話語分析

例如,在整體感知階段,黃厚江老師拋出一個問題:“老王的‘不老實,可能指哪方面的問題?”學生沒有反應。這個時候黃老師沒有刨根問底,而是提示學生看第三段。黃老師第一次引導后,學生沒有給予明確的回應,黃老師第一次的引導不成功,然后就修正了自己的問題,使得問題更加明確,從而讓學生發現老王的誠實、善良、正直的品格。

例如,對“腦袋慢”這個詞的解釋,學生一開始回答說“滯笨”,黃厚江老師并沒有立刻否定學生答案并給出所謂的正確答案。黃厚江老師讓學生用課文里的一個詞來解釋另一個詞。對于學生的回應,黃老師并沒有立即給予反饋,當學生的回應不是教師所希望得到的答案時,黃老師往往會給予學生一些提示,并一再啟發,通過與學生反復討論,最終得到答案。辛克萊和庫爾特哈特稱此為“bound initiation(系列引發)”。

三、對散文閱讀教學名師經驗的思考

這節課的重點是對老王的解讀以及對作者楊絳的生平及作品的深入剖析。整個課程流程是非常流暢的。關于語文教師反饋話語的有效性,我們可以從黃老師的課堂中得到一些啟示:一是教師應當多啟發,多提供積極性的而非否定的反饋;二是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思考時間;三是對學生不明白的問題,教師可以采用一再啟發的策略。

參考文獻:

[1]黃厚江.《老王》教學實錄及反思[J]. 語文教學通訊,2012(25).

[2]余 虹.文學作品解讀與教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猜你喜歡
閱讀教學
圖式理論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初中英語評判性閱讀教學實踐與探索
習作單元中的閱讀教學
多元讀寫理論指導下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實踐
基于RISE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基于Moodle平臺的語文閱讀教學“智能化模式”初探
高階思維介入的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不懈質疑 在批判性閱讀中提升思維品質——以《鴻門宴》閱讀教學為例
基于學習任務群的小說閱讀教學——以《祝?!方虒W為例
基于RISE教學模式的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探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