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鄉土的現代詩人

2016-12-03 19:49李拜天
文史雜志 2016年6期
關鍵詞:李山木葉詩意

李拜天

封丘乃人杰地靈之地,中國古代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諸侯會盟總計12次,其中3次都選在封丘舉行,便足以證明封丘大地處處透著靈秀,寸寸厚重深邃。這片熱土還成就了一代王朝300年的江山,孕育了流傳千古的愛情故事……

幾千年來,由于這塊土地的人文歷史缺乏必要的梳理挖掘書寫和演繹,所以關于這片土地的文獻及作品極其有限。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物華天寶、地處中原腹地的封丘,也只能默默無聞地淹沒于中華大地的版圖之中??上驳氖?,詩人李山出現了。大地期盼著詩人,詩人眷戀著故土,這艱巨的重任歷史性地落在了李山身上。詩人也義不容辭地把這副重任扛在了肩上。

詩人李山扛起了這副重擔,是因為他扛得起這副擔子;換句話說,詩人腳下的土地就是他永遠寫不完的創作金礦。這就不難解釋,這些年詩人一直高產的原因?;貧w詩壇十余年間,詩人李山寫出了《青堆》《封丘作》《封元社區》《正月初三回李莊上墳》《故鄉》《在封丘拾到一個兩千年前的城》《荊宮鄉政府間日出》《記住一個村莊》等等大量關于家鄉的優秀作品,并出版了《風吹》等三部堅實的專著。

越是鄉土的越是現代的,這句話用在詩人李山身上是最合適不過的。他是現代詩人中鄉土觀念最強的一位。這種觀念不是標榜的,而是根植在骨子里的,與生俱來的,這一點對于一個現代詩人來說尤其可貴。

雖然李山專注于對鄉土的書寫,而他其他題材的作品同樣寫得有聲有色。大量的不同題材不同體裁的作品共同構成了李山的寫作全貌。2016年春節期間,筆者有幸又見到了幾年沒見的詩人李山。他還是那樣英姿勃發,信心十足。這些都很重要;更重要的是又讀到他一大批新作,厚厚的一大摞,幾乎用了一整個下午才粗略讀了其中的很少一部分。由于沒有讀完,就專門索要來詩稿,以便回到成都之后逐首逐首地仔細閱讀。

詩歌語言的鄉土性

詩歌語言是詩意呈現為詩歌的重要載體,既是形式,也是詩歌本身,更是日常語言升華為詩意語言的過程。李山的詩歌語言既保留了日常語言的鮮活部分,又對日常語言的慣性、惰性部分進行了有效突破,從而讓他的詩歌既鄉土性濃厚,又意蘊豐富。

“過去和現在的親人在走動/有的在地上有的在地下”(《秋風辭》)。如此描寫親人,或者說這樣懷念親人,只有詩人李山才會有這個才情。這也正是李山詩歌的奇妙所在,更是詩人語言的重要特色。再往下“在剛收過的玉米田中弄出聲響/秋風沒有破綻……”全詩通篇沒有一句鄉土,卻通篇盛滿對鄉土的熱戀和深情。

詩人總是懷著對故鄉的敬意,對故土進行洞察。這種洞察往往會通過詩人奇思妙想的詩意思維,逐漸呈現為詩人特有的詩句,從而給讀者帶來無限的意象空間,并引起共鳴。詩歌最大的價值就在于創新,而詩人往往會從龐雜的日常生活中發現詩意,并以他獨有的詩歌形式呈現出來。比如李山:“現在站立的地方/一萬年前還有誰在這里站過”(《倒敘》);“把羞澀埋在沙發的角落/窗外的夏天還在繼續/起伏”(《夏天》);“還有一種木頭穿云吐霧/五百里外一直在敲打我的恥骨”(《植物的總和》)。

詩人自1905年重新回歸詩壇以來,一直在詩歌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這種詩歌技藝的飛躍是與詩人的勤奮分不開的;更重要的是詩人的那份責任感不斷驅使其內心努力前行。而這一切皆源于他對鄉土的發自心底的摯愛。比如“看見你的心跳大河敞開語言”(《夜》),“一股來自太平洋的風雪/又一次把貧困的溝拯救”(《拯救》)。詩人那飽含深情的詩句,每一句都擲地有聲。

可以看出,詩人特有的詩歌語言是詩人對故鄉情感的高度凝聚,是詩人內心真實感受的語言外溢,這才是真正意義的鄉土詩歌。只有這樣的詩歌才能打動自己,進而打動讀者。非常欣喜的是,詩人一直在向縱深挖掘,并不斷地向詩歌奧妙之境探索。

詩人情感的鄉土性

在技巧盛行偽情泛濫的時代,表現真情實感的詩歌作品就顯得稀缺而尤為可貴。大浪淘沙之后,詩人的作品必然熠熠閃光。因為詩人李山的詩歌幾乎每首都是從真情實感出發,直至熱血沸騰,最后從胸中噴薄而出,并落紙為詩。所以從這種意義上說詩歌史即是心靈史,是特殊形式的文化史和鄉土史。

從封丘大地的歷史人文出發,詩人李山試圖挖出更多的詩意,解開更多的真相,還原更多的史實。誠然,這個過程是艱難而復雜的,同時也是快樂而幸福的。這些年李山的詩路歷程就是這樣一步步走過來的。每次見到他,一摞摞新作就足以證明他付出了多少汗水和艱辛!

“隔著兩千多年的塵土瓦礫/浮出逼人的貞節與美艷/梓樹翠鳥時時在提醒/一地覆盆子的泛濫”(《青堆》)。在詩人的努力下,塵封已久的封丘遺址、古跡慢慢清晰起來,被淡忘已久的古黃池歷史、文化重新回到世人的視野。所有這一切李山沒有白費:一個曾經偏僻的地名因詩人的作品而慢慢變得風景無限,一個默默無聞的小地方因詩人的勞動而漸漸變成一個令人神往的目的地。

所有這一切,不是懷著對故鄉深情的人是難以做到的。詩人飽含情感的書寫,每一行都滿溢著鄉土,甚至每一個字都帶著鄉土的氣息。在現代鄉村逐漸失去炊煙的大背景下,詩人的作品為我們保留了鄉村最后一片人間煙火。

李山詩歌的現代性

創新和改變是一個現代詩人最可貴的品質,而李山就是這樣一位詩人。每一次見到他,他的詩作都會有令人驚喜的改變。我們隨便從詩人的新作中選取幾首品讀一下,就能管窺李山詩歌的時代性或曰現代性。

從詩學的角度看,詩歌的多維度指向,不但不會讓讀者迷路,反而會增加詩歌的魅力?!坝袝r是不停的撫摸一件東西/有時是緊抿雙唇望向遠處”(《有時是》),詩人到底想告訴讀者什么呢?經過層層鋪墊,到了最后詩人才給我們表明了態度:“有時是暴風驟雨海嘯山呼不能止抑”(《有時是》),雖沒有給我們正面回答,但卻給我們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讓讀者回味無窮,從而凸顯出本詩的張力。

詩酒不分家,詩畫也是。詩、畫可以擁有同樣的意境,有時還可以相互烘托映襯,從而把對方推向更高境界?!熬瓦@樣忘記把鋤把爛掉/荒草一次次漫過星辰”(《題一幅畫》)。讀了詩人李山的這首作品,或許我們更想欣賞畫家的那幅畫了?;蛟S畫家當時就是寥寥幾筆,并沒有如此構思,所有的意境或許都是詩人賦予的;但詩人創作了這首詩歌以后,畫的境界頓時提升了不少。從這個角度上說,現代詩人還是以詩作畫的畫家呢!

“葉子枯時/跑馬上山的人再一次成為石頭”(《讀遼史遙望木葉山》)。在詩人李山的詩中,有過很多古地名的復活,而這首詩不但讓木葉山復活了,甚至還讓契丹族的先民們重新回到山上,其人喊馬嘶之聲從詩中傳出,響徹云霄,木葉山“又一次豎起了高度弧度/秋風颯颯馬兒肥壯”(《讀遼史遙望木葉山》)。李山的這首詩,將一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大幕徐徐拉開,讓今天的讀者看到了一千多年前那個游牧民族曾經擁有過的輝煌。

猜你喜歡
李山木葉詩意
詩意地棲居
辣木葉水提取物減緩奧氮平誘導的小鼠糖脂代謝紊亂
驢殤
驢殤
冬日浪漫
立冬即事二首其一
被耽擱的詩意
冰摧霜折傲骨在 漫天風雪寫梅花——評賞李山所作風雪紅梅水墨畫
誰曾見過風
春日詩意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