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析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特點及預防

2016-12-05 21:37陳姝媛余啟明
中國檢察官·司法務實 2016年11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預防成因

陳姝媛+余啟明

內容摘要:近年來,校園暴力引發的案件逐年攀升,其中不乏一些惡性案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針對這一嚴峻社會現象,本文嘗試從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的角度,談談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特點及預防建議。

關鍵詞:校園暴力 犯罪 成因 特點 預防

近年來,校園暴力引發的案件逐年攀升,其中不乏一些惡性案件,由于所涉群體多為在校學生,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在校園暴力案事件中,在校學生作為犯罪主體的比率為17.2%,侵害群體為在校學生的校園暴力犯罪案件更是高達50%。面對這一嚴峻社會現象,本文試圖從未成年人犯罪的角度,談談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特點及預防。

一、校園暴力犯罪的特點

(一)“兩低一成”的人員結構

“兩低一成”的人員結構,即年齡、學歷上的雙低化趨勢,行為模式上的成人化趨勢日益明顯。15至16周歲年齡段的校園暴力犯罪逐漸成為主體,初中或初中以上的文化水平占到65.3%。與之相反的是行為模式日趨成人化,從簡單的強拿硬要向拉幫結派等成人式的暴力犯罪轉化,惡性搶劫案件及聚眾斗毆案件上升了20%。

(二)結伙施暴為主要行為方式

校園暴力案件中群體性暴力特征比較明顯,大部分是因為結交不良伙伴,相邀違法或者是為了一些利益上的滿足受成年人教唆、引誘、欺騙進行暴力犯罪的情形。利用未成年人心智不成熟、容易被鼓動且受打擊處罰較輕,實施一些惡性的暴力案件。

(三)以侵財為主要的行為目的

大約31.3%的校園暴力案件的目的是侵犯他人財產,以敲詐勒索或搶劫的方式,侵犯他人財產權。侵害的學生群體,從小學生至高中生不等,由于在校學生的安全意識較薄弱,在校園門口、上學途中、網吧等人員密集地方,較容易發生三五成群的以大欺小、恃強凌弱的強拿硬要侵財性暴力行為,施暴者借助人員密集的便利進行語言暴力或者人多優勢進行威脅,被施暴者往往不敢反抗,甚至不敢呼救。

(四)無因性、報復性的動機明顯

大約9%的聚眾斗毆、故意傷案類案件中,事件起因往往具有不確定性,甚至僅僅因相互看不順眼,或因強占一個座位等生活瑣事。約50%的校園故意傷害案件中,當事人雙方在學校因學習成績、生活用品或者生活習慣等不同,存在長期矛盾,以相互約架且多次沖突為前題的報復性傷害比較明顯。

(五)幫教條件欠缺,再犯者率較高

因家庭結構不完整、幫教條件欠缺,造成輕緩刑執行缺陷,再犯率較高。目前,未成年人犯罪的緩刑率約為30%,其中留守青少年、單親、離異的家庭較多,存在幫教條件欠缺的普遍特征。有的雖然家庭完整,但父母有不良嗜好,無法進行管教;有的為特殊家庭,沒有能力進行管教。幫教條件的欠缺,既制約著輕緩刑政策的貫徹適用,也造成緩刑執行監督缺陷,造成再犯率較高。例如,2015年辦理的李案盜竊案,李某(14歲)首次做案的搶劫對象是自已的鄰居,且數額較小,獲得了對方的原諒,擬做附條件不起訴。李某父母離異,母親外嫁后隨父親生活,父親兩年前因車禍去世后同70歲奶奶相依為命,李某從學校輟學后,整日上網又沒有經濟來源,奶奶對他無力管教,兩個月后又因盜竊被撤銷附條件不起訴,檢察院向法院提起公訴。

二、校園暴力犯罪的成因

(一)法律知識欠缺帶來不畏法心理

多數校園暴力施暴者沒有意識到自已的行為涉嫌犯罪,甚至認為同學之間嚇唬嚇唬是件平常的事情,對他們的身體健康及生命存在著嚴重的認識偏差,漠視他人的權利,對哥們兒義氣盲目崇拜。一方面,施暴者認識不到自已行為的違法性;一方面,被施暴者未認識到違法行為的危害性,不能及時進行舉報和控告,從而形成一種惡性循環,更加助長了施暴者不畏法的心理。如王某故意殺人案,王某(14歲)是某初級中學二年級學生,由于在學校張某(14歲)長期糾結一些不良少年在學校找其索要零錢,對其懷恨不已,王某沒有通過正常渠道向父母或老師反映這一情況,而是自行購買水果刀,約了幾名要好的同學將張某約至某一橋洞將其殺害。

(二)不當消費理念帶來盲目攀比心理

未成年人尚無獨立經濟能力,盲目追求高消費或者在生活用品上盲目攀比,尤其是盲目的攀比心理,不同的家庭教育環境也差次不齊。有的孩子在家比較驕慣,有求必應,有的孩子在家管束較嚴,還有一些家庭條件受限等,面對不斷更新的各種高檔消費,尤其是高檔手機、電子設備等在校園逐漸普及,帶來攀比現象更加嚴重,有些孩子為了滿足虛榮心,帶來違法的隱患。

(三)青春期叛逆心理

因瑣事糾紛、感情糾葛等引發的報復性校園暴力行為,有著很強的青春期烙印。正值青春叛逆期,行為偏激,遇事爭強好勝,處于辯認能力和控制能力不足的行為階段,自控能力差又不服管教,如不能得到正確引導及控制,極易產生偏激性的泄憤、欺侮、斗毆等行為。如某中學發生的群體性聚眾斗毆案件,起因是某年級三班的學生趙某在某次籃球比賽中有數次違規行為,且平常說話做事比較張揚,某年級二班的李某某糾集同班多名同學采用相約斗毆的方式對趙某進行群體性毆打,致其重傷。

(四)不良影視、網絡文化影響

觸網低齡趨勢造成的網絡成癮是不可忽視的一個因素,上網成癮青少年從11至14歲逐步下降至9至10歲,尤其是聊天工具及網絡游戲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視。青少年的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定型,長期沉溺在虛擬的網絡環境里,失去了對現實社會的真實認知,逐漸地混淆現實與網絡的關系,同時在社會交往中更加地增強了交往障礙,與現實社會出現脫節,得不到良好的疏導,最終生活虛擬化,行為暴力化,觀念模糊化。校園暴力案件中逐漸出現的涉毒品、涉黃案件中,失足的未成年人多半有上網的不良愛好,在網絡中結交了不良人員或者專門從事誘騙未成年人的犯罪集團。

三、校園暴力犯罪的預防

1.加強涉案未成年人的社會調查報告。對于校園暴力案件,加強社會調查,制訂詳細可供參考的社會調查報告,以便全面客觀的分析涉案未成年人的涉案歷程,從而有效貫徹教育為主、懲戒為輔的刑事司法政策。在執法過程中釋法,最大限度挽救涉案未成年人。建議在公安機關、檢察機關兩個社會調查主體之外,增設社會調查員。完善社會調查員制度,選聘工作責任心強,具有相當的文化素質,有群眾工作基礎,富有愛心、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點、善于做未成年人思想工作的社區工作人員或街道工作人員擔任社會調查員,彌補公、檢機關在社會調查工作方法上的欠缺。逐步完善社會調查工作方法,將涉案未成年人行為特征、成長經歷、家庭環境、學校教育、社區環境、社交環境等進行全面的調查了解。公檢機關結合未成年人作案動機、前科及劣跡、是否具有主動投案、如實供述、賠禮道歉、積極賠償等行為進行風險性和保護性評估,分析其是否存在不良嗜好、不良行為,是否有自卑或自負、焦躁多疑等心理不良傾向,是否有沖動、魯莽、缺乏主見、暴躁等異?,F象,生活中是否存在不良環境因素影響,監護人是否有從嚴管教的意識和能力,所在社區、學校環境是否良好等。建立社會調查監督體系,對未成年人及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對社會調查報告有重大異議的,邀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律師代表、相關利害關系人參加聽證會,對報告的真實性、客觀性進行聽證。

2.建立“校園暴力案件數據庫”。統計公安機關移送審查起訴的涉及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數量,及各派出所辦理的一些典型校園暴力治安案件,較早地發現問題孩子,找準校園管理的薄弱環節,摸清底數,分析規律,為校園送法提供真實的案例素材,以更貼近的方式開展法制宣傳,起到精準預防的作用。

3.搭建“三維送法平臺”,“寓教于案”平臺。將法律宣傳與辦理案件相結合,在詢問、訊問、調解等過程中,對相關當事人進行釋法說理,并讓當事人對釋法說理工作進行打分評價。開通“要懂法”熱線,給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親屬做法律問題答疑,鼓勵受校園暴力侵害的未成年人及時勇敢地向法律機關尋求幫助?!八头ㄟM校園”平臺,即充分利用開學季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通過開展法制宣講、贈送法律書籍禮包、播放法治題材微電影等方式,寓教于樂,在知法、懂法的基礎上做到守法?!盎ヂ摼W+”平臺,即開通微信、微平臺,開設陽光護蕾專欄,定期發布一些較大的校園暴力犯罪或者受侵害的典型案例,進行互動,在互動中予以釋法明理,增強校園法律宣傳實效。

4.在辦案中有效落實未成年人各項保障機制。在辦理涉校園暴力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過程中,對未成年人應堅持區別對待、特殊保護,在充分考慮有利于其身心健康的基礎上,對其實施特殊的教育和懲罰措施。積極與婦女聯合會、共青團、司法局、民政局、教育局、公安局等部門建立定向聯系機制,聘請富有愛心的工作人員擔任合適成年人,緩解涉案未成年人心理上的恐懼、焦慮,強化對辦案人員詢問(訊問)未成年人過程中的違法或者不當行為的監督。

5.建立刑事檔案封存工作機制。明確未成年人犯罪檔案的封存包括實體和信息兩方面的封存。將未成年人犯罪檔案區別于其他刑事檔案,建立封裝登記編目、查封審批、封裝備案等工作流程,由可靠、資深的檔案員進行專人保密管理,做好交接手續。檔案信息封存,即檔案形成過程中的保密,要求案件承辦人必須對所辦案件守口如瓶,在對外宣傳和接受媒體報道時,不披露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在對檔案進行數字化掃描、微縮等復制過程中,慎重選擇數字化人員,并簽訂保密協議,嚴防泄密,確保檔案信息的絕對安全。非特定機關、特定程序,任何人不得借閱、復制、摘抄檔案內容,其他相關單位收到封存前科決定后,也應當及時將相關檔案中的犯罪記錄材料抽出封存。

6.在公檢法部門聘請專業心理咨詢師,聆聽未成年人內心,為存在暴力傾向、網迷、物癖等心理疾病或者心理陰影的涉案未成年人做心理疏導,幫助未成年人打開心結,疏導各種不良心理不良情緒,樹立重新認識自我的能力,勇敢面對自我,根源性地減少校園暴力案件的發生。

7.由公檢法機關與學校、各街道社區共同筑建愛心防火墻。為未成年人創造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公、檢、法三機關聯合工商、文廣局,經常性不定期地對學校周邊環境、社區內部環境開展走訪摸排工作,發現校園周邊或者社區內有不符合規定的網吧、游戲廳、臺球廳、不衛生攤點、書刊廳和音像店等娛樂場所和經營場所的,督促落實整改措施,限期解決。

8.完善幫教機制。樹立典范,幫助涉案未成年人重拾生活信心。搜集、記錄涉及未成年人案件辦理、幫教全過程,并持續關注未來成長生活,分類歸納,樹立幫教成功典范,為之后的涉案未成年人起模范引導作用。在校園或者社區開設國學培訓課,在考察期間,以中國古典典籍為載體,向涉案未成年人灌輸中華民族傳統社會價值觀和道德倫理觀。向涉案未成年人推薦青春勵志、法律等方面的影視作品、書籍,倡導其在業余時間多充實自我。根據涉案未成年人個體特征制定有針對性的幫教計劃,由家長、老師、社區義工共同組建幫教團隊,并明確家長、老師、社區義工的職責,共同做好對涉案未成年人的監督、引導,發現問題及時與辦案人員溝通。防范涉案未成年人違反幫教規定,再次違法違紀。

9.建立幫教基地,向涉案未成年人提供技術培訓。與職業學院簽訂幫教協議,并作為幫教基地,定期開設生存生活培訓班。通過與未成年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溝通,說服有職業方向的涉案未成年人回歸校園,學習一技之長。根據不愿回歸校園又無業的涉案未成年人的個體特征,在過渡期為其尋找合適工作,并指定合適幫教人員定期對其監督考察。防止不良交叉或重新犯罪,幫助其走進正規的社會生活。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預防成因
垛田形態多樣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視角下相對貧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校園欺凌成因及對策
羅素悖論的成因
羅素悖論的成因
青少年惡劣事件頻發引發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淺談跑步運動中膝關節的損傷和預防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