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 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

2016-11-24 18:56盧嘉儀
法制與社會 2016年30期
關鍵詞:校園暴力法治意識法治教育

摘 要 從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歷史變遷,彰顯了我國法律教育的進步。但目前很多學校的法治教育形同虛設,流于形式。校園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首先要將法治教育融入課本、課堂、考試中,來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開展。同時加強專職法治教育隊伍建設,加強法治教育的社會實踐,使法治意識深入青少年心中,才能有效地預防青少年犯罪,保護青少年的合法權益。

關鍵詞 校園暴力 青少年 法治教育 法治意識

作者簡介:盧嘉儀,青島市高級實驗中學。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6.10.408

近一段時間以來,電視、網絡等媒體上頻頻披露的校園暴力、校園傷害事件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辱罵、圍毆、強迫扒衣、拍照侮辱等殘忍手段竟出自中小學生之手,觸目驚心,讓人不寒而栗。我們禁不住要問:校園暴力事件為何頻發?如何從源頭上遏制校園暴力?專家們也紛紛從法律、社會、家庭、學校、個人等方面探源究因、建言獻策,力圖根治校園暴力。校園暴力的原因肯定是非常復雜、多方面的。除了應出臺新的預防未成年人犯罪相關法律,還必須從多個方面進行綜合整治。我認為,中學生的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教室里,面對教材、教師度過的。因此,加強中學生法治教育,是解決校園暴力問題的主要陣地和渠道。

一、從法制教育到法治教育的歷史變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一直非常重視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并將青少年法制教育作為普法活動的重點。1985年,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在公民中基本普及法律常識的決議》,明確了學校在青少年普法中的核心地位。1994年,《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若干意見》提出要大力加強法制教育特別是憲法教育。2007年,中共中央宣傳部和教育部的聯合制定了《中學法制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要求中小學要將法制教育滲透到相關學科教學中,使法制教育與各種教育活動相結合,法制教育融入到日常的教育活動中。

隨著依法治國載入憲法,法治教育取代了法制教育,并進入到一個嶄新的歷史階段。2014年10月28日十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推進依法治國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再次重申法治教育要從青少年抓起,在中學設立法治知識課程。

法治教育與法制教育盡管一字之差,但具有更加豐富的內涵。2016年7月19日,教育部、司法部、全國普法辦聯合印發《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明確把法治教育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并對義務教育階段、高中教育階段和高等教育階段提出了不同的教育教學要求。青少年法治教育的目標是培養青少年樹立現代法治意識,應該包括“法大于權、法律至高無上的意識;平等意識、公正意識;權利意識、責任意識;程序意識”等四個內容。因此,青少年法治教育除包含法制教育所具有的規則意識教育外,更加重視蘊含在法律體系中的價值的教育,更加注重權利觀念、法治思維的教育,以塑造具有現代意識和觀念的公民,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建設。

二、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為了剖析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本文以學校為考察對象,主要通過對萊西市2所高中、2所初中進行問卷調查。我們選取萊西市第一高中、萊西市第二高中的高一1班作為高中階段的調查對象,學生人數分別為50、55人,發放調查問卷105份,收回有效問卷102份;選取萊西市馬連莊鎮初級中心中學、萊西市第四初中的初一1班作為初中階段的調查對象,學生人數分別為45、55人,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有效問卷96份。同時,分別對高中、初中的任課教師、學生家長也進行了問卷調查。

(一)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同虛設

盡管青少年法制教育已經開展很多年,但是調查表明,中學法治教育形同虛設,非常薄弱。對高中階段學生的調查問卷顯示,對于“你們上過有關法治教育的課程嗎”的問題,有84%的萊西市第二高中受訪者表示沒有上過法治教育的課程,78%的萊西市第一高中受訪者持相同的回答。

對初中在校老師的問卷調查中,有這樣一個問題: “你是否對學生宣傳或者涉及過法治教育內容?”58%的萊西市馬連莊鎮初級中心中學受訪者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升學,沒有涉及過;而在校老師對“你們學校有沒有法治副校長?”的回答是,60%的萊西市第二高中受訪者和70%的萊西市第一高中受訪者表示不清楚。還有一個問題“你是否對學生宣傳或者涉及過法治教育內容?”93%的萊西市第二高中受訪者認為學生的主要任務是升學,沒有涉及過;萊西市第一高中95%的受訪者有同樣回答。還有這樣一個問題“你們學校有專職法治教師?”兩個學校的受訪者回答都是否定的。

(二)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認識普遍不足

對初中階段學生的調查問卷中有這樣一個問題,“您認為中學有必要開法治教育課嗎?”94%的萊西市馬連莊鎮初級中心中學的受訪者、88%的萊西第四初中的受訪者表示,不知道還需進行法治教育,并認為,中學生學習壓力大,沒有必要開法治教育課。針對高中階段學生的問卷調查結果稍微理想一些,對“你認為上法治教育課有必要嗎?”的回答,萊西市第二高中受訪者中有24%的表示沒有大用處,應該好好學習;有12%的表示無所謂;有62%認為有必要但是沒有時間;萊西市第一高中受訪者中有18%表示沒有大用處,應該好好學習;有22%的表示無所謂;有60%認為有必要但是沒有時間。

在對高中學生家長的調查問卷中,對“您認為高中有必要開法治教育課嗎?”84%的萊西市第二高中的受訪者、86%的萊西市第一高中的受訪者認為沒有必要進行法治教育,現在孩子應該以學習成績為主,其余的都是次要的。但值得注意的是,他們并不否認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意義?!澳J為高中開法治教育課對孩子成長有益嗎?”調查結果顯示,98%的萊西市第二高中的受訪者、96%的萊西市第一高中的受訪者的答案是肯定的。

對學生、家長、老師的問卷調查表明,大部分受訪者不知道中學生需要進行法治教育。在升學壓力和“應試教育”的功利化導向影響下,學校、教師、家長普遍不重視法治教育。

(三)中小學法治教育基本不開展或者流于形式

由于升學率是家長、社會以至學校自身對教育成果的評判標準,雖然政府、社會也越來越認識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但大多數學校的法治教育往往局限于講座,且教學方法簡單,缺乏系統性,使法治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好。

(四)法治教育隊伍匱乏,無專職老師

學校的法治教育主要靠聘用的法治“副校長”來負責。而本次調查發現基本都沒有聘用法治“副校長”,即使一些學校有法治教育的老師也都是兼職,本身教學工作比較繁忙,也沒有相對的專業知識,更不用說什么授課經驗。

三、完善青少年法治教育的對策

學校是青少年法治教育的主陣地。通過學校開展青少年法治教育,存在諸多現實的障礙。一個比較策略性的做法就是,將法治教育融入課本、課堂、考試中,也就是說,搭應試教育的“便車”,來推動青少年法治教育的開展。

(一)進一步明確以培養法治意識作為中學生法治教育的目標

對青少年的法治教育,不僅要進行以傳授知識為載體,預防犯罪為目標的傳統法治教育,更嚴培養學生的法治意識和對法治的認同感。因為法治的真正實現是要把人們對法治的信念融入到人們的血液中去。因而,學校、家長、學生都要明確中學生法治教育的重點:要培養學生的權利義務意識、憲法意識,使其能夠意識到法律如何影響自己,自己又可以如何去影響法律,成為一個具有法治意識的公民。這一點我們可以學習美國美國中學生法治教育的經驗。 很多的美國學校都設有公民教育課程,學校鼓勵學生參與公民事務,使學生能夠通過法治教育的熏陶,理解自己所處的公民社會,從而培養“合格的美國公民”。

(二)注重法治教育內容與相關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強調法治教育內容與相關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要求學校將必要的法律常識納入不同階段學生學業評價范疇,并在中考和高考中適當增加法治知識內容。我國中學生法治素養的培養和評價,沒有獨立的課程,而是一直在相關的課程教學中融入法治教育內容。其中包括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小學階段),思想品德、歷史與社會(初中階段),思想政治、歷史學科(高中階段)。在這些學科的課程標準以及教師的實際教學中,都要求適時、適度地對學生進行法治教育。有學者認為,從法治的角度看,中學的法治教育主要涵蓋以下內容:法治的理念和價值、法治社會的特征、法治要求的教育;憲法教育;公民的權利與義務的教育;政府與公民關系的教育;公權和私權的關系;公民的權利受損時的法律救濟;西方資本主義法治建設的經驗借鑒。因此,青少年法治教育要避免法律知識的講解灌輸,應該重視傳遞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維,關注法律規范承載的價值理念。而不是僅限于學生學習和記憶法律條文、概念,切實實現法治教育內容與相關課程教學的有機融合。

(三)加強專職法治教育隊伍建設

確保中學生教育工作得以順利開展的前提和保障,是必須建設一支穩定的中學生法治教育工作者隊伍。中小學要重點抓好三支隊伍的建設。一要加強法治副校長隊伍建設,通過上級領導的督促檢查,落實中學校法治副校長聘請率 100% 的工作目標,從而確保學校法治教育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二要鼓勵具有法律專業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專業人士,特別是吸納熱心公益事業的公檢法退休干部及法律專業人才,組成宣講團進校園,宣傳法治教育,從而加強中學生普法講師團隊伍建設。三是營造氛圍,鼓勵法律院校大學生成立了中學生法治教育服務志愿隊伍,定期開展學校結對幫教法治實踐活動。

(四)加強法治教育的社會實踐

尋找探索與青少年成長特點相適應的教育方式是切實改善青少年法治教育效果的有效路徑,中小學可以開展如播放法治教育影視片,模擬法庭對案例予以剖析,組織大手牽小手開展法律咨詢活動等等來培養學生對法律的關注。還可以邀請相關人士在學校進行專題講座、組織課外活動、學生社團活動、紀念日宣傳教育活動,如“3.15”消費者權益日、“6.26”國際禁毒日、“12.4”國家憲法日、“12.10”世界人權日等開展法治宣傳教育。也可以通過設計情境,使學生體驗真實的法律,只有身臨其境地體驗法律,才會思考、判斷法律問題。

我想只有加強青少年法治教育,讓法治觀念深入青少年意識,讓每個青少年都能清醒地認識到實施校園暴力是嚴重的違法行為,實施校園暴力將會受到法律的嚴懲。從而從源頭上剎住校園暴力的惡風,讓校園充滿溫馨和諧的氛圍。

猜你喜歡
校園暴力法治意識法治教育
愛國不能僅憑激情,也要守法明理
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治意識培育研究
青少年惡劣事件頻發引發對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
中學生法治教育策略研究
法治思維視角下的藝術管理學科發展研究
淺談《行政強制法》視野下的黨校法治教育
淺析大眾傳播中的“媒介暴力”現象
新形勢下預防校園暴力的策略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