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藝術院校聲樂教學中“度”的把握

2016-12-05 19:01陳豐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9期
關鍵詞:聲樂教學技巧高職院校

陳豐

摘 要:聲樂教學中“度”的把握是教學難題,學生們在學習聲樂過程中對于度的感覺和靈敏度各不相同,而且聲樂中的“度”又極為抽象,因此教師與學生之間針對“度”這一概念的傳達就會面臨困難。聲樂教學中最基本的聲樂技巧要素包括了氣息、喉位、共鳴和音量、節奏、咬字等,這些技巧的靈活運用和準確把握才能獲得良好的聲樂演唱效果,因此關于這些技巧的“度”的把握對教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本文從分別從氣息、喉位、共鳴和音量、節奏、咬字等五個方面,對聲樂技巧五要素的教學中“度”的把握做出了全面的分析。

關鍵詞:高職院校 聲樂教學 技巧

聲樂技巧中的“度”的把握本身就是一個難題,將這一難題進行教學則更加重了其難度,如何將一個抽象的“度”的概念用語言表達出來,并傳授給學生,則更是對聲樂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各種聲樂技巧要素是決定聲樂演唱水平的關鍵因素,如果不能對這些要素進行準確的“度”的把握,那么就無法準確地掌握聲樂演唱的精髓,更無法靈活并準確的應用各種聲樂技巧。[1]

一、氣息之“度”

氣息控制在聲樂演唱中處于非常關鍵的技巧地位,聲樂演唱必然會對氣息有嚴格的要求,如果氣息控制不好,或“度”的把握不準確,就會影響演唱效果。教師在對學生進行氣息“度”的控制的教學時,應當從以下幾點做起:

首先,要求學生在氣息上進行放松,避免緊張的狀態影響聲帶的振動,從而使發音過于生硬。例如當學生演唱時出現緊張情緒,就會使氣息頻率較快,氣息量增加,與正常的聲樂演唱所需的氣息量存在較大的差別,無疑會增加聲帶的壓力,從而使聲音變得生硬。

其次,對氣息的“度”的控制的感覺進行明確的表達,使學生能夠有準確的了解。氣息量的控制對于聲樂演唱極為重要,當氣息的流量把握不好時,聲樂就會受到影響,達不到完美的標準。具體來說演唱高聲部時氣息控制應當更加嚴格,這時的氣息量應當較小,反之低聲部則需要將氣息量控制在較大的“度”上。[2]

二、喉位之“度”

喉位“度”的把握與聲樂演唱效果中的聲音質量具有非常密切的聯系,甚至可以說喉位之“度”把握是否正確直接決定了聲音質量的好壞。聲樂教學中,教師需要將喉位之“度”的重要性傳達給學生,并且使學生對其有正確的認識,各種聲樂技巧的學習中都應當確定喉位之“度”把握的重要性和關鍵性。喉位的把握也是非常困難的聲樂技巧之一,學生們對喉位把握的訓練應當從自身的演唱效果出發,通過準確的調整來確定喉位之“度”,而不能一味地追求別人的演唱效果來控制喉位的“度”,這樣的喉位把握是錯誤的。

首先,教師應當使學生對喉位的安放有明確的認識,即在非模仿性的演唱中,把握自己聲音的變化,正確認識顫音的發音原理。

其次,要使學生擁有喉位把握的能力,就需要讓學生在自然音色的條件下進行訓練,這樣才能對自己的發音有更加準確的感受,在經過了一定的訓練之后可以直聲的基礎上加入顫音,然后以此為周期反復練習,逐漸掌握喉位“度”的把握,杜絕喉位不穩的問題發生。

例如,在男高音中,學生們往往會被音高帶著將喉位也放置在較高的位置上,這樣演唱出現的聲音就會很虛、很飄,共鳴明顯不足,使演唱效果大打折扣。教師應當教導學生對喉位的“度”的把握應當根據自身的生理條件進行控制,明確喉位控制原則。即高聲部采用較高喉位、低聲部采用較低喉位;女聲部采用較高喉位、男聲部采用較低喉位。

三、音量與共鳴之“度”

音量的“度”比較容易理解,對于學生而言也能夠做出較準確的判斷,然而在聲樂演唱中,音量除了有其物理上的基本屬性振幅有關聯外,還與共鳴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因此音量的把握就應當與共鳴的把握結合起來,準確地把握音量與共鳴能夠增加聲音的彈性、豐富聲音的張力。教師在進行音量與共鳴的“度”的教學時,需要著重關注學生對共鳴的把握,因為在共鳴效果把握良好的基礎上,音量的控制才能更加準確。

共鳴的不同形式其效果是不同的,對不同形式的控制和把握,就是對共鳴之“度”的控制,教師應當教導學生根據歌曲的共鳴需要進行靈活把握。一般來說,對于不同音高的歌曲需要的共鳴形式是有一定規律的,例如低聲部的演唱時一般共鳴區也會偏低,可將共鳴集中在胸腔。而高聲部的演唱時則會將共鳴腔體提升,集中在頭腔共鳴。各種不同的共鳴形式所發出的音高與音調差別較大,只有對自身的共鳴效果有正確的認識,并進行準確地把握,才能獲得更好的音量與共鳴控制效果。[3]

四、節奏之“度”

聲樂演唱中的節奏把握一般對于學生而言是相對比較容易的聲樂演唱技巧要素,歌曲的節奏可以說是歌曲的骨骼,將歌曲的整體架構做出明確的劃分,不同歌曲節奏快慢的把握就是節奏之“度”。對于節奏之“度”的教學與訓練,教師可首先選擇一些不同快慢,但同樣節奏感較為突出的歌曲讓學生進行訓練,不斷體會歌曲中節奏帶給自己演唱時的感覺,并記住這種感覺。這樣就能夠對其進行準確地把握與正確的表現,從而將作品節奏演繹得更加鮮明。例如施光南《在希望的田野上》就是一首節奏感極為鮮明的歌曲,教師以此為訓練歌曲,讓學生們在不斷的訓練中尋找節奏感,從而提升對節奏“度”的把握能力。

五、咬字之“度”

咬字在聲樂演唱中的基本要求就是要控制咬字與發聲之間的平衡。我國語言中漢字的發音特點在于“字正腔圓”,轉移到聲樂的演唱中,就對咬字與發聲之間關系的把握提出了相應的要求,由于聲樂演唱技巧中對音質、音量等聲音元素的控制非常關注,而缺少對咬字的技巧性把握,因此咬字的“度”的把握往往難以實現與發聲之間的平衡。然而咬字對于歌曲的演唱效果也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咬字不干脆、拖泥帶水,往往會給人以吐字不清的聽覺效果,或者使聲樂作品的藝術感缺失。所以,教師應當在重視其他技巧之“度”把握的同時,對學生的咬字、吐字提出要求,避免出現字包聲或聲包字的現象。

結語

歌唱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抽象性,作為一種聲樂藝術,對起感覺完全來自于人的聽覺體驗,而對于歌者本身,則除了聽覺體驗之外,還有自身對聲樂技巧要素的“度”的把握。然而要真正的掌握各種聲樂技巧,最重要的就是準確把握其“度”,無論是氣息的控制還是節奏的把握,或音量的控制與喉位的把握,都至關重要。教師在聲樂教學中就是要將這種聲樂技巧的“度”的把握的能力傳授給學生,才能使其真正擁有聲樂藝術的能力。

參考文獻

[1]劉元平.聲樂教學中的歌唱藝術審美把握[J].學周刊,2015,17:236.

[2]買巖萍.聲樂訓練中“度”的把握[J].藝術教育,2011,04:82.

[3]馬沖,馬金龍.淺談聲樂訓練中的對立統一與其“度”的把握[J].隴東學院學報,2012,03:142-144.

猜你喜歡
聲樂教學技巧高職院校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開好家長會的幾點技巧
指正要有技巧
提問的技巧
論流行歌曲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應用
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職院校韓語專業畢業生就業現狀分析
多元智能理論視角下高職院校體育課程評價體系的研究
淺談財務管理存在的問題及完善措施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