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地理課堂互動交流教學情境的創設研究

2016-12-05 05:34陳麗萍
讀與寫·教育教學版 2016年8期
關鍵詞:教學反饋互動交流教學情境

陳麗萍

摘 要:互動交流,講求課堂教學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教與學的交互溝通,而這種交互溝通,對于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動態感,鍛煉學生的思考能力,都能夠起到積極的效果?;谏鲜霰尘?,本文采用理論結合案例的分析方法,探究了幾種具體的互動交流教學策略,并對教學的效果進行了簡評,希望能夠為高中地理課堂互動教學的有效開展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高中地理 互動交流 教學情境 教學反饋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08-0152-01

1 引言

我國著名教育家,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曾經說過:“課堂教學過程,應是師生、生生積極有效互動的動態過程,應改變傳統模式下,教師中心輻射的教學狀態,讓學生參與到教學探究中去?!彼脑掙U述了一個教學真理,即:為學生創設充滿互動情境的課堂,是提升課堂探究性、學習性的重要手段。然而,受制于傳統教學思維的禁錮,我國很多地方的中學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往往習慣性地采用“一言堂”、“滿堂灌”的方式授課,并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教學溝通,這也使得課堂的趣味性喪失,學生的思考、溝通、交流能力得不到培養。因此,探究科學、有效的地理互動性課堂教學策略,顯得至關重要。

2 創設問題情境,點燃互動交流火種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眴栴},是激發學生產生學習動力的最好催化劑,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抓住高中生對未知疑問充滿興趣的特征,創設互動交流,交互探究式的課堂,用疑問作為引子,引導師生、生生之間的交流。然而,如何以疑問作為引子,點燃互動交流的火種?也考驗著教師的課堂設計能力,筆者認為:教師創設問題時,不應就問題而提問題,那樣顯得過于死板,而應該將問題與合作教學、多媒體教學等多種教學元素結合在一起,創設生動、多趣的互動交流課堂。

例如,在《氣壓帶和風帶》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則綜合引入了多媒體、小組合作等形式,組織了基于問題情境的互動交流課堂。首先,筆者利用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了撒哈拉大沙漠、非洲草原、巴西熱帶雨林等地理視頻,視聽交互的情境,頓時引起了大家的興趣;其次,筆者拋出問題:“請大家思考,為何上述地區維度相近,氣候卻差別如此大?”“這與全球性的大氣環流有何關系?”……再次,繼續利用多媒體,播放瑞典大片森林因酸雨而枯死,而將責任推給英國的新聞視頻,并提出問題:“你認為這樣有道理么?”一系列的問題,讓學生陷入深思,而筆者則趁勢將全班分為若干小組,要求他們圍繞問題,展開交流探究,筆者則時不時深入各個小組,與他們展開互動,最后,等各小組的結論出爐后,筆者在全班舉行了一次主題為“氣壓帶與風帶,你學會了么?”的交流報告會,各小組選派代表,走上講臺,展開生生互動的交流匯報活動,課堂氣氛被瞬間推向高潮。

上述教學案例中,教師沒有生搬硬套地提出問題,而是借助多媒體資源,以視聽展現的方式,引出一個又一個與教學主題有關的問題,激發學生們的思考積極性,在此基礎上,通過小組合作、總結匯報,提供了一個師生、生生交流的平臺,整個課堂教學中,教師創設的互動交流情境流暢、自然,尤其是交流報告會的總結形式,更是充分鍛煉了學生們的探究、溝通、互動能力,互動交流的教學目標順利達成。

3 引導觀察反思,提供互動交流平臺

引導、觀察、反思,是高中地理課堂教學的一般性流程,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要求教師應注重從小處入手,引導學生,觀察現象,反思原理,以此培養他們的地理綜合素養。筆者認為,在上述教學過程中,亦可引入有效的互動交流情境,將引導、觀察、反思與互動交流有機結合,讓課堂的融合性、多樣性變得更加有效,為學生提供更為完善的互動交流平臺。

例如,在《自然界的水循環》一課教學中,筆者便采用了引導、觀察、反思的教學流程,為學生構建了“說、畫、思”的互動交流課堂情境。首先,筆者在講臺上構建了兩個觀察實驗,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1:一只杯子里,裝了半杯冰水,放置5分鐘,觀察杯子表面壁有何變化?實驗2:在杯子里裝半杯水,用透明的塑料紙蒙在杯口,將杯子放置在臺燈下烤5分鐘,觀察塑料紙內層有何變化?其次,當學生觀察完兩個實驗現象后,筆者引出“說一說”:請你說一說,上述實驗中,水循環發生的空間領域在哪?“畫一畫”:請你根據實驗觀察與理解,畫出上述兩個實驗中,水循環的示意圖?“思一思”:請你思考一下,通過上述兩個實驗,你能夠設計出有關水循環的小產品嗎?再次,結合實驗觀察,和幾個教學設計情境,筆者要求學生動手實踐,畫一畫、思一思、說一說,在之前實驗和問題的激勵下,全班同學展開了熱烈的討論,有的同學利用前期的知識體系,大致解釋了水循環的過程,有的同學利用手中的畫筆,繪制了實驗中的水循環流程,而另一些同學,則提出了一些有關水循環小產品制作的想法??偠灾?,整個課堂,因為大家的互動交流,變得充滿生氣,最后,筆者對學生畫一畫、思一思、說一說的成果進行了總結,充分肯定了大家的學習成果。

在上述案例中,教師通過兩個實驗,引導學生展開觀察,并用畫一畫、思一思、說一說的教學流程,培養全班同學的思考意識,整個教學過程,不僅有思考環節,有交流環節,有互動環節,亦有實踐環節,通過熱烈的探究,激烈的交流,學生在潛移默化間,掌握了水循環的知識,教學的實效性自然得到彰顯。

4 結語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互動交流的學習場景,引導他們圍繞一個或幾個地理學習問題,展開交流性學習,互動性探討,能夠不斷培養學生的思考意識,學習能力,鍛煉他們的口才。高中地理教師,應不斷探究和實踐更多、更好的互動交流教學法,讓學生們在高效的交流和互動中,輕松掌握地理學科的理論和實踐知識。

參考文獻:

[1] 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

[2] 佘樹平.談有效學習高中地理的方法[J].成功(教育版),2009,(2).

猜你喜歡
教學反饋互動交流教學情境
“預檢展評測”教學模式研究
《語文學科課后作業的有效研究》課題研究實施方案
“對分課堂”教學模式在《包裝管理》教學中的運用
如何打造初中生物優質課堂
讓小學生在參與體驗中學好語文
信息技術下的小學語文高效教學探究
新課程理念下的物理課堂情境教學模式芻議
小議初中英語如何創設教學情境
高中物理課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學模式初探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