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鍛造適應院校任職教育發展的教員隊伍

2016-12-06 11:54康偉軍
新教育時代·教師版 2016年26期
關鍵詞:能力素質任職教育

康偉軍

摘 要:任職教育轉型是武警院校發展的必然趨勢,著眼培養目標崗位需求,努力提升任職教育質量,盡快使部隊形成戰斗力,這對任職教育教員的能力素質提出新要求。院校教員應積極順應這一趨勢,摒棄學歷教育時期形成的教育理念和思維定勢,為此,要拓寬教員培訓機制,使教員有機會走出來,接受先進的教學理念、高層次的思維方法和教學方法的培訓,努力實現教員能力素質的提高。

關鍵詞:任職教育 教員隊伍 能力素質

圍繞武警部隊院校編制體制調整這一重大戰略部署的出臺,各項落實工作正有序展開。隨著武警建設不斷推進,部隊對任職警官的要求逐年提高,接收使用時卻總感到不夠得心應手,須經自己集訓、“回爐”,才能管用和好用。在這種情況下,作為擔負任職教育任務的院校,就必須要著眼培養學員的目標需求,建立高素質教員隊伍,才能為培養高素質軍事人才打下堅實的基礎,努力實現人才培養與部隊作戰訓練的“無縫鏈接”。[1]

一、任職教育對教員能力素質要求

1.良好的軍政素質

任職教育對教員的軍政素質要求不是降低,而是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它要求教員不僅要有正確的政治主張、良好的思想品德、過硬的軍事素質,而且要求能夠將這種軍政素質內化為自己的價值選擇,外化為言行舉止,從而能夠影響和帶動學員。良好的軍政素質是任職教育教員干好本職的前提條件。[2]

2.復合的知識結構

在知識、能力、素質生成和轉化過程中,知識的基礎性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同學歷教育教員相比,更應該強調具有廣闊的知識面、合理的知識結構,復合的知識結構是任職教育教員干好本職工作的基礎性條件。

3.過硬的業務素質

教員業務素質是指教員從事教學、科研和專業實踐活動所應有的基本素質,它是一名高等學校教員能力和知識的最高表現,是軍隊院校提高教育質量,獲取科研成果,培養杰出人才的基本保證。任職教育教員的業務素質主要包括教育觀念、教學能力、專業實踐經驗、科研能力等四個方面。過硬的業務素質是任職教育教員干好本職工作的核心。

4.豐富的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

豐富的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對任職教育條件下的教員來說是一項不可或缺的素質要求。軍事科學的本質屬性決定了它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應用科學,與其他領域的基礎科學完全不同。它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僅僅限于語言的描述和理論的闡明,不能僅僅限于邏輯的分析和思辨的演繹。具有豐富的任職經歷和實踐經驗是任職教育對教員的一項特殊性能力素質要求。

二、加強教員隊伍建設的對策

為了適應任職教育需要,根據任職教育的特點及任職教育對教員隊伍的要求,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教員隊伍建設。

1.更新理念,引導教員轉變心態

任職教育和學歷教育最大的區別在于其具有鮮明的崗位指向性,更加注重提高學員的崗位任職技能。因此,教學目的的轉變要求教員既要講好理論,更要貼近崗位需要,教學設計應圍繞提高學員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而展開。就目前教員隊伍的現狀而言,部分教員自我加壓,優化內涵,在變化中探索成功新路徑,在變化中明確自身的價值定位。而有些教員卻產生了消極的心態。一方面,部分教員尤其是年輕教員在工作環境、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等方面與地方相比存在差距,容易產生心理失衡感。另一方面,不少教員對院校的前途和自己專業的發展方向心存顧慮,產生不穩定感,創新積極性不高。此外,辦學思路和模式轉向多層次、多專業、多期班,對教員難免會產生迷茫感。因此,應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積極引導轉型中的教員轉變心態,通過廣泛的學習、研討,構建起"著眼任職教育,服務任職教育"的新理念,消除不穩定感和不適應感,減少盲從感和失落感,積極投身任職教育的事業中去。[3]

2.拓展師資,構建科學教員隊伍

教員的學緣結構、能力結構、梯隊結構時教員對建設的關鍵。因此,應針對任職教育對教員隊伍要求,優化教員隊伍結構,構建科學的教員隊伍。

一是多途徑招選教員,在學緣結構上做到優勢互補。適應任職教育的需要,在教員隊伍建設上要廣開渠道,多種途徑選拔各類優秀人才。例如從軍隊院校、基層部隊挑選,從地方招聘,使教員隊伍優勢互補,形成整體優勢。同時,充分發揮現有師資資源作用,打破師資管理中的自我封閉狀態,改變教員不流動、余缺不互補的現狀,充分挖掘各院校骨干教員、學術帶頭人的潛力,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實行跨院校兼授課程、指導科研,實現師資共享。

二是多層次培訓教員,在梯隊結構上做到合理搭配。對青年教員的培訓,應采用雙軌培訓制,即分別將提高學術水平和提高教學能力分成學術、教學兩個系列進行針對性培訓。培訓目標應以更新和拓展知識結構,提高教育教學科研能力為重點。對骨干教員的培訓,應鼓勵骨干教員攻讀高學歷或者專業進修深造,完善教員代職、任職機制,培養教員崗位任職教育能力。對學科帶頭人的培訓,要大膽借鑒地方院校的成功經驗,把拔尖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多種形式和途徑,努力造就一批拔尖人才。

三是多崗位鍛煉教員,在能力結構上做到全面過硬。任職教育的核心是能力躍升,培養復合型人才是任職教育的終極目標。這就要求教員除了具備深厚的專業理論素養外,還應有豐富的實踐工作經驗。任職教育院??梢酝ㄟ^組織教員崗位輪訓,到調研、代職、任職等方式進行實踐鍛煉,豐富實踐經驗,增強教學的針對性,增加教學內容的信息含量。每年可利用班次之間的教學空檔,用2-3 個月的時間,有計劃地安排任課教員,特別是只有理論知識、缺乏實踐經驗的教員到基層代職,或到基層的訓練工作崗位進行有針對性的課題研究,切實了解和把握崗位需求。同時,加強與部隊的"雙向交流",在派出教員的同時,從部隊聘請實踐經驗豐富的參謀、指揮員等到院校任教,促進教員隊伍專業實踐能力的整體增強。

3.完善機制,建設合理教員梯隊

要使任職教育真正地出成效,就要引進競爭激勵機制。改變以往學歷教育中教員選課程,學員、教員、課程"捆綁"的模式,讓多個教員同時準備同一門課程,讓學員選課程、選教員,形成良性競爭的局面,使那些專業技術精、思想品德好、作風紀律嚴、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教員走到前臺,營造教員隊伍你追我趕、相互促進的良好氛圍,有梯次地動態發展。梯隊中的教員,為了改變暫時滯后的狀況,可以通過參加脫產培訓、在職進修、自我學習等方式,不斷提高自身素質與授課技能。

總之,師資隊伍的建設是影響院校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只有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員隊伍,才能培養出一大批能夠擔負建設信息化軍隊、打贏信息化戰爭的高素質新型人才。

參考文獻

[1] 閔淑琴.對任職教育的幾點思考[J].中外企業家,2009,(3):170.

[2] 馮國杰,馬平平,徐良明.加強任職教育研究,培養新型軍事人才[J].四川兵工學報,2009,30(5):135-136.

[3] 胡浩.任職教育院校教員素質需求[J].才智,2009,(7):121.

猜你喜歡
能力素質任職教育
幼兒教師評價自由游戲活動應具備的能力素質分析
任職教育教師隊伍長效培養機制建立思考
技能培訓實戰化的任職教育教學模式改革與實踐
軍隊院校任職教育新裝備理實一體化教學的認識與實踐
軍隊院校任職教育中師旅團領導干部法治思維能力培養探析
裝備課程建設向實戰貼近面臨的挑戰與解決之道
村干部隊伍能力素質提升問題研究
士官職業技術教育裝備維修保障專業實戰化訓練改革的思考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模式探究與實踐
高職高專學生制度能力培養對策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