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母:詩外的神話人物管窺

2016-12-08 20:56戴夢軍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瑤池王母戴勝

戴夢軍

因為一期一會的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廣為流傳,大多數人對王母的印象多是喜歡拆散女兒婚事的野蠻的母親,她以破壞年輕人的戀情為己任,拆散了很多天庭的情侶;或者是《西游記》中喜歡用蟠桃宴宴請神仙的天界的第一夫人,因為漏請了時任弼馬溫的孫悟空,從而埋下了“大鬧天宮”的隱患。

但如果真的往源頭追溯,翻開歷史的典籍,實際上王母的形象與大眾所熟知的固有印象完全不同,甚或說最早的記載與后世的附會完全不相關聯。王母在《山海經》中就有記載,是上古之神,而玉帝,作為道教文化的產物,要晚到明朝才有他的完整記載。王母和玉帝之間就像太上老君和如來佛祖,完全不同體系,沒有任何關系。

歷史上有很多詩人寫過與王母相關的詩歌作品,其中最有靈氣、流傳最廣的要數李商隱的《瑤池》。在他的筆下,王母好似一個等待情郎久不至的閨中女子,有著深深的憂愁。但實際上,這是文人的浪漫因子作祟,真正的王母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模樣呢?

《山海經》是比較完整記載西王母的典籍,里面三次描寫西王母:“有人戴勝,虎齒,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保ā洞蠡奈鹘洝罚佟拔魍跄钙錉钊缛?,豹尾虎齒而善嘯,蓬發戴勝,是司天之厲及五殘?!保ā段鞔稳洝罚凇拔魍跄柑輲锥鲃僬?。其南有三青鳥,為王母取食。在昆侖虛北?!保ā逗缺苯洝罚鄢蓵钤绲摹洞蠡奈鹘洝防锏奈魍跄浮按鲃佟?,袁珂先生將“勝”解釋為頭上插著類似雞尾的信物,這時候的西王母是一個原始部落的酋長似的形象,而且如虎豹般殘暴兇猛;及后,《西次三經》中已經“狀如人”,且有了神職“司天之厲及五殘”,是一種從人到神的變化。西王母在山海經的記述中主要居于昆侖山(另一居住地為玉山),而昆侖山是上古神話中眾多神祇所居之處,與希臘神話中奧林匹斯山的地位相似,居住在昆侖山上的西王母更像是半人半獸的山神,處于神話體系的頂端;到了成書年代最晚的《海內北經》,西王母的形象只保留“戴勝”的特征,而增加一個“梯幾”,梯者,憑也,袁珂先生認為“梯幾”是西王母“隱然有了雍穆和平的景象”。在《山海經》內部,西王母形象三變其身,由長相丑陋兇猛變得相對半人半獸,漸漸有了神職。

《山海經》中的王母是絕對稱不上美的,不僅不美,反而帶有原始“獸性”攜有戾氣。但到了六朝時期,據《漢武帝內傳》記載:“(王母)修短得中,天姿掩靄,容顏絕世?!蓖跄敢呀涀兊萌菝渤霰?,談吐風雅,善于歌舞,絕不是心理失常的老婦人。這樣的容姿才符合李商隱《瑤池》中王母的形貌。

瑤池阿母綺窗開,黃竹歌聲動地哀。

八駿日行三萬里,穆王何事不重來。

根據《山海經》的記載,王母居住于玉山,山上有美麗的瑤池,所以在這首唐詩中,王母被親昵地叫做瑤池阿母,很有少女嬌態。

“天姿掩靄,容顏絕世”的王母梳著俏麗的發髻,穿著精美的羅裙,坐在雕花綺窗前,期盼著她的戀人周穆王歸來?;ù巴馐敲利惖默幊?,一泓碧波,映著滿山的繁花,可再瑰麗明艷的景致都比不上花窗前固執等候的身影。

王母與周穆王的故事記載于成書年代不詳的《穆天子傳》。

《穆天子傳》是一本編年體汲冢竹書,根據書中記載,在周穆王西游時,遇見了王母,他與王母相談甚歡,逐漸生情,可是他畢竟是天子,不能縱情任性不顧社稷,于是與王母約定,他返回國內安頓好臣民,三年之后與王母在玉山重會,可沒到約定之日,周穆王就死了。

在碧波蕩漾的瑤池畔,美麗的阿母依著花窗,隔著重重關山,眺望著東面,心懷著歡喜與憧憬日日等待,等來的卻是“黃竹歌聲動地哀”。

王母是如何化解驚天動地的悲痛,書里沒有描繪,但書里詳細描繪了他們分別時的情節,王母在瑤池畔為周穆王送行。

“西王母為天子謠,曰:‘白云在天,丘陵自出。道里悠遠,山川間之。將子無死,尚能復來。天子答之曰:‘予歸東土,和治諸夏,萬民平均,吾愿見汝,比及三年,將復而野?!?/p>

這樣的王母恐怕是大眾很難想象的。

西王母的形象既不是一成不變的,又不是一蹴而就地改頭換面,實際上是經過了一系列很復雜的變化。從《山海經》中長相兇猛伊始,到漢朝時期,為了適應帝王求仙問藥的需要,居于昆侖山掌管不死樹和不死藥的王母粉墨登場④,又開始扮演另一種角色。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藥,“她”便成為追求長生渴望不死的信徒所瘋狂崇拜的對象,到漢武帝時期,武帝與其便頗有交情,《漢武帝故事》和《漢武帝內傳》中都記載著武帝從西王母處獲得三千年結果的蟠桃。

一旦和求仙問藥扯上關系,自然就少不了道教的“參和”。在中國影響最大的三大宗教中,道教與神話之間的聯系最密切,得道成仙,追求神仙方術,煉制長生不死之藥一直是道家終極追求之一,居于昆侖,掌管不死神藥的西王母便成為道家最好依附的對象。從神話女神終于演變為道教女仙,這恐怕就是玉帝配偶王母娘娘的雛形。

當今大眾對西王母形象的印象大都定格在《西游記》中開蟠桃盛會的王母娘娘那里,對于上古神話中西王母的面貌知之甚少。但實際上西王母的形象從《山海經》始記開始,至《西游記》問世,主要經過三個時期的變化,從《山海經》中“蓬發戴勝,豹尾虎齒”原始部落首領,到兩漢魏晉時期掌握不死神藥的神女,再到道教體系中統領群仙的領袖;從相貌恐怖丑陋到美麗雍容;從“司天之厲及五殘”的兇神到開宴設蟠桃盛會的吉祥之仙。

在這樣的轉變過程中,從來就不缺少文人的筆墨加工,除了李商隱對王母有限的一段旖旎情事的描繪外,在他之前的郭璞早已開始了更早的想象:“天帝之女,蓬發虎顏。穆王執贄,賦詩交歡。韻外之事,難以具言?!?/p>

注釋:

①②③袁珂.山海經校注.北京:北京聯合出版公司,2014:344,45,267.

④根據《山海經》記載,西王母常居住地之一為昆侖山(另一住地為玉山),昆侖山中生有不死樹和不死藥。戰國時期成書的《歸藏》和漢初的《淮南子》里也記載著西王母掌管不死之藥,“昔嫦娥以西王母不死之藥服之,遂奔月為月精?!保ā段倪x》注引《歸藏》),“羿請不死之藥于西王母,姮娥竊以奔月?!保ā痘茨献印び[冥篇》).

猜你喜歡
瑤池王母戴勝
戴勝
王母的私田(詩)
吟荷
美麗的“人間瑤池”:黃龍
瑤池會
瑤池玉蚌
河北省書畫藝術研究院王母山采風創作基地成立
平山王母祭典綿延兩千年
幸福的家庭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