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LC技術及應用》高職課程考試改革探索

2016-12-08 20:55黃交宏
考試周刊 2016年91期
關鍵詞:考試改革高職教育

黃交宏

摘 要: 針對現有《PLC技術及應用》高職課程理論考試方案的不足,文章提出了“以技能為主、以理論為輔”、“以提升崗位能力為核心”的考試改革方案,強化素質訓練,培養學生技能,增強創新能力。教學實踐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案,增強了學生PLC崗位適應能力,益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關鍵詞: 《PLC技術及應用》 高職教育 考試改革

引言

高職高專的《PLC技術及應用》是電氣自動化技術、機電一體化技術等自動化大類專業的主干課程。課程教學有三方面的特點:一是崗位針對性強,課程設置針對電氣設備的PLC維護、技術改造崗位;二是實踐性強,PLC屬于企業一線的應用需求,只有強化實踐訓練,才能滿足企業的用人需求;三是創新素質要求高,從事自動化設備PLC改造需要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因此,要系統、全面、公正地評價高職高?!禤LC技術及應用》課程的教學情況,就必須推進考試改革,在考核內容、考核形式、評價方案等方面進行系統設計和合理規劃,制定一套符合校情學情、崗位對接緊密、體現高職高專特色的考核辦法。

1.目前PLC課程考核的弊端

1.1考試內容重理論,輕實踐。

高職高專的《PLC技術及應用》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課。目前,大多數職業技術學院對該課程的考核評價,側重于基礎知識的考查,理論筆試多,實踐測試少。這種做法,導致知識點記憶的比重大,不能反映出學生的PLC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部分教師在PLC授課過程中過于注重梯形圖的思維嚴密性,忽視了指令的應用性和工程可靠性的講解,導致部分高分學生只會死記硬背,實際應用能力弱,創新能力差。

1.2考核分值比例不合理。

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PLC課程采取“期末成績占80%,平時成績占20%”的考核方式。每到期末,任課老師出題,以理論題為主,閉卷考試。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筆試,教師按照評分標準批閱試卷,試卷得分占總評成績的80%。然后,教師根據學生的到課出勤情況、平時作業和實驗完成情況給出平時成績。在這種考核方式下,期末筆試占了很多分值。部分學生就采用“考前臨時突擊“的做法,死記硬背理論知識,不利于學生PLC技能訓練和應用創新。

1.3考核方式與崗位對接不配套。

在PLC的應用崗位中,員工完成PLC的技術改造需閱讀大量的產品資料,而高職院校的PLC考核卻是閉卷進行。因此,傳統的考核方式多依賴于學生的死記硬背,不能考查學生閱讀資料、靈活運用PLC的能力。這就直接導致現有的考核方式不能與PLC崗位有效對接,學生的能力結構與PLC應用崗位不配套。

2.PLC考試改革的策略

為了正確評價PLC教學質量,必須建立起符合高等職業教育特點的考試評價策略,充分實現評價的全面性、公平性和有效性,與實際工作崗位進行對接。通過考試改革,正確引導學生提高PLC資料查閱能力、知識應用能力、動手實踐操作能力和創新思維能力,努力提高他們在PLC應用領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實戰能力。PLC考試改革的主要策略包括以下三點:

2.1突出實踐考核,強化能力培養。

高職高專的PLC課程考核應當體現職業教育的特色,以職業能力為核心,突出實踐技能的考核,堅持以技能為主線,做到知識與能力并重。這就必須摒棄原來的“依靠死記硬背知識點蒙混過關”的考核形式,增加實踐操作、實踐技能的考核評定。在高職高專的教學活動中,突出實踐考核,可以幫助建立以能力為主的PLC應用人才培養體系,體現高職高?!皩W以致用,能力為先”的教學特點。

2.2推進多元化考核。

為了強化PLC應用的職業素質培養,需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體系。通過考核的多元化,引領學生提高PLC知識運用能力、自學能力、自主實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專業課程《PLC技術及應用》的性質和特點,決定了其考核應該是PLC知識靈活運用和實踐技能并重,即理論加技能的考核模式。理論模塊既可以閉卷考試,又可以是PLC應用案例分析報告、PLC應用調研報告。技能模塊既可以是實驗操作,又可以是創新實驗設計與操作、工廠PLC項目優化實踐等,注重過程的考核??傇u成績既要考慮期末考核與平時表現,又要全面考查其創新實踐能力、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實現考核的多元化。

2.3強化崗位能力測試。

高職高專的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專業學生,主要工作在企業一線。因此,PLC考核必須跟實際應用崗位對接,培養PLC一線崗位所需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充分應用考核的引導作用,及時調整PLC課程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深度,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方法,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同時,要加強實習期的PLC崗位跟蹤反饋,及時修正測試方案,加強崗位對接。

3.PLC考試改革的具體做法

PLC考試改革以后,總評成績由40%平時成績和60%期末成績構成,分值比例與考核項目如表1所示。

考試改革應重點做好以下四點:

3.1PLC教考分離題庫建設。

教考分離是實現考試公平公正的有效手段。在學校的支持下,我們利用超星網絡平臺,建設了PLC教考分離題庫,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學質量。參與命題的成員,既包括本校專任教師,又包括校外專家和企業一線的能工巧匠,確保題庫的多樣性、客觀性和實用性。在能力考核題庫中,引入了企業的PLC改造實際案例,確保了崗位能力考查的有效性。

3.2注重平時成績。

在PLC教學實踐中,注重平時成績考查,學生的平時成績可以占到總評成績的40%。平時考核的項目,除了出勤、作業、課堂提問以外,擴展到了第二課堂的PLC應用創新實踐(興趣小組活動)、各類技能競賽、項目團隊合作能力等。加大平時成績的考核比例,可以避免部分學生考前突擊,優化了學風,豐富了學生的課外科技活動。

3.3強化技能考核。

在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中,PLC應用技能考核均超過50%。在教學過程中,我們給學生的每一次PLC實驗打分,既包括實驗結果的評定,又包括實驗過程、團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的考查。在期末考核中,實踐部分是開卷的。學生從題庫抽題,完成企業PLC真實應用案例,以此考查綜合應用能力。這種在平時和期末都布置技能考核的辦法,有助于學生綜合職業素質的提高。

3.4重視基礎,考查創新能力。

在高職高專PLC教學中,必須強化基礎指令的教學。在編程開發過程中,一邊發展學生的梯形圖編程能力,一邊強化SFC繪圖訓練,才能保證維修電工(中級)的考證需求。因此,各校的PLC考核方案,都以基礎指令考核為主。在本次PLC題庫建設中,我們新增了以特殊功能指令為核心的“創新應用能力”考核模塊。這個模塊的分值不高,全程采用團隊合作的方式進行,允許學生在考核過程中上網,自主獲取足量的參考資料,靈活采用各種方案完成考題。該模塊的考查重點是學生的PLC綜合應用、實踐創新能力。

4.PLC考試改革的實施效果

無錫城市職業技術學院的PLC考試改革以電氣自動化專業為試點,采用了多元化的考核模式。新的考核辦法實施后,有以下特點:

4.1課堂提問和作業成績明顯

2014級的電氣自動化班改革了PLC考試方式,由于平時分值比例加大,學生更加重視平時的學習情況,課堂提問和作業質量有了明顯提高,引導了班級學風的健康發展。

4.2實踐訓練效果明顯

與往屆的自動化班級相比,2014級自動化學生更加注重技能的練習。每次實驗和練習,都務求規范、準確。由于要進行創新能力的考核,學生在實踐中勤于思考,努力尋找新的解決方案,提高了PLC實踐應用能力。維修電工職業鑒定PLC應用模塊的成績表明:自動化班級的合格率從往屆的90%提高到了2014級的97%,學生的PLC實踐水平明顯提高。

4.3學生的PLC崗位應用能力提高

2014級自動化學生的崗位適應性調查表明:PLC應用能力強。據工廠的師傅反饋,實現PLC考試改革的2014級學生,PLC的靈活運用能力強,綜合能力強,能很快適應崗位需求,綜合職業素質高于往屆。

結語

長期以來,以理論考試為主的《PLC技術及應用》高職課程考核方案已顯示出的弊端,不利于技能型人才的培養。針對不足,筆者提出了“以技能為主、以理論為輔”、“以提升崗位能力為核心”的考試改革方案,建立教考分離題庫,加大平時成績比重,強化基礎技能考核,鼓勵學生創新。教學實踐表明:改革后的考核方案,提高了學生的PLC職業素質和運用技能,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崗位對接性強,有益于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培養。

參考文獻:

[1]郭東萍.高職《PLC應用技術》課程考試考核方式的改革與實踐[J].楊凌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5(1).

[2]吉冰偉.PLC在工業自動化中的應用及發展[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

[3]吳珞,徐繼紅,汪琴.高等職業技術教育課程考核改革的思考與實踐[J].上海第二工業大學學報,2006.doi:10.3969/j.issn.1001-4543.2006.03.014.

[4]趙洪,鄧麗曼.改革考試方式提高教學水平[J].化工高等教育,2003.doi:10.3969/j.issn.1000-6168.2003.01.029.

猜你喜歡
考試改革高職教育
文學理論課程教學中的建構意識
人文主義視野下的高職教育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