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國際左翼力量

2016-12-08 17:01黃鳳琳?オ?
山東青年 2016年9期
關鍵詞:世界歷史一帶一路馬克思主義

黃鳳琳?オ?

摘要:研究國際左翼力量在一帶一路建設中的功能、任務和組織,提出成立非政府間國際學術政治團體“一帶一路與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的設想。

關鍵詞:一帶一路;世界歷史;國際左翼;馬克思主義

如果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必須通過一帶一路來對外協同實現自身經濟發展的話,那么政治上也必然需要一帶一路來對外協同推動自身變革進步。國企的跨國合作和“一帶一路與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就分別是經濟和政治上的“協同子”。成立“一帶一路與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協同國際左翼力量在合法框架下開展公共外交,對于營造一帶一路建設良好環境具有重要作用。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的世界歷史依據①

自然選擇是生物進化的主要機制。同理,人類的祖先——類人猿在漫長的舊石器時代的進化動力也主要來源于自然界而非類人猿原始群組成的“社會”內部。即使是在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的舊石器時代末期,類人猿在生理上已經轉化為和現代人類完全一樣的人種——“新人”,產生了比隨機、簡單的原始群組織化程度更高的母系氏族,人類的進化動力也主要來源于自然界而非“新人”母系氏族組成的“社會”內部。待經短暫的中石器時代過渡到新石器時代,農業革命和父系氏族產生后,次第產生的氏族、部落、部落聯盟、階級、國家、民族、地區、東西方之間以土地為根據的地緣競爭關系取代自然環境的威脅構成了人類社會發展及人類進化的根本動力。

隨著地緣競爭的加劇,氏族公社競相革新農業生產和石器制造技術,并經土地兼并相繼發展為部落、部落聯盟形式。這一時期,階級尚未產生,被征服部落的人口多數被殺,奴隸尚屬個別現象。為應對部落之間的競爭,被征服部落人口多數被保留下來,替代原部落人口構成了部落的主要勞動力,奴隸和奴隸主階級便產生了。階級壓迫需要披著法治外衣的暴力機器,這就是比公社、部落涵蓋人口更多、組織形式更高級的國家。人類自此進入有階級的文明社會,合法奴役代替了部落間動物般的殘酷競爭。

國家產生后,在階級斗爭中競相緩和對被統治階級的態度在國家之間的地緣競爭關系基礎上成為推動國家征服和改造自然界的能力即生產力進步的直接動力。生產力的不斷進步為一些國家吞并另一些在國內階級斗爭中不能及時變革社會形態,即改革生產關系、緩和階級沖突、調動被統治階級的積極性進而大力發展生產力的落后國家,從而實現更大人口和地理范圍的組織整合提供了可能。及至青銅器時代,東西方主要在西亞北非和東亞一帶產生了兩個獨立發展、互不聯系的的奴隸制或半部落半奴隸制國家群。

鐵器的發明和使用進一步提高了農業生產能力,為大量馴養動物提供了過剩食物,進而為產生連接東西方社會的游牧文明提供了可能。及至公元前500年,游牧部落廣泛產生并形成以土地為根據的地緣競爭關系后,便將人類社會的東西方兩部分連接為一個內部有機聯系、相互競爭決定的整體。經過中間地帶國家的地緣傳導,東西方成為兩個有地緣競爭關系的兩極。在彼此經中間帶傳導的壓力下,兩極競相變革社會形態,發展生產力,塑造世界秩序。

兩千多年里,人類社會歷史已經歷了從東到西再從西到東的兩代兩極世界進程,目前已開啟第三代進程。第一代進程始于公元前500年第一代動力內核封建主義秦國的強大,結束于公元1800年第二代動力內核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其本質特征是“土地貢稅”。第二代進程始于公元1800年資本主義英國的崛起,經過公共產品性領域殖民、自然壟斷性領域殖民、競爭性領域殖民三個資本主義社會形態發展階段,結束于21世紀上半葉第三代動力內核社會主義中國的的發展,其本質特征是“原料市場”。第三代進程始于21世紀上半葉社會主義中國的發展,經過競爭性國企合作、自然壟斷性國企合作、公共產品性國企合作三個社會主義社會形態發展階段,預計結束于22世紀下半葉世界共產主義的實現,其本質特征是“產權合作”。第一代進程驅動形成的四個相對獨立的政治經濟實體,從東到西社會形態先進性遞減,依次為第四區(中國)、第三區(中亞俄羅斯南亞東南亞)、第二區(中東非洲南美)、第一區(日本澳洲北美歐洲)。四個區在第二代進程中被整合為兩個實體(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在第三代進程中將被整合為一個實體,即世界共產主義。

經過第二代進程的最后一階段后,四個區的政治經濟情況是:第四區有大量公共產品性和自然壟斷性國企,較多競爭性國企,國際收支平衡和物價控制能力高,政治不受西方勢力和資本左右;第三區有大量公共產品性和自然壟斷性國企,少競爭性國企,國際收支平衡和物價控制能力較高,政治不易受西方勢力和資本左右;第二區有大量公共產品性國企,少自然壟斷國企,無競爭性國企,國際收支平衡和物價控制能力低,政治易受西方勢力和資本左右;第一區有公共產品性國企,少自然壟斷性國企,無競爭性國企,掌握相當的定價權和話語權。

在此基礎上,一帶一路開啟了第三代兩極世界進程。

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是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這是馬克思、恩格斯縱向考察人類社會歷史得出的結論。確實,歷史上人類征服和改造自然界能力的巨大進步總是伴隨著階級斗爭的巨大勝利。但是,若放在具體的歷史環境進行縱橫向考察,則會發現是國家間的地緣關系調整決定了國家生產關系的變革進而決定了生產力的進步,無一例外。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不足,一方面是由于當時缺乏橫向的史料和考證,另一方面是由于西方的還原主義科學文化環境,以至于描述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時出現“自然選擇”傾向,未能發現父系氏族產生后人類進化的動力從自然選擇轉化為以土地為根據的社會選擇這一物種進化史上的重大突變。

盡管馬克思在晚年注意到東方風起云涌的革命運動并提出了東西方革命運動的相互關聯即“兩極相聯”觀點,東方國家的革命領袖總結革命經驗補充了關于生產關系反作用于生產力的經驗材料,但是并未從根本上廓清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的關系,唯生產力和唯生產關系的矛盾始終存在于馬克思主義的理論和實踐。唯生產力論者認為,只有當生產力充分發展的時候才能實現共產主義。唯生產關系論者認為,在生產力不夠發展的時候也能實現共產主義。兩者都忽略了國家間的地緣關系對國家命運的決定作用,都認為國家能脫離這樣的地緣關系單獨率先實現共產主義。即便在蘇聯時期,國際共產主義運動處于高潮的時候,東方國家有過在全世界范圍內實現共產主義的理想,但是這樣的理想不是把全世界當成一個整體而是當成了社會主義—資本主義兩個互無經濟聯系、政治軍事對立的矛盾體去實現。

只有在堅持科學社會主義基本原則前提下引入地緣考量,才能解決生產力與生產關系之辯的理論和實踐問題,這或許可以叫作“地緣馬克思主義”。在西強東弱、相互依存的今天,只有通過采取先經濟后政治的步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從東向西逐步改善沿線各國經濟發展的地緣環境,各國內部的發展環境才能得到進一步改善,馬克思主義才能得到進一步發展,各國的生產關系才有可能重啟變革議程。所有制是生產關系的核心,歷史上每一次的所有制變革都會釋放出巨大生產力。長時段看,世界市場的有效需求問題也只能通過結構性地解決世界范圍的公私產權問題才能得到根本解決,這也是一帶一路本身得以存在和發展的源源動力。在總體告別革命的時代,只有充分利用公有制經濟的存量、積極發展增量,先易后難加強內部產權合作,才能逐漸做大公有制經濟、優化公私產權結構??鐕膰螽a權合作是一個主要方面,既能壯大公有制經濟又能實現股權多元化、引入外部監督、改善國企治理。

一帶一路建設注定是一個沿線國家按照先中國中亞俄羅斯南亞東南亞再中東非洲南美最后日本澳洲北美歐洲的地緣推進原則、先競爭性領域再自然壟斷性領域最后公共產品性領域的產業和產權合作遞進原則,推進空間產業產權三位一體經濟合作的歷史進程。

國際左翼力量的任務和組織

一帶一路建設中,國際左翼力量有三大歷史任務:一是反對極右勢力和反全球化勢力攪局;二是發展公有制經濟;三是爭取本國政府和執政黨的支持。根據政治經濟情況和地緣環境的不同,四個區左翼力量的任務各有側重。第四區:作為中堅力量推動和保障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國企股權多元化混改,保持國資的控制力,做大做強競爭性國企;推動以競爭性國企為主的跨國產業產權合作。第三區:通過產能合作形式,推動本土公共產品性國企和自然壟斷性國企在當地構建競爭性國企參與跨國合作;發展集體經濟保障民生;通過法治斗爭反對西方勢力干涉內政。第二區:推動構建本土自然壟斷性國企;爭取在當地構建競爭性國企參與跨國合作;發展集體經濟保障民生;通過政治斗爭反對西方勢力干涉內政。第一區:發展本土公共產品性國企保障民生;牽制極右勢力。

國際左翼力量要完成上述任務,必需有一個組織,以服務于一帶一路建設、營造良好政治經濟環境為宗旨。不干涉內政是現代國際法的一條基本準則,一帶一路沿線各國政府和執政黨注定不可能推動建立這樣的組織,必須得由民間推動成立而且在合法框架內運作。因此,它的定位應是非政府間的國際學術政治團體。功能包括理論研究、政策咨詢、思想交流、左翼協同、政治儲備。接受世界范圍內主要是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的政府官員、左翼合法政黨成員及有關友好人士以個人名義加入。命名為“一帶一路與馬克思主義研究會”,用馬克思主義這面代表弱者的旗幟把國際左翼力量團結起來。在研究會的推動下,沿線國家政體將逐步實現從黨派分立議會制到中派黨強大議會制再到中左派黨獨大總統制最后左派黨一黨領導。待一帶一路建設進入自然壟斷性國企社會主義合作階段后,它的發展形態將是共產國際。

結 語

一帶一路需要政府間的國際組織,也需要非政府間的國際組織,馬克思主義不應該也注定不會缺席,在合法框架下它可以作為一帶一路這個經濟政治共同體的政黨存在。

[注釋]

①黃鳳琳.兩極世界理論[M/CD].http://book.chaoxing.com/ebook/read_8135072860c7b683e81aac25f44a46d900ac7534b.html,2016-3-20.

(作者單位:西藏自治區黨委網信辦,西藏 拉薩 850000)

猜你喜歡
世界歷史一帶一路馬克思主義
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
馬克思主義為什么“行”
馬克思主義穿起了中國的粗布短襖
馬克思經濟全球化思想與“一帶一路”戰略的思考
烏托邦思想、工程及其命運
從馬克思主義角度解讀中國道路的普遍性意義
馬克思主義的“破舊”與“立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