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泛在化發展探析

2016-12-08 18:15孫冠楠張明聰
山東青年 2016年9期
關鍵詞:軍隊思想政治教育

孫冠楠張明聰

摘要:“自古以來,科學技術就以一種不可逆轉、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動著人類社會向前發展?!盵1] 進入信息社會,這種速度與深度更是前所未有,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類的生存與發展狀態。泛在化生存發展是其中趨勢之一,也必然是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趨勢之一。

關鍵詞: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泛在化

習近平指出,“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技術、新能源技術廣泛滲透,帶動幾乎所有領域發生了以綠色、智能、泛在為特征的群體性技術革命?!盵2]“泛在”不僅是群體性技術革命的基本特征,也將是整個時代的基本特征。從某種意義上看,“泛在化”將是時代發展的基本趨勢,也是人生存方式的基本變化,因而必將影響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創新。

一、泛在學習是信息時代的基本特征

“泛在”,即廣泛存在,意為“無所不在、普遍存在、到處存在”[3],具體可表述為信息無處不在、服務無處不在、技術無處不在、網絡無處不在。因此,在理想的泛在條件下,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獲取任何信息。泛在學習是即在泛在條件下的學習方式,即學習者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可獲取任何所需的學習資源,享受無所不在的學習服務。泛在學習的特點在于泛在性和情境感知,而且能夠根據學習者的自身狀況滿足個性化的學習需求。

泛在學習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教育技術領域的熱點問題之一。泛在學習與以往的數字化學習有很大的差別。數字化學習雖然通過訪問因特網并有一定的交互,但對于學習者所處的情境,比如學習者的習慣、基礎、心理等缺少足夠的關注。泛在學習則可以在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之上,充分地利用學習者所處的情境,以及學習者的學習設備等條件,為其提供最好的學習。這個過程完全可以表述為,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為合適的學習者、以合適的方式提供合適的知識。這是一種智能的、無縫的、個性化的學習空間。

泛在學習的實現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但是作為一種趨勢,則是現在及未來社會的一種必然。泛在學習的技術基礎,包括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群,發展都非???,特別是無線射頻識別技術和無線網絡技術已經比較成熟。目前,很多院校特別是圖書館,正開始努力研究和實踐泛在學習?;谛畔⒓夹g的發展速度,基于信息技術對人類社會生活影響的規模,我們不難得出結論,學習泛在化已經是時代性大趨勢,已經是時代性基本特征。

二、存在方式泛在化是教育技術的基本趨勢

從廣義的角度來看,教育即信息在人際間的流通,信息的交流技術即可算是教育技術。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也是教育技術的快速發展。人類信息世界的泛在化生存,也可看作是教育技術的泛在化生存。泛在信息社會是信息社會發展的高級階段,是建立在智能化網絡、計算機技術以及數字技術基礎設施之上的技術社會形態。公眾能夠隨時隨地靈活應用各種信息,充分享受泛在信息和泛在服務給生活帶來的便利。從教育的角度來看,在泛在信息社會中,人處于全時段、全領域的信息包括之中,而且這些信息都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和自適性。因此,這種使信息泛在化的技術,也理解為教育技術對泛在化的追求?;蛘哒f,教育技術的未來趨勢,即是生存與發展方式的泛在化。泛在化的深層動力,是人對個性理想的執著追求。當然這種追求,其實也是常受技術能力的限制和激發。新技術激發新訴求,新訴求催生新技術。在信息社會,訴求與技術的界限也越來越模糊,兩者的發展趨勢常常高度耦合。因此,在一程度上完全可以用訴求趨勢來指代技術趨勢。從教育技術的角度來看,有以下三大趨勢。

系統性發展是教育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一。21世紀云計算技術將虛擬網絡環境融入生活,加速了不同時間、不同地點和不同形式的知識融合為一個持續、無差別的信息流。在泛在學習的條件下,知識是系統性呈現的,而不是通過碎片化的單個信息的形式呈現,教育者可以根據需要選擇性地理解信息的來龍去脈,理解特定信息的豐富情境,從而實現整體上的知識把握。這種技術模糊了學習與信息之間的關系,也就模糊了信息技術和教育技術的差別。以系統學習為核心的技術,是信息技術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泛在學習對教育技術發展的基本要求。

認知性發展是教育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二。任何學習都是在已有的基礎之上的學習,學習的過程可以看作是新舊知識重構的過程。新舊知識的重構,不僅是知識本身的組合,更是一種包括情感、經驗在內的高級心理過程。這種包括理解、認識、預測以及利用豐富信息等的高級心理過程的學習,被許多學者稱為認知性學習。它是超出了基本的條件反射式的學習,是一種包括記憶、思維、問題解決和語言因素的學習過程。在泛在條件下,網絡可以通過對學習者學習活動的跟蹤、分析,可以依據學習者的知識基礎、意向、習慣等個性元素提供更為合適的內容,使學習者接受的新內容更加接近其理解水平、經驗基礎,更能豐富其情境體驗,加深對知識本身的理解和掌握。在這種條件下,學習者將主要精力用于知識意義建構,而忽視技術、環境等外在因素。這種認知性學習的技術,也必是未來教育技術的基本趨勢。

互動性發展是教育技術發展的基本趨勢之三?;蛹仁且环N交往,更是一種學習。信息的接受與傳播效能如何,常常取決于信息互動的效能?;有栽胶?,參與性就越強,教育效果就越好。不存在沒有互動性因素的純單向度的學習與教育。因此,互動在教育中具有基本性的地位。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人與機器之間的互動,都可以看作是互動的表現形式。深度的互動,能調動人的思想、感知、心理等多維能動性參與,所獲得的體驗和收獲也更加深刻和豐富。在日常的學習中,我們經常發現通過討論、辯論、解決分歧獲得的知識或體驗,更加深刻。學習不僅是實現目標的手段,更是目標本身?;有詫W習,是個性化彰顯的突出表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教育效果深化的基本追求。因而,增強互動的途徑與效度,是信息技術或教育技術的基本趨勢。觸屏交互式手機的出現與發展,就很好地印證了這一發展趨勢。

三、泛在化發展是軍隊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發展的時代性課題

泛在化發展既然是教育技術的基本發展趨勢,必然會是軍隊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創新的時代性課題。這是與時代發展相同步的軍隊政治工作規律,在方法創新領域的必然表現。在我軍教育的歷史上,網絡進軍營,曾是一個時代性的課題。起初很多單位視“網絡”如“猛獸”,各種“封堵”措施層出不窮。隨著軍網的建成與普及,網絡成了官兵喜聞樂見的基本平臺,軍隊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邁上了一個新臺階。而如今,智能手機也面臨著“網絡”當初的情境,但是不管如何“封堵”,總是在時代原動力的面前顯得蒼白無力。因此,我們完全可以斷定“軍營版”手機,遲早會出現?!败姞I版”手機的出現之時,也將是泛在學習在軍營中“崛起”之時。

軍營泛在學習環境,是官兵學習之所需。目前部隊教育效果,總是差強人意。其影響因素林林種種,教育技術的落后是其根本原因之一。信息技術在部隊中使用落后,不僅是代表教育技術落后于社會,更代表部隊現代化建設落后于時代。這種時代性落后,必然投射到官兵心理上,增強官兵的離心傾向。社會信息網絡對于很多年輕人而言,不僅僅是信息獲取的問題,更是精神基本需求問題。而且隨著社會的進步,這種信息上的落差,對精神的負性影響呈正比。若不及時跟上,將是軍隊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軍營的現有條件,決定了部隊應該成為泛在學習的先行者。軍營版泛在學習環境的建設,目前最大的問題應該是保密問題。如果能解決保密問題,那么軍營現有條件還是非常適合泛在學習環境建設。軍營人員相對集中,人員素質相對整齊,對信息環境的訴求特別強烈,再加上部隊有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優勢。因而,部隊應當成為泛在學習環境建設的先行者。如若能實現,軍隊的思想政治教育將會出現一個新局面,部隊生活的時代性元素及時代性精神將領先于整個社會,一種新版的高效的真正的軍營“大學?!?、“大熔爐”將橫空出世。這種泛在學習環境,其實質是一種集時代性先進文化因子的先進軍事文化。在信息發達的今天,這種先進精神不僅將俯視社會,還將更深層次上影響地方和外軍對我軍的看法。因此,這種巨大收益,不僅僅體現在思想政治教育層面,更多地將體現在戰斗力上,還將體現在對敵威懾之上。

[參考文獻]

[1]習近平:《在中國科學院第十七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會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14-6-10(3)。

[2]《習近平談治國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19頁。

[3]季擁政:《泛在信息社會及其基本特征》.《圖書館學研究》,2011年第6期,第6頁。

(作者單位:空軍空降兵學院五系政工史論教研室, 南京政治學院上海校區在讀博士; 空軍空降兵學院五系政工史論教研室,上海 200433)

猜你喜歡
軍隊思想政治教育
少兒美術(快樂歷史地理)(2019年2期)2019-06-12
軍隊的4月1日
軍隊組織形態解讀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清末軍隊習洋操
中國軍隊河內受降記
五代后周的軍隊改革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