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超市”課程材料的有效提供與調整

2016-12-12 22:13姚麗娟
新課程·小學 2016年10期
關鍵詞:超市攝影幼兒

姚麗娟

“超市”課程是我園開發的一種菜單式混齡混班的自選性活動課程,它充分利用園內寬闊的廊道空間資源,設計開放式的活動區域,通過提供多樣化的環境與操作材料,讓幼兒自主選擇、相互交流、主動學習,并在這一過程中獲得多樣化的發展。那么,材料作為“超市”課程中一種重要的課程資源以及幼兒互動交流、操作體驗、建構學習的媒介,我們應該如何有效提供與調整才能發揮它的多元價值呢?

一、遠近高低,各不相同

1.由“遠”及近提供真實材料

一些真實的設備、工具等材料因其具有“真實性、挑戰性”而備受幼兒喜愛,然而在實際活動中常常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讓老師們都不敢,也不愿去嘗試使用,因此,看似離我們很“近”的材料實際卻離幼兒很“遠”。為了給孩子創設一個大膽嘗試的機會與條件,我園在“超市”課程活動中由遠及近,努力為幼兒提供真實材料,讓他們在真實的體驗中獲得真實的發展。

如,在“木匠行”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鋸子、小榔頭、鉗子、起子、釘子、螺絲等,在“寶貝廚房”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榨汁機、面包機、小刨刀、水果刀等,在“攝影工坊”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照相機、電腦、相片打印機等,這類材料因真實而激發了幼兒操作、使用的興趣;因真實而培養了幼兒專注、細心的習慣,真實材料所帶來的真實體驗也讓他們的操作能力、安全意識、合作品質等都得到了發展。

2.切“近”得當提供層次材料

幼兒是在對材料的操作、擺弄過程中建構自己的認知結構的,因此,不同年齡段、不同發展水平的幼兒對材料的需求往往是不同的。在我園的“超市課程”活動時,為滿足三個年齡段的幼兒同時活動的需求,我們在提供材料時盡可能做到關注不同年齡、不同水平的幼兒需要并向他們提出適宜的挑戰。

如,在“木匠行”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鋸、刨、釘、擰、組裝等材料,而同樣是鋸子我們也做到長短不同,鋸齒大小不同,同樣是木頭也有長短、厚薄、密度的不同,同樣是組裝材料,也有組裝的內容、個數、難度的不同,這樣就便于幼兒自主選擇,確保不同年齡段及統一年齡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兒都能選到切“近”自己的材料。孩子們大都會通過比較、判斷和嘗試操作選擇出適合自己操作的材料,而這些層次性材料也讓不經意間的“教與學”“相互合作”等交往互動、探究學習過程自然形成。

3.見“高”識遠提供安全材料

在“超市”課程材料的投放過程中,“安全”永遠是我們考慮的第一要素,因此,在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時,我們強調選擇無毒、無味,對幼兒無任何傷害隱患的材料以及提供確保幼兒安全活動的防護材料。

如,在“建構行”中,我們提供的各類罐子都是經過嚴格清洗、消毒后才投入使用,如奶粉罐、飲料罐、薯片罐等,瓶子也大都選用礦泉水、飲料等塑料瓶防摔防破?!澳窘承小敝形覀儎t為每位幼兒提供頭盔、護目鏡、防割小手套、圍裙等安全防護材料,讓幼兒能夠安全地去嘗試那些他們感興趣又有挑戰性的事情。安全材料的提供既給幼兒創造了安全的環境,又讓他們積累了不同的安全認知,學習不同的安全防護方法,獲得安全的經歷體驗與成長。

4.多“低”少高提供低結構材料

低結構材料因其具有原始性、可變性,而相比高結構材料在游戲、操作、探索中更具開放性,更受幼兒的喜愛。因為它們是生活中的、是幼兒熟悉的,能喚醒幼兒的已有經驗,并在有效互動中引發新經驗。因此,在“超市”課程材料提供時,我們要做到多提供低結構材料,少提供高結構材料。

如,在“逃家小鎮”中,我們為幼兒提供了沙子、樹枝、貝殼、泥、麥殼等材料,在“創意集市”中為幼兒提供各類紙盒、紙箱、紙管、罐子、瓶子等材料。這些材料在孩子的眼中是不同的寶貝,他們會對其進行大膽地加工、改造、組合,這一過程凝聚著幼兒無限的想象力、思考力、創造力和動手能力,這一過程也培養了幼兒的創造精神、決策能力和求異思維。

二、加減乘除,相得益彰

材料投放后,教師要及時觀察幼兒在課程活動中與之互動的情況,發現材料對幼兒的發展與活動的推進是否有促進作用,并據此進行有效調整。

1.增“加”材料賦予活動新內涵

“超市”課程活動無限的生命力依托材料的不斷調整,因此,當幼兒對某些材料失去興趣時,教師就應該適時考慮如何調整了,而“增加”材料不失為一種很好的方法。新材料的出現能讓幼兒在新的刺激下引發新探索,生發新活動,促成了原有經驗向新經驗的自然轉換,給課程活動賦予了新內涵。

如,在一次“自行車行”活動中,孩子們一如既往有的在組裝自行車行,有的在給車輪安裝鏈條,嘗試讓踏腳的轉動帶動車輪的滾動。突然有個孩子發現有了兩只氣筒(老師悄悄提供的新材料),于是孩子一下子被吸引住了,他們開展交流氣筒的作用,“這是給輪胎打氣用的”。有的孩子說:“那我們來打氣?!苯酉聛碛械暮⒆娱_始研究氣筒芯如何夾在輪胎嘴上,怎樣辨別輪胎氣已經足了……給輪胎打氣活動生成了。小小的氣筒賦予了活動新的內涵,在探索活動中,孩子們還發現有的輪胎氣老是打不飽,也許是輪胎破了吧,接著如何查找漏氣的輪胎、發現漏氣點系列探究又在不斷進行著。

新材料的出現拓寬了幼兒的活動思路,豐富了幼兒的活動內涵,也促進了他們操作、探究、合作、交往等的發展。值得注意的是,增加材料不宜一次過多,教師要適時觀察材料投放后幼兒的表現,為以后材料的增加提供新依據。

2.刪“減”材料賦予活動新挑戰

當材料順應幼兒的發展和需要時,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去使用材料,并在與材料的交互作用中獲得發展。因此,在“超市“課程活動中隨著幼兒經驗的豐富、操作的熟練,有時適當“刪減”材料能讓活動出現新問題,帶來新挑戰,從而引發幼兒對材料的新思考,使他們重拾活動興趣。

如,在“玩沙樂”活動中,孩子們突然發現原來挖沙的小鏟子不見了。在找了好大一會兒后,孩子們終于接受了今天肯定沒有鏟子的這個事實,于是有的孩子就用樹枝挖,結果不行;又有的孩子用手挖沙,結果時間一長手吃不消了。一個孩子發現用蚌殼挖是個好辦法,于是幾個孩子就開始模仿起來,沒有蚌殼的孩子又開始在裝沙的雪碧瓶上想辦法,用剪刀減去一片,結果捏著瓶口又能挖沙還能裝沙,效果特別好,孩子們從一開始的少了鏟子的垂頭喪氣變得活動開展得熱火朝天。

材料的刪減有時確實為活動增加了困難,但同時也賦予了活動新的挑戰。孩子們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對其他材料的功能有了重新的認識,學會了去變,這時他們的創新思維、求異等能力得到了發展。當然,刪減什么材料,如何刪減需要老師認真思考才能達到材料少了,但方法多、空間大了的效果。

3.自“乘”材料賦予活動新體驗

要提高材料的利用率而不增加工作量,要延長材料的生命力而不更換新材料,很有效的做法就是自“乘”材料。在這里,它指的是將原有的材料自由組合、重新組合,以一種新形式出現在幼兒活動中,讓它具有新的價值和意義,由此感受帶來的新變化、新體驗。

如,在“汽車行”活動中,孩子們的汽車不小心開到了“建構行”,于是“建構行”的孩子樂開了花,“我們的公園停車場營業啦!”一個偶發的現象讓兩個活動場所的孩子決定材料組合、人員組合開展活動。于是,熱鬧的馬路主題建構活動開始啦,孩子們根據已有經驗在馬路上還劃分了所謂的三個車道,“公交車道”“機動車道”“非機動車道”,不同的車輛在那里“行駛”;十字口設置紅綠燈等交通標記,馬路旁有公園、小區、商場,里面分別建有停車場?!鞍パ?,路上太擠了,我們還是再建個高架吧!”新的游戲計劃在活動中不斷生成著……

材料組合、人員組合讓原有的交往空間擴大了,讓單一的課程活動豐富了,孩子新活動下的新經驗提升了。當然,自“乘”需要掌握有效時機,應時而組,它更多的可能是不同“課程”活動之間材料的組合,以此來推動活動的新發展。

4.去“除”材料賦予活動新轉變

在“超市”課程活動初期,我們老師會投放比較豐富多樣的材料來激發幼兒對活動的興趣。結果往往適得其反,幼兒在活動中這個玩玩、那個試試,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想玩什么,這就是材料信息過多導致的結果。因此,作為教師要學會大膽取舍,去除不需要的材料,讓活動獲得新轉變。

如,在“攝影工坊”活動中,一開始為前來攝影的顧客們提供了很多服裝、配飾、道具等,結果孩子們頭上戴著鴨舌帽、身上穿著泳裝、手里拿著笛子,整個造型另類,缺乏藝術感,最主要的是一會某服裝少了,某道具不見了,亂作一團。后來,經過老師和孩子的協商,決定把攝影內容劃分為三個套系:沙灘系列、舞臺系列、田園系類,攝影分三個背景,所有攝影用的服裝、配飾、道具全部按照三類規范,不需要的全部去除。后來,配飾也進行了調整,保留帽子、眼鏡、領帶(圍巾),其余去除,最后“攝影工坊”活動獲得新轉變,選套系—化妝—攝影—取照,一切活動井然有序,孩子們也玩得不亦樂乎。

去除材料有時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它可以讓活動的過程更有序、指向性更明確,孩子在活動中更專一,探究更深入。當然,去除材料時老師更需要的是和幼兒共同來協商,清晰為什么要去除材料,確定應該去除哪些材料?這樣才能真正讓材料在追隨孩子的中推動活動新改變。

我們認為,材料是“超市”課程活動的生命所在,教師要在解讀幼兒對材料需求,觀察幼兒與材料互動的基礎上有效提供、智慧調整,真正讓材料煥發追隨兒童所帶來的無限教育生機!

編輯 魯翠紅

猜你喜歡
超市攝影幼兒
如何讓幼兒愛上閱讀
讓幼兒的每一天充滿陽光——論幼兒自信心的建立和培養
美媒:中國給朝鮮帶去“超市”概念
攝影42℃展版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