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靖江吟誦的采錄以及初步研究

2016-12-12 20:22朱家震
文藝生活·下旬刊 2016年11期
關鍵詞:吟誦靖江

朱家震

摘 ? 要:本文在采訪吟誦傳人并取得吟誦樣本的基礎之上,介紹江蘇靖江地區吟誦傳承的概況,并且與其他吳語吟誦進行對比,著重探討吟誦腔調上“慢讀”和“快讀”的差別,最終歸納總結出傳統吟誦的幾種基本類型。

關鍵詞:吟誦;吟誦采錄;讀書調;靖江;拖腔;襯字

中圖分類號:J61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5-5312(2016)33-0008-01

一、靖江吟誦的文化背景與調查采錄

靖江位于長江下游北岸,早為吳越地區正北的江中沙洲,當地方言大部分屬吳語太湖片,小部分屬于江淮官話泰如片,是吳越文化與江淮文化的交匯地帶。傳統吟誦近年逐漸為學界所重視,此前,對靖江地區吟誦的采錄工作幾為空白,僅有李成蹊先生的零星錄音。2014~2015年筆者調查期間,共走訪了年齡在75歲以上的老者15人,對靖江吟誦的現狀、特點有了初步了解。

二、基于采錄的初步研究

(一)靖江吟誦的傳承狀況

靖江吟誦傳人一般是在上世紀初接受過私塾教育,或者在父輩的耳濡目染下學會吟誦。李成蹊畢業于無錫國專滬校,是唐調傳人,而盛嵩如、陸振崗、方立人三人的父輩都是舊時靖江詩壇的代表人物,楊網根則讀過多年私塾。

(二)靖江吟誦的類型區分以及和常州、蘇州吟誦的對比

靖江吟誦對古詩文的處理辦法大體有“讀”和“哼”兩種,而文言文和近體詩的“讀”和“哼”又有各自不同的特點,故把這兩者分開闡述。

1.文言文。按照受訪者的描述,靖江舊時私塾讀文分為“讀”和“哼”兩種辦法,對四書一類而言是“讀”,而對《古文觀止》這里書則要“哼”?!白x”是較隨意輕松的讀,沒有拖腔,有時候會有音階曲調;“哼”則感情充沛,曲調豐富,有較多拖腔以及很多襯字。

對照 “唐調”吟誦來看,唐調有誦經調和古文調之分,誦經調平緩較快,古文調聲音放開、拖腔悠長、變化多樣;誦經調旨在記誦,古文調側重鑒賞。唐調的誦經調、古文調和靖江吟誦中的“讀”、“哼”隱約有對應關系。記誦和鑒賞的目的不同,吟誦方法就不同,這種現象似乎帶有一定的普遍性。

不妨根據聽感上有無拖腔襯字、有無音階曲調對靖江以及其他吳語區的文言文讀誦作出以下類型的劃分:A1型:大部分無音階曲調,有節奏;只在語句結尾或需要強調處略有拖腔:靖江盛嵩如、太倉項大列、蘇州童稼霖等;A2型:部分語句沒有音階曲調,部分語句有;略有拖腔或襯字:靖江楊網根(論語開篇)、南懷瑾(大學開篇)等;A3型:始終有音階曲調,整體平而略快;略有拖腔或襯字:常州趙元任、蘇州汪平、張家港邢烈、浙江上官子華、唐調誦經調等;B型:始終有音階曲調,起伏變化大;有很多拖腔、襯字:靖江楊網根(鄭伯克段于鄢)、唐調古文調等。

其中的A1~A3型是以記誦為目的,可以很輕松很快地去讀;B型是以鑒賞為目的,需放開聲音用力去哼。當然這種劃分并不是絕對的。

2.近體詩。近體詩的處理方法同樣分為“讀”和“哼”兩種,“讀”就是快讀,有一定的節奏和停頓,偶爾有襯字;“哼”是慢讀,悠長舒緩,較為夸張,有節奏帶有音階曲調,同時,幾乎每一句之后都帶有襯字。其中七言詩可以快讀也可以慢讀,五言詩一般只能快讀。這與無錫楊蔭瀏先生“快讀書調”和“慢吟詩調”的提法類似。

按照方、陸二位先生的示范,“讀”的節奏停頓以及襯字舉例如下:(斜線表示停頓)

A.五言平起:落花\爭秀色(?。?,歸鳥借秋\風。漫步殘陽\里(?。?,流連\飄渺中。

B.五言仄起: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在平聲字之后會有停頓,并且一三句末尾帶襯字(仄起第一句一般不加),襯字要和前一字的韻尾發生連讀,比如入聲字之后的襯字音近“嘎”,陰聲韻的字之后襯字就是“啊”等等。

按照陸振崗先生的示范,“哼”的規則舉例如下:(~表示聲音拖長,^表示短暫休止)

A.七言平起:清明~時^節雨紛~紛(哦),路^上行人~欲^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哦),牧童~遙^指杏花~村(?。?。

B.七言仄起:云淡風輕~近^午天(哎),傍花~隨^柳過前~川(?。?。

時人~不識余心~樂(?。?,將^為偷閑~學少~年(?。?。

平音步的后一字一律拖長,并且仄起句的第三個音步(是仄音步)后一字也會拖長,此外比較特別的一點是,仄音步前后兩個字之間(比如“路上行人欲斷魂”的“路”和“上”兩字之間)有時會有很短暫的休止。同時每一句之后都會有襯字,這種襯字似乎起著湊足音節的作用。

3.詞、古體詩。按照受訪者的描述,詞、古體詩的讀法都是快讀,接近古文的讀法,沒有曼聲長吟。就盛嵩如先生所示范的《詩經》來看,基本上是低中高三個調按四句一循環,情況表現為:

關關雎鳩,(中) ?在河之洲。(低)

窈窕淑女,(高) ?君子好逑。(中)

這種情況與趙元任以及唐調詩經調有類似之處。

三、總結

本文所論依據的是在靖江地區的吟誦采錄成果以及部分前人的采錄資料,但是由于條件所限,所采錄的人數較少,得出的結論不一定完全正確,某些問題還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

參考資料:

[1]趙元任.常州吟詩的樂調十七例[J].中國音樂,1986(01).

猜你喜歡
吟誦靖江
Jinjiang Pork Jerky靖江豬肉脯
在傳承中創新 在創新中發展
——江蘇省靖江市實驗學?!熬附喙贰碧厣n程掠影
靖江馬橋鎮把牢“安全第一關”
閱盡王城知桂林——獨秀峰·靖江王城
馬洲警僑聯動——情暖海外靖江人
吟誦,擁抱經典
八年級古詩文誦讀教學對學生情操的培養策略探析
韻兮境兮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