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應用型本科《建筑初步》課程教學改革初探

2016-12-12 09:24徐會李祎
考試周刊 2016年93期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

徐會+李祎

摘 要: 本文從應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出發,結合本校建筑初步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對建筑初步課程的教學改革進行探索研究。

關鍵詞: 應用型本科 《建筑初步》 教學改革

《建筑初步》是建筑學專業本科一年級的基礎課程之一,承擔了對建筑學專業學習的啟蒙教育,其講授的內容和進行的各方面基本訓練直接為今后的專業學習提供預備知識和技能。該課程作為建筑設計基本素質和基本方法培養與學習的主干課程,其重要性已獲得一致公認,各高校根據自身的定位和特點對建筑初步課程的教學進行了相關的探索與改革,形成了較為成熟的教學思路與方法。筆者所在的鹽城工學院是一所地方本科院校,為適應社會發展對高層次應用型人才的需求,于2012年提出“建設特色鮮明的高水平應用型大學”的奮斗目標,提升辦學層次與辦學水平。建筑學專業是鹽工于2007年創辦的,與其他傳統建筑院校相比,由于辦學時間不長,教學資歷尚淺,建筑初步課程的教學尚存在一些問題亟待改進。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來說,由于師資、生源、資源等方面的差異,盲木照搬其他名牌高校建筑學辦學經驗與教學顯然是不現實的。我們要從實際出發,探索建立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建筑初步課程教學體系,走出一條符合高等教育發展規律、適應鹽工實際的發展道路。

1.建筑初步課程教學現狀

1.1學生美學素養不足,基礎薄弱。

鹽城工學院建筑學專業的學生入學時沒有加試美術,與名牌高校建筑學專業學生相比,最明顯的區別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美術功底,美術基礎相對薄弱,對基本的表現形式幾乎是零基礎,導致他們美學素養不足。以我校2015級建筑學專業學生為例,他們大部分是理科生,少數學生為文科生,而藝術類考生為零。調研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報考時并不了解建筑學專業,就談不上因為興趣而選擇了建筑學專業。教學中我們發現學生理性思維能力較強,感性思維能力相對較弱,空間想象力有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圖式化的語言表達能力。這些會直接影響學生的設計造型能力和審美能力,如果在低年級不注意引導,學生就很容易產生挫敗感,進而影響他們進入建筑學專業學習的狀態。

1.2教學課程內容繁雜,系統性差。

建筑初步課程是學生入學后最先接觸的專業基礎課。課程涉及的教學內容豐富,且較為分散,包括建筑概述、鋼筆徒手畫訓練、工程字體訓練、水墨、水彩渲染訓練、建筑模型制作、建筑形態構成、傳達室測繪、建筑先例分析及小型建筑設計等內容。教學內容的銜接和整合還不夠完善,各個單元的課程內容之間缺乏必要的聯系,沒有形成一個完整的、循序漸進的教學體系,不利于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與運用,導致建筑初步課程與后續的設計課脫節。

1.3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相對單一。

建筑初步課程傳統的教學模式是在教師課堂講授和示范的基礎上,學生自身訓練掌握相關的知識和技能。在學生練習訓練的過程中,教師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個人指導和集體講解,最后統一講評作業。教學模式以教師講授—學生練習為主,教與學的互動不足,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夠,學生的主動認知能力和創造能力得不到很好的開發與訓練。教學中安排了大量重復性的基礎技能的訓練,平時的作業訓練多以臨摹為主,設計思維能力訓練相對不足。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易感到枯燥乏味,部分學生感到作業量繁重,甚至錯誤地認為建筑學的學習就是機械而重復的畫圖工作,失去了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對建筑初步課程教學改革的建議

2.1激發學習興趣,強化基礎技能訓練。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初次接觸建筑學專業的學生來說,培養其學習興趣,激發其學習熱情,使其能盡早認識建筑,了解專業的學習內容是本門課程的首要任務。在具體的教學中,對專業上表現優秀的學生,要給予鼓勵督促其繼續進步;對于表現一般或不夠積極的學生,則以鼓勵為主,以小組討論、案例參觀、模型制作等方式幫助學生克服困難,提高學習興趣。在教學中可以結合課程組織一些有針對性的參觀,比如帶領學生參觀校園,鼓勵學生學會觀察與體驗建筑,引導學生用建筑師的眼光認知建筑,使學生盡早理解建筑功能、空間尺度等抽象的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逐漸加強學生建筑觀的培養。

在應用型人才培養過程中,基本技能訓練環節是必不可少的。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針對學生基礎薄弱的情況,在教學中與美術課教學密切配合,加強對學生基礎技能的訓練,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能。在進行基本線條練習和仿宋字練習時要循序漸進,可在學期之間組織成果評比,要求學生采用字、畫結合的表現方式自己排版布局展示字畫訓練的成果,不僅達到技法訓練的目的,而且激發學生創作設計的熱情。對于徒手鋼筆畫的訓練,在學生有一定的臨摹基礎后,可與參觀調研相結合,鼓勵學生手繪校園的建筑,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與手繪能力。引導學生從不同的視角觀察自己的手繪建筑,總結建筑特色、設計手法等,并用仿宋字撰寫出來。從學生熟悉的環境及感興趣的問題切入,訓練學生的基礎技能,寓教于樂。

2.2整合教學內容,優化課程結構體系。

基于鹽城工學院的學生實際及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我們對原有的課程結構進行重新梳理與建構,按照從易到難、由表及里的方式形成遞進式的課程訓練過程,實行模塊化教學。具體將課程內容整合為5個模塊,即建筑認知、建筑表現、建筑構成、建筑感知、建筑設計。五個模塊之間前后連貫、承上啟下,且每個模塊并不是單一的、孤立的,而是包含多樣化的訓練內容,循序漸進地培養和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建筑觀及建筑理性思維方法。

其中建筑認知教學主要以講授和實地調研的方式展開,讓學生了解本專業的學習,初步認識建筑,學習相關的理論知識,為后續的學習奠定一定基礎。

建筑表現模塊中,我們對傳統的基礎技能訓練進行精簡和壓縮,改變傳統的建筑表現的教學內容繁雜、占用課時過多、形式枯燥的弊端。將徒手鋼筆畫練習與仿宋字練習部分作為一項必須要完成的課外作業,貫穿整個學年。我們要求學生每周至少完成2張鋼筆畫和一張仿宋字練習,教師定期檢查、評分和集中點評,并定期開展交流活動。保留水墨渲染,刪除水彩渲染,將其歸為與之聯系更緊密的美術課教學,提高授課效率。將單純臨摹性的建筑抄繪改成半設計性的課題,要求學生利用假期先測繪自己的住宅并用平面圖表達出來,并與抄繪的別墅圖紙作對比,這樣學生會更好地熟悉空間尺度,為別墅建筑抄繪作鋪墊。

建筑構成模塊的教學內容包括平面構成和空間構成,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形象思維的培養,強調平面構成和空間構成的聯系性。鼓勵學生從某個主題出發,引申出相應的構成要素,靈活運用構成法則,完成從平面到空間的過渡,從二維到三維的轉化,逐步訓練學生的空間想象力和造型能力,讓學生在繪制圖紙和制作模型的過程中,掌握更多的建筑語言及要素,循序漸進地培養基本設計能力。

建筑感知模塊包括建筑測繪和建筑先例分析兩部分。建筑測繪通過對校園傳達室的實測,培養學生識圖和繪圖的能力,以及對基本的建筑構造知識的認識和表達,并進一步認識建筑空間和人體尺度的關系,同時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的能力。建筑先例分析要求學生初步了解和把握建筑大師的建筑思想和他們的作品,從整體層面、理性的理解和評價經典的建筑作品,建立一個基本的建筑觀。通過分析圖解和制作模型多方面地感受和體驗經典的建筑空間,為下一步小型建筑設計提供思路。

建筑設計模塊教學內容是小型建筑方案設計,是建筑初步課程學習的總結。設計題目上選擇了功能簡單但空間形態豐富的咖啡店,因限制條件少、課題新穎,學生的設計思維較為活躍。要求學生綜合應用所學的建筑設計知識和建筑表現技法進行設計,了解建筑設計的過程和方法,建立建筑設計的概念和意識,掌握小型建筑設計的基本思路,與后續的設計課程成果對接。

2.3改變教學模式,綜合運用教學方法。

在教學中,我們改變以教師為中心、單向傳授知識的傳統教學模式,建立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引導的互評式教學模式,強調教學過程的互動性與評價方式的多元化??山Y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將學生進行分組以小組的形式相互討論、發表意見并修改方案,有共同的問題教師集中答疑。這樣既能活躍課堂氣氛,又能提高學生的參與度與積極性,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當學生完成階段性成果時,鼓勵學生走上講臺,通過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并給自己的設計作品評分;然后由其他同學對其作討論和評價,促進學生設計思維的發展,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最后,教師根據學生的討論結果進行最終的點評,由學生自我評價轉為教師評價。在學期結束的時候,嘗試邀請設計院的校外專家點評學生的作業,最大限度地避免教師評圖的主觀影響,強化教學與實踐的聯系。這種評價方式的轉變,有助于發展設計思維能力,鍛煉語言表達能力,讓學生逐漸體會到設計的樂趣??紤]到學生有部分作業需課后練習完成,我們建立了班級微信群,采取網上在線答疑的形式,及時解決學生遇到的問題;根據教學需要分享一些建筑相關的文章,開闊學生的眼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根據學生的問題準備一些上課需要補充講解的內容;這樣可充分利用網絡平臺,分享知識,最大限度地解決學生的疑惑,加強師生的交流互動。

我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從過去注重基礎技能訓練轉向設計思維能力訓練與基礎技能訓練并重,將基礎技能訓練融入以設計思維訓練為主線的教學中,有目的地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在基本技能訓練過程中,傳授表現技法的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加強學生的設計思維訓練,為后期的方案設計學習做鋪墊。每個學生都有自身的優勢與不足,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的設計潛能,通過建筑表達、實地參觀、構成訓練、圖解思考等引導學生進行設計思維訓練,拓展思維的廣度和深度,促使他們的設計思維能力得以提高。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興趣的前提下,教師可因材施教,例如在建筑形態構成、建筑先例分析等教學中,結合實際情況給學生提供不同的設計選題;針對建筑尺度的理解,基于學生往往對自己人體尺度及其經?;顒拥慕淌铱臻g比較感興趣。我們要求學生先測量與自身相關的身體尺度,再讓學生感知理解教室的大小與形狀、窗戶的形狀與高寬比、樓梯踏步的寬度與高度、走道空間的大小等,以及其與人體尺度的關聯性,并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室空間進行改造。這樣的課程安排貼近學生的生活,能夠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從而達到了較為理想的教學效果。

3.結語

鑒于鹽城工學院的實際情況與應用型人才的培養目標,展開了對建筑初步課程教學的改革,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了學生設計思維和能力,為后續的專業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但是,教學改革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繼續努力,不斷探索,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的目標。

參考文獻:

[1]顧大慶,單踴主編.東南大學建筑學院建筑系一年級設計教學研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7.

[2]施瑛,吳桂寧,潘瑩.建筑設計基礎課程的教學發展與探索[J].華中建筑,2008(12):271-272.

[3]劉源.建筑啟蒙教育與學生主體能力培養:對“建筑設計初步”課程的教學思考[J].科教文匯,2012(7) :38-40.

[4]吳軍其,劉萌.任務驅動法在高校翻轉課堂中的應用研究:以網絡教育資源設計與開發課程為例[J].現代教育技術,2015(9):58-64.

猜你喜歡
應用型本科教學改革
崗位、證書、課程“三位一體”教學方案設計改革研究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模塊化教學改革探究
應用型本科院校高等數學課程建設改革
地方新建本科高校轉型發展的探索與實踐
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后續課程建設之必要性探討
關于應用型計算機專業培養方案的研究
中職學?!吧菊n堂”的調查研究與實踐
高校三維動畫課程教學方法研究
基于人才培養的技工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
現代信息技術在高職數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