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背景下公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對策研究

2016-12-12 14:38劉笑誦倪毅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24期
關鍵詞:公眾參與互聯網

劉笑誦+倪毅

摘 要:農村食品安全今年以來備受關注,但其監管的難度非常巨大?;ヂ摼W技術的發展,使得農村的公眾可以更加自由地參與其中。通過對公眾參與內涵的闡述和農村食品安全現狀的分析,發現公眾參與對解決農村食品安全問題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同時結合我國互聯網發展的現狀,提出公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措施與建議。

關鍵詞:互聯網;農村食品安全;公眾參與

中圖分類號:F3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4-0027-02

農村食品安全治理是一項系統工程,在我國目前城市化水平還不高的客觀情況下,農村食品安全問題更加需要得到妥善的解決。但是由于農村的地域廣闊、人口分散,對于監管有很大的難度。要想解決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公眾參與是有效的辦法之一,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更是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手段。

一、食品安全治理與公眾參與概述

食品安全問題是關系到每一個人切身利益的大事,食品安全問題備受公眾的關注。我國的政府以及相關部門,在食品安全治理上做了很多的工作,制定了為數眾多的食品安全的國家標準、地方標準,頒布了嚴格的法律制度,并且相關部門不斷通過各種市場監管行為來保證人民的食品安全。但是在互聯網時代,一旦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信息都將通過網絡迅速傳播,引起強烈的社會反響。這些事件一方面反映出監管的漏洞,同時也反映出食品安全監管力量的不足,特別是在廣大的農村地區更是如此。在面積廣闊、居住分散的農村地區,做好食品安全治理,公眾參與是一個十分必要的方式。

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與公民素質的不斷提高,社會對于公眾參與的關注度越來越高,越來越多的人愿意參與到公共事務中來,公眾參與的說法也在媒體上屢屢出現。從狹義上來說,公民參與是指公民在代議制政治制度下參與的選舉活動;廣義上說,公民參與是指:“公民試圖影響公共政策和公共生活的一切活動?!痹诙x方面,學術界還有些不同的觀點,但是對于公民參與的內容還是有相對比較普遍的認知的。一般來說,公民參與分為三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立法層面,即公眾在立法的過程中參與立法;第二個層面是政府管理層面;第三個層面是基層治理層面。同時,《憲法》第2條第3款規定:“人民依照法律規定,通過各種途徑和形式,管理國家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管理社會事務?!惫妳⑴c食品安全治理也體現了憲法賦予公民的權利,合理合法。

二、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現狀

近些年以來,我國食品安全狀況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改善,食品安全治理的機制體制已經初步健全。特別是在城市,由于其市場比較集中,監管比較便利,監管頻率也比較高,城市居民的食品安全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保障。但是在廣大農村地區,由于相較于城市地域廣闊、居民居住分散、基層監管力量不足等原因,農村的食品安全問題還大量存在。

(一)農村居民食品安全防范意識不強

在很長一段時期內,農村食品的種類和來源都比較單一,主要是通過農民自己種植、養殖等手段獲取。農村的集市是農民之間進行產品交換的場所,由于產品多數是自己生產獲得,而且以生鮮產品為主,產品質量比較容易辨識,產品流通的范圍也比較小,因此較少出現食品安全問題。但是,隨著時代的進步,食品生產也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大量產品通過現代、工業化的手段走進農村的市場。同時,農村土地規?;?、產業化經營的客觀要求,農民自行生產的農產品種類在減少,農民通過市場化手段獲取食品的比例較過去卻在逐漸地增多。而長久以來簡單的消費習慣,使得農民普遍對于食品安全問題的防范意識不足,但是面臨的問題卻不斷增多。

(二)農村食品生產流通環節問題多

由于收入水平與城市居民有差距,在食品的選擇上農村消費者更加傾向于價格低廉的商品。但是,由于流通環節相較于城市多,很多優質商品在最終到達農村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價格比城市居民購買時要高。很多假冒偽劣產品在城市無立足之地,而在農村市場卻能夠如魚得水。生產假冒偽劣商品的廠商多為非法經營,很難保證產品質量。

另一方面,農村本地的食品生產者,由于資金有限,很多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模式。很大一部分經營者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等原因,法制觀念淡薄、道德約束差,對于食品安全認識不足,生產設施設備落后,工藝水平低,不按照國家與地方標準組織生產,也造成了很多的問題。監管部門,對于農村食品流通生產環節出現的問題,其監管的難度要遠遠大于城市,出現的問題也遠遠大于城市。

(三)基層農村食品安全力量不足

我國食品安全監管涉及工商、質監、食品藥品管理等多個部門,很多問題的解決要通過各個部門的配合協調才能夠解決,由于涉及的部門比較多,很難形成合力。作為食品安全監管主要負責部門的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其設置僅僅到縣一級,在資金、設備、人員的配置上也很難覆蓋農村市場,監管難度十分巨大。

三、互聯網條件下公眾參與農村食品安全治理的可行性探討

(一)互聯網可以豐富公眾參與的途徑

互聯網技術為現代人提供了更加方便溝通與交流的方式,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也為公眾參與提供了更多的途徑。在過去公眾參與的相關活動中,時間與空間的局限是很多人不參加的原因,互聯網技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消除時間、空間上的障礙,為公眾提供更加廣闊的空間。

對于地域廣大、居住分散的農村市場,公眾可以通過互聯網參與基層的食品安全監管事務,可以為相關部門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互聯網有利于公眾參與相關知識的傳播

公眾參與政府管理和基層治理的相關事務,必須要了解相關的知識,否則是無法進行有效參與的。目前農村對于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等知識的宣傳主要是通過宣傳欄、宣傳單、廣播等方式,相較于互聯網時代多樣化的傳播方式,顯然大大的落后了,互聯網可以有效地幫助公眾積累相關知識,幫助其更好地參與相關事務。

(三)互聯網技術有利于監管部門配合公眾參與活動,提高監管效果

相較于傳統的信息處理方式,互聯網技術大大提高了信息處理的速度與效率。政府與公眾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處理相關事務的效率可以大大提高。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形成良好的互動,激發公眾的積極性和參與度,提高監管的效率。

四、互聯網背景下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建議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宣傳普及食品安全知識

相較于城市,農村的互聯網普及率要低得多,很多年齡比較大的居民對于網絡還比較陌生。但是,隨著青少年群體的成長,網絡與農村居民越來越近,近些年農村的互聯網用戶也在逐步上升,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年6月的報告顯示,農村網民的數量達到了1.91億,農村網絡普及率為31.7%。因此,充分利用互聯網,通過各種新媒體的手段普及農村居民關于食品安全方面的知識,提高其食品安全的意識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建立有效的農村食品監管網絡平臺

在農村的食品監管中,一個很大的問題是:發現問題去找誰。相關監管部門在處理問題的過程中,相互協調往往影響處理的效果。建立信息化的平臺不僅僅是信息處理的平臺,更多的是將涉及食品安全的各個部門,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理順合作的機制,形成合力,更加快捷有效地處理相關的問題。同時,平臺的建立有效解決了農村居民食品出現問題到底找誰的疑問,客觀上可以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提升執政的滿意度。

(三)引導和加強農村食品安全網絡社區建設

網絡社區在網絡生活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很多的網絡話題都是通過網絡社區受到公眾關注的。農村食品安全,可以借鑒網絡社區的部分經驗,引導和加強農村網絡社區的建設,將身邊的事、關心的話題、政策法規等在網絡社區中傳播,讓網絡社區成為信息發布的平臺、農村居民發聲的平臺,對于食品安全中所遇到的問題,在社區中相互提醒,在社區中集體維權,在社區中出謀劃策。

(四)配套出臺鼓勵和保障政策與措施

由于在農村公眾參與的意愿還比較低。通過互聯網參與的意愿可能更低。因此,政府及相關部門,對于參與的人員進行必要的鼓勵機制還是十分需要的。這樣可以調動農村居民的參與意愿,提高治理的效率。對于參與的人員進行經濟上、精神上的獎勵,對于本人有鼓勵作用,對于其他村民有榜樣作用??梢栽诖逡患壍膯挝辉O立食品安全的網絡監督員,不但要將相關信息上報,還要在網絡社區中發布,提醒周邊居民的注意,可以大大降低行政監管的成本。

五、總結

在互聯網快速普及、網民人口不斷增多的背景下,農村食品安全治理工作有了充分利用互聯網,鼓勵和發動公眾參與的條件。在未來的治理中,從農村消費者入手,讓每一個受到假冒偽劣食品危害的群眾、每一個發現不安全食品的群眾都能夠成為監管的幫手,是一條解決農村食品監管問題可行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俞可平,賈西津.中國公民參與—— 案例與模式[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8.

[2] 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2016-06.

[3] 蔣衛衛.試論食品安全監管中公眾參與問題[J].人才資源開發,2013,(6).

[4] 宋慧宇.食品安全監管模式改革研究——以信息不對稱監管失靈為視角[J].行政論壇,2013,(4).

[5] 莫于川.健康中國視野下的公眾參與食品安全治理[J].行政管理改革,2016,(2).

[責任編輯 劉嬌嬌]

猜你喜歡
公眾參與互聯網
我國環保非政府組織監督企業環境信息公開的困境
論公眾參與立法的利弊與保障措施
智慧城市建設規劃中公眾滿意的影響因素研究
公眾參與環境保護制度的有效表達機制的構建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