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2016-08-26 12:52洪磊
中國記者 2016年6期
關鍵詞:脫貧攻堅互聯網

洪磊

"

內容提要 精準脫貧、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沖鋒號已經在2015年11月中央扶貧開發會議上吹響,城市廣電媒體農業影視節目如何盡責作為?本文作者聯系創辦“七一小康頻道”從事精準脫貧報道的實際,提出廣電媒體對農宣傳報道要想提升脫貧攻堅報道的水平和說服力,一要勇擔媒體職責,加強政策和理論解析,幫助農村干群轉變觀念,提振精氣神;二要報道脫貧攻堅的信息和正能量典型;三要運用“互聯網+”和文藝形式,為經濟薄弱村搞好服務,送脫貧智慧、脫貧方法和“精神文化營養”。

關鍵詞 脫貧攻堅 政策解析 扶志扶智 “互聯網+”

十二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大會通過的《政府工作報告》和《規劃綱要》都明確提出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边@意味著今后五年,扶貧攻堅戰已進入攻堅拔寨的沖刺期。2016年4月2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調研時,又再次為脫貧和解決三農問題作出重要指示。

宏圖已展,經略既張。打好脫貧攻堅戰已成為時下全黨全民最重要的中心工作之一。廣電媒體如何站在高處,想在遠處,干在實處?鹽城廣播電視臺有個“七一”小康頻道,內設“小康路上”“美麗鹽城”“陽光路上”幾個子欄目,近年來一直致力于“三農”報道、扶貧攻堅戰報道和現代農業建設方面的報道。其中有半數以上稿件與打響、打贏脫貧攻堅戰密切相關。

一、勇擔媒體職責,當好中央聲音的“擴音器”

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在農村,以江蘇為例,貧困人口和經濟薄弱村主要集中在蘇北重點片區和蘇南黃茅老區。這些地方是70多年前新四軍抗擊日偽的敵后主戰場和老解放區。鹽城是新四軍重建軍部和華中工委所在地。所以鹽城廣播電視媒體離主戰場最近,受眾群體也是農村干部群眾最多,與農民的關系也最為密切。比如“七一”小康頻道的60多個“走基層”聯系點,就有50個設在蘇北貧困片區的經濟薄弱村和低收入人口家庭。數年交往,情況最熟,感情最深,我們有責任利用廣電全媒體覆蓋面廣、到達率高、“兩微一端”影響大的優勢,把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定”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重要講話,以及時下精準脫貧的各項政策、各類理論知識巧妙地解讀給廣大農村干部群眾。讓從事“三農”工作的人,了解黨中央國務院的決心,知曉各項新的脫貧攻堅政策措施,明確精準脫貧的路徑和努力方向,摒棄“等人送小康”的脫貧心態;也要讓各級黨員干部懂得如何把脫貧攻堅的責任扛在肩上;懂得幫扶要幫到點子上,住村要住到心坎里;懂得脫貧攻堅,直面問題才能解決問題;脫貧攻堅重在精準重在實效。要想有實效,就必須先治治“眼病”,摒棄“攤大餅”“灑楊柳水”,而要扶準人、扶對人,堅持扶貧先扶精氣神。

革命老區有些經濟薄弱村之所以至今仍未擺脫貧困,除了少數因病、因殘、因災禍致貧外,主要原因是思想觀念守舊。觀念、理念是理論的“頭”,有什么樣的觀念,就會有什么樣的理論。當貧困的“瞌睡”遇上守舊的“枕頭”,就會產生慵懶和無為。例如,有些基層干部群眾觀念落后,習慣“一碗肉兩塊膘,吃完再跟上頭要”。中央、省、市扶貧三十多年,如今老區的面貌已完全不是70多年前那種交通不便、地理位置偏僻的情況。所謂的“貧困”,有的是少數千部為了爭取上級扶持、救助而“哭窮”哭出來的。真正的低收入人口,除特殊情況,大多是因為觀念陳舊、不肯外出打工經商、掙勞務工資收入;不愿創新創業,增加產業脫貧;不想自愿參加土地流轉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財產性收入。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地方政府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夠,未能以強有力的政策措施強調優勢,加快綠色食品產業發展;未能把產業做大,加快現代農業、林果業、畜牧業、水產養殖業發展;未能把效益調高,加快農業產業化、規?;l展。再一個原因就是經濟薄弱村和貧困人口脫貧能力不強,缺少文化涵養和知識技術支撐,創新創業意志不堅、項目難找、技術不足、資金難籌、缺乏脫貧攻堅生力軍。這些,都有待媒體發力,當好黨中央、國務院聲音的“擴音器”,用各種方法把中央聲音傳播到每個角落,傳播到貧困人群的心田。我們通過各種形式的宣傳報道,重點傳播以下理念,只有首先解決好頭腦中的因循守舊,才能擺脫桎梏;才能實現“弱鳥先飛”,更新觀念創新創業,找到脫貧致富、發展現代農業的空間;只要有信心,就能黃土變成金;只要精神不滑坡,就會辦法總比困難多;只要一村一戶有一策,脫貧致富就會有來日。經過廣播電視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廣泛傳播,還真的收到了激發農村干群脫貧志向的效應,也幫助少數政府官員走出了“扶貧等于救濟慈善”的認識誤區。再輔以新媒體“兩微一端”和戶外LED大彩屏、手機APP一天數百遍標題新聞的反復宣傳,把脫貧攻堅輿論氛圍造濃造烈,起到了放大傳播、擂鼓助陣、揚鞭催馬的作用。

二、大量報道脫貧攻堅的信息和正能量典型,當好當地黨委政府精準施策的“共鳴箱”

今年初春,江蘇省人大、政協兩會召開時,《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江蘇省貧困縣全部摘帽,411萬低收入人口整體實現脫貧。此前的鹽城市人大、政協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也談到,全市4個貧困縣全部摘帽,38萬貧困低收入人口全部脫貧。而且低收入人口人均年收入達5000元,比省定4000元目標還多1000元。市領導表揚新聞輿論單位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報道分量足、形式多、效果好,群眾喜聞樂見。江蘇省整體脫貧了,鹽城市作為蘇北片區的重點貧困區成績這么好,媒體確實付出了努力。

(一)跟領導跑精準脫貧點,大量報道2015年脫貧典型。

回顧這兩年,鹽城廣電“七一”小康頻道農業影視的播出時間和自采、自制節目數量,比央視七套還多。一個市級臺對農報道如此重視,得益于臺領導的文化自覺和高度重視、指揮得力。2015年是省定脫貧奔小康工程最后一年。背水一戰,勢在必勝。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以后,鹽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一個鎮一個村的檢查督導,“七一”小康頻道組織了三個報道組,臺領導輪流帶隊,跟隨市領導進鎮入村,了解報道各地精準扶貧的做法與效果。例如,2015年12月中旬,我們跟隨市委書記朱克江來到阜寧縣郭墅鎮瓜蔞特色產業園。該園是鹽城市委幫扶工作隊扶持建設的高效農業基地,連片種植面積達4200畝,吸納低收入人口60多人務工。農戶除土地流轉每畝收入達千元外,在產業園每天務工能掙工資80元。鹽城因為土地資源豐饒,貧困人口人均擁有土地近3畝,土地流轉一項收入,每人每年就有3000元?;孛磕赀€給村里分紅增加集體積累。還幫困難群眾繳納醫療、養老等社保費用,60多人2015年全部脫貧。這樣的典型報道有人、有事、有思想,直接起到為精準脫貧引航指路催馬揚鞭的作用。

內容提要 本文通過對浙江電視臺原公共·新農村頻道改版為公共·新聞頻道后節目形態的分析,論述了地面電視頻道通過強化“新聞立臺”,實現差異化競爭的實踐與探索,并對這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問題進行了歸納總結,嘗試提出了改進的思路與措施,這對其他地面電視頻道辦好新聞節目或進行類似“新聞專業化”改版,具有一定的參考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 電視新聞頻道 轉型升級 新聞立臺

2016年3月18日,經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正式批復,浙江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正式開播。從去年年底開始,浙江電視臺原公共·新農村頻道開始嘗試改版,由原先以新聞、電視劇為主,以對農節目和生活服務類節目為輔的地面電視綜合頻道,改版為專業電視新聞頻道,停影視劇和其他生活類、娛樂類節目。經過三個月的運作,一個全天新聞播出量達16小時的專業新聞頻道已初步成型。作為浙江省內第一家電視新聞頻道,公共-新聞頻道是新媒體傳播環境下,傳統電視頻道通過強化自身優勢,提升傳播競爭力的一次“轉型升級”之舉,這對于傳統媒體,特別是資源有限,市場份額不斷被蠶食的地面電視頻道而言,是一次大膽的嘗試。

一、公共·新聞頻道節目的主要特點

(一)節目構架完整,新聞特色突出

浙江電視臺公共·新聞頻道目前已經形成比較完整的新聞節目架構,具體為單數時間點對浙江衛視的主要新聞欄目《浙江新聞聯播》《今日聚焦》《今日評說》等進行重播,雙數點主要安排頻道自辦節目,包括《新聞大直播》午間檔、下午檔、晚間檔、《雪倩看頭條》《小強大視野》《新聞關鍵報告》《小雨說》《最美浙江人》《文化大舞臺》《書香浙江》《金融市場》《宏偉大財經》等十余檔新聞節目,涵蓋了時政新聞、民生新聞、新聞評論、財經新聞、文體新聞等內容。這些新聞欄目在運用大平臺、做好大新聞的統一體系下,突出欄目定位和風格特色,社會影響逐步擴大。

在新聞事件的快速反應上,頻道充分利用《新聞大直播》欄目的多個直播窗口,突出新聞的行進時態,第一時間發布權威信息,搶占輿論陣地。今年以來,該欄目已經對迎戰冰雪寒潮、春運、浙江省兩會、搜救浦江失聯女童等重大新聞事件進行了大時段、多視角的直播報道。如在年初“迎戰冰雪寒潮”的報道中,頻道持續直播長達S6小時,較好地檢驗了團隊大時段直播的能力;在“搜救浦江失聯女孩”的報道中,推出特別節目《孩子,我們盼你回家》,形成鏈條式的滾動直播,體現出較高的反應速度和直播水平。

在新聞事件的深度解讀上,一方面強化全局意識,如新推出的《小強大視野》欄目,王牌主持人小強與媒體總編、評論員充分互動,力圖以更寬廣的視野和更高的層面對正在發生的焦點新聞進行解讀思考;同時,也注重挖掘新聞價值,新推出的《雪倩看頭條》《新聞關鍵報告》等欄目能夠對新聞信息進行整合,挖掘出新聞價值,力求還原真相,為受眾澄清謬誤、明辨是非。

在新聞事件的民生表達上,頻道強化“走轉改”、落實“三貼近”,堅持從民生視角進行解讀報道,堅持用百姓語態講好新聞故事。如《小雨說》等欄目,盡管內容還略顯粗糙,但積極嘗試公共新聞和熱點事件的民生化表達,強調“講百姓身邊的新聞”,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新聞”,講“和普通人生活緊密相關的新聞”,注重民生視角、民生情懷和民生語言,使得新聞頻道的節目總體上比較“接地氣”。

(二)注重輿論引導、弘揚主流價值

多元化信息時代,媒體間新聞的觀點競爭已變得越來越重要,傳統媒體鞏固傳播優勢、提高核心競爭力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做大做強新聞評論。公共·新聞頻道發揮新聞體量大、品種全、欄目多的優勢,運用時評、短評、快評、記者手記、專家解讀等多種形式,增強評論的貼近_生和吸引力,引導輿論、弘揚正氣。

如在晚間黃金時段推出的《小強大視野》欄目,匯集了一大批知名新聞評論員,直面社會焦點事件,堅守正確導向,消除雜音噪音。在搜救浦江失聯兒童的事件中,節目邀請參與救援指揮的警官走進演播室,解讀搜救行動,凸顯生命至上的價值觀,獲得一致好評;在“小區拆圍墻”的復雜輿情中,主持人與規劃專家一起對公眾誤讀進行解構,用形象生動的圖表和鮮活的案例闡述“街區制”的優點和難點。針對浙江電視媒體專業財經新聞相對不足的情況,頻道還推出了以財經專家、媒體人胡宏偉名字命名的《宏偉大財經》,立足浙江省情、浙江經濟、浙商群體,深入分析解讀一周財經大事,破解經濟難點,尋找改革亮點。除評論節目以外,頻道還積極開辦《文化大舞臺》《書香浙江》《最美浙江人》等專題專欄,傳遞溫暖、傳承文化、有力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三)優化采編流程,推進融合傳播

公共·新聞頻道在籌備過程中就提出“大編輯部”的概念,目前,該頻道已搭建了“中央廚房”式的全媒體新聞采編平臺,積極嘗試建立新媒體首發、重大突發多媒體協同作戰、重大主題活動多平臺立體編發的操作體系。依托這樣的機制,公共·新聞頻道在融媒體傳播上進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和嘗試:在報道中,積極發揮兄弟媒體“中國藍新聞”客戶端和微信、微博的平臺作用,努力實現新聞內容的跨屏落地和多端傳播;《小強熱線》《小語說》等欄目,適應互聯網特點,努力嘗試“圈子化、碎片化、個性化”的運作探索,在加強受眾黏性的同時,深入了解觀眾需求和習慣,為內容選取提供參考;《最美浙江人》《新聞大直播》等欄目稿件通過新媒體首發,加快新媒體用戶的擴張與活性,實現新媒體對傳統媒體的內容預熱與受眾反哺,促進重要信息的二次傳播。

二、公共·新聞頻道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與改進的思路

(一)通過聚焦熱點、互聯互通發掘優質新聞資源

新聞頻道目前最大的問題是報道資源稀缺,嚴重影響頻道整體節目質量。由于人力物力、新聞信源等方面的不足,新聞頻道每天16小時的播出體量已經捉襟見肘,各新聞欄目中價值高的報道少,影響大的報道少,原創、獨家、首發的報道少,不少報道節奏較為拖沓、主題不夠鮮明、影響非常有限。

猜你喜歡
脫貧攻堅互聯網
關于溆浦縣脫貧攻堅工作的探索和思考
河北省開發性金融扶貧淺議
為貧困地區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闖出新路
打贏脫貧攻堅戰,民主黨派如何作為
十八屆五中全會以來的脫貧攻堅——基于新聞聯播相關報道
天柱縣整合涉農資金的實踐與思考
淺析互聯網時代維基百科的生產模式
“互聯網+”環境之下的著作權保護
“互聯網+”對傳統圖書出版的影響和推動作用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