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多邊貿易有何沖擊

2016-12-13 10:38楊欣
人民論壇 2016年22期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世貿組織沖擊

楊欣

【摘要】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已經成為了不可避免的發展大趨勢,其對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核心的多邊服務貿易體制造成的沖擊十分巨大,由此也對世界各地的經濟體制造成了巨大影響。如何正視這類問題十分重要,如何面對并做出決策是我國現如今須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

【關鍵詞】區域經濟一體化 沖擊 世貿組織 應對措施

【中圖分類號】F742 【文獻標識碼】A

一般而言,區域一體化是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地理位置較為接近的國家或經濟體之間,為了共同的經濟利益和經濟發展,通過一定的條約規范及國際條例來構成統一的組織。穩定性、區域性以及排他性是區域經濟一體化在發展中所呈現出的主要特點。由于區域經濟一體化一般是在地理位置距離較近、經濟發展程度相似的國家之間為了更高的共同利益而成立的,所以,區域經濟一體化中區域性是最顯著的特點。

區域經濟一體化與多邊服務貿易體制的關系

第一,多邊服務貿易體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規范。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具有合法性的,在多邊貿易體制的基礎法律文件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中曾明言準許WTO的成員國在一定的區域中建立相應的經濟組織。但是,這樣的組織并不是完全自由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多邊貿易體制的制約。首先,為了保障其他成員國的利益,在建立經濟一體化的貿易區時,多邊貿易體制對其建立目的、程序,以及對所受影響的第三國的賠償等方面都做了非常嚴格的規定。其次,在經濟貿易區建立時,其目的一定是為了促進成員國之間的貿易往來,不能夠出現抵制、歧視非成員國的貿易。

第二,多邊服務貿易體制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審查機制。多邊貿易體制中的核心組織是WTO。其規范條約的制定也是在最大程度上保障WTO的權益。為避免部分國家或地區借著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口號做出一些只符合自身利益、制造貿易壁壘的事件出現,在WTO牽頭下,形成了多方對于區域經濟集團的審查機制,而這類機制分為多種類型,目的在于有效起到監督預防作用。

第三,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多邊服務貿易體制的影響。區域經濟的一體化不僅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多邊貿易體系也有著消極的影響。從實際情況來看,一些區域經濟體并沒有擔負起最開始的期望,它雖然合法且得到WTO的認可,卻不能享受到WTO成員間的優惠互利政策,自由貿易區的形成勢必會影響到互利政策的應用區域,壓縮最惠成員國政策,這些消極的影響,帶來的最壞結果是造成貿易保護主義由國家到區域,形成更大的貿易壁壘。

區域經濟一體化對多邊服務貿易體制的沖擊

第一,貿易轉移抵消了多邊體制的積極效應。區域經濟一體化推動自由貿易,大大地提高了市場的自由度,但貿易轉移從某種程度上縮小了多邊體制的積極效應。貿易轉移,指形成關稅同盟之后,由于取消了同盟成員國之間的關稅但保留了對非同盟成員的關稅,從而發生了同盟成員的低效率(高成本)生產取代非同盟成員的高效率(低成本)生產,即在差別待遇的影響下,某一同盟成員把原來向非成員國的低成本進口轉向同盟成員國的高成本進口,以及由此而產生的進口成本增加的損失。

第二,優勢地位的利用造成多邊體制內新的不平衡。區域經濟一體化把原本分散的國家組成了一個巨大的經濟區域,即把幾個甚至十幾個國家聯合起來組成了新的經濟貿易集團,將多個分散的市場以及貿易區域組合在了一起,擴大了內部成員的貿易和市場,促進了區域內經濟的發展和進步。對外來說,該類貿易集團就會在多邊的貿易體制內形成巨大的優勢,特別是區域經濟的特征性極易把許多發達國家組合在一起,這樣一來它們的優勢地位就在多邊貿易體制中體現出來,打破了多邊貿易體制的平衡。而這種優勢地位以及所帶來的利益,也變成了成員國制定對集團外部政策的動力。當成員國狀態并不良好,經濟發展出現問題時,成員國便采取政策,維護其利益關系及優勢地位,影響了多邊貿易體制的優勢。

第三,集團內的立法排斥多邊貿易規則的適用。區域經濟集團的立法一般分兩種方式,一種是頒布符合集團中大部分成員利益的基礎性法規以及各種進出口關稅政策等,第二種則是根據所處集團的位置以及所在集團的法則授權進行二次立法行為,雖然目前這種行為較少,但從數據來看,這會成為未來的發展趨勢,而且更多的是一種集團內部的有利于集團成員之間的法規條約。雖然這些法規看似合理,但在集團的利益與多邊貿易規則有沖突時,自然這些法規將會偏向集團自身所需要的層面。要想規避這些不好的影響,不僅在單個國家層面需要去分析解決,而且需要在國際的層面去解決立法問題,制定合理的國際法規,保護各方面利益,正確參與到一體化中去。

中國未來應當采取的對策

第一,順應區域經濟一體化潮流,積極參與。從目前的世界形勢來看,區域經濟一體化,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唯有順應大勢,參與到其中去,才能化被動為主動。我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仍舊比較緩慢,仍是處于起步階段。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初期,必然會付出一些我們現有的經濟主權,但加入到其中所帶來的一體化效果以及利益形成的紐帶關系等,更符合我國長久以來在外交、政治等領域的政策,能夠形成一個和諧優良的外貿關系、創造更好的經濟環境和國際環境。

第二,積極推動國際多邊貿易體制的發展。在部分人看來,雙邊貿易協議對多邊體制造成不可忽略的影響,增加經濟成本,分化出惡性競爭的不同經濟集團。區域經濟的一體化,的確會在初期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例如,美國以及歐盟所實施的一些貿易轉移政策以及北美自由貿易區的一系列貿易保護政策,都極大影響到我國的進出口貿易總額和貨物投資總量。如何避免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負面影響呢?積極參與和進行多邊貿易就是解決方法之一。加固WTO成員國之間關系,打破貿易壁壘及貿易圈子都能不同程度地解決這類問題。

第三,以亞洲為重點,積極推進和參與亞洲經濟一體化進程。首先,我國應在遵循“一國兩制”的前提下,對兩岸四地經濟完成一體化,推動區域經濟合作過程。充分發揮好兩岸四地的區域優勢,拓展各地經濟潛力,建立符合各地情況的區域經濟合作,完成經濟上的共同進步。其次,臨近我國的東盟國家,已經和我們建立了中國-東盟自由貿易聯盟,意味著我國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過程又邁出了一大步,但我國和東盟國家的發展程度和社會制度等仍有較大差異。最后,十個東盟國家加上中日韓三國之間,仍可形成區域經濟合作。

第四,積極推動和參與亞太地區的經濟合作。亞太經合組織(APEC)是我國目前加入的唯一一個區域性經濟一體化組織,對于我國推進區域經濟發展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目前,APEC仍是亞太地區最具有影響力的區域經濟組織,對亞太地區國家的經濟一體化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就目前情況來看,亞太地區成員國的生產總值占到世界一半有余,而且自其成立以來,成員國的關稅降低了許多,我國的對外貿易更是有四分之三是針對這些地區。因此,為了更好地爭取和維護中國的經濟利益,我國更應該在該組織中發揮更大的作用,爭取更大的發言權。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繼續推動上海合作組織框架下的經貿合作活動。

第五,積極推進國內的改革和開放,提升競爭力和綜合國力。我國首先應加強對市場的調控力以及對經濟水平的駕馭能力,因為區域經濟的一體化必然會對我國國內的經濟造成沖擊。其次,區域經濟一體化帶來的市場自由度等變化,往往要快于WTO,我國一旦進入其中,就不得不對這些情況都好準備,這就極大地考驗著我國政府對宏觀經濟的調控能力,以及對市場的監管力度。未來我國應大力推進經濟結構改革,主動出擊,降低貿易壁壘,完善和占領市場。我國的改革力度,也要隨著經濟模式的變化不斷變化,促進中國的跨國企業成長,提高我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

(作者單位:西安石油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參考文獻】

①于鵬:《主要國家多邊和區域經濟合作進展及啟示》,《宏觀經濟管理》, 2014年11月。

責編/張寒 美編/于珊 王夢雅(見習)

猜你喜歡
區域經濟一體化世貿組織沖擊
外出就餐對英國餐飲業的沖擊
色彩沖擊
中國正式向世貿組織提交《中國關于世貿組織改革的建議文件》
閱讀理解
區域經濟一體化中的政府與市場分工
阿澤維多:世貿組織感謝中國為多邊貿易談判所做努力
“絲綢之路經濟帶”跨境次區域合作的前景展望
借京津冀一體化東風助力石家莊經濟發展
世貿組織通過貿易便利化協議議定書
完形填空精選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