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研究綜述

2016-12-14 09:26管斌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價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障礙

管斌

【摘 要】價值的實現是認識和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目的和邏輯歸宿。自2006年以來,面對新情況,國內諸多學者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價值實現的條件、規律、障礙和克服路徑,個體價值實現途徑等方面有了新的研究和突破。文章對近年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研究成果進行了綜述。

【關鍵詞】思想政治教育 價值實現 條件 障礙 克服路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

所謂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人和社會在思想政治教育實踐—認識活動中建立起來的,以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和發展規律為尺度的一種客觀的主客體關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存在及其性質是否與人的本性、目的和需要相一致、相適合、相接近的關系。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亦即思想政治教育所蘊含的思想、認識、政治、道德等內容,只有為教育對象所接受,并內化為他們各自的某種深刻而穩定的心理結構,外化為一種現實的心理的能量以及個體意識和動機,才能增強他們的主體意識和主體力量。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過程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潛價值”到“顯價值”的轉變過程。

項久雨認為,灌輸途徑和接受途徑共同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活動的兩個軸心?!肮噍敗辈⒉皇菑娭菩缘挠补?,而是提供合適的學習條件和學習環境,采用多種方式啟發人民群眾的政治覺悟。在現代條件下,只有正確利用灌輸途徑,克服“單向投注”的弊端,建立起教育者與被教育者平等的雙向交流的新理念,才能增強灌輸的有效性?!敖邮堋睍r要注意認清主體思想與客體思想的雙向互動作用,要把握接受主體的需要與驅動之間的關系:需要引起動機,動機支配行為。

李江凌從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手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來說明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他認為,在教育的目標上,堅持理想性與層次性的統一;在教育內容上,堅持意識形態與非意識形態的統一;在教育手段上,堅持理論教育與人格示范的統一;在教育方式上,堅持顯性方式與隱性方式的統一。

郝文軍結合大學生的特點和需要,從四個方面論述了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路徑:1.確立社會主義的主導價值觀,構建當代中國社會的價值認同;2.通過社會化,對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進行定位;3.以文化引領大學生的價值取向,實現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的和諧統一;4.將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解決利益矛盾相結合,開掘社會價值與個體價值同構的生成空間。

張亞丹從理解、認同、運用三個方面來說明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層次。理解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內化的基礎;認同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內化的標志;運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外化的表現形式。理解、認同和運用并不是一個簡單的單向傳導的過程,而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

李瓊認為,“育人為本”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前提。即人在整個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活動中發揮著主導性的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其教育活動和社會關系中合乎主體全面發展和人類社會進步的目的而呈現出的一種肯定的意義關系的實現?!皾M足價值主體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重點,它表現為滿足個人的道德發展需要和滿足社會道德發展需要。

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條件

價值主體的需要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前提。人的行為是由思想支配的,人的思想又是由價值引導的,而人的價值與需要的強度密切相關。價值主體的利益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動因。人類的任何活動總是為了一定的需要和利益,并在一定的目的驅動下以一定的方式展開。

張能云、武曉磊等人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分為內在條件、外在條件和中介條件。內在條件包括理論條件和有效的教育;外在條件有人的條件和社會的條件;中介條件有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

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條件具體分為人的條件、物的條件和中介條件(兩種契合)。就人的因素而言,需要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互動與溝通;就物的條件而言,則需要強調人在實踐過程中發揮主動性,牢牢地駕馭物的因素,使之為教育的目的服務。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中介條件歸根到底就是兩種類型的契合:人與人之間的契合以及人與物的契合。

三、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規律

項久雨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規律有神形統一律、虛實轉化律、真善美統一律和同步遞增律。

張亞丹認為,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基本規律有對立統一律、轉化提升律和自我實現律。

四、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障礙及克服路徑

(一)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障礙

1.思想政治教育在內容、形式等方面存在不足。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存在“教”與“學”相脫節的想象;其次,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存在主體與客體相分離的想象。

2.對各層次主體需求的滿足程度存在差異。思想政治教育的價值主體是多種多樣的,包括國家、政黨、社會及個人等。但長期以來,我們的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以服務國家、政黨和社會為主,即使是在新時期的環境下,仍然具有這種傾向。

3.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主客體之間的溝通途徑存在障礙。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者忽視溝通反饋所形成的障礙;其次,溝通反饋機制不健全所形成的障礙;最后,溝通反饋途徑不通暢所形成的障礙。

4.思想政治教育價值主體的需求及反饋表達的真實性不夠。首先,溝通渠道不通暢所形成的主體意思表達的真實性不夠;其次,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媒介缺陷所形成的主體意思表達的障礙。

(二)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障礙的克服路徑

首先,增強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魅力與吸引力;其次,注重思想政治教育服務的個人主體;再次,建立健全反饋機制,完善主體意思表達的途徑;最后,我們還要拓寬溝通渠道,搭建溝通平臺。

五、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實現途徑

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以“誠學之”凸顯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生成的主軸,以“篤信之”維系個體價值生成的信念,以“躬行之”促進價值關系互動,共同促生著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

朱權認為,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的途徑有以下五點:1.構建完整的思想道德教育體系;2.按需開展人的思想政治教育;3.正確認識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的劃分;4.注重把科學灌輸與開發個體的主體能力相結合;5.將提高教育者素質與個體自我教育有效結合進行思想政治教育。

六、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高校突發事件善后治理

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突發事件善后治理過程中是價值實現和本身價值增進的有機統一,其價值實現是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導向、整合、溝通、調試及規范功能在高校突發事件所起的作用達到的。

在論述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這一問題中,筆者認為,項久雨的灌輸途徑和接受途徑共同構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活動的兩個軸心;張亞丹將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分為理解、認同、運用三個層次的觀點很好地體現了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而郝文軍的文章沒有很好地將主體需要與客體屬性相結合,雖然也提出了個體價值,但他片面強調社會價值而縮小甚至忽視個體價值和主體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中的意義,而在“通過社會化,對社會價值和個體價值進行定位”中,雖然說到了社會化實際上是一個實踐的過程,但問題的關鍵是如何實踐的問題;周立軍在《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高校突發事件善后治理機制研究》一文中主要說的是“思想政治教育”與高校突發事件善后治理,而不是“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并且指導性意義不強。

【參考文獻】

[1]張耀燦,鄭永延,吳潛濤,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項久雨.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實現及其規律[J].江漢論壇,2006(11):110-114.

[3]李江凌.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創造和實現[J].求實,2006(03).

[4]郝文軍.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路徑[J].教育探索,2010(08):117-119.

[5]張亞丹.淺析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層次和規律[J].思想教育研究,2011(03):104-106.

[6]李瓊.實現思想政治教育價值的兩個因素[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2):64-65.

[7]田霞,李然.淺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條件[J].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學報,2010(06):115-117.

[8]王賢卿,趙盛潤.論思想政治教育價值實現的障礙及其克服路徑[J].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09(08):72-77.

[9]王鹿,周琪.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的現代生成及實踐方式[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1(02):34-36.

[10]朱權.思想政治教育個體價值實現的途徑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18).

[11]周立軍.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與高校突發事件善后治理機制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2):108-111.

猜你喜歡
價值實現思想政治教育障礙
睡眠障礙,遠不是失眠那么簡單
跨越障礙
傳統媒體內容供給側改革的三條路徑
加強思想政治課在大學慕課開放課程的地位研究
淺析紅色文化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多導睡眠圖在睡眠障礙診斷中的應用
“換頭術”存在四大障礙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