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大污泥處理力度 提升固體廢棄物科學處置水平

2016-12-14 09:41丁勝君
經濟研究導刊 2016年28期
關鍵詞:處置污染

丁勝君

摘 要:污泥是城市污水處理后的產物,如得不到安全、穩定、規范化的處置,將會大大削弱污水廠的減排效益,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正確地處置、利用好污泥,不僅能化危害為資源,又可以保護環境和自然資源。介紹發達國家污泥處置主要方式及其利弊,分析環太湖周邊一些城市污泥處置的現狀,重點探討如何因地制宜確定污泥處置的路徑,以期為各城市未來城市污泥處置提供參考。

關鍵詞:城市污泥;污染;處置;方式

中圖分類號:X7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6)28-0141-02

“十二五”以來,宜興市污水處理量日益增加,作為污水處理必然產物的污泥,如得不到安全、穩定、規范化的處置,將會大大削弱污水處理廠的減排效益,造成嚴重的二次污染。污泥的規范化處置問題已成為政府部門、市民關注的焦點,也是宜興市經濟社會發展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近期,筆者先后實地走訪了市環保局、金山環保公司、市公用事業局、清源污水處理廠和金墅水泥公司等單位,對全市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F將調研情況綜合報告如下:

一、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基本情況

1.全市污泥產生情況。截至2015年年底,宜興全市共有12家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總規模為21.9萬噸/日,實際處理污水量約15萬噸/日,廠內污泥處理普遍采用“重力濃縮+帶式壓濾”的方式,經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污泥產生量近300噸/日(含水率80%計)。全市有大小印染企業36家,正常生產日平均處理廢水量約4.5萬噸/日,均采用“物化+生化”的二級處理工藝,廠內污泥預處理普遍采用“重力濃縮+板框壓濾”的方式,處理后污泥含水率在80%左右,平均污泥產生量按相對保守的2‰計,污泥產生量約100噸/日(含水率80%計)。各類凈水劑企業約10家,產品、規模不同,生產工藝、原料不同,廢渣產生量相差較大,廠內壓濾處理后含水率約60%,污泥產生量合計約50噸/日(含水率60%計)。上述三類污泥合計產生量約450噸/日。

2.全市污泥處理處置現狀。當前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主要有四條途徑:(1)歐亞華都(宜興)水務有限公司污泥產生率較高,污泥產生量約100噸/日,現運至屺亭街道屺亭村的屺山宕口填埋。(2)其余投運的10家污水廠污泥產生量約200噸/日,均統一由環衛部門用專用車輛拖運至位于張渚鎮大炎嶺林場的宜興市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經加石灰等穩定劑固化后填埋處理。(3)印染廠廢水處理所產污泥的處置途徑,主要有四種:一是有16家企業(主要是位于屺亭及宜興經濟技術開發區內的15家印染企業及江蘇宇豪紡織有限公司)近50噸/日拖運至屺山宕口填埋;二是樂祺公司污泥(約10噸/日)送協聯熱電鍋爐焚燒處理,另有4家聲稱其污泥由自有或周邊企業鍋爐焚燒處理;三是個別印染企業由當地環衛所拖運至鄉鎮建筑垃圾場處理;四是其余約10多家企業聲稱其污泥量較少,均委托收購其煤渣的個體戶一并拖走到磚瓦廠制磚。(4)對于凈水劑廠產生的廢渣,一般是暫存于廠內,待一定時機下拖運出用于填路填坑或傾倒于廢棄宕口,有兩家生產量較大的企業聲稱其廢渣經壓濾再加石灰粉中和后經由他人拖運至水泥廠用于熟料生產。

二、當前污泥處理處置的技術路線分析

1.衛生填埋。污泥衛生填埋為欠發達地區普遍采用,優點是操作過程簡單;缺點是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具有較高的二次污染風險。宜興產的污泥仍以填埋為主,主要地點為張渚鎮的生活垃圾焚燒飛灰填埋場和屺亭街道屺山宕口。當前填埋的環境風險正不斷積累,已引起周邊群眾的強烈不滿,其填埋容量估計一兩年內即將飽和,下一個填埋場所的科學選址和實施將面臨不小的社會風險。

2.土地利用。污泥土地利用可以有效利用污泥中的有機物和一些營養物質,將貧瘠土地變為易于耕種的土地,改良后的污泥可用于城市綠化、林業、土壤的表面覆蓋、改良土壤等。優點是投資省,運行費用低;缺點是需要較大的處理場地,時間較長,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在生產過程中會產生異味,從項目實施的角度看,環評公示時當地居民的意見將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故科學選址是個難題,污泥產品的市場銷售也存在不確定因素,有可能出現污水廠泥滿為患,影響正常運行。

3.干化焚燒。污泥的干化焚燒是一種較徹底的解決方法,優點是操作較簡單,占地面積小,可以使污泥減小體積,完成無害化處理,實現資源再利用。缺陷是在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飛灰,對空氣具有較強的污染,如果處理不當,則會造成嚴重的環境污染。從調研的情況來看,計劃了多年,擬建于光大環保能源有限公司的150噸/日污泥干化項目由于防護距離內拆遷問題至今未通過上級環保部門環評審批,設備閑置廠內一直未能安裝。即使通過審批,領取危險廢物經營許可證后,污泥處理中也將面臨高昂的監測、儲存等額外費用。金山環保公司投資的太陽能低溫復合膜處理生化污泥及制作活性炭示范項目,日處理污泥能力100噸/天,處理費用200~400元/噸(80%含水率),運行成本較低,但其一次性投資達1億多元,占地面積大,在干泥低溫焙燒(600℃~800℃)制作活性炭工藝的過程中,一些高污染氣體(如二惡英)的排放將不可避免。

4.資源化利用。資源化利用就是把污泥干化,降低污泥的含水量,然后利用干化后的污泥生產各種建筑材料,如磚、玻璃、水泥等。優點是可以有效地解決污泥的減量化、穩定化和無害化問題;缺點是處理過程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經濟效益較差。污泥的建材利用尤其是作為水泥原料,是一種比較好的處置途徑,受到國內外的肯定,國內也已有許多成功實例。宜興現有水泥熟料企業有6家,處置潛力大,應急調配能力強。如宜興市的金墅水泥有限公司,于2014年9月開始嘗試處理無錫蘆村污水廠脫水后含水率低于60%的污泥,日處理能力達150~200噸,目前運行穩定,處理效果良好,噸污泥處理成本約160元,甚至遠低于前期宜興市華都環保集團、東方電氣集團東方電機有限公司所提供的污泥深度脫水成本。

三、思考和建議

1.充分認識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笆濉逼陂g,宜興市仍將面臨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的雙重壓力,面對有限的環境容量、土地資源和嚴格的生態文明建設要求,通過發展環保產業推動經濟轉型成為宜興市切實可行的發展路徑,而污泥處理處置不失為較好的切入點。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工程的建設和運行管理,搞好污泥處置,是宜興市生態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水環境治理的迫切需要,是控源截污的重要環節。因此,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建設生態文明、服務轉型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污泥“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處置的重要性和緊迫性,進一步加強對污泥處理處置工作的領導,推廣應用先進技術和工藝,加大資金投入,完善相關政策,加強工作監管,穩步提高其產業化水平。

2.盡早選定科學的污泥處置方案并加快推進實施??傮w來看,宜興市污泥處理處置設施規劃和建設還相對滯后,處理能力嚴重不足,處理方式單一落后。經現場調研,結合宜興市實際,分析比較各方案,我們認為:宜興市污泥處置宜采用水泥窯協同處置為主導,污泥太陽能干化制活性碳為補充,安全填埋為應急備用的總體方案。當前,政府主要宜著手做兩件事:一是可以采取PPP方式,引進污泥脫水相關企業(建議赴寧波市、紹興市柯橋區進一步考察)。在大型污水處理廠(如開發區的建邦污水處理廠)附近建設污泥深度脫水單元工程(綜合考慮單體項目投資和運輸成本,不宜在每個污水廠上相關處理設施),各污水處理廠的污泥由專用車輛運至該場所,進一步降低含水率,實現減量化,滿足水泥企業協同處置要求(污泥含水60%以下)。二是宜盡早選取企業自愿度較高、規劃布局較好、基礎設施較完備的2—3家水泥生產企業作為全市污泥處置定點單位。定點水泥企業自主進行相關改造,政府對相關改造投入積極補助,并全力協助其完成相關立項及審批,建成后合理確定污泥處置的收費標準。確保有關項目盡早建成投產,較好地實現污泥的減量化、無害化、穩定化和資源化的處理處置目標。

3.進一步完善污泥處理處置價格體系。在宜興市目前的自來水價格構成中,根據不同行業和領域,污水處理費為0.8~1.1元/噸,政府要合理確定從污水處理、污泥干化、焚燒或利用各環節的費用,分配好污水處理費這塊蛋糕。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宜興市污泥處置價格體系、污水處理收費政策和污泥處置費的提取和支付機制,落實污泥處置經費和財政補貼;要進一步提高污水處理費的征收力度和管理水平,通過污水處理費、財政補貼等途徑落實污泥處理處置費用,確保污泥處理處置設施正常穩定運營;要充分運用現有的排污收費政策,對污泥排放和未達到無害化處置要求的企業加收排污費,提高企業進行無害化處置的自覺性和積極性。

4.加強監管,嚴厲打擊非法傾倒污泥的行為。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建立一整套從污泥產生、處理到轉移、處置全過程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對污泥處置的監管措施。一是在污泥轉移方面應杜絕污泥轉移過程中發生泄漏、傾倒等污染環境現象。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泥轉移單位和各污泥接收處置單位必須建立污泥轉移聯單制度,環保部門必須對污泥轉移實行嚴格的監督管理,對污泥轉移單位應建立資質管理制度以實行規范化管理。二是要切實加強工業污水處理廠和工業點源的污泥控制。要強化分類管理要求,施行全過程管理,實施經營許可、轉移聯單等制度,同時須切實加強各項管理能力,提高并確保污泥無害化處置水平。三是健全污泥管理臺賬,定期進行檢查,堅決打擊非法傾倒、違法處置污泥的行為。建議環保部門運用刷卡排污、排氣、排泥“三刷”系統,配合在線監控網和移動執法終端,建成全天候的數字監控平臺,通過科技監管,進一步規范各污泥生產企業污泥處置行為。

四、結語

傳統的城市污泥處理工藝,如焚燒污泥、衛生填埋和土地利用,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并將長期存在下去。隨著經濟的發展、城市的擴容,土地資源和環境保護的壓力日趨嚴峻。不同地區在污水處理和污泥處置過程中,要根據本地實際條件,積極引進新型技術和辦法,努力選擇一條最優路徑,在有效處理污泥的同時,保證人類生存環境不受二次污染。

參考文獻:

[1] 余杰,田寧寧,王凱軍.我國污泥處理、處置技術政策探討[J].中國給水排水,2005,(8).

[2] 吳學昌,靳云輝.深圳污泥干化焚燒處置技術的可行性分析[J].科技創新導報,2008,(16).

[3] 魏超,占星星,宋少波.城市污泥處理與處置技術的現狀研究[J].廣東化工,2012,(13).

[4] 楊柯敏,張春燕,張燕,隋國舜.城市污泥處理處置方式及現狀分析[J].中國資源綜合利用,2012,(12).

[責任編輯 史麗麗]

猜你喜歡
處置污染
液壓系統常見污染及控制措施的探討
SOUNDS OF THE CITY
哪個罐子里的藥被污染了
融媒時代公共衛生事件輿情特征及處置
供電企業輿情的預防及處置研究
建立高效有序的突發事件聯合應急處置機制
現代商業銀行金融不良資產處置研究
探析危險固廢處置和管理
你是污染鏈的第一環嗎
洗手的原因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