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職院校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視閾下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研究

2016-12-14 11:03王偉田蕓
教育界·下旬 2016年8期
關鍵詞:學歷教育職業培訓

王偉+田蕓

【摘 要】文章在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視閾下,分析高職院校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本質與功能,通過對比國內外相關研究探討該機制的三個特點,并從學分認定、學分儲蓄、學分轉換三個部分認識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內涵,提出創建現代化學分管理系統和完善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融通機制兩個建議,以期保障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有效運行。

【關鍵詞】學分認定轉換機制 學歷教育 職業培訓

2010年教育部發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要求在職業教育領域“堅持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在高等教育領域“推進和完善學分制,實行彈性學制”。因此,在高職院校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視閾下,探討學分的認定轉換機制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一、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視閾下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本質和功能

學歷教育是指學校根據教育部下達的招生計劃錄取學生,并按教育主管部門認可的教學計劃實施教學,在學生完成學業后頒發國家統一印制的畢業證書和學位證書的教育形式。學歷教育的含金量高,其中,普通高等教育五大學歷教育是教育部最為正規且用人單位最為認可的學歷教育。職業培訓是指對準備就業和已經就業的人員,以開發其職業技能為目的而進行的技術業務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的教育和訓練。高職院校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是指以在高職院校的專業教學中,融合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這兩種教育形式的標準和內容為主體開展的對受訓人進行崗位職業能力培養,使受訓人獲得或提升崗位職業能力的培訓。在高職院校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視閾下所實行的學分制,應是既可凸顯學歷教育優勢,又能兼容職業培訓特長的特色學分制。

(一)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本質

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融通視閾下的學分認定轉換機制,不僅僅是彈性學制在學時上的延伸,更是終身職業技能教育在學習內容領域內的拓展。傳統的學分制倡導彈性化學時,為學生的在校學習創造了更多的靈活性,包括在一段時間內學生可以申請休學、創業,同時鼓勵學有余力的學生提前畢業以及輔修、攻讀其他專業和學位。而當前所探討的學分認定轉換機制,在彈性化學時的基礎上,為在校和不在校的學生創造了更多的技能學習上的靈活性,包括職業技能證書轉換為學分、企業工作經驗認定為學分等,集中了入學門檻低、學習方式靈活、彈性學時等特點,并融合了職業培訓與學歷教育的雙重優勢——技能的強化訓練和高含金量的學歷證書。

(二)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功能

1.學分認定與轉換是高職院校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內在需求

高職院校在職業教育系統中承擔兩項職能: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需要從確定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開始,分析職業能力,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按照既定方案實施教育教學,多元評價教學質量,最后根據學生取得學分的情況授予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學分管理關系到學生能否取得學歷證書和學位證書,因此學分認定與轉換是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關鍵一環。

對高職院校來說,形成兩種教育形式間學分轉換機制的意義是顯而易見的。(1)從高職院校角度來說,有助于提高教學水平,有利于提高高職院校的競爭力。經過學分互換這桿“秤”的衡量,學校的課程優勢與劣勢昭然若揭。學校要想在市場中處于有利地位,必須采取有力措施來提升自己。(2)從學習者角度來說,在職學生通過職業培訓,可獲得更高層次高職院校的學分,再進一步學習最終可獲取后者的學位證書。如此,便有望實現不同起點的學生合理的縱向流動,給廣大在職學生創造了校內外學習的機會,從而彌補了“一次高考定終身”的缺憾。

2.學分認定與轉換學分互換的社會價值

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社會價值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提高教育資源利用率,二是促進校內外學生的流動,三是促進終身職業技能學習,四是拉動地方經濟增長。與普通高校相比,高職院校技能培訓設施投入成本高,基于工作過程的課程體系開發難,雙師型師資培養緩慢,教育投入更多。在封閉的辦學格局下,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獨立辦學,需要進行雙倍的教育投入,資源浪費極大。高職院校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擴大了生源,不僅招收全日制學生,還進行短期職業培訓,在教學形式上更切多樣,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資源的利用率,促進了校內外學生的流動,同時也有力促進終身職業教育的發展。學分認定轉換機制,搭載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相融通的人才培養模式,從實際出發,以社會需求、群眾需求為人才培養的先決條件,培養實用型人才,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具有較高的社會價值。

二、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視閾下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特點

目前,國內外學分制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于“彈性學分制”和“學分轉換”領域。其中,關于“學分轉換”或者“學分互換”機制的實踐,主要發生在高校之間。

國內相關實踐的特點有這樣幾點。(1)合作的高校地理位置相近或辦學層次相近。如北京17所高校組成的教學共同體,南京的仙林大學城合作,都是地理位置相近的校際合作。(2)學分互認的課程主要是選修課或輔修課。2001年,南開大學和天津大學開始合作,各為對方本科生陸續開設10門公共選修課,并互相承認學分。(3)部分合作是基于網絡教學,促進了遠程教育的發展。(4)基本上都是面向在校大學生,在職人員是無法參與的,更不用說獲得學分、學歷。但總體上來說,實踐探索多,成果影響少,合作項目進展緩慢,參與學生越來越少。

國外相關研究中,成效不錯的有美國、韓國、歐洲一些國家等。美國學分互換的特點在于相同層次或不同層次高校間的學分互換,如大學與大學之間的學分互換、社區學院與四年制大學或學院之間簽訂的轉學課程協議等,極大地促進了美國高校學生的流動。1997年,韓國政府批準建立學分累積制度,通過構建新的教育體系,提供多種受教育的機會,來促進和發展開放的終身學習社會。二戰后,日本在大學統一采用學分制,并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鼓勵學生在大學與短期大學之間交換學分的制度,以促進各大學之間在學分上的相互承認。

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視閾下的學分制,不同于普遍意義上的高校之間的學分轉換,而是側重于職業培訓向學歷教育的轉換,具有三個方面的鮮明特點。首先,學分的認定轉換發生在高職院校之內,是學校內部的轉換,在具體操作上較易實現。其次,將職業資格證書、企業實踐經驗等認定為學分,涉及教育、人社等多個行政管理部門,需要政策的大力支持。再次,學分認定轉換機制是高職院校走向終身教育的重要窗口,有利于全民終身職業教育的發展。

三、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內涵

基于高職院校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相融通的學分認定轉換機制,必須適應不同的入學門檻、靈活的學習方式、豐富的學習內容、機動的學習時間等現實問題,構建更具特色的學分認定機制、學分儲蓄機制和學分轉換機制,保障學歷教育和職業培訓在獲取學歷學位上的最終融通。

(一)學分認定機制

學分認定機制是高職院校制定的且經國家通過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指出的某一專業所有課程的學分認定的標準、過程和方法。學分認定的標準必須參考國家的專業課程標準制定,并且由國家主管部門審核通過,具體某門課程的學分評定標準應該不同。學分結構包括總體獲取學位所必需的學分,具體包含有必修基礎課學分、必修專業課學分、專業選修課學分、公共選修課學分,以及實踐課學分和綜合實習學分等。通常情況下,學分的認定要從學生選課開始,將學生的個人信息登記進入學分管理系統,并以學生考核通過,上傳成績為結束;同時,先前相關學習成績和資格證書,及企業實踐實訓經驗等都可以認定為一定學分。不管是否是在校生,只要學分累計到獲得學位所需的分數,即可申請獲取相應學位證書和學歷證書。

(二)學分儲蓄機制

“學分儲蓄”或“學分銀行”(Credit Bank System)這一概念,始于1995年韓國教育改革委員會提出的報告《關于促進開放式終身教育社會和教育體系的革新設想》,并在兩年后作為政策由政府正式頒布實施。學分儲蓄借鑒了銀行儲蓄的特點,支持學分的零存整取。高職院校在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情境下,支持學生自由選擇學習時間、學習地點、學習任務,通過在校學歷教育或職業培訓獲取學分或者將獲得的職業資格證書認定為相關課程的學分,并將這些零散的學分儲蓄起來,用于最后的學位申請。

(三)學分轉換機制

高職院校內部的學分轉換機制,主要是職業培訓向學歷教育的轉換、職業資格證書向學分的轉換、企業工作實踐經驗向學分的轉換,最終實現學分向學位的轉換。鑒于我國區域經濟、文化發展的差異,要求以統一標準開展學分轉換工作是不現實的,可以在政策支持下,先在各方面條件具備的院校進行學分轉換試點,并建立適合地方性試點的管理運行機制,為全國學分轉換制度的建設與發展提供經驗。

四、學分認定轉換的質量保障機制

(一)積極推進高職院校建立特色高效的現代化學分信息管理系統

高職院校內部實施學分認定轉換機制,實現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學分認定與轉換,將使得教學管理更加復雜,借助信息化手段研制相應的學分信息管理系統,為學分認定轉換機制的實施提供技術支持和保障。學分信息管理系統,主界面為全日制學生、在職培訓學生以及學分管理員三種不同身份提供不同入口。管理員的權限在于上傳、管理不同專業的學業計劃、學分考核標準、課程信息、學生選課指南、學生學業成績等;全日制和在職學生權限只有選課及查看學業完成情況的功能,但同時在學業計劃、選課指南等部分不盡相同。信息化學分管理系統,極大提高了學分管理效率,但部分學分的認定仍需要人工核定,如職業資格證、企業經驗、相關課程成績的學分認定等。

(二)建議教育部和人社部逐步完善高職院校融通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的相關制度

在高職院校開展學歷教育融通職業培訓的教育實踐,既是高職院校發展的內在需求,也對社會發展具有廣泛意義。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全國已有多所高職院校進行了相關的探索和研究,但仍處于探索階段。為了進一步響應國家提出的“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并舉,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并重”政策,教育部和人社部等多部委應聯合出臺更具體有效的政策和制度,規范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融通的實施過程、融通標準、質量要求、學業成效考核標準等。在保障融通質量的基礎上,高職院校實施學分認定轉換機制才有現實意義。

【參考文獻】

[1]張雷生.關于韓國高等教育“學分銀行制”的研究[J].高教研究與實踐,2015(01):13-19.

[2]李聯明.高等教育一體化進程中的歐洲學分轉換系統[J].職業技術教育,2002(19):65-67.

[3]李芹,王雷震.南京高校校際學分互換探究——兼與上海比較[J].中國農業教育,2009(02):29-32.

猜你喜歡
學歷教育職業培訓
山西農谷農民職業培訓學校
九成白領認為職業培訓重要
請參加天津萬里路職業培訓學校的培訓!
天津醫科大學眼視光職業培訓學校
河南:推動職業培訓步入法治軌道
先前學習在職業培訓中的認證及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