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校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

2016-12-14 15:03王學軍
東方教育 2016年3期
關鍵詞:合作辦學專業設置

王學軍

【摘要】隨著高等教育的大眾化、國際化、多元化發展趨勢,近年來國內外各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模式越來越豐富化,既有國內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也有國際間的合作辦學,辦學形式從3+1到2+2再到1+3辦學,辦學的形式越來越豐富、靈活的同時,異地辦學、跨層次、夸專業辦學成為為趨勢。我校抓住機遇,積極尋求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合作,在學校及專業設置上不僅能通盤考慮、統一規劃,使學校專業結構布局更加合理,教學資源優化配置。

【關鍵詞】合作辦學;專業設置;資源優化配置;培養模式創新

近幾年,隨著高等教育的日益大眾化、國際化趨勢,國內外各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模式日趨多樣化,既有國內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也有國際間的合作辦學,辦學形式從3+1到2+2再到1+3辦學,辦學的形式越來越豐富、靈活的同時,異地辦學、跨層次、夸專業辦學也越來越成為趨勢。在院校及專業設置上不僅能通盤考慮、統一規劃,而且結構布局日趨合理,利于資源優化配置。

國內外高校合作辦學形式,一般均包括諸如學生跨校選課、教師跨校聯聘、新型交叉學科共建、圖書情報資料聯網、復合型人才跨校培養、實驗條件設備共用等涉及到科研、教學、校辦產業、人事甚至后勤服務等方面的若干項互利互助、平等協作等聯合內容。[1]

由于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科技、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不斷發展,我國高等教育已經明顯落后于經濟增長、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文化更新。我國傳統的教育體制隨著經濟體制的改革,也在發生著變化,聯合辦學作為我國教育市場化、產業化的最初嘗試,是教育制度變革的產物。這種辦學模式適應了市場經濟體制的改革,打破了政府包攬局面,發展迅速,組織形式多樣,成為教育界突起的一軍。[2]

1997年國家提出“共建、調整、合作、合并”8字方針,要求到2002年左右基本完成高等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和布局結構的調整,形成綜合性大學、多科性大學和單科性大學比例合適的新格局。從1999年我國大學擴展以來,國內高校之間開啟高速聯合辦學模式,在當時聯合辦學的途徑有五種:劃轉、合作辦學、參與、共建、合并。目前我校主要采用了合作辦學形式。隨著地區經濟發展的日趨成熟和高校發展日趨成熟,高校調整、合并基本已經完成,近年來主要合作形式是合作與共建原則,2008年以來我校先后與東北大學實行2+2合作辦學、與美國西北理工大學3+1合作辦學、與日本城西大學3+1合作辦學、與巴基斯坦語言大學合作辦學,本文主要是針對我校和東北大學2+2聯合培養以來存在的一些問題的幾點思考。

截止2015年我校和東北大學合作辦學專業達到14個,涵蓋了我校50%以上的專業,學生人數占全??側藬档?.2%局部學生,主要包括安全工程專業、土木工程專業、汽車服務工程專業等,目前在東北大學交流學習人數達到400多名,根據我校每年選送東北大學2+2聯合培養的選送辦法,每年針對于以上14個專業選送部分滿足選送條件的學生赴東北大學學習交流。學生在東北大學學習期間存在一些問題做一下思考:

兩校交流合作辦學的特點。

首先,合作辦學不僅是兩所學校簡單獨立學生交流的辦學,而是兩所學校在專業建設、學科建設、教學管理、師資共享、圖書設施資源共享、學生日常管理、提供就業就會方面開展相關的教育教學管理。其次,高校聯合辦學是在平等協作、優勢互補、協同發展的基礎上實施。特別是我校在辦學定位和師資力量上,對于東北大學以產學研合作的高校來說,其憑借智力和學科優勢,為我校在專業建設、教學管理、師資隊伍培養方面提供更多更好的學習機會,同時有利于教師學歷的提升,目前我校每年選派部分青年骨干教師到東北大學掛職鍛煉,提升管理水平和提高專業知識,每年考取東北大學碩、博人員10人以上。再次,促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依據我校選撥赴東北大學2+2聯合培養細則,結合德育考核與前兩年綜合成績選拔符合條件的學生赴東北大學學習,激發學生在我校學習期間學習的動力,結合近3年來我校和東北大學2+2合作辦學以來在校學生成績分布情況分析看出,整體及格率逐年提高,學生的學風建設較好,參與2+2聯合辦學專業部分班級成績突出,選送東北大學交流學習的學生在東北大學學習期間學習動力足,學習目標突出,學生學習的基本能力提升快,主要體現在知識更新能力、適應能力和創新能力方面。改變了我校受過去封閉體制的制約,師資隊伍發展制約,硬件條件建設的制約,學校規模偏小,學科專業受硬件條件限制,專業布局不盡合理,不能靈活的結合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而調整,使得有限的資金不能充分發揮效益。因此,結合地區經濟發展和學校實際采取多種行之有效的形式合作辦學,就有可能使有限的經費發揮出集中的效益,提高教育質量和辦學效益。結合8年來我校與合作高校間的合作辦學的成果來看,學生就業情況良好,部分學生能夠通過激烈的競爭進入國企,大多數學生也能進入一些大中型企業工作,而且能夠得到企業好評,如土木工程學生能夠進入中鐵集團公司工作,汽服專業能夠進入上海汽車集團、北汽福田、東風集團有限公司等工作,而且對學生的進一步深造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在東北大學學習的學生每年都有以良好成績考入東北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深造的機會,而且有同學爭取出國繼續深造的機會。通過兩年的交流學習,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了進一步的提高,與人溝通,大局意識也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學校會進一步加強與國內外高校之間的合作辦學進程,進一步深化合作辦學,進一步優化專業結構,探索更加深入的合作辦學模式,開拓更加靈活的辦學形式。

目前存在的問題有:

一、合作辦學的機制、體制不完善。政府沒有參與到其中,政府沒有更好的發揮推進者,協調者的作用,目前的合作辦學大多數都是以各高校之間相互認可合作辦學,合作穩定性比較差,資源共享未能達到預期的最大化,我校目前合作辦學的院校都是兩校自愿合作,政府沒有參與,從政策上未能給于鼓勵,而且當地企業沒有參與到合作辦學中來,導致產學脫離,科研成果不能轉化為企業產品,企業不能有效利用科研成果來提高生產水平。

二、沒有效益最大化發揮合作辦學的作用。校校之間的合作辦學往往會受到地域限制,我校合作辦學的院校都不在寧夏地區,校校合作最為成熟的東北大學也是在東北地區,在網絡資源,師資資源、硬件條件合作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困難,8年來兩校之間雖然創造很多條件深度合作,但是這樣的合作除了教學和師資培養外,在產學研合作為地方經濟服務等方面不夠深入,未能充分發揮地方高校為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的要求。

三、合作辦學的長期化穩定性不夠。合作辦學的協議一般為期3年,三年以后會因為兩校之間管理人員的調整而發生變化,往往有些內容不能很好的執行,導致合作辦學的深度開展存在顧慮。

四、管理層面重視教學,大多時候淡化學生管理工作。在合作辦學過程中,兩校主要在教學管理層面而淡化學生管理工作,導致學生沒有歸宿感,學生學習壓力大,思想工作教育缺乏,往往有部分學生長期壓抑自己的思想,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嚴重的影響。

今后的工作中要深度合作辦學,重視各層次交流合作,建立健全管理體制。學校加強與政府溝通,發揮政府的管理功能,建立健全適應當地經濟發展合作辦學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高校管理體制。地方政府發揮對當地管理的功能,進一步促進當地校校、校企、科研部門之間的合作,有效的發揮政府對當地宏觀調控功能,解決有限資源,充分利用,調動各高校之間積極性,促進高校發展的同時促進地方經濟發展,響應國家提出的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的口號,以高校為科研的基地,為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和發展提供巨大的人才支撐,為服務地方咨政服務提供智力支撐。發揮高校對當地發展的地位,加強政府宏觀調控的功能,大力推進校校合作、校企合作辦學,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

參考文獻:

[1]陳愛萍,陸建洪.淺談多校區教學管理的運行機制.中國大學教育,2001.

[2]劉艷卓.高校聯合辦學的教學管理研究.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1.

[3]文興忠.論教育管理創新[1].教育探索,2001(3).

[4]許劍等主編.高等教育改革熱點問題研究.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

[5]孫昌立.構建共享、互補、合作和發展的實施平臺.教育發展與研究,2007.2A

[6]宗蓮松,潘 華,郭 麗,唐 丹.高校聯合辦學教學管理模式探索.成都紡織高等??茖W校學報,2012年1月

猜你喜歡
合作辦學專業設置
基于合作辦學的民航高職電子技術課程教學模式探討
我國殘疾人高等教育發展及其專業設置情況
關于職校生就業與學校專業設置的思考
中俄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俄語教學改革的思考
江海聯動開發與區域高職專業設置研究
高校人力資源管理專業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關于“互聯網+”趨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問題
國際雙碩士培養模式的研究及借鑒
城市地下空間工程專業設置研究
粵港高校合作辦學的制約因素分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