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關于“互聯網+”趨勢下的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問題

2016-06-04 12:12尹曉菲李繼娜
企業導報 2016年10期
關鍵詞:合作辦學創新發展人才培養

尹曉菲+李繼娜

摘 要:文章首先介紹了當前河北省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現狀,然后以河北金融學院為例,論述了“互聯網+”趨勢下,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改革與創新的新形式、新路徑、新趨勢。

關鍵詞:“互聯網+”;合作辦學;人才培養;創新發展

一、“互聯網+”趨勢下,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現狀

隨著當前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迅速發展,許多國內外學者開始將目光轉向對于“互聯網+”情境下中外合作辦學模式的研究?;ヂ摼W技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運行過程中由時空距離距離帶來的一些困惑,同時也為中外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探索了新的改革路徑。2015年2月6日,教育部再次批準通過了河北省5項中外合作辦學本科項目,至此,僅河北省中外合作辦學本科及其以上層次項目就達到了28項,年培養規模達到2500人左右,對推動河北省教育國際化產生了重要而積極的影響。河北金融學院合作辦學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復合人才,在“互聯網+”浪潮的推動下,該校積極順應時代發展要求,積極開拓“互聯網+合作辦學”的教育新模式。但是在具體的人才培養過程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如:高層次雙語師資力量薄弱;專業課程內容無法實現完全對接;學生的國際化視野有待于進一步開拓等,這些都是合作辦學項目發展過程中必須面對的重要問題。

二、合作辦學項目在“互聯網+”推動下的改革發展

(一)積極推動翻轉課堂、幕課等新型教學模式的發展。從硬件教育環境上看,河北金融學院積極為學生打造了網絡學習平臺,這成為支撐合作辦學教育改革的基本設施。同時在軟件環境方面,河北金融學院自主研發了教學管理信息服務平臺。教師能利用平臺信息掌握教學進度,統計教學數據,對學生學習情況實施動態跟蹤,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效果顯著。

(二)引入國內外優勢的教師資源,提高教學水平。借助于合作辦學的優勢,河北金融學院積極引入國內外優質的教師資源,為學生提供優秀的師資資源。同時學生也可以自由選擇學校和老師,獨立地、隨時隨地訪問課程內容。學校教師也可以充分利用與外方院校合作的網絡課程優勢,不斷拓展自己的教學能力。河北金融學院與愛爾蘭格里菲斯學院開展合作辦學項目,格里菲斯學院的金融、會計專業在愛爾蘭排名第一,河北金融學院充分利用該校的學科優勢,將該校優質的教師請入學校講學,與合作院校優勢互補,師資共享,讓學生收益。通過智能教室等互聯網技術學校還實現了遠程同步互動教學,遠程授課的學生可以實時地參與到一個現場課堂教學中,充分享受國外的教育資源。

(三)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盎ヂ摼W+教育”是一種創新的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模式,研究該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對于推動互聯網+教育模式的廣泛應用,促進高等教育教學改革具有重要意義。河北金融學院針對合作辦學項目下的學生特點以及合作辦學教育模式的特點,構建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該指標體系是整個人才培養質量評價的基礎。依據發展性、適應性和科學性等原則,分別從學生學習能力、發展能力等幾個方面構建了質量評價體系。該體系包括包含3個一級指標、12個二級指標。然后利用層次分析法對人才培養質量做出綜合評價。通過層次分析法,我們很容易發現傳統教育模式與“互聯網+”背景下人才培養模式的區別與聯系。經過模型計算及對合作辦學項目不同培養模式下學生主體進行調查顯示,互聯網+教育模式下的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評價值較高,該模式下的學生在自主學習、思維方式、理解能力、創新能力等方面都獲得了極高的分數。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互聯網+”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綜合評價值高于傳統教育模式。

小結:“互聯網+”的興起為經濟產業轉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也為高等教育改革拓寬了發展空間。 “互聯網+”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教學理念,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傳統的教育理念被顛覆,互為師生的時代到來。中外合作辦學教育應該積極融合互聯網和教育的兩種優勢基因,充分發揮互聯網在教育領域的巨大優勢作用,以開放的、包容的姿態,積極迎接互聯網帶來的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培養出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具有國際視野的應用型復合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

猜你喜歡
合作辦學創新發展人才培養
高校合作辦學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的思考
創新發展背景下的高職本科人才培養對策
基于供給側改革理念的高職教育創新發展策略研究
我國數據新聞的傳統因素及創新策略
群眾文化與傳統文化的保護傳承、創新發展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