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園App的設計與營銷

2016-12-19 06:18王德陽
新媒體研究 2016年21期
關鍵詞:數字校園智慧校園互聯網

摘 要 智能手機和網絡技術的迅速發展帶動了App產業的繁榮,面對高校學生App各自的優勢和特征,多數App在提供服務功能的同時也具有媒體傳播的功能,成為建設數字校園的重要力量。文章從App的功能設計、市場分析和營銷進行分析,提出了校園App的設計和營銷方案,與市場現狀和實際需求進行探討。

關鍵詞 校園App;互聯網+;智慧校園;數字校園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6)21-0060-02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各類移動端的普及,眾多高校正在從校務管理移動化、校內消費數字一體化、校園大數據挖掘與信息化建設等方面搭建“智慧校園”。傳統的數字校園管理系統存在不適用于移動平臺和操作繁瑣等弊端,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在“互聯網+”模式下,學校會成為一個更集中的整體。由于越來越多的師生把大量的網絡應用時間放在了移動互聯網的應用上,高校發展過程中建設和完善數字化校園將會成為一個必然趨勢。利用高校App具有信息渠道靈活、時效性強、功能豐富、使用方便等優勢,通過教育和生活的信息化實現學校的教學、科研、管理、服務等活動的高效率和規范化,為學生提供校園動態、二手置換、每月記賬、交流平臺、心理疏導等眾多服務,切實做到為大學生服務,同時解決了以往信息封閉、校區生活不便的問題。

1 校園App的功能設計與分析

1.1 新聞資訊

新聞模塊內同風格隨內容變化,統一的風格存在于報紙或雜志這類傳統媒介上面,但是,學生群體在瀏覽新聞網站時總是喜歡不同風格的報道,針對學生這種對于新媒體的訴求,要做一個包容、開放、多樣的新聞媒體。新聞推送數量嚴格保持在三條以內,推送新聞的內容一定是受學生關注的和比較重要的,避免新聞同質化的現象,推送過多會引起用戶反感最終引起反感。部分學生會將感興趣的新聞轉發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吸引更多的用戶安裝校園App。

1.2 校內動態

具體包括校內通知、活動公告、比賽報名等實時信息,及時發布校內的重要的資訊,讓師生能夠便捷、及時的利用移動端對校內信息進行查詢和交流。以往的校內活動和校內通知都是用微信、海報和人工傳達,導致信息不夠明確,并且傳遞效率非常低,所以,通過校園App發布的校內活動和校內通知都會重點標記出活動時間和地點,使信息更加明確。

1.3 二手交易

大學生群體具有強大的消費能力,同時也會產生一些可以轉手再利用的二手商品,尤其有些商品是針對學生群體設計的??梢詫⒈拘;蛘吲R校的二手買賣集中到App上,一方面可以保證物品的來源,另一方面本校交易或者跨校交易時,交易地點都是學校,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學生在交易過程中的人身安全。

1.4 跨學院交流平臺

給同校不同學院學生提供一個平臺進行交流,由于不同學院和專業的相對獨立性,很多學生無法聚在一起進行溝通交流,本功能可以承載一個橋梁的作用,提供一個平臺給不同專業的學生進行交流,跨專業交流技能也能促進跨專業領域的合作,有重要的實際意義。

1.5 每月記賬

學生可以在消費前后在App上選擇消費項目和金額,為了方便學生使用,會有一部分預設好的金額和圖標方便學生選擇,每個月會為學生制作消費報表,并且進行評估和建議,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消費觀,同時后臺會將數據進行匿名記錄,更好地了解學生的消費心理,方便研究和設計更加適合大學生的App功能和業務。

1.6 課表

用戶可以把課表放到App上,方便師生查閱,節約人力和時間。上課時間App會自動為用戶調成靜音模式,下課后又能自動切換回最初狀態。

1.7 心靈疏導

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心理問題進行解答和疏導,幫助大學生培養良好的心理健康。

不同年級的學生經常面對一些生活情感的問題和煩惱,常見的解決辦法就是詢問學長、學姐或者老師,可有些隱私的問題不方便與別人交流,并且有些內向的學生不擅長與別人進行溝通或者有些問題難以啟齒,有些極端的例子,比如“清華、復旦投毒案”“南航刺殺室友案”等,原因多數是心理問題和矛盾得不到及時解決最終釀成悲劇。

針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安全,搜集不同年級和環境的學生的問題,通過分類和篩選后,由心理醫生進行判斷和解答。

2 市場分析

一款優秀的App要立足師生的需求并發現潛在需求,設計出符合大學生實際使用特點的功能。

高校:App的功能促進學生培養正確消費觀和心理健康安全,促進學生交流,同時有利于校方高效便捷的發布校內外重要信息。

教師:有效幫助了老師便捷查詢課堂考勤、教師課表、作業布置等方面的問題,提高工作效率,節約時間。

學生:有助于學生及時便捷的查詢學校動態、課表、成績等。校園App的社交環境能促進學生的溝通,方便學生進行二手物品置換,有些功能有利于學生心理健康安全和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3 App商業推廣

3.1 初期推廣

在App的上線初步階段,要把重點放到App的商業宣傳與推廣上,在師生中形成一批穩定用戶,可以在學校中分發宣傳單或者設置小攤位,通過關注、下載App獲贈小禮物,通過這些方法過大在同學之中的影響力。邀請學校學生會和導員在App上發布活動和學校通知,如果有活動,App將作為贊助商,免費提供媒體支持。

3.2 后期運營

保證App各項模塊和功能的正常運營,堅持產品功能研發,不斷挖掘用戶的潛在需求,打造“智慧校園”。形成一部分用戶量后,可以嘗試在校園中開啟大賽投票功能,對于用戶量龐大的高校,可以根據高校需要進行功能定制。

在高校中積累一定影響力和用戶黏度后,可以在App首頁Banner部分推送廣告,根據高校地區、男女比例和興趣傾向進行精確投放,達到盈利目的。

4 結束語

迅速發展的IT技術與手機等的結合形成了移動互聯網,越來越多的用戶利用碎片時間使用移動端互聯網,移動端滲透進社會生活。2015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互聯網+”行動計劃,各行各業都在將互聯網的創新科技與社會經濟領域相融合。

高校擔負著傳播知識和培養人才的社會責任,同時由于一大批優秀的教育資源和教師,面對社會競爭壓力的不斷增大和全球信息化程度增強,“慕課”網站應運而生。全國高校也在這樣的大形勢下,運用互聯網思維對于高校教育教學資源進行優化

配置。

參考文獻

[1]展鶴.移動互聯網與大數據時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變革[J].學園,2015(7):58.

[2]楊日純.移動互聯網時代背景下App營銷的價值[J].西部廣播電視,2014(22):18-19.

[3]黃晟.基于用戶體驗的App設計研究[D].西安:陜西科技大學,2012.

[4]楊文灝,張小玲,宗書宇.大學生App應用行為模式分析[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5(2):88-89.

作者簡介:王德陽,遼寧師范大學。

猜你喜歡
數字校園智慧校園互聯網
論數字校園環境下高校教學資源的整合運行策略
基于Direct3D的三維虛擬校園交互式漫游系統
基于B/S結構的學生公寓管理信息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智慧校園”浪潮下大學課堂教學改革與設計
智慧校園關鍵技術分析與研究
從“數據新聞”看當前互聯網新聞信息傳播生態
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項目的實施
淺論智能管理數字校園建設
以高品質對農節目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
智能云教學系統在計算機專業教學中的運用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