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時代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傳承與發展

2016-12-19 11:47朱誠逸
今傳媒 2016年11期
關鍵詞:桃花塢年畫民俗

朱誠逸?

摘 要:蘇州桃花塢年畫有著獨特的藝術魅力、極其珍貴的歷史價值及較為廣泛的影響力,在我國民俗藝術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歷史原因以及現代印刷技術的沖擊,桃花塢年畫日趨衰落?;ヂ摼W時代,桃花塢年畫的傳承和發展應該抓住機遇,勇于創新,借鑒其他民俗藝術的成功經驗,充分利用互聯網傳播快捷的特點走向國際,探索出符合時代特點的發展新途徑。

關鍵詞:桃花塢;年畫;民俗;傳統藝術傳承

中圖分類號:J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8122(2016)11-0165-02

年畫藝術在中國古代有著吉祥幸福的美好寓意。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隨著勞動人民過年風俗的演變和發展,從而形成了一種我國民間特有的具有象征意味的裝飾藝術。木版年畫的歷史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遠古時期的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祭祀等等。而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因為具有獨特的藝術魅力,在國內流派繁多的年畫中可謂是獨樹一幟。它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不但具有圖文并解、題材多樣、故事連續的特質,在構圖上也是豐滿、精巧,富有江南水鄉的溫婉細膩之美。

一、桃花塢年畫衰落的歷史原因

桃花塢年畫在康熙、乾隆年間進入興盛時期,木版年畫受到廣大群眾的喜愛,深入到家家戶戶。太平天國運動時,清兵圍攻蘇州,大多數店鋪被大火燒毀,經營年畫的店鋪自然也未幸免于難,大量的年畫作品毀于一旦,許多珍貴的年畫資料也就此失傳。桃花塢木版年畫藝術從此一蹶不振。

民國初年,因受到西方印刷術的沖擊,傳統木版年畫漸漸失去了廣大的市場。直到19世紀初,桃花塢木版年畫藝術家創作了許多以當今重大的歷史事件和新潮物件為主題的作品,但這一類年畫的數量及其有限,在當時沒有產生較大的影響。

抗日戰爭時期,日本侵略者燒殺搶掠無所不為,破壞了經濟,搞得民不聊生、百業俱廢,勢必又對年畫藝術造成了影響。新中國成立后,“文化大革命”對于文化藝術是一場浩劫。當時,桃花塢年畫被認為是封建迷信,遭到大量損毀,在此期間,桃花塢木版年畫全面停產。

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一大批畫家和匠人以他們的滿腔情投入新的桃花塢木版年畫創作中。桃花塢年畫開始慢慢得到復興。如今,互聯網的迅速發展讓我們步入了一個文化多元交融的新時代,網絡上的信息傳播具有多樣性的特點,這促使了多種多樣的文化呈現在我們面前,讓人眼花繚亂。城市環境和每個人的生活習性都產生了很大的變化,桃花塢木版年畫也漸漸遠離了我們的生活,靜靜地藏匿在城市的某個角落。除了部分專家學者和慕名前來的收藏愛好者愿意購買外,普通市民無人問津。年輕一代對桃花塢木版年畫更是缺乏了解、不感興趣,更不可能愿意學習桃花塢年畫的制作技藝。桃花塢年畫的傳承和發展任重道遠。

二、新時期桃花塢年畫傳承和發展的路徑

1.創新宣傳渠道與政府扶持政策

在互聯網時代,桃花塢年畫若要恢復以往的興盛,必須做好年畫制作工藝的傳承,并在宣傳渠道、政府扶持政策方面有所創新。1979年,桃花塢木刻年畫社被重新組建起來,人們又開始關注蘇州桃花塢木版年畫。有了新鮮血液的加入,桃花塢木版年畫作品的創作再次充滿了活力,煥發了生機!桃花塢年畫的創新之路邁出了振奮人心的探索步伐。但是一直到2000年,桃花塢木刻年畫社所擁有的設計師僅兩名,刻工、印工也只剩3個人,幾乎是處在停產的狀態。為了繼承和發展桃花塢年畫藝術,蘇州工藝美術局和蘇州工藝職業技術學院在2001年6月聯名上書蘇州市市政府,就 “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的劃轉工作提出請示。等到2002年的5月,“桃花塢木刻年畫社”終于正式劃轉到了蘇州工藝職業技術學院,這使得原本已經陷入低谷的桃花塢木版年畫藝術開始了它繼承發展的新階段[1]。

桃花塢年畫作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它的傳承和保護工作需要來自藝術院校的支持,也需要學院派的聲音來為它的發展建言獻策。但是真正要讓大眾認識、喜愛并且愿意來學習桃花塢年畫的制作技藝,還是要依靠傳統媒體以及網絡等傳播介質大力宣傳。目前,藝術收藏品、旅游紀念品的開發制作是桃花塢年畫的主要發展方向。那么,能否以商業軟文的形式將與桃花塢年畫相關的旅游紀念品進行包裝?軟文通過報刊雜志的刊載廣泛地傳播,再配合網絡新媒體,比如微信公眾號、興趣部落等,與廣大人民群眾建立互動關系,扭轉認知、培養興趣,從根本上重新培育桃花塢年畫的社會土壤。

在年畫藝術相關衍生品的開發上,也要嘗試題材的創新?,F在市面上的兒童故事繪本大多畫工粗糙,嚴重妨礙了少年兒童的認知審美發展。桃花塢年畫恰好有以多張連續性的年畫來敘述戲文故事的形式,將《楊家將》《西游記》等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傳說、小說故事改編成擁有桃花塢年畫特色的兒童故事繪本,既拓寬了桃花塢年畫的市場,又能讓少年兒童從小就接觸到桃花塢年畫獨有的藝術風格,做到“年畫要從娃娃抓起!”更何況,一個孩子的背后往往凝聚著多名成年人的關心,以桃花塢年畫的風格來繪制的兒童故事繪本一旦受到家長的追捧,必將產生極大的社會影響力。我們必須在注重產品文化屬性的同時,強調其創意性和功能性,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向導,根植于傳統,緊扣流行文化的脈搏,增強桃花塢年畫藝術衍生品的趣味性和實用性。

在不斷加強保護和傳承力度的同時還要大范圍地宣傳桃花塢年畫藝術,這些工作都需要政府扶持政策的支撐。蘇州針對非遺項目和傳承人的保護和管理政策一直走在全國前列。蘇州人自古以來就有“小富即安”的思想,如果非遺傳承人拿到政府扶持資金后不作為或傳承工作不到位,那么對年畫藝術的繼承和發展就很不利?!短K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修訂稿)》中明確地提出了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代表性傳承人稱號以后不再是終身制,文廣新局將對非遺傳承人進行相應的績效考核以作為管理依據。

手工藝界正普遍存在著對 “傳承人”頭銜熱評、熱捧的歪風邪氣,其中有少數的傳承人在其入選后并沒有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職責。許多熱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有著大量申報人數,瀕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卻很少有人報名。蘇州非遺文化作為城市的一種活態文化,它的繼承和發展需要依靠人與人之間的代際傳承,所以認定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是必要的。但這樣的必要措施并非是一勞永逸的,我們應該給予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相應的資格和政策支持,這種做法的最終目的是讓他們能夠更好地帶動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繼承和發展,所以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的認定和保護絕不能只看個人的技藝高低,還要看他為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繼承和發展做了什么事,盡了哪些責任。該修訂稿對此提出了對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要采取績效考核管理措施,只要有以下三類情況可以換人:一是原有代表性傳承人去世;二是代表性傳承人因年齡、健康等原因而喪失傳承能力;三是代表性傳承人無正當理由卻不履行相關責任與義務,被取消傳承人資格。針對后兩種情況,市非遺辦將每兩年組織專家進行一次資質與傳承能力及傳承績效的考評工作[2]。

《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認定與管理辦法(修訂稿)》還列出了缺少從業人員或已經進入《蘇州市瀕危非遺項目名錄》的項目,能力達到一定水平的中青年只要能夠通過相關的程序,就會被列為該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候選。一旦發現原有傳承人已經不具備傳承能力或者沒有履行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職責,立即換人。相信這一政策的出臺會促使更多喜愛蘇州傳統文化的年輕人愿意投入到桃花塢年畫的學習和制作中來。

2.借鑒蘇繡與宋錦的成功經驗

早期桃花塢木版年畫吸收了外來藝術的精華,使得作品層次上升,甚至影響了日本浮世繪藝術,從而又間接影響了歐洲印象派繪畫,海外媒體稱桃花塢木版年畫為“東方古藝之花”[3]。近年來,桃花塢年畫藝術走向衰落,與桃花塢年畫同樣代表蘇州民俗藝術的蘇繡、宋錦卻頻頻在國際舞臺大放異彩。桃花塢年畫的傳承和發展應該學習它們的成功經驗,抓住機遇,走向國際。

要善于利用名人效應,蘇州繡娘姚建萍因其刺繡作品經常被國家領導人當作國禮贈送人而出名,再加上她本人又善于包裝和宣傳自己,從而帶動了蘇繡的發展。在當代,似乎找不到名人或者藝術大師與桃花塢年畫有關聯,但是有一位歷史文化名人給桃花塢留下了豐富的文化遺產,那就是大才子唐伯虎??催^電影《唐伯虎點秋香》的人都知道,秋香最喜歡的唐伯虎的詩就是歌詠桃花塢的《桃花庵歌》:“桃花塢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笨梢娫诿鞒┠?,桃花塢就已經聲名鵲起,桃花塢年畫到了清朝雍正、乾隆年間才會與天津楊柳青年畫形成“南桃北柳”的態勢。蘇州本就是歷史文化名城,利用江南才子的文化效應,大力做好網絡宣傳。并且,配合蘇州桃花塢木刻年畫博物館,將唐伯虎與桃花塢年畫聯系在一起,開發旅游項目,讓五湖四海的游客都來桃花塢領略年畫藝術。

要充分借鑒國外先進的理念,2014年APEC會議過后,蘇州宋錦織造工匠抓住機遇,學習國外知名奢侈品的設計理念,把宋錦產品打造成時尚的奢侈品,打通了中高端客戶的渠道。桃花塢年畫的傳承和發展也需要學習國外先進理念,既要提高年畫的觀賞功能,又不能削弱年畫的實用功能。年畫不應該只是人們傳統記憶中過年可有可無的一張紙,而是任何時候都能拿出來翻看的精美的工藝品、藝術品。19世紀初,桃花塢木版年畫也曾出現了不少能夠反映國內外事件和新潮事物的作品,例如《法人求和》《蘇州鐵路大輪車》等。網絡時代,聚焦時事的題材十分容易就能獲得,網絡傳播又只需要設計圖的掃描稿即可,免去了繁瑣的刻板、套色流程。大量地創作這一類年畫作品,必然會使桃花塢年畫成為微信、微博瘋狂轉載的熱點。此外,在宣傳手段上也要多多運用國外先進科技,諸如3D打印技術、虛擬現實技術、全息影像技術,給予人們更好的視覺體驗。要先讓大家熟悉并喜歡上桃花塢年畫,才有可能吸引他們來學習或體驗原汁原味的桃花塢年畫制作工藝,購買桃花塢年畫藝術的衍生產品。

三、結 語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創作必須與時俱進,必須能夠適應潮流的發展與廣大人民群眾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互相交融的背景下,桃花塢年畫的傳承和發展面臨著重大的挑戰,機遇與風險并存。只有迎難而上,在實踐中不斷總結經驗和教訓,才能為蘇州民俗藝術的發展探索出新途徑。

參考文獻:

[1] 文波.桃花塢年畫衰落原因探究[J].湖南包裝,2015(9):81-83.

[2] 江堯瑞.蘇州:對非遺傳承人實施績效考核[N].光明日報, 2015-02-25.

[3] 張磊.蘇州桃花塢年畫藝術特質探究[J].淮北師范大學學報,2012(6):157-160.

[責任編輯:東方緒]

猜你喜歡
桃花塢年畫民俗
桃花塢木版年畫的歷史發展與文化傳承研究
漫畫民俗
漫畫民俗
蘇州桃花塢與日本浮世繪比較研究
摩登姑蘇:被低估的“桃花塢”
印度漢娜,一定要民俗風?
羊年畫羊繆印堂
繆印堂的“年畫”
牛年畫牛等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