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繪本引領促練筆 “翻轉”課堂出高效

2016-12-19 09:14吳碧珠
文理導航 2016年31期
關鍵詞:提升素養翻轉核心價值

吳碧珠

【摘 要】低年級寫話是習作的啟蒙階段,然而在實踐中不難發現,因為低年級兒童識字量少,閱讀積累相對貧乏,不少孩子缺乏良好的語感,時常會陷入無話可寫或詞不達意的尷尬境地。本文試從教學內容的角度,實踐繪本助學的閱讀方式,通過猜讀、定位、聯想、整合等閱讀策略,發揮繪本的核心價值,引導低年級兒童“悅讀”、“悅繪”、“悅寫”,培養良好語感和想象能力,拓展寫話思維,提升語文素養。

【關鍵詞】繪本;閱讀策略;核心價值;提升素養

低年級閱讀教學一直停留在面面俱到、精雕細琢的教法中,這樣的教學方式始終由教師主控,放不開手腳,學生個體學習經驗鮮少留駐。筆者認為,好的教學不應停留在研究如何教,如何學,更應該關注教什么,學什么。與學生一起親近教材,玩味閱讀,心靈會晤。筆者找到了一條以學生閱讀體驗為主,簡約而高效的低段語文教學改良之道,那就是巧用繪本,整合資源,物化主題,實現靈動而扎實的整體效果。那么,如何在教學中,利用繪本實施主題教學,設計以學生閱讀體驗為主的學習活動呢?筆者結合實踐探索,總結幾條可供操作的教學策略:

一、在“繪”上做文章,開辟習作教學的指導“新視點”

圖畫是繪本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在以繪本為載體進行習作教學的過程中,教者應充分用好圖畫,引導學生觀察“圖中”,想象“畫外”,勾連前后,逐步使畫面“流動”,直至讓學生走進“畫中”。這樣,有利于學生在以繪本內容為材料的習作過程中表“真情”、寫“實感”。

1.扣緊要點,逐圖閱讀

一本好的繪本畫,孩子會百看不厭,而在孩子看的過程中,教師可投入感情讀故事,可以動作、神態輔助語言來“演”故事,用生動、夸張的手法來呈現故事。讓孩子從書的封面到封底、從扉頁到版權頁、從前言到目錄等認識書,再逐圖引導孩子讀繪本。

如《螞蟻和西瓜》這本繪本畫,我選擇了書中最具代表性的五幅圖畫與孩子們一起閱讀,五幅圖畫把螞蟻怎樣運走西瓜的過程都完整地表現了出來,我們按順序地閱讀這四幅圖畫,每一幅圖畫我都設計了能讓學生有所收獲的學習內容,如第一幅圖畫中,我讓學生根據小螞蟻的動作、神態、心情,想象螞蟻的語言。有了觀察,有了點撥,學生的想象被調動起來:“小帽子像發現了新大陸一樣,激動得一蹦三尺高!連帽子也裂開嘴巴飛起來?!薄坝疫叺哪侵晃浵亸堥_雙臂仿佛在說‘哇!這么大的西瓜呀!”“第二幅圖畫閱讀時,我著重訓練學生細心讀圖的能力,后幾幅圖閱讀時,我主要讓學生用“先……接著……最后……”的句式,說出螞蟻把西瓜搬回家的過程。這樣逐圖閱讀,每次閱讀都有自己的訓練重點,這樣做有利于授之以漁,讓孩子閱讀有了方向。

2.情感共融,欣賞閱讀

欣賞閱讀用于語言抒情優美而故事性不太強的散文式的繪本。如《猜猜我有多愛你》等這一類繪本的閱讀重在反復朗讀,欣賞語言的神韻與聲韻,培養良好的語感。賞讀型的繪本閱讀課一般可以老師放聲朗讀,也可以學生自我賞讀。老師的放聲朗讀可以起到情動而辭發的作用。同時,此類繪本的圖畫往往也用抒情優美細膩的筆觸,美得令人心醉畫面感染人,所以還要引導孩子靜靜地欣賞畫面,在視覺的感知與聽覺的感受中,讓學生學會欣賞美。如《愛心樹》這本繪本的閱讀教學,老師可以聲情并茂地范讀故事,孩子靜靜地聽,讓每一個畫面和每一個文字都能深深地烙進孩子們的心田,達到情感共融,孩子們的收效很大。

3.跳讀訓練,開放閱讀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我們先以學生的自主閱讀導入,讓他們先說說自己喜歡的一頁。這種閱讀方式不同,是從學生的興趣點入手,他們掌握著主動權,孩子的興趣自然被調動起來,而且在孩子們看看說說自己喜歡的那一頁的過程中自然就把書的大概內容了解了。一本繪本畫,可以讓孩子們從頭到尾反復讀,也可以選擇喜歡的頁面跳著讀,如《螞蟻和西瓜》一文,可以讓孩子直接跳讀第四頁,關注文中的細節。

孩子喜歡讀作者畫的地下蟻穴,通過引導觀察繪本上螞蟻的地下蟻穴??捎幸晃缓⒆舆@樣寫道:“當戴帽子的螞蟻發現西瓜后,跑回蟻穴叫同伴時,蟻穴中的螞蟻有的在燒菜宴請客人,有的在健身房練舉重、玩滑梯、蕩秋千,有的在刷牙,有的放下手中的活兒奔走相告‘快點,快點跑……”

實踐證明,引導孩子關注細節,既可以訓練孩子的說話能力,又可以豐富孩子的精神世界,啟發他們大膽想象。螞蟻的洞穴是個奇妙的世界,孩子的語言世界更是豐富多彩。有的孩子眼睛亮起來:“看,這可能是螞蟻王國的廚房,你看他們用放大鏡生火,并且制造了抽油煙機?!薄袄蠋?,我也從書上看到了,螞蟻會用樹葉種植蘑菇,看來還真有這回事??!”多么富有想象力的語言??!你看孩子們學得輕松,讀圖的過程,就是孩子觀察能力、想象能力等得到訓練的過程。

二、在“本”上做文章,落實習作教學的語言“訓練點”

繪本作文的全過程也應該以“本”為本,實現有效的聽、說、讀。關注繪本的插圖,破譯畫面的弦外之音,搭建開放互助的對話平臺,聯系生活,放飛想象,激起學生強烈的表達沖動,使語言與情感如“落霞與孤鶩齊飛”,形成真實生動的語用場景,發展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與書面表達能力。

1.補白訓練,拓展閱讀

在“繪本閱讀”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看圖畫,在觀察、思考的基礎上,進行創新表達,如進行口頭語言表達:讀故事、談感受、說想法、講心得、辯事理等,如在《螞蟻和西瓜》的閱讀中,我讓學生看圖想象:小螞蟻嘗試了各種方法后,還會用上什么方法,這樣學生暢所欲言,填補了繪本的空白,又鍛煉提高了想象力;也可以進行文字語言表達:如改編故事情節、續寫故事結局、在繪本扉頁寫前言等;進行圖畫表達:學畫書中圖畫、合作制作繪本等。

2.由此及彼,習得方法

張志公先生說“模仿,是學生的必經之路”。仿寫是提高寫話水平的重要途徑。繪本的文字都經過精心挑選與整理,語言生動活潑,瑯瑯上口,是孩子們模仿的典范,在閱讀繪本時,可以抓住其中的經典句式,讓學生仿寫。

例如在《猜猜我有多愛你》中,小兔子和大兔子表達愛的句子很特別,句式大致相同。在教學是我引導學生想象他們又來到哪里,小兔子又看到了什么,會怎么說呢?讓孩子們仿照“媽媽,( )有( ),我就有多愛您!”的句式寫話。此時學生覺得這樣寫句子沒有一點難度,而且很有意思。

3.放飛想象,狗尾續貂

繪本往往篇幅較短,有些故事在精彩處戛然而止,讓人意猶未盡,回味無窮。比如在讀完了繪本《白云面包》后,我留下了這樣的作業:白云的聯想(除了面包,你還能把白云想象成什么?口頭編成故事)。拓展遷移:花花傘世界(由白云的想象遷移到傘上,由傘的種類、造型、顏色、花樣,從不同角度觀察傘,并創意設計我的小花傘)鼓勵、激發學生創作出屬于自己的繪本故事。

4.讀后延伸,把書讀厚

畢竟繪本適合的年齡段在低中年段,但繪本的有效性可在指導上過渡到學生的課外閱讀中,從有圖有文過渡到全文字的閱讀。教師在引導閱讀繪本時作適當的拓展,如閱讀繪本《我爸爸》,從中體會愛的教育,教師順勢引導學生閱讀《愛的教育》等書籍,從淺入深,過渡自然。如讀《鱷魚怕怕牙醫怕怕》可以組織學生表演故事;讀完了《愛心樹》,可以創設情境讓孩子續寫故事:“如果你是這個小男孩,你會對大樹說什么?”也可以在扉頁處寫前言,在結尾處補白或寫信給書中人或作者,談談閱讀的心得經驗等,讓繪本閱讀不會因課堂的結束而結束。

三、在“繪”與“本”的結合處做文章,激活學生習作操練的“興奮點”

當然,繪本作為一種特有的閱讀材料,當中的圖畫與文字是相互滲透的,不能截然割裂。習作教學過程中,教者要在“繪”與“本”的結合上做文章,尋找學生表達的興奮點,既要著力引導學生描述圖畫內容,想象畫面以外的空間,更要引導學生學習、運用,甚至移植繪本中的語言。因為,繪本中的語言是繪本故事濃縮后的精華,而且也搭起了繪本所講述的故事的“骨架”。在習作過程中,讓學生及時地品讀繪本語言,利于學生把握故事梗概,內化繪本語言,為學生后面的“表達”提供豐富的言語“原材料”??傊?,學生只有在對繪本畫面的視覺感知與對繪本文字的聽覺感受中,心靈才會變得柔軟起來、敏感起來。

玩轉繪本,在內容和形式上打開低段學生教學的一扇天窗。在閱讀繪本故事時,學生的情趣被激活,思維被打開,情感被喚醒,他們插上了想象的翅膀,盡抒童真、童趣。繪本教學為低年級學生的“讀”與“寫”架起了一座七彩的橋,相互融合、相互促進,有效提高了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與表達能力。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北師大出版

[2]顏朝霞.《繪本和寫話的美麗邂逅——利用繪本提高小學低年級寫話能力初探》,新作文(小學作文創新教學),2009.6

[3]周璐.《繪本:低年級閱讀教學的“配方奶”》,語文教學通訊,2016.2

猜你喜歡
提升素養翻轉核心價值
淺議初中英語教學中情感因素的滲透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與傳統民族文化的教育
“沒有圍墻”的幼兒教育
櫻花系列甜品品牌營銷戰略關鍵
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有效運用
小學語文教學中核心價值研究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學生社團建設
英語教學中提升學生綜合素養的思考與實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