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造產融結合平臺推動企業財務轉型

2016-12-20 16:22畢婧怡
中國經貿 2016年20期
關鍵詞:產融結合財務轉型供應鏈金融

畢婧怡

【摘 要】當前,各類企業集團紛紛通過調整產業布局、引入互聯網技術等途徑尋求發展方式轉型。在這一趨勢下,在特定行業內具備專業化優勢的企業在財務管理方面應采取“產業+金融+互聯網”的協同模式,打造產融結合平臺,實現由“交易核算型”向“價值創造型”的轉換。產融結合平臺可依托互聯網和專業化運作,獲取“效率溢價”和“風險溢價”。在該模式下,企業應圍繞核心主業,開展相關多元化探索;善用金融資本,實施全球化產業鏈布局;最終構建以產帶融、以融促產、產融結合的產業鏈金融生態循環體系,為企業發展提供持續動力。

【關鍵詞】產融結合;財務轉型;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供應鏈金融

當前,隨著國家供給側改革和中國制造2025計劃的穩步推進,各類企業集團紛紛通過調整產業布局、加大科技投入、引入互聯網技術、降低資源能源消耗、提高產品附加值等措施尋求發展方式轉型。財務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核心內容,需要為企業戰略計劃落地實施提供資金支持和財務保證。因此,企業的財務管理方式也必然隨著業務轉型而轉型。

一、企業財務轉型的方向分析

傳統的“交易核算型”財務管理是以會計精確記錄為主、以嚴格執行會計核算準則為基礎,強調會計核算準確性的管理方式?!皟r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是以價值創造為基本目標,以資本、資金、資產的管理為主線,能夠為公司戰略推進和業務發展提供決策支持與服務的管理方式,使財務成為業務發展的合作伙伴和價值創造的驅動力。

在“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框架下,企業財務部門不僅是賬務處理、成本控制和交易結算的部門,更是承擔資本運作職能的中心部門;不僅為企業輸送資金、提升財務健康狀況,而且為企業創造利潤、引導戰略發展方向?!皟r值創造型財務管理”將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轉型方向。

二、打造產融平臺,推動企業向“價值創造型”財務管理轉型

1.“價值創造型”財務轉型的路徑選擇

從全球范圍看,成功企業在財務金融領域的轉型路徑大致包括以下四種類型:

(1)成立專業的資金管理中心

資金管理中心以提升集團財務集中化管理水平為目標,在財務部門原有職能的基礎上增加了集團資金的計劃、調動、投融資、政策制定等管理職能,屬于資金集中管理的初級階段。該方式可有效改善企業“高存款、高負債、高財務費用”的財務狀況,但缺乏對接外部資本市場的能力,“價值創造”的能力受集團體內資金規模的限制較大。

(2)成立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

財務共享服務中心以提升財務運營集約化和流程效率為目標,整合應收應付款管理、差旅費報銷、賬單憑證處理、工資獎金發放等大量重復、低技術含量的財務活動,采取業務流程專業分工和流水線處理的方法,提升業務處理速度、降低業務處理成本,從而創造和提升企業價值。該方式可顯著提升財務管理效率,節約人力和時間成本,但在支持上下游產業鏈和對接全球資本市場方面表現平平。

(3)建立集團內部銀行

集團內部銀行,也稱財務公司,是集團以實現財務資源高度集中為目標,單獨成立的金融專業主體,其經營范圍包括金融交易、資金避險、投融資服務、現金管理等。該方式可有效實現集團資金的集中化、系統化、專業化運行,在集團與上下游產業鏈和全球金融市場交易中發揮樞紐作用。但是,由于財務公司成立的門檻極高、監管限制嚴格,目前僅有230余家集團采用該方式。

(4)以產業鏈為核心打造產融結合平臺

產融結合平臺是以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相結合為目標,采取參股、控股、人事參與等方式構建股權關系,進行合作的財務管理模式。其中,產業資本一般來自于工商企業等非金融機構,金融資本一般來自于銀行、保險、證券、信托、基金等金融機構。該方式有效整合金融、勞動力、生產資料和商品四個市場,加快資本在市場間的流動,帶動生產要素、商品、技術等資源的轉移,并使金融資本獲得了“風險溢價”和“效率溢價”,實現了產業部門和金融部門的利益共享。通過產融平臺,集團可調配各類金融資源,實現產業鏈的整合和戰略布局,帶動集團自身及整個行業的迅速發展。

相較于財務公司,產融結合平臺設立門檻較低,合作的金融機構種類及股權關系模式多樣,并可根據行業特征進行個性化設計,具備較高的靈活性和可操作性,尤其適合產業鏈中的核心企業和行業中的龍頭企業。

2.產融結合平臺建設的實現方式

從世界范圍來看,產融結合大體可分為“由產到融”及“由融到產”兩種形式。在我國,產融結合多為產業集團從事金融業務,即“產業投資金融”,具體細分為兩種實現方式:

(1)投資參股金融機構:企業投資參股金融機構,以投資收益為目的,但不對其進行控制。

(2)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企業通過股權控制金融機構,依托金融機構為產業資本提供金融服務,并以企業的金融需求作為金融機構業務發展的支撐。包括企業通過投資、并購、新設的小貸公司、租賃公司、保理公司、消費金融公司、三方支付公司等。

3.產融結合平臺建設的典型模式

(1)阿里消費金融模式

阿里巴巴集團以電子商務為核心業務,組建螞蟻金融服務集團,打造一個了“端到端”的金融生態圈。一方面通過集團金融平臺直接放款產生金融資產;另一方面,通過資產證券化等方式在資本市場上銷售這些信貸資產,同時也通過招財寶等P2P互聯網理財平臺向民間資本市場獲取資金。阿里巴巴從一個電商平臺轉型為融資平臺,再到打造一個端到端的金融生態圈,實現了完美的產融結合。

(2)一達通供應鏈金融模式

深圳一達通作為一家提供中小企業進出口代理報關服務的企業,借助其為外貿服務的B2B電子商務平臺,介入融資服務,成為向小企業發放貸款的影子銀行。早期,一達通從銀行批發貸款,獲取低成本的資金,再以10%~18%的年利率將貸款零售給小型外貿企業,從中賺取差價。一達通通過代辦企業報關業務,掌握客戶的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從而實現了有效的風險控制,取得了比傳統商業銀行更高的“風險溢價”和“效率溢價”。2010年11月17日,一達通正式納入阿里巴巴集團,借助阿里集團的金融管理牌照,成為物流、資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的供應鏈金融管理專家。

(3)卡特彼勒“設備制造+設備融資租賃”模式

卡特彼勒是全球最大的工程設備制造商,同時也是一家專業的工程設備金融服務商??ㄌ乇死胀ㄟ^其全資子公司——卡特彼勒金融公司向客戶提供設備的融資租賃服務,并為經銷商提供商業保理與供應鏈金融服務。依靠集團的專業背景與行業能力,卡特彼勒金融公司具備較強的設備資產估值及余值管理能力,敢于接受更高風險的融資申請,在設備融資租賃與供應鏈金融服務方面的能力與效率遠勝于傳統銀行。同時,其專業化的金融服務,既促進了集團設備的制造銷售,又鞏固了上下游的合作共贏關系,拓寬了集團的利潤來源,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2008年,金融業務為集團貢獻了5.8億美元的營業利潤,相當于集團總營業利潤的13%。更重要的是,金融服務改變了產業部門的盈利模式,將傳統制造部門的產品銷售模式改為“銷售+服務”模式,延長了服務期,在獲取增值收益的同時,提高了業績穩定性。

(4)GE的“產業組合+綜合銀行”模式

GE金融是為GE集團制造部門提供金融服務的內部銀行。作為金融企業,GE金融從集團內部得到了特殊的支持—GE集團將其3A的信用評級移植到GE金融身上,使其能夠獲得比花旗、匯豐更低的資金成本,并利用金融杠桿將這一優勢放大了十幾倍,成為GE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經過十多年的發展,GE金融的銷售收入在GE集團中的占比從最初的3.6%上升到40%,貢獻了營業利潤的40%至50%,其中僅有2%的收入來自于內部服務,其余98%的收入均來自于外部服務。GE金融已經從一個為自身集團服務的金融機構,轉變為一個具有行業專業度的開放型金融集團。它與集團實業發展齊頭并進,成為GE集團無可匹敵的競爭利器。

三、把握關鍵,推進產融平臺落地

通過上例可以發現,各類集團企業采取了多種實現方式打造產融結合平臺,但其共性的特點是:集團在特定行業內具備專業化運營能力,在產業相關金融領域的專業化運作程度與運營效率遠勝于傳統商業銀行。在金融領域的布局與擴張是為了能夠借助金融資本服務于產業主業,從而實現“以產帶融、以融促產、產融結合”的戰略目標??偨Y成功企業的經營模式,促進產融平臺落地應把握以下關鍵點:

1.依托互聯網和專業化運作,獲取“效率溢價”和“風險溢價”

企業打造產融結合平臺應充分借助互聯網科技系統和大數據分析工具,發揮行業專業化優勢,定制化開發配套金融產品,以更高的效率提供更有競爭力的金融解決方案,實現“實業+金融+互聯網”協同模式,成為行業金融專家,激發產業活力。

首先,核心企業應依托互聯網平臺,將產業鏈上下游串聯在一起,提供大數據支撐,形成物流、信息流、資金流的整合,打造萬物互聯的科技系統,產生“效率溢價”。其次,處于行業領先地位的企業需要將其行業專業度、產業鏈數據、供應鏈上下游資源等競爭優勢轉換為高效率的風險控制與交易體系,依托在線風控系統,為融資交易提供系統化的風險評估與避險擔保工具,產生“風險溢價”。再次,企業應依托在線融資平臺,將供應鏈上下游企業融資需求高效對接金融產品,為產業鏈中的中小企業提供整合化的產業鏈金融解決方案。

2.圍繞核心主業,以金融資源促進核心產業發展

企業在打造產融結合平臺時,應堅持“圍繞核心主業,開展相關多元化探索,善用金融資本,實施全球化產業鏈布局”。各種金融資本運作手段必須與企業主營業務相融合,促進主業更好更快發展,實現產業資本和金融資本的相輔相成。例如,阿里、京東以電商為主業延伸金融運作,進而發展成為金融集團乃至互聯網銀行,又以金融資本的收益來帶動主業發展,實現產融結合。

3.對接全球資本市場,尋求低成本資金

企業開展產融結合運作時,不僅要在國內開展金融布局,更需要在全球金融資本市場中獲取金融資源,在境外形成獨立的融資造血能力。通過跨境人民幣/外匯資金集中運營、貿易流重構等手段,將境外高效率、低成本的資金調入國內,用于自己上下游的弱勢企業。

全球化運作的企業可以在一定交易規模的基礎上,通過不同貨幣在不同市場的跨市交易,實現利率與匯率上的增值收益;通過早收款晚付款,在境內存人民幣、在境外貸低成本貨幣實現負現金管理周期,并將沉淀資金用于較弱勢的上下游供應鏈企業,從而獲取風險溢價。既可以改善財務報表,又可以獲取較為豐厚的收益,彌補傳統貿易的微薄利潤,可形成與上下游的合作共贏,構成產業鏈的良性循環。

如今,企業經營已進入全面融合資本的時代,善用資本的頂尖國際企業都有一個共性,即“關注企業發展的長期戰略,永遠專注于顧客價值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在全球范圍內做產業鏈布局與資本運作,實現產融結合”。今后,中國各細分行業中的領頭企業均可實施積極的財務轉型,善用互聯網技術和金融手段,結合行業經營特征,打造以產帶融、以融促產、產融結合的產業鏈金融生態體系,從而構建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的良性循環,獲得企業持續發展的新生動力。

參考文獻:

[1]沈亦文,打造3流合1的供應鏈帝國,南京大學出版社,2012.11.

[2]沈亦文,無界資本:互聯網+時代的資本重生之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7.

[3]馬浩東,白萬鋼,超級產融結合,云南人民出版社,2012.3.

[4]宋華,供應鏈金融,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5.1.

[5]安鵬,電子商務企業產融結合研究——以阿里巴巴為例,國際商務財會,2014F(6).

[6]林輝、楊旸,互聯網金融及其在中小企業融資中的應用研巧,華東經濟管理,2016F(2) .

猜你喜歡
產融結合財務轉型供應鏈金融
戰略管理會計助推施工企業財務轉型探討
招標企業“互聯網+”財務轉型淺析
產融結合型企業利潤結構質量分析體系的構建
面向供應鏈金融支付清算系統建設的探討
企業集團產融結合的戰略實施管理
企業集團產融結合的戰略實施管理
基于logistic模型的商業銀行供應鏈金融信用風險評估
金投手搶灘湖南銀聯移動端,打造“供應鏈金融”生態
基于財務公司探析產業鏈金融的分析及有效措施
淺析GE剝離金融業對中國工業企業的啟示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