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代文化語境下的曲藝傳播與身份認同

2016-12-20 16:36馬志飛
新聞愛好者 2016年11期
關鍵詞:文化語境身份認同傳播

馬志飛

【摘要】在當代文化語境下,曲藝的發展需要建立多層次、動態的傳播體系,“小傳統”與“大傳統”兩極并行發展,“雅化”與“俗化”雙向擴展;還要考慮到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所引發的人口大遷徙和藝術大交流、老齡化社會對觀眾群體結構的直接影響、人的審美趣味的歷時性變化。曲藝的創新性發展,既要提高曲藝工作者的創新意識,又要突出曲種的地方性、民俗性和民族性,使曲藝的審美品格更加突出,其文化身份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得到重新認證,改善曲藝的發展格局和生存環境。

【關鍵詞】文化語境;傳統曲藝;傳播;身份認同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4年10月15日的文藝工作座談會上提出,要結合新的時代條件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和弘揚中華美學精神。曲藝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出現了柳敬亭、馬如飛、劉寶全、駱玉笙、喬清秀、侯寶林、馬三立、馬季、高元鈞、劉蘭芳、姜昆、單田芳等名家及眾多膾炙人口的作品,曲藝的傳承與發展對于其他傳統藝術具有很強的示范作用。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討曲藝如何在當代文化語境下得到有效的傳播發展,實現文化身份的認同,為我國傳統文化的當代傳播提供新的思路。

一、當代社會轉型與傳統藝術的傳播途徑

我國正處在工業化、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重要歷史時期,傳統的農耕社會正在向商品化社會轉型,人們的文化生活日趨多元化,有了更多的娛樂方式,可以通過互聯網、手機、電視等媒介接觸到中外文化藝術。在此背景下,我國傳統曲藝面臨著演出市場萎縮、人才青黃不接、傳統曲目消失、藝人收入減少等問題。很多地方曲藝瀕臨衰退、滅絕的境地,甚至一個老藝人的去世就意味著一個曲種的消失。因此,如何對傳統曲藝進行搶救式保護,就成為當前學術研究的重要命題之一。目前,在傳統藝術的保護和發展方面,國內外主要采取以下方式:

(一)市場主導型

市場主導型是指依靠商業化演出創收的各類演出團體和文化企業,以市場為主,采取商業化的運作方式。該類型在人員聘用、薪酬級別、資源配置等方面比較靈活,通過“多勞多得、賞罰分明”的機制調動演員的積極性,以豐厚的報酬吸引優秀的民間藝人和專業演員,市場競爭會促使人員的合理流動,這樣就保證了演出質量。不足之處是可能引起惡性競爭,為迎合觀眾而導致演出內容庸俗化、低俗化、媚俗化,失去應有的原汁原味。近年來,很多國有演出團體和演藝公司進行了文化體制改革,絕大部分被推向了市場,主要依靠演出來創收,市場化運行穩步推進。民間演藝團體基本上是自負盈虧,必須依靠叫座的節目贏得觀眾,因此更注重演員的市場適應能力。隨著旅游熱的興起,大型演藝公司開始在一些著名景點開發大型的歌舞類節目,將傳統歌舞與山水實景、現代舞臺技術等相結合,如桂林的《印象·劉三姐》、少林寺的《禪宗少林》、開封的《大宋·東京夢華》、西安華清池的《長恨歌》、張家界的《新劉??抽浴返?,都是將傳統藝術進行改編創作,推向市場,獲得了人們的歡迎。

(二)政府資助型

政府資助型是指由民間組織或半官方機構開展的各類演出或特定項目,如各級文聯及其下屬的曲藝家協會、音樂家協會、戲劇家協會等組織的各類比賽演出和專項調研活動,各級群眾文化館組織開展的各類比賽活動,各類民間組織開展的專題音樂活動等,由政府相關部門提供資金、人員、物力等支持,承辦機構負責組織開展。例如,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馬街書會,自古以來就有藝人的行會組織“三皇社”,社頭負責書會期間藝人的組織管理和演出事項。近年來,馬街說書研究會等民間組織承擔起了舊時三皇社的職能,配合寶豐縣文化局和縣文聯,在書會期間協助進行藝人的登記、食宿、亮書、宣傳等工作,獲得了政府的資金和政策支持。

(三)陳列展覽型

陳列展覽型是指將本地最有代表性的樂種進行挖掘整理,利用博物館、音樂廳、劇場等演出場所,采取傳統方式進行表演展示。例如,各級政府及其文化部門通過匯演、調演、比賽等方式,為各類文藝表演提供舞臺,向社會宣傳展示本地的傳統藝術,如非物質文化遺產展演、曲藝(戲曲、器樂等)大賽、民間藝術匯演等。各地電視臺也開辦了諸如《中國·民歌》《梨園春》《九州大戲臺》《梨園闖關我掛帥》等欄目,推動了人們對傳統藝術的認知和接受。

(四)研究交流型

研究交流型是指學術研究機構、高校藝術院系等單位,利用自身的學科和專業優勢,成立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團體,開展有關的藝術實踐活動。這類團體擁有豐富的學術資源,有專家學者的學術支持,有源源不斷的專業學生,為傳統藝術提供了新的發展平臺。例如,中國音樂學院從2009年起開始承辦“北京民族音樂節”,目的在于展示、研討和傳承中國和世界傳統音樂,并于2011年1月成立“雅樂研究中心”和雅樂團,開展雅樂的研究、傳習和表演,具有一定的學術影響。其他的演出團體還有中國戲曲學院京劇團、中央民族大學少數民族樂團、新疆藝術學院民族樂團、廣西藝術學院民族音樂實驗室、平頂山學院雅樂團等。

我國在傳統藝術的保護和傳承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著重保護而忽視傳承,重研究而忽視應用,孤立性保護、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歸根結底,需要從制度層面進行頂層設計,厘清兩個主體:一個是實施主體,主要是政府相關部門,主要職能是制定政策,為傳統藝術搭建平臺,引入激勵機制,建立保障機制;另一個是運作主體,即從事傳統藝術創作、表演及運作的個人和團體,承擔著傳統藝術傳播發展的重任,需要提高創新意識,加快創新改革步伐,適應當代人的欣賞品位。

二、傳播方式與傳承創新

綜合國內外傳統藝術傳承與保護的實踐經驗,并結合曲藝所處的文化生態環境,筆者認為,要建立多層次的、動態的傳播體系,讓曲藝在有效傳播中活起來。這一傳播體系包括以下方面:

(一)民間—內生性傳播

民間—內生性傳播即通過民間藝人固有的傳播方式將曲藝傳承下去。如師徒之間的口傳心授,徒弟與師父朝夕相處,師父面對面將唱詞韻格、情節結構、潤腔方法等知識傳授給徒弟,徒弟從師父身上觀察、感悟、體悟、感受到形而上的“道”。而師父則可以根據徒弟的嗓音條件和心理條件進行個性化培養,這就是傳統藝術所獨有的隱性知識。英國哲學家波蘭尼(Michael Polanyi)提出的“默會知識”與之有很多相通之處。這是把握曲藝風格和神韻的最佳途徑,即使在藝術院校,這種口傳心授的教學方式也必不可少,僅僅依靠樂譜、范本的模仿再現,是難以觸及藝術表演的靈魂與本質的。因此我們看到,藝術大師的成功要素之一,便是遍訪名家,博采眾長。這種傳播方式以民間藝人為主導,優勢在于以局內人的視角和方式,保證了曲種特有風格的有序傳承。曲藝藝人曾經依附的茶館、書場、廟會、堂會等演藝場所,已經消失或者衰微,這就需要在新民俗中找到自己的發展方向,在曲目的民俗性上下功夫,與文化產業、特色旅游、企業文化、茶道、琴道、國學、餐飲文化等結合起來,尋找新的演出市場和表演場所。

(二)創作—創新性傳播

創作—創新性傳播屬于繼承性創新,即根據藝術創作規律、市場需求和審美取向等,創作出藝術性與社會性并重的曲藝作品,或是根據傳統曲目進行新創新編。不管是創作還是創編,都離不開曲藝的大傳統,離不開曲種特有的藝術風格。該種傳播方式最大的優勢是基于傳統的創新,表現方式為活態演藝,作品按照市場化、商業化的方式運作,根據觀眾的現實需要靈活調整。這種傳播方式以觀眾為主導,因此,藝人需要不斷創新,將新的藝術元素源源不斷地注入進來,為曲種提供新的血液和活力。例如,河南三弦書傳統曲目《賣丫鬟》經袁清岑、王國棟整理后,1957年在河南省第一屆曲藝、木偶、皮影會演中獲得優秀整理獎和演出、演員獎,1958年由李小娟、裴長義在第一屆全國曲藝會演中演出,并在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播放,使得瀕危的三弦書在全省重新興起??梢赃@么說,創作促進曲藝的發展,而創新則是發展的主要動力。

(三)學?!趾鲜絺鞑?/p>

學?!趾鲜絺鞑ゼ锤鶕n堂教學規律、學生學習特點等,將曲藝諸構成要素進行分類篩選,選擇經典曲目并按照不同的學科性質和課程門類傳授給學生。這種主要在中小學、高等藝術院校進行的傳播方式,以人才培養為主要目的,以教師為主導,在曲藝人才嚴重缺失的今天,無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很多高校開始嘗試開設曲藝表演專業,如長春師范大學的東北民間曲藝(二人轉)專業、遼寧科技大學的表演(曲藝方向)專業、泉州師范學院的福建南音專業、平頂山學院的音樂表演(曲藝方向)專業等。由于高校專業教學具有規范性、系統性特點,因此,如何在秉承傳統、不失其本的前提下提高教學質量,應是核心要義。為此,就要研究規范化教學與個性化傳授之間的關系,研究方法創新與風格教學之間的互相滲透,研究規?;囵B與個體化培養之間的結合點。文化和教育部門可以利用現有條件,鼓勵傳統藝術進校園,開展從中小學一直到研究生的學歷教育和非學歷培訓,研究課程體系構建,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認真研究人才培養與社會需求的接軌,采取各種措施拓寬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增強傳統曲藝對青年人的吸引力,擔當起文化傳承的重任。

(四)非遺—整體性傳播

非遺—整體性傳播即按照系統性原則,將傳統曲藝予以整體保護,涉及曲本、表演、演唱、民俗等諸多領域,以保護促傳承,開展形式多樣的非遺活動。這是一種新的傳播方式,通過非遺保護名錄和非遺傳承人體系,構建起以政府為主導的傳承系統,并通過項目推廣、非遺展演、非遺進校園等活動,擴大曲藝的活動空間和社會影響,獲得主流意識話語權,為曲藝的發展構筑新的平臺。例如,文化部正在開展的非遺傳承人群培訓活動“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群研修研習培訓計劃”,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傳承人群的文化素養、傳承能力和審美觀念等。同時,搭建藝術、學校和社會的綜合性平臺,鼓勵對傳統藝術有興趣的企業和高校到國家級生態文化保護實驗區里設工作室;委托企業、高校開展傳承人的研習;鼓勵企業和高校申請設立文化部重點文化實驗室等。

(五)博物館—承繼性傳播

博物館—承繼性傳播是一種以價值傳承為主的傳播方式,作用在于通過展示陳列或現場演出,展示人類的藝術成果和歷史記憶。博物館傳承的優勢在于保持了傳統文化的多樣性,集納了建筑、美術、刺繡、音樂、體育、茶、飲食、服飾等多種門類,讓人們在廣闊的歷史背景和社會環境下了解傳統曲藝的文化屬性。如今,博物館的功能不僅在于物的展示,還出現了教育、體驗、休閑娛樂等功能。由于博物館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往往成為當地的文化中心和旅游勝地,更廣泛地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同時,建立社區博物館是傳承傳統藝術的重要途徑。社區博物館為當地社區居民提供了一個新的學習娛樂場所,通過親民的文化環境吸引大家前來參觀學習,融入式體驗,增進社區成員之間的文化交流,有效辨識和認知本地區的傳統藝術,使博物館與社區融為一體。近年來,各地不斷建立非遺博物館、展覽館等,成為傳承傳統文化的重要陣地,如2015年1月成立的河南戲曲聲音博物館,集參觀學習、地方戲曲普及、小型戲曲演出、學術研討、對外交流等多種功能為一體,集中展出珍貴的戲曲音像、圖片、劇本、樂器、曲譜、服裝道具、音像資料、臉譜等。該館還定期以演出、教唱、講座的形式以戲會友,至今已錄制名老藝人6000多段唱腔。放眼全國,有關曲藝的專門博物館也接連建立,如中國曲藝非物質文化遺產博物館、天津相聲博物館、天津名流博物館、中華曲藝展覽館、濟南曲山藝海博物館等。這些博物館不僅展示曲藝名家的音像、圖片、道具、服裝、手稿等資料,一些博物館還積極開展曲藝演出、學術研討、現場教學等活動,成為傳播曲藝藝術的重要基地。

(六)學術—原生性傳播

學術—原生性傳播是一種以“科研促保護”為主的傳播方式,主要解決“是什么”“為什么”的問題,以揭示曲藝的藝術特點與發展規律為目標,主要以藝術科研機構、高校藝術院系的專家學者為主。一方面,專家學者利用專業知識將曲藝資料搜集、記錄和保存。另一方面對曲藝的藝術風格、價值功能等進行研究,以論著、講座、研討會等形式推廣,讓更多人了解曲藝,為曲藝工作者提供更好的曲藝資源。此類傳承,以專家學者為主導,主要追求曲藝的原生態特質,通過學術研究提升曲藝的應用價值,為曲藝發展指明方向。

綜觀以上傳播方式,其任務、目標和作用各有側重,互為補充。曲藝工作者要將自己融入當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中,順應時代發展主題,在保持曲藝固有的文化基因的前提下,大膽嘗試各種不同的傳承方式,使曲藝在新的文化語境下獲得新的發展平臺。

三、文化認同與轉型定位

近年來,我國很多傳統藝術朝著雅化方向發展,并取得了很大成績。如民族器樂的交響化、傳統美術的學院化等,這是“小傳統”向“大傳統”不斷接近的過程,二者的銜接與對話一直在持續??陀^來說,這種上移式的高雅化是必須的,傳統藝術需要在殿堂之上展示和存在,以改變舊有的文化語境,獲得新的身份認同。因此,筆者提倡“小傳統”與“大傳統”兩極并行發展,“雅化”與“俗化”雙向擴展,在提倡民間原生態發展的同時,積極將觸角伸向城市劇場、音樂廳、藝術中心、高校和中小學課堂。通俗地講,只要讓老百姓覺得曲藝也可以高雅脫俗,就會引起觀眾群體文化心理的改變,引發曲藝生態環境和文化張力的擴展。如何影響和改變大眾的文化心理,這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通過文化場域的變化和指向性的演出活動,引發觀眾的審美心理暗示,進而影響觀眾的心理體驗和價值判斷,使曲藝的審美品格由“低”向“高”擴展。然后水到渠成,曲藝的文化身份將會得到重新認證,曲藝的發展格局也會發生變化,曲藝的生存環境也將會有很大改善。

在對曲藝的傳播發展進行頂層設計時,還要考慮以下三個因素:首先,要考慮到城鎮化的快速推進所引發的人口大遷徙,尤其是農民身份向市民身份的轉變,必然引起傳統藝術的大交流、大變遷。根據國家統計局《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15年底,我國城鎮化率達到了56.10%,城鎮常住人口為77116萬人,鄉村常住人口為60346萬人,其中流動人口為2.47億人。這就必然導致社會結構、階層身份的巨大調整,導致傳統文化的生存空間發生改變,最終會對人們的文化心理、審美情趣、價值判斷等產生質的影響。

其次,要考慮到老齡化社會對觀眾群體結構的直接影響。根據《2015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我國60歲及以上人口達到22200萬人,占總人口的16.1%,未來這一比例還會持續加大?,F在,年輕人都忙于事業,公園、廣場、文化中心等場所基本上都是老年人的天下。因此,曲藝的傳播發展,要充分抓住這一群體,提供符合他們審美趣味的作品。

再次,要考慮到人的審美趣味的歷時性變化。人生的不同階段,興趣點是不同的,審美趣味也在不斷改變,不同時期對藝術風格和種類的需求也是不同的。但是有一點是獨特的,即人的童年印象是根深蒂固的、潛在的、深遠的。因此,曲藝要從娃娃抓起,我們有義務為廣大少年兒童留住這一寶貴的精神財富,充分利用曲藝的育人功能。

總之,要讓曲藝在當代文化語境中得到有效傳播與身份認同,就要提高曲藝工作者的創新意識,適應新時代的新要求。根據已有的經驗教訓,必須保持每一個曲種的獨有風格不被破壞,突出其地方性、民俗性和民族性,這是進行改革創新的底線。政府應承擔起保護瀕危曲種的責任,進行必要的人才培養和學術研究,逐漸培育觀眾群,采取各種方式來增強曲藝自身的造血功能。傳統曲藝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承載華夏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載體,更是樹立民族自信心的重要來源,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支持和參與,才能發揚光大。

[本文為河南省2016年科技發展計劃“軟科學研究項目”“文化產業背景下的河南民間文化推廣研究”(16240041016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為鄭州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副教授)

編校:趙 亮

猜你喜歡
文化語境身份認同傳播
基于性別和觀看模式的思考
情景教學在日語教學中的實踐應用
大學英語中的文化語境教學模式初探
布爾加科夫戲劇創作與身份認同
淺論呂劇藝術的傳承與傳播
當代傳播視野下的昆曲現象
馮小剛電影中的城市空間與身份認同
從后殖民主義解讀《藻海無邊》中安托瓦內特的身份認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