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路徑初探

2016-12-20 19:00石勁
現代企業文化·理論版 2016年20期
關鍵詞:融合發展文化產業

石勁

中圖分類號:F270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6)10-000-02

摘 要 文化產業作為一種新興產業,本身就是多重元素相互融合的產物。文化與科技、金融、創意設計、工業制造、教育培訓、旅游休閑等城市業態的融合,開辟了文化產業新的發展空間。本文以鎮江市廣播電視臺為例,初探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的可行路徑和方式。

關鍵詞 文化產業 融合發展 路徑

隨著我國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文化產業已貫穿在經濟社會各領域各行業,呈現出多向交互融合態勢。國內外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的實踐表明,文化產業顯現出更深層次的潛在功能,文化產業的融合特性已經使得它不再僅僅是一種單純的產業現象,而是一種與新時代相適應的新生發展范式,通過尋求與其他產業的最大融合,帶動文化產業自身以及其他產業的發展。

一、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的定義

文化產業融合是指文化產業和其他產業相互融合,打破原來的行業界限,進而開拓全新領域的現象和特征。

在各種產業中,文化產業是一個綜合性、滲透性、關聯性比較突出的產業,與多個產業存在天然的耦合關系,具有融合的深厚基礎和廣闊空間。這種融合跨越了產業的界限,在技術創新的平臺上將文化、科技、制造和服務等融為一體,開發出新的產品和服務或者是新的增長點,進而形成新的融合性的產業形態。與原來單一的產業相比,融合之處往往成為價值的主要增長點,能獲得更大的利潤空間,而且融合后的新業態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和更強的市場競爭力。

二、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的意義

(一)推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充分發揮文化產業能耗低、附加值高、產出高的獨特優勢,實現文化產業融合創新發展不僅能開辟經濟發展的新途徑、新空間,更能為科學發展觀指引下的調結構、擴消費、促發展提供科學依據和實踐經驗。

(二)促進文化產業全面發展。當前,推動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通過產業融合突破產業分立的限制,為文化產業提供擴大規模、擴展事業范圍、擴張產業邊界、開發新產品和新服務、創造新業態等方面的巨大商機,推動文化資源在更大范圍內合理配置,進而促進文化產業跨越式發展。

(三)拉動關聯產業轉型升級。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們對精神文化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在注重產品功能性價值的同時,更加關注產品的文化價值。在提高產品技術附加值的產業升級路徑的同時,開辟提高產品文化附加值的新路徑。

三、推進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的主要路徑

隨著文化產業作為“無邊界”產業的特性愈加突出,跨界融合極大地提升了文化產業的發展效率。一方面,通過行業滲透或產業鏈的打通,可以讓企業在原本不相關的渠道里共享資源,節約成本;另一方面,高新科技企業的融入,尤其是在互聯網思維的席卷之下,也可以讓文化企業的長遠發展獲得新鮮元素。

(一)文化產業與制造業融合。制造業憑借其實體產業本身的屬性優勢,與文化產業的研發、設計、品牌效應等要素相結合,產生出新的科品、新的品牌以及新的服務。一是以工業旅游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融合。二是以動漫產業園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融合。三是以工業設計為主要表現形式的融合。

(二)文化產業與智慧城市融合。一方面,文化產業從業者將會根據智慧城市發展過程中新發掘的需求,創造出新的產業形態和內容產品,如隨著計算機和互聯網技術發展,根據受眾文化需求的變化與特點,創造互聯網服務平臺模式,并催生Facebook、微博、微信、博客、威客等以數字化技術為支撐的新興文化產業形態與類別;另一方面,以數字技術、物聯網、云計算等高新技術改變傳統文化產業模式,催生新的文化業態,既包括充分運用新興數字信息技術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改造,也包括從引入新載體和新商業模式的角度入手對傳統文化產業進行提升改造,如日益豐富的數字化移動終端以及以淘寶等為載體的網絡商業模式。

(三)文化產業與旅游產業融合。隨著文化的產業化發展, 歷史遺跡、人文景觀、民風民俗等文化資源都已發展成為重要的旅游資源, 旅游促進了民族文化的保護、保存和傳承, 文化因為旅游的開發而變得生機勃勃。實踐證明, 旅游產業和文化產業的互動與整合有利于區域文化、經濟、社會的協調發展, 并從根本上推動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的大發展。

(四)文化產業與金融產業融合。文化產業發展需要金融產業的支持。在提供金融資金投資機會的同時,文化產業也促進金融產業進行機構改革和產品創新,二者在相互融合的過程中催生出文化金融產業,推動了面向文化市場的文化業務和文化資產的投融資和資本運營服務,促進文化產業定制金融產品的開發。

(五)文化產業與創意農業融合。文化創意農業是以市場為導向,以農業生產為依托,以創意為核心,以知識產權為基礎,將農產品與文化、藝術創意、休閑旅游結合,實現資源優化配置,產生更高附加值,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繁榮的一種新型農業生產方式。

(六)文化產業與體育產業融合。體育產業與文化產業相互依存、相輔相成,具備了融合的機制。推動體育內容與文化平臺的融合,發揮文化產業的平臺優勢,利用平臺打造體育產業品牌影響力。推動體育元素與文藝創作的融合。推動體育與文藝、演藝、媒體、出版、文化節慶活動等的結合,打造有特色的娛樂產品和知名賽事品牌。

四、鎮江市廣播電視臺文化產業融合式發展實踐

(一)總體策略

1.文化營銷城市策略。把每一個城市看成是中國眾多城市的典型代表,致力于發現和張揚城市所蘊含的中國元素,讓城市成為文化中國的一個窗口,打造文化的高峰和產業爆發點和高地,生產、提供具有全球視野、中國高度和地方意義的文化產品和服務。

2.“文化產業化”“產業文化化”雙輪驅動策略。文化是形態,產業是手段。一方面,對傳統意義上的文化內容和產品進行升級和提升,打造文化精品,塑造文化品牌,強化個性體驗,開發多樣化業態的表現,開發多種表現形式的受消費者歡迎的產品;另一方面,以文化為創意核心,引入、延伸到各個行業、業態中,以文化的植入激發消費者需求,提高產品的附加值,把文化產業的概念覆蓋到生產的各個環節,涵蓋到消費者需求的方方面面,促進企業的轉型升級。

3.“主題—品牌—產業化”策略。首先整合資源、要素做主題,通過一定量的積累,為打造品牌做支撐。其次,包裝、宣傳,打造品牌,并不斷豐富內涵、提升價值。最后,落腳點在產業化運作上,利用品牌的附增加值,通過市場化運,延伸產業鏈條,增加盈利節點。

4.資本引領策略。資源可能是區域性、行業性、階段性的。資本是匯通天下,是無疆無界的。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需要資本的支撐和撬動,借助資本的力量和滲透性,去整合、調用有界的資源,實現跨界、跨區域的發展。

(二)主要做法

1.文化+科技。一是利用數字化、網絡化技術改造提升傳統文化產業。充分運用現代科技改造提升演藝娛樂、廣播電視、出版及版權服務、工藝美術、會展等傳統文化產業;二是培育發展新型文化產業。加快發展創意設計、數字影視、網絡電視、數字出版、動漫游戲等以創意為核心、具有高增值性的新型文化業態。建設全媒體傳播和大數據服務平臺,推進多媒體內容生產機制和業務流程再造,形成節目跨屏傳播和多媒體傳播矩陣。構建“鎮江傳媒網”,推出“一起鎮江”移動客戶端;二是融入智慧鎮江建設,組織實施鎮江城市智能公交站臺建設和改造工程;三是實施屏戰略,拓展戶外移動電視頻道,在公交車、出租車、銀行、醫院等公眾集聚區,建設移動電子屏。

2.文化+商貿。創新廣告營銷模式,拓展購物市場。將傳統廣告向產業鏈下游延伸,開創分賬營銷、“廣告+導購”新模式。進軍房產營銷、汽車用品服務市場,提供更專業、更精細的廣告后延服務。

3.文化+旅游。創立長江國際音樂節品牌,打造節假日城市文化旅游產品。定制實景演出水景秀《水漫金山》。整合旅游、傳媒資源優勢,創新開發“唐詩宋詞之旅”、“隨著課本去旅游”、“賽珍珠之旅”等主題化、個性化旅游產品。依托讀者、聽眾、觀眾俱樂部等,建設目標人群大數據庫,定制和推送旅游產品。

4.文化+金融。成立小貸公司并在全國“新三板”掛牌上市。成立資金互助合作社、資產管理、文化投資、融資擔保、基金管理等公司,形成暢通的文化金融板塊產業鏈,積極投資參與產業實體經營管理。

5.文化+農業。在鎮江丹徒區設立“創意農業”基地,對所產大米和示范地茶葉通過文化包裝,推出“山樵耕夫”大米、“玉棠春曉”茶葉,并在市區設立經銷點。

參考文獻:

[1]鄒廣文,徐慶文.全球化與中國文化產業發展[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6,

[2]張勝冰.文化產業與城市發展:文化產業對城市的作用及中國的發展模式[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

[3]沙吉.基于開放式創新視角的文化產業融合研究[J].市場周刊,2013(11).

[4]呂新海.文化創意農業:新形勢下的文化產業與創意農業的結合[J].現代交際,2012(12).

[5]周錦.產業融合視角下文化產業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J].現代經濟探討,2014(11).

[6]陳東.智慧城市中的文化產業新業態思考[J].山東行政學院學報,2014(01).

[7]朱蓉.基于產業融合的文化產業升級路徑研究:以浙江省為例[J].改革與戰略,2014(01).

[8]馮曉棠.文化產業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研究述評[J].中國市場,2014(4).

[9]白婧等.促進金融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J].宏觀經濟管理,2011(2).

[10]張海燕等.旅游產業與文化產業融合發展研究[J].資源開發與市場,2010(4).

[11]孫潔.文化產業與其他產業融合發展的機理、思路與模式——以上海為例[J].上海經濟,2015(8).

[12]張金橋等.論體育產業與文化產業的融合發展[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2(9).

[13]魏志波.文化產業與科技融合發展路徑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4(11).

猜你喜歡
融合發展文化產業
校園文化視角下的傳統媒體與新媒體的融合
經濟新常態下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的融合與發展
對文化產業創新模式的分析:以傳媒類文化產業為例
文化產業
關于文化產業發展的思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