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言氣質,言神韻,不如言境界

2016-12-20 22:40張秀麗
北方文學·下旬 2016年9期
關鍵詞:人間詞話境界標準

張秀麗

摘要:以王國維提出的“詞以境界為上”這一評詞標準作為探討對象,從何謂“有境界”、“有境界”之必需、詞之“境界”深淺、“境界”之獨異四個方面,探求境界之妙處。

關鍵詞:《人間詞話》;境界;高格;標準

王國維《人間詞話》開篇就提綱挈領地提出了全書最核心的理論觀點:“詞以境界為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边@里的“格”,指的是標格或等次。王國維的話說明,有境界才能產生名篇名句,五代北宋之詞的“獨絕”之處就在于有境界。也就是說,作詞若不在境界上用心,而只在其它方面求工,則必落下乘?!霸~”這一種文學體裁,應當以能夠表現作者經由內、外在經驗所獲的“境界”為最好,有了作者個人的“境界”,然后自然才會有“高格”,才會有“名句”產生出來。所以“有境界”乃是稱為一首好詞的基本條件,這應該是王國維以“境界”論詞的根本主旨所在[1]。

一、何謂“境界”

所謂“境界”的內涵,學界至今有種種不同的理解。就其在文藝美學方面的內涵而言,或以為“境界”即“意境”,是王國維首先提出的;或以為王國維是“意境”說的集大成者;或以為王國維所云“境界”,與傳統的“意境”含義有相關處,也有其他含義;或以為王氏的“意境”、“境界”說,只屬傳統文論中“意象”說發展史的范圍,而不屬于“意境”說的范圍[2]?!度碎g詞話》中所標舉的“境界”,其涵義應該乃是說但凡作者能把自己所感知之“境界”,在作品中作鮮明真切的表現,使讀者也可得到同樣鮮明真切之感受者,如此才是“有境界”的作品。

二、“有境界”之必需

所謂有境界,王國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何謂“真景真情?”王國維又說:“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這里,首先是強調“境界”必須以“真”為條件。其次,說明不僅寫出“真景物”者可以是“有境界”的;而且,寫出對喜怒哀樂等情感的真切感受,寫出“真感情”者,也可以是“有境界”的。這就是說,寫情感人,寫景醒目,用語自然,這就是情真景真的基本要求。葉嘉瑩教授也曾說:“所以欲求作品之‘有境界,則作者自己必須先對其所寫之對象有鮮明真切之感。至于此一對象則既可以為外在之景物,也可以為內在之感情;既可為耳目所聞之真實之境界,亦可以為浮現于意識中之虛構之境界。但無論如何卻都必須作者自己對之有真切之感受,始得稱之為‘有境界?!盵3]上面引錄的葉嘉瑩教授的這段話,應當是較為接近王國維“境界”說在文藝美學方面的實際內涵的。

三、詞之“境界”深淺

“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詞所以獨絕者在此?!蔽宕彼沃~所以“獨絕”,原因就在于境界之深與真。王國維為了說明這一點,在《人間詞話》中,他多次標舉五代北宋詞家以示典范。他說:“予于詞,五代喜李后主、馮正中而不喜花間”。在王國維所喜愛的詞人中,最推重李后主,認為他的詞境界最深。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又說李后主“不失其赤子之心”。還說:“后主之詞,真所謂以血書者也”。一句話,李后主的詞用情最真,因而最有境界。再看王國維對南宋詞的認識。他說:“于南宋除稼軒、白石外,所嗜蓋鮮矣。尤痛低夢窗、玉田。謂夢窗砌字,玉田壘句。一雕琢,一敷衍,其病不同,而同歸于淺薄”。從王氏意在強調含意境而只求文字之工詞則衰亡這一立論來說,對夢窗、玉田批評得有些過分,但無關立論的正確?!度碎g詞話》對南宋詞的批評,可以說比比皆是,都是基于境界之淺而發的。

四、“境界”之獨異

王國維評價自己的“境界”道:“滄浪所謂興趣,阮亭所謂神韻,猶不過道其面目;不若鄙人拈出‘境界二字?!蓖跏先绱嗽u說,究其原因,當在與“境界”這一范疇既涉及美的創造,亦涉及美的欣賞;既涉及審美客體,亦涉及審美主體。也就是說,“境界”這一范疇,涵蓋了整個審美活動,抓住了審美活動整體最根本的質素。至于嚴羽提出的“興趣”,那是指因作品具有感發作用而產生的審美趣味、審美情趣。清代王士禛提出的“神韻”,則指作品應有言外的風神韻味。王氏所說“氣質”,當指沈約《謝靈運傳論》所云“子建、仲宣以氣質為體”一語中的“氣質”,即“以情緯文,以文被質”,亦既要求強化詩歌的情感性,而又“文質彬彬”。所以,“興趣”、“神韻”、“氣質”所指,都只是對作品審美特征的不同要求,不似“境界”能涵蓋整個審美活動[4]。正因如此,王國維以為“境界”為“本”,其余三者則是“隨之”而生的。

用“境界”論詞并非最先出自王國維,唐昌齡《詩式》已有評論詩歌的“物境”、“情境”、“意境”三境論,司空圖主張“思與境偕”,劉禹錫講“境生象外”等,王國維在前人用意境評詩的基礎上獨標詞的“境界”,既顯示了他對中國古代詩歌理論的大總結,也顯示了其開闊的審美批評視野[5],能夠立足傳統,放眼中西,因而他對境界認識的高度,超過了時賢和往哲,這是他對境界在詞的創作中的重要性的科學認識。

參考文獻:

[1][3]葉嘉瑩.王國維及其文學批評[M].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194,193.

[2][4]王筑民.中國古代文論選篇注析[M] .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5:435,436.

[5]賈奮然.北京審美文化史.清代卷[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313.

猜你喜歡
人間詞話境界標準
最新出版團體標準
永遠幸福
學習算法的“三種境界”
《人間詞話》文學教育思想探微
黨員標準是什么?
《人間詞話》視角下的聊齋詞
論《人間詞話》境界說“真”之蘊涵
最高境界
李敖論標準
最高權力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