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杜特爾特“攪動”西太外交格局

2016-12-20 12:16宋清潤岳菲菲任南嶺
報刊薈萃·非常關注 2016年11期
關鍵詞:杜特亞太爾特

宋清潤+岳菲菲+任南嶺

10月18日晚,剛坐上菲律賓總統寶座不久的杜特爾特抵達北京,開始為期四天的對華國事訪問。

老杜的來訪引發了極大的關注。為什么?

南海仲裁案與一度頗為緊張的中菲關系當然是原因之一,還有一方面,那就是他不同于一般政治家的行事作風,有時候言語驚人,經常搶占國內外的頭條。

言語沖突令美菲同盟“吃不消”

自6月30日就任菲律賓總統以來,杜特爾特追求獨立外交政策,尤其在對美政策上“敢說敢做”,使得美菲同盟關系麻煩不斷。

雙方矛盾緣起于美國頻頻指責杜特爾特鐵腕禁毒侵犯人權,杜特爾特火冒三丈,先是辱罵美國駐菲大使,后又斥罵奧巴馬。

9月12日,杜特爾特以美軍易遭受伊斯蘭極端分子襲擊為由,要求在菲律賓南部棉蘭老島的所有美國特種部隊離開。這些美軍作為菲打擊極端武裝分子的軍事顧問長期駐在菲南部。他指出,美軍不撤離菲南部地區,就不會有和平,“只要我們和美國在一起,菲律賓就不得安寧”。

10月2日,杜特爾特發表講話稱,他已下令審查2014年菲律賓與美國簽署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因為協議只是一道行政命令,沒有總統簽字,他不排除要求美軍全部撤出菲律賓的可能性。菲律賓還正式通知美國,暫停菲美兩國軍隊在南海聯合巡邏的計劃。

杜特爾特還表示,10月的美菲聯合軍演是他6年任期中的最后一次,希望停止目前菲美兩國每年聯合舉行的28次軍演活動。他強調,如果美國撤銷對菲軍援,菲部隊也能夠設法應付。

即便如此,美國仍堅稱美菲同盟“堅如磐石”,美國仍會繼續向菲律賓提供本年度的1億多美元軍援。今年美國對菲軍援是過去15年來最多的一年。

杜特爾特任內三大任務

據剛從菲律賓調研回來的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助理研究員陳慶鴻介紹,菲律賓首都馬尼拉市只有三條速度并不是很快的快軌。加之菲律賓人口密度大,堵車成為菲律賓人每天生活中的一部分。

除了交通設施外,其他基礎設施也處于匱乏狀態。例如,醫院缺少病床,菲律賓的產婦死亡率很高。更極端的例子是,很多毒販去公安部門自首,然而由于沒有足夠的監獄,只能“趕回家”讓毒販在家里自己“拘留”。

不過,馬尼拉有一些商圈還是頗為現代化,“跟北京和西方的一些大都市并無二致”。

老百姓最關心的當然是過上好日子這回事。務實的杜特爾特就在這種狀況下成為菲律賓政壇寵兒。陳慶鴻表示,在菲律賓調研期間,大部分官員和學者對杜特爾特比較認可,稱其“實干”。

杜特爾特新政府任內三大任務被設定為:一是消除貧困、發展經濟,并誓言將菲律賓的貧困率從25%降到16%。二是通過打擊毒品、整頓交通和懲治腐敗,建立國內穩定的環境。三是消除國內反政府武裝和極端主義勢力,實現全國和解進程。

杜特爾特信心滿滿,他有個著名的手握拳頭的手勢,現在已經成為年輕人見面問候的流行姿勢。他們互相做出握拳擊打的動作,這也體現出大家希望他有所作為的期待。

菲律賓曾經是“亞洲四小虎”,但這些年的發展差強人意,一億人口里還有四分之一身陷貧困,國內的腐敗、毒品、動亂嚴重拖了國家發展的后腿。所以,拋棄虛幻的民粹情緒,杜特爾特認定首要大事便是經濟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與推動社會進步。

作為一個“政治強人”,杜特爾特對既定目標有著相當執著和務實的態度。相當直率的他明確表達,希望能夠搭上中國發展的“便車”,直言中國有他急需的“錢”,而美國沒有。

鑒于此,此次破冰之旅也是一趟“商貿之旅”。

“叫板”美國有其利益考量

杜特爾特緣何頻頻“朝美國猛烈開火”,敢于“叫板”超級大國?筆者認為,原因并非有些媒體說的“他行事反復無常、口無遮攔”。事實上,杜特爾特的系列舉措有著其行為邏輯和利益考量,是其外交智慧和外交策略的展現。

首先,杜特爾特要改變前任政府過分依賴美國的政策,要獨立自主,絕不允許美國人把菲律賓當“門衛”。過去幾年,菲律賓外交緊隨美國,充當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推進的“馬前卒”,除了得到了美國每年幾千萬美元的軍援和一些二手裝備外,并沒有多少實際好處,在與美國幾十年的聯合軍演中只是充當“配角”,菲律賓的防務水平也沒有明顯提升。同時,南海爭端升溫不僅沒有使菲律賓得到多少實惠,卻惡化了菲中關系。過去幾年,中國對菲律賓投資不多。因此,杜特爾特要調整美菲“不平等”的同盟關系,改變同盟主要服務于美國外交利益的局面,要讓美國更加平等地對待菲律賓,而不是讓同盟關系給菲律賓“惹麻煩”。

其次,美國主要是利用菲律賓的安全價值,卻幾乎不幫助菲律賓發展亟須改善的基礎設施領域。一方面可能是美國近年來經濟低迷,確實“錢袋子癟了”,另一方面估計美國也擔心,菲律賓如果發展過快,對美國的“離心力”會更強。如果菲律賓外交實現獨立自主,不再“唯美國馬首是瞻”,與中國、俄羅斯、日本等發展平衡關系,就可能為菲律賓發展爭取更多的國際支持,這才能使菲律賓國家利益最大化。菲律賓尤其需要爭取更多外資來投資菲各項產業,改善落后的基礎設施,擴大就業,消除貧困。

杜特爾特非常清楚,外敵入侵菲律賓的可能性極小,國家面臨的最大問題是社會亂象和貧富差距大等。能否處理好這些問題,事關百姓福祉,事關他執政地位穩定與否。

小國在大國間生存,要學會“平衡術”,千萬不要干“狐假虎威”的把戲。杜特爾特應該對此了然于胸。他對美國的開罵,也認準了美國不會拋棄這個盟友;對中國的示好,也認準了中國想要拉攏他穩住南海。因為他深知,在美國“亞太再平衡”戰略尚未徹底沉入太平洋之前,美國在南海的軍事存在始終是中國巨大的安全威脅,南海問題也會是菲律賓尋求同中國談判的籌碼。

撬動西太地緣政治格局微妙變化

三個多月來,杜特爾特不僅成為國際輿論矚目的“明星總統”,其外交舉措也在撬動西太平洋地區的地緣政治格局發生微妙變化。

首先,奧巴馬政府苦心孤詣、“孜孜不倦”地推進了近8年的“亞太再平衡”戰略,在奧巴馬任期末了卻接連受挫。奧巴馬政府“亞太再平衡”戰略的重點內容之一,便是恢復冷戰結束后冷淡的美菲同盟熱度,以“輪駐”等靈活方式增加在菲駐軍,把原先斷裂的亞太同盟體系鏈條“補齊”。而今,美菲同盟不像以前那么緊密,加之美泰同盟自2014年5月泰國發生軍事政變以來就很冷淡,美國亞太同盟體系鏈條中間出現嚴重斷裂,其他東南亞國家因各種原因都無法“補缺”。

另外一方面,奧巴馬政府力推的《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TPP)也在美國內外連遭挫折。如此一來,“亞太再平衡”戰略的安全與經濟支柱均出現“塌方”,原先設想的“雙輪驅動”模式目前進退維谷。

其次,過去在菲律賓阿基諾政府和美國的聯手挑動下,南海局勢多年“高溫不退”,而今有了“風波漸平”之勢。杜特爾特成功訪華,中國成為他出訪東盟之外的首個國家。隨著兩國關系回暖,經貿等領域的互利合作有望從冷淡走向熱絡。南海局勢穩定,是美國、日本絕對不想看到的,但這對亞洲地區的穩定和區域合作是絕對利好。

不過總體而言,杜特爾特目前的對美政策調整,主要是為了讓菲律賓擺脫對美國的過度依賴,“不會向美國乞討”。他并不是想廢除美菲同盟,而是想讓美菲建立平等的盟友關系。

(綜合摘編自《國際先驅導報》2016年10月14日《杜特爾特“攪動”西太外交格局》;《北京青年報》2016年10月19日《杜特爾特訪華,要禮物還是送驚喜?》;《人民日報海外版》2016年10月19日《杜特爾特會給中菲關系帶來什么》)

猜你喜歡
杜特亞太爾特
亞太區域合作的話語消退與重新激活
杜特爾特承認“病了”
杜特爾特第五次訪華
總統很好
尤塞恩·博爾特簡傳
“約炮”博爾特
中國股市領跌亞太
父親節禮物
亞太雕塑的盛會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