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需要鐵路機動發射彈道導彈嗎

2016-12-20 12:28米格
報刊薈萃·非常關注 2016年11期
關鍵詞:洲際導彈機動陣地

米格

近日,有網友在網絡上上傳了幾張圖片,聲稱這是中國DF-41洲際導彈鐵路機動發射列車。筆者無意考證這一型號是否存在,在討論中國是否已經擁有鐵路機動發射彈道導彈之前,我們首先要討論一個問題——中國是否需要鐵路機動發射彈道導彈?

鐵路機動導彈符合中國核戰略

與其他武器的機動化改造不同的是,給彈道導彈裝上輪子并不是為了提高戰略導彈部隊行軍效率、減少后勤車輛數量。常規部隊經常機動到陌生地域作戰,機動性強自然有利于部隊快速進入和撤出陣地,而戰略導彈部隊屬于依托既有陣地作戰的軍事力量,一般不考慮機動問題。但機動發射彈道導彈還是出現了,這里面有戰略和技術兩方面的考慮。

從戰略上講,彈道導彈機動發射不只是一種部署方式,也是一個國家核戰略的直接體現。美蘇作為世界上最早的兩個有核國家,均奉行進攻性核戰略,這種核戰略主張“先發制人”。

在進攻性核戰略的指導下,美蘇兩國建設了大量的固定導彈陣地,這種以發射井為特征的陣地能夠給彈道導彈提供一個穩定的儲存、作戰環境,有利于導彈部隊長期保持較高的戒備狀態,可在短時間內發射導彈打擊敵人。問題在于,既然雙方都主張“先發制人”,不論誰先發射,另一方馬上就面臨導彈陣地的生存和反擊問題。為此,美蘇開始不得不加固陣地,比如提高發射井硬度、增加減震系統等。

隨著導彈打擊精度的不斷提高,單純的加固以無法對抗核爆炸。與其研究如何抗打擊,不如研究如何讓敵人打不到。美蘇兩國想到三種措施:第一種是采用預警發射,即依靠預警雷達探測敵方的導彈發射,不等敵方彈頭落地就發射己方導彈還擊,第二種是部署反導系統,在預警雷達的基礎上配套建設目標跟蹤、識別和作戰系統把敵方導彈消滅在路上;第三種則是讓導彈機動起來,使敵人難以對其定位、打擊。

前兩種方法都面臨預警系統虛警、誤報的問題,有可能意外觸發核戰爭。因此,讓自己的導彈機動起來顯然是最穩妥的。搭載潛射導彈的戰略核潛艇由于天生的機動性和隱蔽性自然成為核反擊作戰力量的首選,但蘇聯的戰略核潛艇不論從數量還是質量都不如美國,只能大力發展陸基機動彈道導彈彌補核反擊力量的不足。

鐵路機動發射戰略導彈最大的優勢是機動速度快,生存能力強。

中國奉行的是反擊型核戰略,也是世界上唯一明確表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國家。反擊的前提是在敵人的核打擊中生存下來,所以我們很早就開始考慮導彈機動發射的問題。

第一代導彈核武器除了洲際導彈外,其他型號均可依托多個預設陣地實施區域公路機動。第二代導彈核武器則全部采用機動發射模式,目前已知的有公路機動和水下機動兩種。鐵路機動可為火箭軍提供又一種部署模式。多樣化的機動發射能力不但增加了敵人的進攻成本,也完全符合中國的核戰略。

技術條件支持中國發展

鐵路機動導彈

研發鐵路機動彈道導彈的物質基礎當然是鐵路。中國有著發達的鐵路網,截至2015年底,全國鐵路營業里程達到12.1萬公里。這給鐵路機動彈道導彈部隊提供了廣闊的活動空間,也可以通過遠程機動至離目標更近的地域彌補射程之不足。此外,如此龐大復雜的鐵路系統本身就有很強的抗打擊能力。一處毀壞還可以繞行其他線路,敵人對導彈列車的定位將變得困難。

那么,除了鐵路,中國研制鐵路機動彈道導彈還需要掌握哪些項關鍵技術呢?

發展鐵路機動彈道導彈首先要解決無依托發射技術。鐵路機動彈道導彈沒有傳統意義上的陣地,鐵路線就是它機動和作戰的場所。如何在機動過程中隨時隨地停車發射,這涉及導彈的定位、定向和方位瞄準問題。這里的所謂瞄準是在發射前通過專門設備的操作,使導彈的制導系統慣性坐標系、彈體坐標系相對于發射坐標系各軸進行精確定向,保證導彈具有正確的初始射向和初始姿態。

快速、準確地測定發射點地理坐標和射擊方向是導彈機動發射瞄準的一個重要環節。這就需要引入新型慣導系統,比如環形激光陀螺或光纖陀螺。根據公開報道,中國航天部門研發的激光陀螺已用于若干導彈型號,可見其制導精度已達到或超過傳統機械陀螺,可用于車載慣導系統。中國通過研發DF-21D、DF-26兩型裝備已經掌握了無依托發射技術,可稍加修改用于鐵路機動型號。

快速瞄準技術也是鐵路機動彈道導彈必須解決的一個問題。過去公路機動導彈與固定發射導彈類似,大多采用垂直瞄準的方式。所謂垂直瞄準就是在導彈垂直狀態下,沿著導彈垂直方向傳遞射擊方位信息的一種瞄準方法。這種瞄準方式需要在導彈完成水平測試、起豎導彈后才能實施,耗時較長容易遭敵定位、打擊,并不適于機動發射。俄羅斯的多款公路機動導彈均可在水平狀態時進行瞄準和檢測、通電加溫、啟動等準備工作,導彈起豎后即可發射。

除了上述兩個關鍵技術,鐵路機動彈道導彈還離不開專用發射車。隨著技術的進步,同等射程彈道導彈的重量在不斷降低,但這種減重是有限的。目前為止,以白楊-M、民兵Ⅲ為代表的中型洲際導彈發射質量在40噸左右,而世界上第一種實際部署的鐵路機動洲際導彈“手術刀”的發射質量更是高達百噸。這還不包括發射筒、起豎設備、配電箱等附屬設備的重量。目前,中國已投入使用的70噸級通用貨車(中車集團研制)可作為中型固體洲際導彈的發射平臺,但尚無鐵路貨車可以承載重型固體洲際導彈,這可能會限制中國鐵路機動洲際導彈的發射質量,進而影響其投擲能力。

綜上所述,中國的核戰略和技術條件都支持發展鐵路機動導彈系統,但是否發展還需要綜合考慮國家安全斗爭需求??紤]到美國目前正在對“三位一體”核力量進行更新換代和加緊在中國周邊部署反導系統,研制和部署鐵路機動彈道導彈將有助于防止中美核力量嚴重失衡。

(摘自澎湃新聞網2016.10.14)

猜你喜歡
洲際導彈機動陣地
What Are the Different Types of Robots?
無限追蹤(二)
按圖索驥
洲際導彈固體火箭發動機難在何處
機動三輪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漫畫輕兵器之二十四
空前齊射
科學游戲孩子交往的新陣地
海軍航母編隊啟航執行機動訓練任務
朝鮮提出洲際導彈標準:射程6400公里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