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循證護理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效果觀察

2016-12-20 18:58劉新萍陸影儀
中國當代醫藥 2016年28期
關鍵詞:護理模式分娩產科

劉新萍++++++陸影儀

[摘要]目的 探討循證護理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2年12月~2014年12月產科分娩產婦264例,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分兩組,對照組132例行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觀察組132例行循證護理模式,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 護理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降低(P<0.05),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自然分娩率、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1),產后24 h出血量狀況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剖宮產產婦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P<0.01),產后24 h出血量狀況好于對照組(P<0.05)。結論 循證護理模式在產科分娩中的應用效果好于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

[關鍵詞]循證護理;護理模式;產科;分娩

[中圖分類號] R248.3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4721(2016)10(a)-0175-04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effect of evidence based nursing and simple accompanying nursing pattern in obstetric delivery.Methods 264 pregnant women 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132 pregnant women were treated simple accompanying nursing pattern as control group.132 pregnant women were treated evidence based nursing pattern as observation group.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was compared.Results After nursing,SAS score and SDS score decreased in two groups(P<0.05).SAS score,SDS score,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Natural labor rate,nursing satisfa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First labor time,second labor time,third labor time,postpartum 24 h bleeding volume of natural lab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Postpartum 24 h bleeding status of natural labor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5).Postpartum 24 h bleeding volume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P<0.01).Postpartum 24 h bleeding status of cesarean section in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Application effect of evidence based nursing pattern in obstetric delivery is better than simple accompanying nursing pattern.

[Key words]Evidence based nursing;Nursing model;Obstetrics;Delivery

近年來,隨著產科醫學的不斷提升,護理模式也得到了不斷改進,以滿足患者需求。隨著現代護理學的不斷深入,循證護理逐漸應用于臨床,并取得了較好的應用效果[1-2]。作為實施循證醫學與醫療保健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循證護理獲得了廣泛關注。產科分娩是一個復雜的生理過程,98%產婦會存在不同程度的焦慮和恐懼感[3-4],這種心理狀況會造成機體宮縮乏力,產程增加,無法有效配合分娩,還會增加產后出血風險,并造成胎兒宮內窘迫,直接影響到母嬰的預后。本研究對產科分娩產婦實施了循證護理模式,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本院收治的產科分娩產婦264例,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對照組132例,年齡21~38歲,平均(28.7±3.6)歲;體重47~85 kg,平均(61.2±10.3)kg;孕齡37~40周,平均(38.5±1.6)周;其中初產婦108例,經產婦24例;胎兒性別:男67例,女65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1例,中學36例,大專及以上75例。觀察組132例,年齡20~38歲,平均(28.4±4.0)歲;體重46~87 kg,平均(60.9±11.5)kg;孕齡37~40周,平均(38.2±1.8)周;其中初產婦110例,經產婦22例;胎兒性別:男69例,女63例;文化程度:小學及以下20例,中學35例,大專及以上77例。入選標準:足月產,單胎。排除標準:患有器質性疾病、血液性疾病、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精神疾病的產婦。兩組年齡、體重、孕齡、經產情況、胎兒性別、文化程度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照組實施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接診后給予孕婦分娩教育,告知其自然分娩與剖宮產的利弊,給予其相關的飲食指導,多食用低鹽低脂、富含高蛋白、維生素、纖維素的食物,禁食辛辣、過冷、過熱等刺激性食物,給予其生活指導,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密切觀察孕婦的身體狀況,遇到問題,及時處理等。

觀察組實施循證護理模式,患者入院后,先給予其產前評估,確定適宜的分娩方案,告知家屬及產婦,征求對方同意后,制定雙方共同認可的護理方案,內容如下。①醫護人員能力:考慮到醫護人員水平,將其分為主診與普通兩類,其中主診醫護人員負責產前評估,對可能自然分娩的產婦進行全程陪產,并給予相應處理,而普通醫護人員負責剖宮產產婦和自然分娩產婦,對其進行全程陪產,并給予相應處理。②產婦需求:要考慮到產婦的切身需求和愿望,注意保護自然分娩產婦的會陰,可能自然分娩產婦有剖宮產需求時,可選擇定時手術,盡量滿足產婦要求,如果產婦提出不合理要求,要給予其耐心勸解。③經濟承受能力:如果產婦的經濟狀況非常差,可選擇最為節約的方式實施助產護理,盡量減少產婦的不必要浪費,例如實驗室檢查,而可自然分娩產婦要盡量避免剖宮產,注意縮短產后觀察時間,對于經濟能力較好的產婦,可適度滿足其需求,例如安排貴賓產房和家屬陪護,最大限度地減少產婦的思想顧慮。④心理狀況:產前要了解產婦的心理狀況,給予其有效的心理疏導,盡量消除不良心理因素的影響,提高其配合分娩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列舉成功案例,幫助其樹立分娩的信心和決心。

1.3評定標準

焦慮量表(SAS)評分標準[5]: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然后換算為滿分100分,分數越高,焦慮越明顯。抑郁量表(SDS)評分標準[6]:包括20個條目,采用4級評分,然后換算為滿分100分,分數越高,抑郁越明顯。護理滿意度標準:采用自制調查表,由患者進行劃勾評定,內容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滿意。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6.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分娩方式比較

對照組自然分娩53例,剖宮產79例;觀察組自然分娩81例,剖宮產51例,觀察組自然分娩率為61.4%,高于對照組的40.2%,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1.882,P=0.000)。

2.2兩組心理評分的比較

護理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降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1)。

2.3兩組產程時間的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表2)。

2.4兩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24 h出血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產后24 h出血量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2.5兩組剖宮產產婦產后24 h出血情況的比較

觀察組剖宮產產婦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產后24 h出血量狀況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4)。

2.6兩組不良事件的比較

對照組新生兒窒息2例,產后出血15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12.9%;觀察組新生兒窒息1例,產后出血2例,不良事件發生率為2.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0.603,P=0.000)。

2.7兩組護理滿意度的比較

對照組非常滿意66例,滿意45例,不滿意21例,觀察組非常滿意104例,滿意24例,不滿意4例,觀察組護理滿意度(97.0%)高于對照組(84.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2.769,P=0.000)。

3討論

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剖宮產率呈現出明顯的增加態勢[7-8],而產婦病死率也有升高傾向[9-10],直接影響著母嬰的預后。分娩是一個生理過程,對產婦而言,是一種持久且強烈的應急源,因而護理在分娩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11-12]。

循證護理是一種新型的護理理念,以科學理論為依據,在臨床護理工作中有著嚴密性的體現,其意義在于任何護理方案、措施的確定都應遵循客觀的臨床科學研究產生的最佳證據,從而制訂出科學的預防對策和措施,達到預防疾病、促進健康和提高生命質量的目的。

與單純全程陪產護理模式比較,循證護理模式的優勢具體如下。①科學性:循證護理將護理研究作為依據,以臨床實踐為指南,改變了臨床醫護人員憑感覺和經驗護理的行為,讓護士可以更多展現理性化思維,尋求更多科學依據的支持,能讓護理實踐基于科學,制定性更強,更具針對性,能確保護理工作的完整性、嚴謹性,使得護理內容更為詳盡。②個體化:循證護理綜合考慮了產婦的具體情況,對其提出了更高要求,對剖宮產產婦要常規使用鎮痛泵時,要注意降低產婦的皮膚敏感性,避免皮膚壓傷,可采取預防性措施,使護士制定護理方案時考慮到產婦的需求和實際情況,讓護理措施更加滿足產婦要求,有助于提高產婦積極性和主動性。產婦可根據自身價值,以護士提供的護理措施為依據,提出自己的意見,能參與到護理方案的制定和實施,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③護士綜合素質的提高:循證護理可對護士進行繼續教育,使其更加鉆研業務,主動尋找護理中出現的問題,能積極查閱并制定解決方案,不僅提高了護士的判斷力、理解力、觀察力、科研能力、工作能力,還會提高護士的知識水平,能促進護理事業的健康發展。④護理原則:循證護理用批判性思維需求全程陪產護理的質量改進,考慮到每個產婦的生理、心理、經濟能力,還有醫護人員的工作能力,用最低成本得到最佳助產服務,可促進護理人員的理念更新,保證持續發展。⑤適用性:循證護理保證了每個產婦的服務理念,使其親身體驗了優質護理服務,各種疑慮和要求都可得到適當滿足,讓產婦在生理、心理上得到了良好彌補,最終達到了母嬰平安的效果。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自然分娩率高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讓很多產婦認可了自然分娩。護理后,兩組SAS評分、SDS評分降低。觀察組SAS評分、SDS評分低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改善了產婦的心理狀態,與諸多研究的結果是相似的。滕丙玲[13]研究結果顯示,運用循證護理可以更好地減輕或消除孕產婦的焦慮、恐懼等心理應激反應,為臨產產婦的心理護理提供更可靠的科學依據,最大限度地使臨產產婦保持了良好的心理狀態,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提高了產科工作質量,提升了產婦的滿意度。

觀察組自然分娩產婦第一產程、第二產程、第三產程時間均短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可明顯縮短自然分娩產婦的產程。潘雪蓮等[14]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理論在婦產科產程中應用的效果好,可明顯縮短產婦產程,值得在婦產科護理中推廣應用。觀察組產后24 h出血量少于對照組,產后24 h出血量狀況優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可明顯降低產后出血風險,減少產婦出血量。曾梅[15]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干預可有效降低產婦產后出血發生率,值得臨床推廣。

觀察組不良事件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是非常安全性,可大大降低妊娠期不良事件的發生風險。王彤等[16]研究結果顯示,循證護理模式可有效預防并發癥的發生,降低術后感染率及不良反應發生率,緩解術后疼痛,改善產婦的生存質量,提高產婦及家屬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說明循證護理模式得到了廣大產婦的認可與肯定,值得臨床推廣使用。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弊端,樣本量較少,需要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再進行探討。

[參考文獻]

[1]章群.循證護理在產科分娩中的應用[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1,27(18):36-37.

[2]李敏.循證護理對產婦護理質量提升中的應用分析[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2):2791-2793.

[3]武桂花.導樂分娩臨床應用效果分析[J].護理研究,2010, 24(2):433-434.

[4]何平平,歐陽新平,吳艷平,等.循證護理干預對初產婦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南醫學科學雜志,2011,39(2):236-238.

[5]張向英,龔蓮青,丁小玲,等.無陪護護理干預對剖宮產產婦術后情緒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4,52(30):73-75.

[6]呼紅.護理干預對初產婦產后心理狀態和睡眠質量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0,26(16):68-69.

[7]孫國強,楊慧,張歡,等.孕婦學校開展“分娩方式的選擇”的知識宣教對剖宮產率的影響[J].中國婦幼保健,2013, 28(31):5114-5117.

[8]張艷,易念華,吳蘭,等.不同分娩方式對產后早期盆底功能的影響及康復治療效果評估[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3(3):351-355.

[9]李苑瑛.產科急危重病例70例臨床分析[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1,20(14):1758-1759.

[10]曾娜,劉桂蘭,周玉博,等.1990-2010年某三甲醫院初產婦剖宮產率和剖宮產指征變化情況[J].中國生育健康雜志,2016,27(2):101-104.

[11]施麗泳,丁紅臘.圍產期綜合護理對促進自然分娩的效果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4,29(21):2015-2017.

[12]曾霄芬,古麗紅,劉火姐,等.分娩過程中的人性化護理對妊娠結局的影響[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4,23(2):201-202.

[13]滕丙玲.循證護理在臨產產婦心理護理中的運用[J].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3,15(2):304-306.

[14]潘雪蓮,區彩明.循證護理理論在婦產科產程實踐中的運用[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1,32(10):1663-1664.

[15]曾梅.循證護理干預對產婦產后出血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3,19(5):48-49.

[16]王彤,劉玉梅.循證護理在降低剖宮產的產婦術后感染效果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3,23(23):5742-5756.

(收稿日期:2016-08-04 本文編輯:顧雪菲)

猜你喜歡
護理模式分娩產科
無痛分娩技術在產科臨床應用研究
產科麻醉中腰硬聯合麻醉的應用探究
規范化護理告知在產科新生兒護理中的應用
生殖中心護理管理模式及護理模式的構建與實施
人性化護理模式在眼科門診護理管理工作中的探討
高齡孕婦的妊娠結局及其分娩相關危險因素的臨床分析
術后早期運動在胃癌患者術后護理中的應用
淺談產科護理風險及防范對策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