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和挑戰

2016-12-20 15:26俞昊波
青春歲月 2016年21期
關鍵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機遇

【摘要】新媒體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僅帶來機遇,而且帶來挑戰。本分分析了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臨的機遇及迎接的挑戰,目的是借助此次分析,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相關經驗。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機遇;挑戰

信息技術逐漸普及,新媒體是網絡媒體的代表,使人們進入了新媒體時代。新媒體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收集及共享能力,極大推進了教學工作的開展。新媒體應用到教學中,顛覆了傳統的教育模式,以生動的新媒體形象取代了枯躁乏味的教學內容。新媒體創新了教育內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教學水平。

一、新媒體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機遇

1、新媒體時代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更廣闊

從某種層面上說,新媒體充當了信息世界的媒介,可定性為一個平臺,這也表明,新媒體可應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的拓寬上。傳統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平臺單一化,是在教室的小環境中,師生之間的傳遞交流和溝通。然而,新媒體時代下,可將新媒體應用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將思想癥狀教育工作融入新媒體中。

2、學生學習自主性提高

第二,新媒體時代具有強大的信息傳播能力及信息整合能力,為學生創造了便捷的學習條件。不僅可借助新媒體超強的信息收集能力,讓學生輕松地找到想學的思想政治教材,還為自主學習型學生提供了有效的平臺。其次,新媒體的特色在于提供了交流平臺。新媒體打破了時空的限制,學生與學生間及學生于師生間的交流順暢自如。也即是在新媒體時代,學生于思想政治教育學習中出現的疑惑可和其他學生展開交流,借鑒別人經驗,將問題最終解決,也為學生自主學習創造保障條件。

3、師生信任度加強

再次,從根本上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對學生思想及意識的提升,通過思想政治教育消除學生負面心理,形成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及先進堅實的人生價值觀。也就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解決學生出現的心理問題,不僅有傳統的教學,還有師生間的交流,于很大程度上提升教學水平,師生間充分信任對方,學生才愿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呈現給教師,教師也可以此作為因材施教的依據。然而,現實的情況卻是,師生之間交流時,未形成和諧輕松的師生氛圍。學生和教師交流時,對教師不信任,反而感到一種壓迫感,不認為教師是可以傾訴的對象,將會誤導教師的評判,對針對性教學的開展不利。但新媒體教學時代卻改變了師生間這種情況,變面對面交流為直接交流。這時學生的心理輕松自由,和教師溝通起來更加順暢,教師和學生分享,找尋學生身上的問題,促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新媒體時代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帶來挑戰

1、貼近社會、專業、生活,完善內容結構

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理論和實踐結合不充分,無論是內容結構安排,還是語言結構描述均存在生搬硬套、晦澀難懂的地方,脫離實際。所以,后續內容優化一定要貼近社會現實。以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嚴重問題就是教育內容和經濟發展體制相背離,遠遠落后于國內外形式變化。新媒體時代下,網絡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人們之間不再有障礙,人和經濟發展的距離日益縮小,人和世界間的距離也越來越近。在上述基礎之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需要創新,緊密關注網絡熱點及社會現實問題,短期內找尋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符的內容,更好地促使大學生將注意力投放到現實中,以正確的世界觀及方法論,理性客觀地審視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憑借自身聰明才智找尋問題的答案。

其次,滿足專業要求。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知識的泛化教育,把思想政治教育知識同專業知識及技能等同起來,割裂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和其余學科,導致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地位低。新媒體時代下,新媒體傳播大量的信息,其中,多數信息和學生專業有關,也即這些信息對學生學習有益。所以,在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應密切關注學科和專業教育間的互融關系,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緊密結合專業理論及技能,對大學生擇業有益,提升學習及素養;此外,道德客觀存在于現實生活中,道德是人的根本,也是人的聰明,是社會和諧發展的根基,專業教育的開展應以人的培養為前提條件,只有明確這一點,才能在社會發展中成為全面有德養的職業者。

再次,貼近學生實際。思想政治教育結合學生實際。新媒體時代下,學生信息采集十分全面,脫離實際的教學內容只會讓學生感到反感,為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內容不僅有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等知識,學科內容還應涉及有關人們身心健康、道德文化養成,風俗習慣傳承及社會焦點熱點等,使學生積極主動地接受知識,開展創新思想教育及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等教育內容,以新的知識武裝學生,讓學生切實獲得幫助。還需結合學生生活,學生一半是社會人,處于人生成長最為重要的時期,成長過程必要經過質的變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可提升學生現實能力,還可培養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關注學生日常生活中的現實問題,為他們提供指導,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學生更好地融入生活,尊重關心他人,一同生活;于開展的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鼓勵他們探究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強化人文意識及全球意識;關注虛擬世界生活質量及現實世界生活質量,捍衛人類尊嚴,逐步完善道德問題及社會發展問題,同時培養高校學生的國際觀念及意識,服務全球,具備融入國際合作及參與國際競爭的知識、能力。只有盡可能貼近學生實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才可得到學生認可及接受,方能于實踐中獲得實效。

2、提高媒介素養,建設集復合型和專家型為一體的思想政治教育隊伍

媒介素養包含公眾接觸及使用媒介的素質、修養,涵蓋了三個過程:接觸媒介、信息的獲取、媒介的解讀及媒介信息的批判、接受,以媒介生活工作和學習,利用媒介發表自己的心聲,維護自己的權益。在新媒體時代,信息資源混亂,價值朝向多元發展,媒介素養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不單單是信息“說服”及“傳遞”能力的提升,最為突出的是分析、篩選及評價能力的提升。以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滿足新的工作要求。首先,不斷學習及提升馬克思思想政治教育理論,堅定自己人生信念,把握新媒體時代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遵循的規律。第二,熟練掌握傳播學,接觸不斷學習計算機技術及新知識媒體的有關應用知識,抓住新媒體特征,合理使用新媒體。再者,嫻熟地使用新媒體,采用實時天系統、電子郵件,開辟社交板塊,如“微信”、“微博”等,和大學生展開思想上的溝通及交流,逐步向復合型及專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轉變。如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還可融入學生交流中,于交流中合理指導,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產生實質性進展。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飛速發展,新媒體普遍應用到實踐??傊?,新媒體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是機遇,也是挑戰,涵蓋了多種教育資源,使思想政治教育渠道更加廣闊、增強了師生間的彼此信任,對高校思想政治教學質量提升有益。滿足時代發展前提需要,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質量。高校教師轉變教育意識,一分為二看待機遇和挑戰,不僅要把握機遇,而且要敢于挑戰,科學合理借助新媒體開展教學工作。

【參考文獻】

[1] 區健鴻. 新媒體時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機遇與挑戰探析[J]. 現代企業教育, 2014(14):321.

[2] 王 ?丹, 劉明良. 機遇與挑戰:自媒體時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 學理論, 2013(30):370-372.

[3] 楊賢芳. 自媒體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D]. 安徽大學, 2014.

【作者簡介】

俞昊波(1986—),男,漢族,江蘇無錫人,碩士研究生學歷,畢業院校:華東師范大學,無錫太湖學院研究實習員,主要研究方向: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歡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媒體時代機遇
再見,機遇號
指數再創新低 把握底部機遇
以五大發展理念為指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文化與當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與融合
新媒體時代微寫作特征及對策研究
探析新媒體時代下高校共青團工作的網絡化轉型
淺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與啟示
新媒體時代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現狀調查和對策研究
機遇
機遇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