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主展評”課堂不容忽視的四個之“最”

2016-12-21 11:47劉向東
江蘇教育·中學教學版 2016年11期
關鍵詞:實踐與思考歷史教學

劉向東

【關鍵詞】自主展評;歷史教學;實踐與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5-6009(2016)54-0063-01

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在開發、培養學生的智力和能力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學習方法指導,開拓學生的智力源泉,激發學生的內驅力,讓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并自行形成學習能力。在這一理論的指導下,為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張家港市梁豐初中開展了“自主展評式”的課堂教學研究。

其精髓就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方法、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自主展評學習為主體,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具體包括學生前端學習、展示評價、鞏固整理、拓展延伸四個環節,通過自學、合作、展評、整理、補缺五個小模塊進行操作。

精心編制學案是實施這一模式尤其是第一個環節的重要條件。學案是指教師根據教學任務、學生的知識基礎、能力水平、學法特點和心理特征等設計的學生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使用的學習方案。學案要面向全體學生,以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和培養學生能力為基礎而提出的,是課堂教學改革的有效載體。學案主要由前端學習、小組合作、展示評價、知識小結、達標測試、拓展延伸等部分組成。

實踐“自主展評”課堂兩年多來,我總結出了不容忽視的四個之“最”。

1.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學生不愛學,學不懂”。

運用“自主展評式”教學,需從三個方面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量化考核,突出學生的參與程度,一看課堂氣氛,二看課堂形式,三看學生參與活動的人次。

2.最需要合力訓練的素養是——“良好規范的課堂學習習慣”。

教師在課堂上要明確對學生的要求:舉手積極,聲音洪亮,討論熱烈,辯論激烈,爭問搶答,歡呼雀躍,笑逐顏開,熱鬧非凡。引導和創設這樣的小組學習環境,讓“我認為”“我的方法更簡單”“你的看法有道理,但不夠完善”“我認為他有一個小小的失誤,我來幫他修正一下”“你說的不對”等成為交流展示的常用語。規范每個學生“傾聽”——別人說時,虛心地聽,學會尊重,學會隨時記錄筆記重點。

3.最容易讓人忽視的是——“有效備課,精細預設”。

小組學習,教師成了配角,那么教師干什么?課堂上教師的智慧從哪里來?每節課前教師需要做什么樣的準備?因此,精心編制“導學案”指導學生自主預習和合作探究是前提。比如,筆者執教的七年級歷史第10課“秦王掃六合”在導學案中有關“前端學習”的編寫上,筆者沒有一味地將書本重點知識直接搬到導學案上,而是進行了一些有利于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設計:把書本上秦朝在政治上建立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的內容變換成了結構圖的形式讓學生來填,這就需要學生動一點小腦筋,更主要的是讓學生知道學歷史還可以借用結構圖的方法來加深知識之間內在聯系的記憶和理解,這樣在預習的環節上就已經讓學生得到了訓練。

4.最厚重豐富的教學環節是——“展示”。

小組合作學習課型主要是三大板塊:通過前端學習先讓學生分組自學,基本達成教學目標;通過展示課給每個小組分配展示任務,讓各組學生向全班同學展示、交流自己的學習成果;通過反饋課對一段時間的學習進行總結鞏固,查漏補缺,檢測提高,實現每一個學生對目標的全面達成。在各種課型中,貫穿其中的是“展示”。教師把直接講解的時間減少到最低限度,盡可能地讓學生交流、展示。

(作者單位:江蘇省張家港市梁豐初級中學)

猜你喜歡
實踐與思考歷史教學
應用性本科院校概率統計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經典誦讀教學實踐與思考
農村中學歷史教學的反思與對策
“互聯網+微課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三 R”作用
高中歷史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學習的策略
汾陽市公立醫院醫藥價格改革的實踐與思考
論歷史教學中生活化教學理念的應用
培養初一學生數學運算能力的實踐與思考
歷史教學中學生證據意識的培養策略研究
交互式電子白板在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