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會轉型背景下西部文學創作的革新

2016-12-21 08:16周中景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周中景

【摘要】西部文學誕生與上世紀80年代,西部文學作家通過自己的筆,勾勒了一個不同凡響的西部。這是一片充滿了堅韌的精神追求和厚重歷史感的土地,這是一片因苦難而圣潔的土地,也形成了獨特的文學形式。本文主要針對社會轉型階段西部文學的發展路徑進行分析。

【關鍵詞】社會轉型階段;西部文學;路徑

關于“西部文學”的概念,坐在起源于鐘惦棐提出的“西部片”建議,在1984年,西安電影廠召開“電影創作座談會”,在此次會議上,鐘惦棐提出了關于“面向大西北,開拓新型西部片”的發言,當時出身于記者的蕭云儒,敏銳的體會到這種理論創新價值,在《陜西日報》上發表了“開拓新型的中國西部片”的報道,并連續發表了《美哉,西部》、《西部電影五題議》等一系列的文章,“西部文藝”這個詞語開始走入人們的視野,西部文學則屬于西部文藝的重要組成部分。

一、西部文學的特征

中國是多民族國家,少數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北、西南和東北等地區。中華文化融匯多民族文化于一體,并長期保持各民族文化的特色。西部文學意識的初現是有明確指歸的,“新邊塞詩”的自我命名,無疑是想以此確認一種在當時文壇別具一格的風格特征和美學追求。所謂西部文學是中國上世紀80年代以來由于中國社會急速轉型所以導致東西部文化差異逐漸拉大,地理條件和社會經濟發展等因素使得東西部文化形成了自身獨立的特性,而這種特性在兩者之間對比的情況下會顯現的特別明顯,因此有了中國文學的東西部之分。所以我們在談論西部文學的時候往往必然要帶著東部文學,因為沒有東部文學做對比實際上西部文學更多的體現的是中國文學的整體內涵。而從東部來看,由于中國東部具有良好的經濟條件,無論是自然資源還是社會發展的步伐都要遠比西部來的多,邁的大,那么自然人們生活水平和生活條件就要比西部好,而且就文化的起源來講,得意溫飽的社會與無法溫飽的社會所誕生的文學性必然是不同的。不能溫飽的文學中必然會體現出對社會環境的憎惡以及在苦難中挖掘真善美以給人力量,但是他們無法感受到那種充實富足的生活,所以在這種文學中自然就看不到所謂的幸福和滿足。而能夠溫飽的文學中由于文化環境、生活條件等等因素的支撐,所以更容易誕生出新的價值觀和世界觀,所采用的視角和眼光也必然會呈現出不同的層面,因為他們不需要為了生計而愁悶,他們不需要餓著肚子去創作,所以在他們的文學思維中沒有唯一的擺脫苦難的信仰,他們有的是對文學真諦的不斷追求。西部文學作家通過自己的筆,勾勒了一個不同凡響的西部。這是一片充滿了堅韌的精神追求和厚重歷史感的土地,這是一片因苦難而圣潔的土地,這是代表了純潔理想和美好信念的土地。與拜金主義的風俗相對,他們充滿情感的生存,是真實的。在世紀末的惶惶中,他們用持久的堅持,為貧血的中國文化提供的參照,是真實的。盡管存在著種種復雜性,說他們是高尚的人,是真實的馬麗華筆下的西藏,張承志筆下的西海固,周濤筆下的文明的新疆,紅柯的神性大美的西域都是如此。由于西部文學多以一種理念和精神的鼓吹為標的,所以往往忽略了現實的復雜性和具體性,徜徉在抒情或是象征的海洋里。

二、社會轉型階段西部文學的革新路徑

當然我們并不是說西部文學貧瘠的生活所誕生出來的文學不蘊含文學的真諦。只是我們說當文學創作者一心只為文學而不用考慮其他因素的時候他們所創作出來的內容將會更加純粹。當然,我們說文學的創作來源于生活,我們在看到東部文學富足的文學環境的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西部文學所展現出來的真實的生活額,而這就是東西部文學之間存在差異的地方。一個是在文學藝術上的追求,多種多樣,豐富多彩,一個是在文學內涵上的展現,濃郁深厚,沉重嚴肅。不過在中國繁復的文學發展歷程中,我們看到無論是東部文學還是西部文學實際上都是中國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們不期待說在西部文學和東部文學中決出勝負,我們只是在研究東部文學與西部文學是怎樣在不同的環境中誕生出不同的真我。

文學是有他的生命的,就像土地中的莊稼類似,需要經歷漫長的過程,才能夠結出豐碩的果實,目前我們常見的文學作品都是“速食品”,甚至部分作家大肆抄襲他人作品。在所謂文學的幌子下,加大了大量的雜質,從整體上來看,西部文學的審美特性還存在弊病,其關注程度還不足,未得到充分的重視。

其實一直以來文學界對于西部文學的界定都存在爭議,甘肅《陽關》雜志在“新邊塞詩”中展示了新疆詩人楊牧、青海詩人昌耀、甘肅詩人李老鄉等人的詩歌,形成了西部文學的基本大框,又有周正保、謝晁等人在《綠風》、《當代文藝思潮》等刊物上以理論作為佐證,似乎所有邊塞環境下的詩人就算是西部文學的代表了,既找到了自身在歷史上的證據和合理性,同時又界定了自身發展的空間和未來。不過相較于邊塞詩而言,西部詩詞的概念要更寬泛,包含了許多民族、宗教文化,既是地理意義上的交叉,同時也是文學思想上的共鳴。因此,目前對于西部文學的界定最終定義為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西藏自治區等為主體的游牧文明覆蓋圈,這個文學范疇可要比以往的邊塞詩詞的范圍要更廣泛,而且也更具有代表性意義。對于許多研究者而言,西部文學所展現出來的是西部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社會風貌,這種風貌能夠讓更多的人了解西部文學的思想內涵,也更夠與東部的都市文明和中部的農耕文明之間形成明顯的區別。很多時候西部文化的創作路徑更多的是在展現一個真實的自我,正向游牧民族對于蒼天憧憬一般,他們在文學上也對自我的展現有著明顯的追崇。而且隨著最初邊塞詩詞不停在的倡導西部文明自由的美學思想,所以可以說后期的西部文學內容中往往存在著一股自我的力量和一種源自于內心的自信,圖騰給了游牧名族信仰,文學給了游牧民族內涵,他們在文學的道路上始終堅守著作為游牧民族的那份自尊與自強,這就是西部文學的發展路徑。

三、結語

對比東西部文學的發展來看,實際上無論是東部文學還是西部文學在路徑的選擇上與彼此的社會層次是存在密切的聯系的。東部因為都市文明而展現出來的是想象的魅力和無限的文學空間,而西部因為游牧文明所展現出來的是對自由的無限向往和對空間、時間的鏤刻。自由美、人性美以及雄壯美,游牧民族用他們的生命在書寫著西部文學對于未來發展的路徑選擇。

【參考文獻】

[1] 楊倩. “孕育”與“限制”——西部文學,究竟該如何定義?[J]. 蘭州教育學院學報, 2014(08).

[2] 吳俊. “西部文學”之我見——在“西部文學研討會”上的發言提要[J]. 小說評論, 2013(04).

[3] 唐翰存. 甘肅文學不缺大樹,也不需要大樹——在“西部文學”論壇上的發言[J]. 揚子江評論, 2012(05).

[4] 李怡. 西部的“空間”與東部的“時間”——關于西部文學研究的一點思考[J]. 唐都學刊, 2003(01).

[5] 馬永強, 丁帆. 論中國現代西部文學獨特的文明形態[J]. 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 2004(01).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