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大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

2016-12-21 18:52方麗萍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音樂欣賞途徑重要性

【摘要】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提出了素質教育的概念,這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主張從整體上提高受教育者的各方面素質水平。實行音樂欣賞,對于素質教育來說,能夠有效提高受教育者的怡情育德、幫助他們開發智力,實現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對于大學生素質教育來說,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大學生;音樂欣賞;重要性;途徑

一、音樂欣賞的概念及意義

音樂欣賞的主要對象是音樂作品,通過傾聽,來領悟到音樂作品的內涵,同時還可以運用其他輔助手段,比如說閱讀樂譜和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資料等。從精神上感受預約。通過音樂欣賞,能夠提高學生的藝術視野,同時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品位和道德情操,讓他們了解到世界文化的多樣性,實現全面發展。

二、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重要性

1、音樂欣賞有利于怡情育德

對于素質教育來說,與文學、繪畫和雕塑等藝術相比,音樂教育中,音樂和情感的聯系是最直接的,也是表達人們情感的最好方式。通過改變音樂的旋律、節奏和速度以及力度,表現出人們的喜怒哀樂等各種情緒。我國經典著作《樂記》中提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的觀點。在聲波震動的基礎上產生的音樂,通過時間體現,通過人們的感官器官,體會其中的情緒反應和感情體驗。音樂欣賞主要是心理方面一系列復雜活動的體現,包括音響感知、情感體驗、喚起想象和聯想、直至通過理解認識來領悟音樂的思想和生活意境。聽眾在了解到這些心理活動之后,對音樂進行欣賞和體驗,從而為音樂賦予藝術價值。這種作品和聽眾之間產生的共鳴,形成了維系感情的紐帶,讓人們在潛移默化中得到道德情操和精神品質以及意識觀念上的熏陶,讓人們的思想達到完美和崇高的理想境界。音樂這種媒介賦予思想品德教育一種新的方式,強調從感情方面進行素質培養,學生通過感受作品本身的魅力,從而實現潤物細無聲的德育培養。

2、音樂欣賞有利于身心健康

進入大學以后,大學生需要面臨的問題比較多,包括:入學適應、學業、人際關系、戀愛心理、情緒焦慮等。同時還要承擔學校、家庭和社會各方面的壓力,壓力太大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礙,為了解決大學生心理問題,可以采取音樂療法。荀子在《樂論》中就指出:“樂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之禮樂而民和睦?!眱灻赖男赡軌蚪o人們幸福的感受,讓人們沉浸在音樂的美好中,忘掉不良情緒。經過研究表明,憂傷的音樂,能夠使人們的脈率變慢,歡快的音樂能夠提高脈率的速度。正是由于音樂能夠對于人們的心理和情緒造成積極的影響,所以在改善人們心理和生理狀態的時候,引進了音樂療法,有效提高了人們的健康,預防疾病。

三、培養音樂欣賞能力的途徑

1、綜合感性認識與理性認識欣賞音樂

音樂欣賞的過程是一種體驗美感的過程,不僅能夠實現主體和客體審美的雙向交流,同時也能夠感受到感性和理性因素的綜合作用。人們認識事物是從感性和理性兩個不同角度開始的。從感性方面分析,指的是憑借本身直觀感受能力,對音樂的整體意向做一個了解。比如說,當聽到的音樂是歡快流暢的時候,會讓聽眾感受到喜悅,如果聽到斷斷續續而且緩慢的音樂時候,聽眾會從心理上感覺到一種凄涼苦楚的情緒。聽到嘹亮的歌曲,心中會感受到激昂澎湃,如果是沉悶的樂章,聽眾就會不由自主的沉浸到悲哀的情緒中,這就是欣賞著從感性角度認識音樂的。在能夠體驗到感性之后,還需要憑借理論來不斷完善自己,將對音樂的認識上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樣一來就實現了理性認識。其實在實際欣賞音樂的過程中,不難發現節奏頻率之間的規則和段落之間的呼吸間隔,隨著音調、音強、音值和音色方面的不同,所表達的音樂情感也各不相同,正是由于這些理性因素平時人們不容易關注到的理性因素,帶給我們一個統一性和多樣性的音樂整體。提高理性認識,需要聽眾了解一些樂理方面的知識,以便于更好的掌握音樂作品的創作手法和創作特點。如果認為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是涇渭分明,完全沒有關系的,那么就是大錯特錯的,欣賞音樂不單純指的是對作品進行感受和分析,同時還要結合理性和感性兩種認識,充分發揮兩者的共同作用,音樂是一個完整地生命體,只有結合這兩種方法,才能夠真正意義上的感受到音樂的生命力。

2、多聆聽音樂作品

俗話說“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做詩也會吟?!币魳沸蕾p也是如此,只有多聽才能夠提高耳朵的靈敏度,才能夠提高音樂的整體識別能力。聽音樂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泛聽,從整體上把握音樂,注意關注音樂主題和旋律和表達的情感。感受音樂不同的魅力,比如說音調相同但是節奏不同,這樣一來音樂所表達的情感也會不相同,或者是僅憑音色和音樂力度的不同,所表達的音樂故事也會發生變化。學生通過聯系泛聽,用心感受音樂,就能夠提高音樂鑒賞的能力,那么也可以說能夠聽懂音樂表達的含義。其次,是精聽,這是提高音樂欣賞能力的關鍵步驟,精聽之前要注意選擇正確的對象,最好是一些經典的代表性作品,注意在聽得時候注意分層次然后在與完整聽相結合。要熟悉音樂,掌握音樂具有的內涵信息,同時還要關注音樂在旋律、節奏和音色上的處理方式,對音樂作品進行深入分析。此外還要注意了解作品創作的背景知識,這樣一來,有利于我們更好的理解樂曲,提高音樂鑒賞能力。

3、欣賞并創造

音樂欣賞也是交流體驗的一種,這種交流并不是建立在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的,而是通過共享樂章,作曲家將自己的情感用音樂符號表現出來,表演家將作曲家譜寫的音樂情感,通過演奏方式充分表現出來,音樂交流以一種深沉的方式實現人們基本的交流需求。音樂欣賞過程中的審美體驗,實際上是人們心靈上的溝通,因此在心上的過程中,需要聽眾應用到心,也就是“心”賞。人們的心靈感受往往比較復雜,只有能夠敏銳的捕捉到這些感受的藝術家才能夠稱之為偉大,然后通過音符將這些感受表達出來,聽眾在欣賞的過程中,充分體驗到音樂家的感受,這樣一來是他們人生經驗中精神和水平的一次偉大的生化。音樂是通過三度創造產生的,首先是作曲家,音樂創造的過程中是第一度創作。其次是演奏家和歌唱家,在表演的過程中,實現了音樂的第二度創作。最后是聽眾,聽眾欣賞音樂的過程,是第三度創作。音樂作品普遍具有一定程度的模糊性,是通過含蓄的方式向聽眾表達自己的情感,與聽眾之間存在一定的距離,并不是直白的陳述,這樣一來給聽眾留下了充足的創造空間。不同的聽眾在欣賞同一件音樂作品的時候,會存在不同的體會,這樣一來就需要聽眾在“心賞”音樂作品時,結合自身的人生閱歷和經驗,給音樂作品下一個新的定義,并能夠在“心賞”的過程中,自身得到啟示。欣賞者的“第三度創作”給音樂作品留下了更加廣泛的意象,進一步實現音樂作品內涵和藝術方面的拓展。音樂作品具有充足的創作空間,才能夠實現音樂作品的進一步立體化,賦予它更強的感染力。因此音樂的真正意義是“發自內心,歸于內心”的。不僅是創作者和表演者內心的表達,也是欣賞著內心的真實感受和體驗。

四、結語

總之,對于提高大學生素質方面,音樂欣賞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也是其他學科無法實現的,培養大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不僅能夠提升學生對于音樂的熱愛程度,同時還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性、聯動性和跨越性等能力,提高學生人格,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 ?靜, 溫彩玲. 大學生音樂欣賞能力的培養[J]. 大舞臺, 2011(4).

[2] 付 ?豪. 如何提高大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J]. 大眾文藝, 2014(11).

[3] 陳艷秋. 淺析基礎樂理課程對音樂鑒賞的重要性[J]. 北方音樂, 2011(6).

【作者簡介】

方麗萍(1974—),杭州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育專業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聲樂、合唱。

猜你喜歡
音樂欣賞途徑重要性
求解含參不等式恒成立問題的三種途徑
淺談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的重要性
論變更管理對項目效益的重要性
減少運算量的途徑
陶冶情操,培養審美
提高學生音樂欣賞興趣的方法
閱讀經典著作的重要性
用“分拆”法探索數列不等式放縮裂項的途徑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