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淺談高職教材建設問題及對策

2016-12-21 19:10劉愛琴
青春歲月 2016年20期
關鍵詞:院校高職教材

【摘要】高職教材建設要遵循高職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教材建設與管理是高職院校一項重要的基礎工作,高職教材建設的質量關系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及文化傳承創新水平的高低。

【關鍵詞】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

教材建設是整個高職高專院校教育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質量的教材是培養高質量人才的基本保證,高職高專教材作為體現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知識載體和教學的基本工具。直接關系到高職高專教育能否成為一線崗位培養符合要求的高技術應用性人才的問題。近年來,各高職高專院校都十分重視教材建設工作,編寫和出版了一批質量較高的適合高職高專教學特點的專業教材,但仍然遠遠滿足不了高等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

改革開放以來,在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學校和有關出版社的共同努力下,各地已出版了一批高職教材。但從整體上看,具有高職教育特色的教材極其匱乏,不少院校仍然在借用本科或中專教材,教材建設仍落后于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發展需要。

一、高職院校教材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1、目前,許多出版社都看好高職教育出版領域,為了擴大教材銷售,出版社搶時間、爭效益、搶速度,組班子進行高職教材的開發與編寫,對高職教材的研究與編寫力不從心,通常是東抄西湊。編成的教材更多是低水平重復,甚至出現知識點錯誤等一系列問題,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迷惑、被動。隨著課程教學改革的深入,也出現了一批項目化的教材,但終其實質,仍脫離實際,針對性不強,偽造項目化教材出版。這些嚴重影響了優質教材的推廣和使用,對高職教材的建設、改革與創新有很大的危害。

2、教材研究是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的一項重要工作。目前多數高職院校教材普遍存在重編寫、重供應、輕研究的現象。教材研究搞不上去,就會使學校教材建設進展緩慢、甚至停滯不前,不適應教育改革和教學發展的需要。

3、教材偏重理論性,對實踐活動指導作用小。與本科高校不同,高職院校是培養專業技術實踐人才的基地,人才的培養定位側重于實踐性人才,這就要求選用的教材必須側重于具體實踐。反觀我國高職院校三分之二的教師都是從學校畢業后直接走讓講臺的,沒有經過社會的錘煉和企業的鍛煉,導致實踐能力和社會能力普遍較低。因此教師在編寫教材過程中就會缺少實踐性教學環節和足夠的實訓內容;對企業現狀、崗位的人才需求和規格進行反映時存在不足,在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體現技能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方面顯得不夠。教材編寫過程中沒有真正地的做到校企合編的產學研結合,與高職專業設置緊密聯系生產、建設、服務、管理一線的實際要求不相適應,與高職院校教育的培養目標定位嚴重不符。

4、教學資源開發不力。目前的高等職業教育教材仍以紙質教材為主,配套教學資源的開發無論從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處于相對較低水平,共享型教學資源平臺及其相關機制尚未形成,廣大教師難以獲得優質教學資源,無法滿足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的快速發展需求。

5、教材內容與職業資格標準缺乏有效銜接?!半p證融通”是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目標,是高職教育的特色所在。目前,高職教材的編寫與勞動部門頒發的職業資格證書所對應的職業技能鑒定標準缺乏有效銜接,沒有真正地將職業技能鑒定的考核點轉化為課程教學的知識點、技能點。

6、實訓教材不能滿足技能人才培養需要。各專業實踐教學沒有形成完善的體系,導致實訓教材的編寫難于組織,難有成果。各高職院校實踐教學條件差異較大,教學規范不強,內容繁雜,缺乏統一的標準。

二、高職院校教材建設的思路

1、教材是教學的主要依據,也是教學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學改革的種種設想和試驗,有很多要落實到教材建設上或通過教材建設來具體體現,教材建設反過來又推動和促進教學改革,兩者間的關系是相互依存,又是相互促進的。面對現代科學技術發展的挑戰,教學改革已是勢在必行,刻不容緩,在培養人才傳授知識的同時,應注意培養學生對新知識和創造思維能力的追求和探索,去適應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發展對人才的需求,這就要求教材不僅要具有知識的系統性、教學的適應性、先進性、要與時俱進。使教材建設不斷推動與教學改革相適應。

2、教材建設的重要性,體現在日常管理的過程中,教材建設與管理的內容也是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內容,是循序漸進的過程,是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要求我們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在學校的中長期規劃中要根據教材使用或實際需要進行調整,在實際使用過程中,還可能根據隨時變化的新情況,要使日常的教學工作能夠與前沿學科理論不斷契合,對于重視應用性教育的辦學體制來說,更注意新技術、新發明的出現情況。教材建設工作如果做不好,就直接影響到日常教學工作。因此,高職院校教材建設做好,是對日常教學工作的重要保障。

3、加強基礎課程的教材建設。社會發展的日新月異,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重點放在綜合素質教育的提升上,這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基礎課程教材的建設情況。所以對我院基礎課程教村建設的扶持與加強,切不能因偏重災用而丟掉基礎。

4、現代教育技術迅速發展,已經滲透到課堂教學方方面面。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們的閱讀習慣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同時,教材作為一種特殊的圖書,與教學活動緊密關聯。因此,與紙制教材配套,應該包括教學設計、電子教案、PPT,以及網絡資源、電子教材等在內的輔教和輔學的內容,隨同教材一起提供給學生和教師,形成立體化教材。

5、高職院校要建立獎勵機制,鼓勵教師積極編寫教材,加強教材管理。高職院校應建立獎勵機制,鼓勵廣大任課教師勤于編寫講義、完善講義,創造有特色的多種活頁教材。高職院校對在教材建設中做出杰出貢獻的教師在職稱評定、評優樹模等方面應予照顧。

6、教材評估,包括教材評優和教材評價,是對教材編寫質量高低的評判。目前全國每年新出版和修訂再版的教材近萬種,同種教材版本也相當多,水平參差不齊,良莠難辯。在這種情況下,開展教材評估尤為重要。一方面,通過評優,把質量優秀的教材評價出來,除了物質上給予獎勵外,重要的是大力宣傳和推廣使用,提高優秀教材的使用率,并最終帶動教師編寫更精更好的教材。只有建立教材評估制度,才能保證選用、使用教材的質量,教材建設才能充滿生機和活力。

在實踐中,不斷利用新教材技術設備,淘汰不合時宜的軟件、硬件。讓更多的精力投身于教材的建設中,探求出適合應用于高職院校的精品教材,提高學校教學質量。

教材建設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教材建設的好壞直接影響到學校的教學改革,影響到人才培養的質量,我們要分析教材建設的情況,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選用優秀教材,探索和研討具有特色、高質量、與時俱進的立體化教材。

【參考文獻】

[1] 曾天山. 教材論[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7.

[2] 冉紅梅. 高等院校教材管理現狀分析與優化模式探討[J]. 樂山師范學院學報, 2000(1).

[3] 王 ?冰. 高等職業教育教材建設問題的研究[J]. 職業技術教育, 2008,5.

【作者簡介】

劉愛琴(1973—),女,大連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助理研究員,發表論文8篇。

猜你喜歡
院校高職教材
教材精讀
2020年部分在晉提前批招生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2020年在晉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類院校錄取統計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晉招生錄取統計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簡章審核對照表
高職數學教學和創新設計的滲透
wolframalpha在高職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91香蕉高清国产线观看免费-97夜夜澡人人爽人人喊a-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9-国产亚洲日韩欧美综合